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6824014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hyperkeratosislenticularisperstans 别名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 类别 皮肤科 角化和遗传性皮肤病 角化性皮肤病 ICD号 L11 0 概述 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病 hyperkeratosislenticularisperstans 本病为发生于足背和四肢的形如凸镜面或扁豆状的过度角化 临床上罕见 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流行病学 本病好发于30 60岁的男性 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 病因 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临床表现 好发于30 60岁的男性 损害初发于足背 为针头大淡红色疣状角化性丘疹 表面粗糙 或为红斑鳞屑性 形如凸镜面或扁豆状孤立斑丘疹 中央鳞屑较厚 外周鳞屑细小 若将鳞屑剥离 可见小的出血点 为银屑病样皮损 早期多为局限性 后期皮损增多 累及小腿 两臂 掌跖等处 掌跖部的皮损为针尖状角化性丘疹和凹窝 皮损对称分布 躯干部罕见 病程迁延 可持续终身 自觉症状缺如或轻微 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 表皮角化过度 偶见灶状角化不全 棘层变薄 典型的改变是增厚的角质层呈乳头状凸起 类似塔尖 与扁平的棘层形成鲜明的对比 真皮上层紧靠表皮处可见有狭窄的带状浸润 主要为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 诊断 根据四肢为主的疣状角化性丘疹 组织病理有特征性的塔尖样角化过度的表现 即可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临床上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 灰泥角化病角化性丘疹易于去除 且其下无出血点 2 毛囊及毛囊旁角化过度病 Kyrle病 皮损中央有角质栓 除去角质栓 呈火山口形凹陷 可累及任何部位 但掌跖部罕见 病理改变为毛囊角化过度 角化不全 并有向真皮穿透现象 3 银屑病组织病理改变有特征性 可以鉴别 4 其他如疣状肢端角化症 脂溢性角化病 扁平疣 前两者无真皮损害 后者表皮细胞有空泡变性 治疗 可内服维生素E及维A酸类药物 可外用角质剥脱剂如5 水杨酸软膏等 或皮质类固醇类制剂 氟尿嘧啶 5 Fu 和阿维A酯 依曲替酯 等 表浅切除后不再复发 预后 病程迁延 可持续终身 自觉症状缺如或轻微 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谢谢大家 by大头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