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模拟试题C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6815935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模拟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模拟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模拟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模拟试题C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学校在课外活动中举办安全教育报告会,这一活动形式属于( )。A.小组活动B.学科活动C.阅读活动D.群众性活动2、白老师在班会上声情并茂地描述了钱学森历尽艰辛回到祖国 、 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班会活动类型属于( )。A 叙事型B 讨论型C 表演型D 体验型3、小芳常常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她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无所谓。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首先应采用的教育方法是( )。A 说服教育 B 情感陶冶 C 榜样示范 D 实践锻炼4、在教育研究中,访谈法与问卷法相比( )。A.更具客观性B.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C.更有利于数据进行编码处理D.更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5、同学们学习一段舞蹈动作,刚开始进步很快,但一段时间后进步不明显,甚至停滞不前。这在技能练习上称为( )。A、高原现象B、抑制现象C、遗忘现象D、挫折现象。6、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特征是( )。A.活动过多B.冲动任性C.注意障碍D.学习困难7、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B.杨贤江C.廖世承D.潘菽8、研究表明,小学( )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时期。A.一B.二C.三D.四9、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也属于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10、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标志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结构状况D.基础教育水平11、李老师为研究近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 需要收集有关数据 , 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 )。A 教育论文B 教育年鉴C 教育辞书D 教育著作12、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A、教学科目B、社会改造C、经验获得D、预期学习效果13、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 )。A.研究学生B.设计作业C.设计评价D.指导学法14、为了便于因材施教,学校对报名参加英语课外小组的学生进行水平测试,并据此成绩进行编班。这种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B.安置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15、小学生常常“好心办坏事”,其原因主要是( )。A.道德情感不深 B.道德意志不强C.道德认识不足 D.道德自律不够16、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这是因为其道德发展处于( )。A.权威阶段B.公正阶段C.可逆性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17、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是( )。A、选好班干部 B、组织培育班集体C、了解研究学生 D、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18、校本课程属于( )。A、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B、必修课程C、选修课程D、隐性课程19、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20、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 )。A.鼓励合作学习B.给予积极期望C.提出纪律要求D.引导发现学习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2、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3、简述检索文献需遵循的基本要求。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一天中午,六年级学生正在操场上打篮球。突然小海和小冰打在一起,吴老师看到了这一幕,迅速走上前去严厉地看着他们,一言不发。看到吴老师,他俩停止了打斗。吴老师说::“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不得把对方都吃了。打球时发生碰撞是很正常的,你们竟然大打出手,丢人不?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好呢?,还是我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我们自己处理。”几分钟后,他俩言归于好,并向吴老师承认了错误。问题:(1)评析吴老师对学生冲突的处理方式。(2)结合材料简述教师处理学生冲突的基本要求。2、一天, 黄老师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才过了五六分钟,几个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就来找老师背诵,并得到了老师表扬。这时,小伟也要求背诵,几个同学听了哈哈大笑,因为小伟有智力缺陷,思维缓慢,说话不流畅,普通孩子用几秒钟说的一句话,他却需要两分钟才能讲清楚, 黄老师望着小伟涨红的脸,微笑着说: 好的。“小伟,你来背,不着急,慢慢来。”小伟用他那特有的发音,一字一句认真地背诵起来。5分钟过去了,小伟字不差地背完了。黄老师激动地竖起大拇指说:“小伟,你真棒!”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小伟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问题:(1)结合材料,评析黄老师的做法。(2)教师应如何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进行教育。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The natural worldInsectsLook and learnLook and sayWhat is it?It is.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件数英语儿歌的特点。(2)如指导小学生学生,试拟定教学目标。(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操练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答案:D解析: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主要包括: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益活动等。2、A3、A4、D5、答案A解析练习中有时也会出现某一时期练习成绩不随练习次数提高的停滞现象。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 高原现象,这一时期称为高原阶段。题干中舞蹈老师在教大家跳舞的过程中会发现,大家开始的时候会进步的很快,到了某一阶段就会进步的很缓慢,从技能练习上将之称为高原阶段。故正确答案为A。6、C7、C8、C9、【解析】C。课程表本身是一种“隐蔽的课程”,它向学生传递着一些社会所需要的观念。10、D11、B12、D13、【解析】A。14、A15、【解析】C。小学生好心办坏事主要是因为具备道德情感,但道德认识不足造成的。16、A17、C18、A19、D20、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1)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2)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学校教育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2、答案如下: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与表述第一,要选适当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第二,应回避询问有关社会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第三,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造成题目似是而非。第四,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 2.题目的数量问卷的长度要适度,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 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通常情况下是:第一,在指导语之后,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第二,先简单熟悉的问题,后复杂陌生的问题。第三,先一般问题,后具体问题。第四,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第五,先普通问题,后敏感问题。第六,如果问卷含有检验性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分开排列,不可集中排在一起,否则易被识破,影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第七,对于涉及时间顺序的问题,要依据一定顺序排列,如先近后远。第八,对非等级问题选项的排列必须保证是随机的,否则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活动定势,不认真作答。3、答案如下:(1)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3)勤于积累;(4)善于思索。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解析吴老师对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有效且富有教育机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具体分析如下:(1)吴老师的做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材料中吴老师在面对小海和小冰打架的事情上,并没有用批评惩罚的方式教育学生,而是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小海和小冰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选择充分相信学生,将这件事的处理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这一做法既保全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2)吴老师的做法遵循了冷处理原则。材料中吴老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了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不急于表态和下结论,而是选择冷静地观察,让他们自觉停止打架的行为。(3)吴老师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教育机智。材料中吴老师在处理小海和小冰打架的整个过程中,采用了合适的方法和技巧巧妙地解决了问题。总之,吴老师能够积极、有效地处理班级突发事件,既做到了尊重学生,而且达成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2)解析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时的基本要求如下:沉着冷静面对。这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基础。沉着冷静面对事实,尤其在发生师生冲突时,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教育修养和心理调控能力,要豁达大度,不怕低头承认自己平时工作中的漏洞,所以教师往往要有极大的忍耐力。机智果断应对。要尽可能地平息事端,使当事人冷静下来,为思考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争取时间。还可采取“转移话题,暂避锋芒”、“冷处理”等方法。公平民主处理。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教师应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秉公办事,要有民主意识,不偏袒班干部和优生,也不以老眼光看人,贬低“差生”。善于总结弓|导。把处理一桩突发事件看成一次了解班级情况、教育引导学生的机会,要允许有“突发事件”的存在,不要把突发事件看作自己班级工作中不光彩的一笔。善于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维护学生自尊心。2、答案如下:(1)案例中黄老师的做法是值得赞赏和借鉴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黄老师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一个别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因材施教。案例中小伟智力缺陷,跟班级其他普通孩子相比,存在诸多问题。黄老师认识到这一差异性,针对小伟的特殊情况,采用了个性化教育方式。其次,黄老师身体力行发展性评价基本理念。案例中,当小伟一字不差背诵完, 黄老师给予了他积极肯定的评价,肯定了小伟的学习过程,并有利于促进小伟的发展,树立学习上的自信心。再次,黄老师持有正确的教育观、积极的学生观,并恪守师德要求。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黄老师并没有因为小伟的智力问题歧视他,而是积极乐观地鼓励他、帮助他;黄老师在班级其他同学面前也做到了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了榜样,有利于营造互帮互助、健康的氛围。(2)作为教师,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的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对随班就读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制定个性化的成长发展计划。积极引导班级其他普通儿童正确看待,为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营造健康的环境。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