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题C卷.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6775537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题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题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题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考试试题C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课堂上,老师让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对“友情”的理解,出现了故事讲述、小品表演、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这一教学行为旨在达成( )。A、行为性目标B、普遍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D、生成性目标2、讲完“体积的大小”后,张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的体积,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习作业法 B.实践探究法 C.实物演示法D.实验教学法3、荀子在劝学篇中描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蕴含的教学原则是( )。A.循环渐进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诱导原则D.直观性原则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课程改革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 )。这也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旧有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B、统一性、综合性和强制性C、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5、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哪个阶段?( )A.自我服务行为B.人际纪律C.自我约束D.反抗行为6、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课件、视频、投影、模型等教学资源属于( )。A.教材 B.教案 C.教参 D.教科书7、对小学生进行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时,采用的思想放松方法主要属( )。A.行为疗法 B.艺术疗法 C.认知疗法 D.精神分析疗法8、从课程论角度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的设置属于(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9、成成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 )。A.广阔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独创性10、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A.个体本能B.外在环境C.机体成熟D.基因复制11、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思想性原则12、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义务教育具有( )。A.公共性B.民主性C.免费性D.强制性1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14、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卡普杰列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布隆斯基15、学习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再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比较顺利。这种迁移属于( )。A.零迁移B.逆向迁移C.负迁移D.正迁移16、“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17、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其课程类型属于(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经验课程18、明确指出教学就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著作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卢梭的爱弥尔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洛克的教育漫话19、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20、为了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对做错的题目暂不打“x,做对后再打“V“,这种评价属于( )。A.延迟评价B.絶对评价C.相对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2、简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3、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孙老师把题目改编为:“六一”儿童节要到了,我们三年级要参加表演,需要演出服装160套,爱心服装厂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20套。现在离“六一”儿童节还有2天,请你帮忙算算每天需要完成多少套?问题:(1)对孙老师成功的教学情境创设进行评析。(2)阐述老师处理教材内容时的基本要求。2、南京市二十四中的班主任史老师,承诺在带班的三年期间,满足每个同学的一个愿望(只要是合理的)。有个同学的愿望是在植树节这一天亲自植一棵树。植树节这一天,史老师帮助这个同学实现了愿望,而且使全班同学度过了愉快的一天。(1)选择一个纪念日,设计一个有特色的班级活动方案。(2)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材料一:材料二: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答案C解析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获得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它是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的领域,至于结果则是开放的。题干中老师在课堂上让大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友情”的理解,是让学生创造性的进行反应,没有规定的答案,属于表现性目标。故正确答案为C。2、A3、A4、C5、B6、【解析】A。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题干所描述的教学资源属于教材。7、【解析】D。冥想放松、方法属于自我暗示的方法之一,它属于精神分析疗法。8、C9、C10、D11、B12、A13、B14、C15、D16、C17、B18、C19、A20、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学习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功能2、答案如下: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方面:(1)客观条件,是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非人为”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2)主观条件,是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首先,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3、答案如下:包括:(1)基础能力素养:A、智能素养(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素养);B、语言表达能力素养:表达能力是影响教师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因素。(2)专业能力素养:A、教学设计能力;B、组织管理能力;C:研究能力(3)心理素养(4)身体素养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编造故事和问题创设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故事的引导和一定的问题情境联系,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独特的教学情境,有效的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材料中,孙老师把枯燥乏味的数学题目,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六一儿童节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教学问题,这样新奇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第二,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好奇心,向学生提供充分参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第三,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谓教学内容的深度,就是指知识的难度,也就是教师挖掘教材的程度。教学的难度太小,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难度过大,容易挫伤学困生和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合适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2、答案如下:(1)按照班级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进行设计,班级活动一般包括:活动标题;活动目标;活动时间、地点、人员;活动内容、形式;活动步骤;活动准备;活动总结与反思七部分内容。班级活动要基本涵盖以上七部分内容。(2)在新课改观念下,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平等的关系;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