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卷D卷 附答案.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6758551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卷D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卷D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卷D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卷D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3、( )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发展D、文化发展4、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5、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 A班级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社会公益活动 6、孙老师在自己的班里设置了这样一种制度,每天哪位同学能够帮助其他同学的话就可以领取一张卡片.卡片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找老师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孙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消退法D.系统脱敏法7、宾宾看到安安扶老奶奶过马路很是敬佩,宾宾的这种敬佩感属于( )。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尊敬感8、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C、刺激获得 D、刺激消退9、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形课程10、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11、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12、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A、专业结构B、学科结构C、科技结构D、生产力水平13、人们在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是( )。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动作记忆D.情景记忆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 C.注意分散 D.注意转移 15、陈冬看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收到校长的亲自嘉奖后,也考试加倍努力学 习,力争职得优异成绩。这种强化属于(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自我强化D.内部强化16、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奋,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说明( )。A.性格特征 B.能力 C.气质 D.认知17、学校德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 )。A.思想政治其它学科教学B.课外和校外活动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18、张老师课前宣布:“今天讲的课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纪律属于( )。A.自我促成的纪律B.任务促成的纪律C.规则促成的纪律D.集体促成的纪律19、( )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A桑戴克B斯金纳C托尔曼D班杜拉20、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B.依附性C.时代性D.独立性21、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中的是( )。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2、直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3、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4、总的来说,学校课程内容主要是由间接经验构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教师应如何备课?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3、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4、怎样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小林进入初中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时她经常把“这是老师说的”挂在嘴边,现在她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书本以及老师的一些观点。觉得书本上和老师的很多观点不合理,经常以独立批评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家长给出的建议,有时候会为了一个问题的观点同老师争的面红耳赤,老师觉得小林有时候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学原理恰当的加以运用,看待问题有点片面,对一些观点怀疑和批评缺乏充足的证据。根据心理学原理分析小林思维变化的特点,提出小林思维发展的建议。2、我刚接初二(3)班班王任还在,班级风气较差,接手后的第一件事是组织培养班集体。我是这么做的:第一,和全班同学讨论确定班集体的发展方向,最终确定了近期(两个月) ,中期(一学年)和远期(毕业前)班集体的目标。近期,主要搞好课堂纪律、抓好班级建设,中期, 争取成为学校优秀班集体,远期,力求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和素质。我没有在笫一次班会课上训话,而是对同学们表达了希望和信任,相信经过同学们的努力,一定能把班级建设成优秀班级。同时深入学生中间,争取大多同学的支持并制定了班级管理常规,严格实行德育考核,奖罚结合,并定期向家长通报,两个月下来,班级风气明显好转,近期目标基本实现了第二,在重组班委会过程中,学生反映,生活委员翁丽常常自习课带头讲话,课间吵闹造成不良影响,我和班委会讨论后决定撤换她。当宣布这一决定时,看到她情绪低落,我没有直接批评她,而是关心地,告诉她我这样做,为了班级包括她在内的全体同学着想。 经过几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她在各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在原班委的基础上,相据各班委的特长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第三,绍织了“学雷锋日”“环保日” “篮球赛” “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组织和实施中,逐渐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激发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了他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第四、针对后进生,我分别采取了个别谈心,道德谈话, 个别辅导方式,在促进学生转变过程中起了较好的作用,同时也壮大了班集体。比如,我班赖明同学脾气暴躁,常仗着大块头与同学打架,与老师顶撞,但他们特别擅长体育运动,尤其是篮球打得好,当时恰逢学校组织班级间篮球赛,我意识转化的机会来了。我找他研究如何排兵布阵,并请他做班级篮球队队长,他很感动。赛场上,赖明奋力拼搏,表现出色,我班取得了第一好成绩,我趁热打铁,又推荐他做体肓委员,得到全班同学同意。在此基础上,找又找赖明谈话,希望他珍惜大家对他的信任。从此,他从班级“反叛者”变成了“主人翁,直到初三以良好成绩毕业。问题:结合材料说明该班任老师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A2、B3、答案:C4、A5、C6、B7、B8、A9、D10、C11、答案:A12、答案:D13、B14、A15、B16、答案:A性格特征17、A18、B19、A20、【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存在,这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21、答案:A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此题说法正确。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其中相对独立性包括三方面,分别是、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2、此说法是错误的。通过实践检验假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3、【参考答案】错误。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并不一定就是正迁移。如果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材料,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那么就是正迁移,反正,如果产生的是抑制,就是负迁移。4、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学校教育中教给学生的经验是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所以学校课程内容主要由间接经验构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2、(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3、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指的是根据学生已有的道德发展水平,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不断探求新的认知平衡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水平。它最早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包括:(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两难问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4、正确答案:(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1)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还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需要借助具体事物的表象来解决问题。但这并不说明他们的思维不具抽象性。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逐步学会区分概念中的本质和非本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过程中,存在不平衡性,即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发展趋势不平衡。 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迅速的发展。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学生已能够运用假设,理解和掌握一般的抽象概念(如定理、定义),并进行逻辑推理。(2)建议: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言语交流训练。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2、材料中的老师在培养班集体的时候运用到了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首先,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在确定班集体的目标时,一般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种,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材料中的“我”制定了近期目标是-搞好课堂纪律、抓好班级建设,中期目标-争取成为学校优秀班集体,远期目标-力求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和素质,这一系列目标的制定符合规律,有利于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其次,材料中建立了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在培养班干部的时候,既要注意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还要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材料中的生活委员常常自习课带头讲话,班主任虽然撤换掉她,但是仍然耐心教育她,帮助她改正自身的坏习惯,并在原班委的基础上,对班委进行了适当调整。最后,班主任还组织了“学雷锋日”、“环保日”等一些列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尤其是针对后进生,老师也有意识在活动中进行转化。此外,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方法外,培养班集体的方法还包括: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以及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激励的作用,是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