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双招双引”、和 关于切实做好防汛、工作意见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681392 上传时间:2019-08-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双招双引”、和 关于切实做好防汛、工作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双招双引”、和 关于切实做好防汛、工作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双招双引”、和 关于切实做好防汛、工作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双招双引”、和关于切实做好防汛、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双招双引”工作意见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xx办发2019 号)等工作要求,为完成全市农业新增投入的目标任务,现就进一步推进农业“双招双引”提出如下工作意见。一、总体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产业兴旺发展目标,继续开展“双招双引年、品质服务年”活动,加快以农业“大好高”项目的谋划、招引、建设来推动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积极引进农业先进技术模式、创新人才和现代农业设施、加工设备项目,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引进相关主体,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观光、生态教育精品点和精品线路,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19年,以xx农业经济开发区、长安国际花卉产业园为招商主平台,全市完成农业“双招双引”签约项目16个以上,合同金额8亿元以上;项目实际新增投入金额2亿元以上。二、工作措施(一)突出重点,实行精准招商。各镇(街道)要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围绕重点产业及与二三产结合的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开展招商。其中长安、许村重点围绕花卉园艺、蔬菜产业招商,黄湾、袁花、马桥重点围绕瓜蔬、水果、食用菌产业招商,黄湾、丁桥重点围绕休闲观光农业进行招商,海昌重点围绕粮食种子种苗工程、现代种植业开展招商;其他各镇(街道)根据各自产业特点选定1-2个重点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各镇(街道)要把具有引领性、标志性、投资强度大的项目作为农业“双招双引”的重中之重,做大做强各自的特色主导产业。(二)立足实际,挖掘招商优势。一是编制招商项目,各镇(街道)要结合产业定位、地域交通、流转土地等自身资源,根据市场需求整合编制优质农业招商项目,并进行广泛宣传。二是是深入推进招商主平台建设,加快xx农业经济开发区和长安国际花卉产业园建设,为引进“大好高”农业项目创造有利条件。其中长安国际花卉产业园应重点引进外资进驻我市。三是结合土地全域整治工作,加强土地流转服务,鼓励土地整村流转,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要素资本化运作。四是加强以商引商,充分发挥已入驻客商、返乡客商的人脉和资源优势,加强联系,及时掌握客商投资信息,提高招商成功率。(三)拓宽思路,创新招商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农业招商活动,吸引更多客商前来考察投资。利用世界花园大会、农业招商推介会和各类专题招商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做好农业招商项目推介;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休闲农业以及其它涉农展会,加强与市外参展企业和客商的联系;主动对接,通过拜访、邀请等形式,向意向客商展示农业投资成功项目、优质招商项目等,加强意向主体交流,全方位捕捉招商信息。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委托中介组织、产业协会等开展招商,充分发挥中介招商、顾问招商、“互联网+”招商积极作用,实现精准招商。(四)聚力人才,加强招才引智。落实我市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参加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开辟与高等院校、市内外农业专家的交流和联系新渠道,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投身我市农业经济建设,提高我市农业企业的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进一步加强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对接,利用“长三角乡村振兴服务团”等智力优势, 吸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专利)转化项目落地,带动优秀农业人才为我市服务。积极培育本土农业专业人才,出台扶持政策引导年轻村干部等投入现代农业建设。(五)完善机制,优化招商服务。进一步提升引进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对项目实行专人跟踪、专人服务,促进项目落地,提高建设质量。一是充分利用政策资源,结合我市招商引资政策,运用好省、市有关农业扶持政策等,做好项目申报、立项、资金兑现等工作。二是做好项目服务。继续规范项目引进、规划、审批等各阶段的流程,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要求,简化项目办理程序。对于有意向投资的客商,在了解需求后要主动联系,协助解决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于已落地项目,要加强后续管理和服务。三是针对重大农业招商项目,采取“一事一议”制度和“一站式”审批,确保项目留得住、落得地。三、工作保障(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推进全市农业“双招双引”工作;各镇(街道)要切实担负起农业“双招双引”工作的主体责任和具体责任,统筹所在行政区域内农业“双招双引”工作,把农业“双招双引”列入议事日程,做到早部署、早谋划、早落实,定期研究工作,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双招双引”实绩。(二)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各镇街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亲商、爱商、安商、敬商的理念,为农业“双招双引”营造良好环境。要进一步结合实际,用足用好及细化优惠政策,及时研究解决农业“双招双引”中的问题,推动项目快落地、早开工、见实效。要经常主动了解企业和生产经营情况,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各方面实际困难,增强投资者信心,推进有效投资及农业重大项目建设。(三)进一步强化督查跟踪。全市建立年初建账、月度报账、季度对账、年底交账的工作推进机制。 各镇街每月要对农业“双招双引”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工作动态及相关统计表(见附表)于每月10日前报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农村局每季度对工作情况进行通报,营造全市比学赶超农业招商氛围,确保工作进度和成效。农业“双招双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列入2019年度全市乡村振兴工作考核内容。相关上报材料请送市农业农村局产业科。联系人: ,联系电话: 。xx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19年4月12日印发关于切实做好防汛工作的意见汛期已至,防汛工作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切实做好当前全区教育系统安全工作,有效防范和处置自然灾害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确保全区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就防汛工作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汛期历来是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多发易发期,各中小学、幼儿园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树立“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的思想,提前预警,及早部署。要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汛期安全工作责任。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切实把汛期安全工作抓紧、抓细、抓实,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强汛期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有效防止各类事故发生。要及时修订和完善防洪、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认真做好抢险救援物资、装备、器材的储备和汛前检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在可能出现暴雨山洪、泥石流、坍塌等情况时,要按照“主动避让、提前避让”的原则,提前转移和撤离人员,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各中小学、幼儿园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防汛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雨前检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要求,深入开展汛期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要按照资金、人员、责任、整改措施和预案“五落实”要求,抓紧整治。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区教育体育局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一)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汛期安全教育,增强师生防雷、防火、防洪、防泥石流、防坍塌等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和自救自护能力,同时加强预防学生溺水等事故发生。(二)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关注气象信息,加强对学校危旧校舍、游乐设施、防洪排洪设施的隐患排查和整治。靠山的学校幼儿园要对校园周边山体加强巡视检查,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山体滑坡、坍塌和泥石流,要采取撤离、搬迁等措施,主动避让。(三)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强汛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各校要积极开展汛期上放学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观察上放学途中桥梁、隧道、涵洞、边坡、临水临崖路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有雷电、暴风雨的天气的时段不要出行;如需乘渡船上放学必须要用“救生衣”等防范设施。开展校车接送服务的学校、幼儿园在雷雨、暴风雨等恶劣天气时,严禁开展接送服务。(四)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强汛期学校在建工程的安全管理。有在建工程的学校要对施工工地是否存在滑坡、崩塌、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全面排查、超前防范、彻底治理。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防灾保护工作的督促,如遇雷雨、暴雨、大风、高温等极端天气,必须责令施工单位停止相关工作。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加强协作,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在区委政府、区教育体育局、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水利、国土资源、海事、气象、交通、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完善汛期雨情、灾情的预测预报和抢险救援机制,通过学校应急广播、校讯通平台等预警预报体系,及时发布和通报气象和水文信息,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范和降低灾害损失。各中小学、幼儿园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值守制度,加强汛期值班值守,要建立领导干部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发生险情或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抢险救援,把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并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如实上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