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B卷 附答案.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6749796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B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B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B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小学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题B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 )A、分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社会课程论D、要素课程论2、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A.剩余产品的出现 B.有了国家C.学校的产生 D.创造了文字3、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特征是( )。A.活动过多B.冲动任性C.注意障碍D.学习困难4、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5、人的抽象思维的发展总是先于感知运动的发展,这体现心理发展的特点是( )。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6、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A.社会本位 B.伦理本位 C.科学本位 D.个人本位7、“教学教育过程化”理论的创立者是( )。A.马卡连柯B.巴班斯基C.赞可夫D.凯洛夫8、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和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内容。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A、垂直组织B、横向组织C、纵向组织D、螺旋式组织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强调了课程结构要体现( )。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统一性10、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B.学生文化C.教师文化D.精神文化11、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在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属于( )。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表征学习D.命题学习12、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A.尝试一错误说B.认知一发现理论C.联结一认知理论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13、学“角”这一概念,对“钝角”“锐角”“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 )。A.负迁移B.纵向迁移C.横向迁移D.非特殊成分的迁移14、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 C.社会文化传统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15、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A.自愿性B.强制性C.规范性D.随意性16、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 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设计教学。这教学理论称为 ( )。A.教学环境最优化B.教学内容最优化 C.教学过程最优化D.教学方法最优化17、儿童在知道“苹果”“菠萝”是“水果”后,再学习“橘子”也是一种“水果”,这种学习叫作( )。A.派生归属学习B.相关归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8、虽然小明的期末测验成绩不高 , 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 , 老师仍颁给他 “ 学习进步奖 ” 。这种评价属于( )。A 相对性评价B 绝对性评价C 个体内差异评价D 终结性评价19、小学生既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想被老师惩罚,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20、当学校出现传染病时,控制疾病传播的主要措施是( )。A、查找传染病源B、救治传染病人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2、简述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3、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在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与小稻秧争夺营养的杂草在除草剂的作用下,“有气无力的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上课时,于老师问学生:“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小鹏举手站起来后,声音洪亮而又流利的读完了。于老师笑了笑说“你没完,要么你的抗药性太强,要么这除草剂是伪劣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点。”说完,用手比划着朝小鹏“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起来,小鹏心领神会,耷拉着脑袋缓慢而小声的又读了一遍“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于老师说,好,掌声鼓励,这才是“有气无力”。问题:(1) 评析这一教学片断中于老师的教学行为。(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认识。2、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为他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问题:请你分析一下这位教师评价的成功之处。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回答问题: 白居易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1)描写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2)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3)设计针对生字”枯“的写字指导过程。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2、C3、C4、A5、B6、A7、B8、B9、A10、D11、D12、【答案】A。解析: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尝试错误说。13、B14、D15、A16、C17、【答案】B。专家解析:下位学习分为派生性的和相关性的归属学习。派生性的归属学习指新学习的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且仅是这个观念的一个特例或是先前学过的命题中的一个例证,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并不扩充、限制或改变原有知识的内涵。相关性的归属学习指新学习的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但并非完全包含于原有观念之中,并且也不能完全由原有观念所代表。因此,答案选B。18、C19、【解析】B。写作业和教师惩罚都是学生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产生的是双避冲突。20、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想象用神话图画培养学生想象力2、答案如下:(1)信息传递。这是沟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过达到这一目的才得以实现的。沟通把信息载向学校系统的上下左右,使学校成为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权责明确,运行有序的系统。(2)控制。学校对其下属的机构以及全体师生实施统一的指挥和协调,离不开沟通渠道。学校的机构系统实际上就是正式的沟通渠道,上级的指令通过它层层下达,下级的情况通过它层层上报,学校通过这一机构系统可以达到有效的控制。(3)激励。在学校中,沟通是一种激励的工具。及时地领导工作,对工作绩效的评估进行肯定,奖励出色的行为,对下属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等,这些沟通方式都是为了达到激励的目的。(4)情感交流。沟通可以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求。通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沟通渠道,人们彼此之间交流情感,交换对于学校内一系列问题的看法,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参与感、满意感。3、答案如下: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坚持严格要求。(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意检查和坚持。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解析材料中余老师的教学行为遵循了新课改的理念,值得学习。具体分析如下:余老师的教学行为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材料中余老师在上课时让学生读一读杂草的话,并和学生讨论。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于老师的教学行为调动了学习的学习兴趣。材料中余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气无力”的意思,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来引导,从而学生能够心领神会,而且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达到了让学生理解的目的。于老师的教学行为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材料中,余老师在课堂中积极弓|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2)解析对“教学是一门艺术”的理解,具体分析如下: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表现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材料中,余老师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是一门艺术,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中要让课堂充满活力,提升师生的生命力。材料中,余老师并没有只过于重视学生的训练,让学生做练习,而是重视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尊重学生的判断,重视学生的知识经验,从而实现了在课堂中生命的发展。教学是一门艺术,表现在教师要用语言举止,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材料中,余老师在课堂中用幽默诙谐的方式感染学生,有举止有风度,从而深深地感染学生。综上所述,教师在应该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更新,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积极促进学生的发展。2、答案如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情况的反馈,更是学生积极学习的源泉之一。本案例中的教师通过亲切和充满期待的语言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青睐。这种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要真挚而诚恳。真诚的情感是打动一切的源泉。学生幼小的心灵重视期盼与成人真挚诚恳的沟通,希望自己得到对方的认可。尤其是教师,一句真挚的评语会让学生获得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从而产生对教师和学习的兴趣。本案例中,该教师用亲切的对话性语言,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诚恳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老师所关注,因而产生被尊重的感觉。(2)评价要注重以鼓励肯定为主,发挥激励功能。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善于基于学生的闪光点进行积极引导,发挥学生的长处、克服自身的不足。从学生的闪光点出发,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再适时对学生提出期待,帮助他们认识到需要提高的地方,在表扬中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自己优缺点的认识.并获得改进的动力。(3)评价要富有辩证性。新课改强调教师的评价要多元,以积极引导为主,但绝对不是放弃批评,而是要正确选择批评的时机和用语,注意批评的方式。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提出期待的方式“批评”学生上课不积极发言,这种批评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指明了改进的方向。因此才是有效果的“批评”。总之,要想在教学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必须在亲切诚恳的氛围中运用针对性的评价。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本诗选自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读时琅琅上口,诗句真切而清晰的再现了一年中野草的繁茂与枯败,一枯一荣、一青一黄之间,看似柔弱的小草的顽强生命力已然彰显,而熊熊大火之后的顽强再生更体现作者对待生命自强不息的态度。2.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离、岁、枯”等6个生字,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集体讨论的方式中感受小草生长的过程,体会诗人观察分析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顽强向上的意志。3.1.看图片,对比茂盛与枯萎,感受“枯”2.以学生为主,通过观察田字格的“枯”字,分析“枯”的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呈现“枯”字诀:体型窄,左边站,横向短,捺笔收,右边宽,要舒展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边板书田字格,边讲解,学生跟随在田字格中练习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运用投影仪进行评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