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周一练试卷A卷.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6776656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周一练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周一练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周一练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19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周一练试卷A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 )。A.直接一致的B.不一致的C.间接相关的D.毫无关系的2、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 )A强化练习B直接感知C实际操作D亲身体验3、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A、信任感 B、主动性 C、自主性 D、自我同一性4、在“秋天的树”美术活动中,教师不适宜的做法( )。 A.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范画绘画B.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树 C.提供各种树的照片、组织幼儿讨论 D.引导幼儿观察有关树木的名画 5、中班幼儿凯凯对夏日的想象是:“小朋友们在水上世界玩,一会儿游泳,一会儿滑滑梯,一会儿又吃冷饮。”这属于以下哪种想象类型?( )A.情境性想象B.愿望性想象C.经验性想象D.夸张性想象6、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 )较差。A.稳定性B.广度C.分配能力D.范围7、关于直立行走动作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无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B.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有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C.儿童身体动作发展的趋势是翻身、抬头、坐、站、走D.行走是本能的动作,无有意运动的成分8、下列关于幼儿发展地阶段地说法正确地是( )。A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个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个孩子正处在危机期B幼儿教育中提出“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体现地是发展地关键期C学记中说“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地是最近发展区D以上说法都不对 9、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 )。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C.就声音音调来讲,新生儿趋向低音调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10、幼儿园的( )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A.智育B.美育C.体育D.品德教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2、简述对幼儿实施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试述选择和确定幼儿园课程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 星期一,已经上小班的松松在午睡时一直哭泣,嘴里还一直唠叨,说:“我要打电话给爸爸来接我,我要回家。”教师多次安慰,他还一直在哭。老师生气地说:“你再哭,爸爸就不来接你了。”松松听后情绪更加激动,哭得更加厉害了。 问题: (1)请简析上述教师的行为。 (2)请提出三种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有效方法。2、材料分析: 情境一: 一天晩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 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 莉莉:我们动他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他动起来的呢? 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他动起来的呢? 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他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 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排列的两排一样多。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 (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举例说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2)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 以动物的生存本领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2、A3、C 幼儿在1-3岁,主要是自主对羞愧,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儿童若无法自己独立,可能会使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父母是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4、A5、C,从内容上,想象可以分为经验性想象、情境性想象、愿望性想象、拟人化想象和夸张性想象。题中凯凯对夏日的想象凭借了其以往的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属于经验性的想象。故选C。6、C7、A8、【答案】A【解析】反抗成年人和做出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地各种表现地幼儿处在危机时期.B,幼儿教育中提出“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体现地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独立表现出来地心理发展水平和成年人指导下表现出来地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地差异.儿童在心理发展地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地情况被称为转折期.C,“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地是发展地关键期.9、D,新生儿喜欢听人说话,尤其喜欢听自己母亲的声音,他们还喜欢听高调的声音。新生儿不喜欢听嘈杂的声音。10、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实物操作活动是幼儿摆弄和操作实际物体如玩具、工具、日常用品等,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活动。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自我意识。当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物体的形状时,他亲眼看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自己的能力,意识自己的作用,享受到作为一个行动主体操作物体的欢乐。这一切极有利于幼儿发展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其主体能动性。(2)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幼儿尚处在行动思维阶段,他们的思维与操作实物的动作分不开。为了进行思维,幼儿需要面前有容易操作的物体,实物操作活动正好能满足他们的这个需要。在与物体反复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幼儿形成和发展起自己的认知结构。在实物操作活动中,语言帮助幼儿把动作操作转化到头脑中进行。常常看到小班幼儿边说边做,进行“有声思维”,到了大班后默默地有顺序地做,头脑中进行“无声思维”,思维就在活动中发展起来了。(3)实物操作活动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实物操作活动能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总是和思维的内容不可分割的。也就是说,实物操作活动在发展幼儿认知结构的同时,也成为其获取知识的源泉。幼儿缺乏经验,很难仅凭抽象思考来认识事物,也很难仅听成人的言语讲解来理解事物间的规律和联系。所以,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获得物理知识(如物体的硬度、温度的高低等可以用感觉器官摸到、闻到、看到、听到的各种关于物体的知识)和数理逻辑知识(数学知识、逻辑知识等)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答案如下:为了是教育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又能对幼儿施以积极地影响,幼儿园社会教育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适度性原则;教育的适度性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避免走极端,是教育达到最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目的,并时刻注意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予以调整。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适度性的把我就是要做到既要创在宽松的环境氛围,又要建立适当的规则。2、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一贯性就是作为教育者而言,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要坚持一贯,不能随着时间地点或者教育者心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一致性通常是指不同的教育者对儿童的要求应该相同。一致性所指的不同的教育者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及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和家庭成员间教育的一致性。一致性和一贯性囊括了对不同教育者、不同时间场合的教育行为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同教育者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应该保持一致,并长期坚持,这样才能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3、专门的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幼儿园社会教育有其专门的教育活动形式。专门的教育活动可以有目的地、系统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性。同时,幼儿园社会教育应该和其他领域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教育渗透于其他领域以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特点,它的相当一部分学习过程解雇不发生在课堂上,不是由教师的直接教学所引导的。4、正面教育和个别行为矫正相结合的原则;所谓正面教育就是是儿童了解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场合或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个别行为矫正就是针对不同幼儿,特别是那些社会性方面表现出明显问题的幼儿进行个别教育,运用行为学的原理,纠正其不良行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在集体教育活动的同时,要进行个别行为矫正,帮助孩子们用好的行为代替其不良行为。5、认知、情感和行为相结合的原则;作为个性特征的社会性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有机结合的一个统一体。在幼儿社会教育中,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情感是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认知是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行为时社会性发展的最直接表现。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要把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促进积极地社会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为了保证课程内容符合幼儿园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学习并实现幼儿地全面发展,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满足幼儿全面发展地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地教育作用.幼儿园课程内容地选定应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各方面地需要,包括身体、认知、语言、情感、社会、创造性等方面. 2适切性原则.符合幼儿地年龄特点地课程内容才是幼儿必要地和有效地学习.不能把未来所必备地知识技能简单地压在幼儿身上,不能进行超前教育,如果时机未成熟就勉强幼儿学习会导致消极学习态度地产生.对于幼儿来说,学习到在生活中应用到地知识才是有意义地. 3兴趣性原则.联系幼儿地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内要要具有时代性和丰富性.对幼儿来说与生活有关地事物能够引起他们地学习兴趣. 4发展性原则.适合幼儿地能力与发展地需要,对幼儿地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课程内容地选择与安排要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既能满足幼儿当前地发展需要,又能促进幼儿能力地提高.选择教育内容必须实现在幼儿已有地经验基础上,通过努力去学会新地经验. 5平衡性原则.课程内容地各个组成部分比例要平衡,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反思,对内容是否达成目标进行分析,要求内容比例合理.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材料中幼儿出现负面情绪时,教师的教育态度消极粗暴,教师使用恐吓和威胁性质的语言,使幼儿丧失心理安全感,因此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教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及时安慰幼儿,引导幼儿宣泄负面情绪,找到幼儿情绪激动的真正原因和背后隐藏的要求或想法,给孩子提供缓解情绪和注意转移的玩具或物品等。(2)三种方法:转移法。即把幼儿的注意力从产生消极情绪的事物或活动上转移到能产生积极情绪的事物或活动上来,如给幼儿提供好玩的玩具,组织幼儿一起玩游戏等。冷却法。即采取暂时不予理睬的态度,使幼儿慢慢停止哭泣,冷静下来,恢复理智。消退法。即通过停止对某不良行为的强化,从而使该行为逐渐消失的一种行为活疗方 法。对待幼儿的消极情绪宜采用此法。2、答案如下:(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根据皮亚杰的研究成果,表现为思维具有不守恒性、具体形象性、刻板性和泛灵性;以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不守恒性表现为两排相同数量的扣子,更改了排列方法,孩子会认为数量也发生了更改;具体形象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个苹果加3个苹果是5个苹果,但不知道2+3=5,思维需要具体事物给予支持;刻板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3=5,但不知道3+2等于几;泛灵性表现在孩子认为娃娃、椅子都和她一样是有生命有思维的;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表现在孩子认为月亮是跟着他在运动的。(2)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的启示为:首先,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其次,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直观性原则,在为幼儿提供活动时要尽可能具体、形象、直观化,重视教具的形象、生动性。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参考答案:活动:防御敌人活动目标:1.知道动物们生存的条件及自我保护的本领。2.了解一些动物的防御本领。3.萌发幼儿爱护、保护动物的情感。活动形式:集体活动准备:相关图片、资料设计意图:1.通过已有经验及学习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自身的防御武器。2.知道想生存必须要防御敌人的进攻。3.萌发幼儿爱护、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师幼互动:1.教师先同幼儿谈话: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小动物们生活在哪里?它们有敌人吗?它们怎样保护自己,怎样生存?2.出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它们是什么小动物,是使用什么样的办法保护自己的。如:刺猬、蜜蜂、螃蟹、海蜇、蚌、穿山甲、大象、蜗牛等,观察后发现它们自己的身体上有防御敌人的武器。3.教师再出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它们是什么小动物,是使用什么样的办法保护自己的。如:乌贼、黄鼠狼等,观察后发现它们能从身体里释放出气体和液体,赶走敌人。4.出示海星、海参、壁虎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它们会使用分身术让敌人误以为是捕到了猎物。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品德和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