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的时代》PPT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777665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变革的时代》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大变革的时代》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大变革的时代》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著名的都江堰 商鞅变法 西周末年 周幽王做出了哪一件蠢事呢 烽火戏诸侯 复习引导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的纷争说明了什么 周天子成为傀儡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说明了什么 大夫势力超过诸侯 新生的政治势力要求改变旧的政治制度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与时俱进 改革势在必行 请回答 1 我国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铁农具 2 我国在什么时候普遍使用铁农具 春秋中期 战国时期 一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1 铁农具的使用 春秋开始出现 战国使用范围扩大 2 牛耕的使用 春秋末年已使用 战国进一步推广 3 铁农具和牛耕的作用 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标志生产力的大大提高 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管子 记载 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山海经 上记载的铁矿山 达三十多处 牛耕图 二 著名的都江堰 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岷江 岷江 都江堰示意图 江 找一找 1 都江堰是哪国 谁负责修筑 一个怎样的水利工程 2 李冰采取的设计方案是什么样的 3 艰难的工程李冰怎样克服的 4 修筑都江堰有什么意义 看图答题 后人写诗评价李冰 认为其功劳大于大禹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请问为什么这样说 他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 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成都平原 天府之国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 都江堰有什么作用 作用 消除水患灌溉农田 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国变法的原因 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大变革的时代 商鞅 约公元前390 前338年 立木立信 商鞅舌战 三 商鞅变法 你知道有关商鞅的故事吗 立木为信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商鞅舌战 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1 原因 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 三 商鞅变法 2 主要内容 3 历史作用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军功 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徭役 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织 历史作用 主要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废除了旧制度 确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增强了国力 历史作用 主要内容 奖励耕战 废除了旧制度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增强了国力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历史作用 主要内容 建立县制 废除了旧制度 加强了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历史作用 商鞅变法的内容与作用 主要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 建立县制 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为后来秦灭六国 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废除了旧制度 确立了封建制度 促进农业发展 增强军队战斗力 时间 公元前356年 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地主 奴隶主旧贵族 确立地主土地私有制 勤劳的农民打仗有功的人 懒惰的人弃农经商的人无军功的旧贵族 国富兵强 国君 旧贵族 加强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 就在商鞅推行新法数年后 新国君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 谋反 结果商鞅被处死 付出了血的代价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史海抒怀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 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 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商鞅被处死 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商鞅虽死 但因经过变法 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成功 结合对课文知识的预习 回忆上节课内容 并阅读课文P38文字 请回答 1 春秋战国时期 大国争霸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怎么样 2 那时侯社会阶级关系 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有怎样的变化 3 到战国时期 各国为什么纷纷变法 a 动用武力夺霸主地位 结果减少了诸侯国数目 趋于统一 b 富国强兵打败对手 统一中国 结果是实现了统一 地主 农民两大阶级出现 新兴的地主阶级要确立封建统治 发展封建经济 4 商鞅所说的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是什么意思 5 课文前面导言框的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条件 那故事启示我们 要想做个成功的人 必须具备什么品质呢 治理国家不能呆板地用一种办法 也不必盲目地效法古代制度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要 与时俱进 让人们相信他说话是一言九鼎 增强了人们参与变法改革的信心 言必行 行必果 铁农具 牛耕的使用和都江堰的兴修 土地私有封建经济产生 地主阶级变法封建制度确立 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关系变革 经济基础 社会制度变革 上层建筑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