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D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6803406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D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D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D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D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A.分科课程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2、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 )。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 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C.综合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3、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4、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了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效能感5、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建立,其作者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裴斯泰洛齐D.夸美纽斯6、在幼儿园时,小军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汽车送给妈妈作为生日礼物 ;三年级时,他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妈妈喜欢的漂亮发夹。这一转变说明了他的思维已经进入了(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7、小学教科书的编排形式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还应符合( )。A.社会学的要求 B.政治学的要求 C.生态学的要求 D.卫生学的要求8、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A.行为矫正B.学会适应C.寻求发展D.克服障碍9、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10、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 )。A.研究学生B.设计作业C.设计评价D.指导学法1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学生D.操行评定12、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课堂教学不可或缺B.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C.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D.必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3、主要凭借评价者的洞察、内省或移情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是(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14、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15、苏联凯洛夫主编,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教育问题,总结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16、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17、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为(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和理D.目标管理1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83年B.1986年C.1993年D.2006年19、教新型玻璃时,为了丰富小学生对玻璃的认识,张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法20、儿童发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主要缺乏(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2、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 试行 ) 中提出了 “ 终身学习 ” 的基本理念 , 你如何理解?3、简述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 区,把其中的一辆摆在一个中产阶级集聚社区,而另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停在相对杂乱的街区。放在中产阶级集聚社区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 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后来,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刚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因此,有研究者以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1)基于上述材料,请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谈谈你对“破窗理论”的理解。(2)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2、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孙老师把题目改编为:“六一”儿童节要到了,我们三年级要参加表演,需要演出服装160套,爱心服装厂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20套。现在离“六一”儿童节还有2天,请你帮忙算算每天需要完成多少套?问题:(1)对孙老师成功的教学情境创设进行评析。(2)阐述老师处理教材内容时的基本要求。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说一说,想一想:1.说一说,你的脸型像什么形状,五官有哪些特点,也可以请同学补充。2,你想突出自己的哪个特点。你打算怎么画?艺术实践:坐在镜子前,仔细观察自己面部的特点。大胆地画出自己的相貌。然后向同学们展示你的画,说说你的画。最后全班同学将自画像展示在黑板上。评一评:我知道了我的脸形特征。看谁把自己的相貌特征表现得突出?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什么是肖像画?肖像画要着重表现什么?什么是自画像?(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2、A3、【答案】D。解析:每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因此应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4、B5、【答案】D。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6、C7、D8、C9、A10、【解析】A。11、【答案】A。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12、C13、A14、D15、D16、【答案】B。解析: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之一就是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17、B18、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法规之一。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 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实施。19、B20、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行政方法。这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力,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行政系统进行管理的方法。(2)法律方法。这是指运用法律这种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管理的方法。(3)教育方法。这是指通过对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教育,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理想,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方法。(4)经济方法。即物质效益的方法,是指把物质作为激励动力,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5)学术方法。这是对学校中的教学研究等学术工作进行管理时运用的方法。对这类工作的管理不应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而应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答案如下:20世纪60年代,法国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包括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教育。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的“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主要是说,身为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2)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3)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3、答案如下:(1)复杂性和创造性(2)主体性和示范性(3)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4)长期性和间接性(5)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以下几个理论可以解释“破窗理论”:反馈的作用。反馈分为及时反馈和延迟反馈两种,如果错误能得到及时反馈并被矫正, 那么再次犯这种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有一个洞没有及时修复,就会有更多的洞出现。从众。从众行为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一个人认为有洞的车是破车,其他人也会认为这本来就是辆破车,不需要保护。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德育方法中的榜样法;德育的观察学习。(2)启示:“破窗理论”在班级管理中,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班主任应时刻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对学生的错误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改正,防止扩散;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树立良好的班风。2、答案如下:(1)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编造故事和问题创设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故事的引导和一定的问题情境联系,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独特的教学情境,有效的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材料中,孙老师把枯燥乏味的数学题目,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六一儿童节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教学问题,这样新奇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第二,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好奇心,向学生提供充分参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第三,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谓教学内容的深度,就是指知识的难度,也就是教师挖掘教材的程度。教学的难度太小,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难度过大,容易挫伤学困生和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合适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