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的功能.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72632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材的功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教材的功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教材的功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教材的功能 语文教材并不等于教师的讲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会分析教材,正确理解和把握它,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所以说,教材分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在分析教材过程中,教师经常要仔细琢磨“教什么”“怎样教”“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在联系”“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教材的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关键及蕴含的思想方法、德育因素”等问题。所以说,教材分析又是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并逐步达到驾驭教材的重要途径。教材分析既关系到教,也关系到学,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如何研读语文教材一、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和结构 1、通读教材,领会全册教材的训练体系。 教材编写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积累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如在中年级,根据学生的情况,继续以专题组织教材,加强阅读,开始习作,重视综合性学习,根据年度目标加强“导学”功能。把握了这点,在教学中就知道哪些知识该讲,哪些该透,哪些该延伸,哪些该拓展。上课就不会无所适从了。 2、演读课例,准确把握课文序列的关系。 教材通常由各个单元构成,而各个单元之间又有内在的训练序列衔接关系。把握这种关系,在授课时就知道哪组单元该讲哪个专项的知识,在讲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出击。使教材为我所用,为学所用。 3、钻研课后习题,把握课文重点训练项目。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每篇精讲课文的后面都设有精美的练习题,这些习题隐藏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聪明的老师是不会放过这些习题的钻研。认真揣摩这些习题,你会发现这篇课文原来是这样教的,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讲要讲的内容,练需要练的项目,就不会泛泛而谈,语无伦次,更不会一篇课文下来不知自己讲了什么,学生不知学了什么。 二、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新旧知识、技能的联系,是搞好新知识、技能教学和实现知识系统化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中的新知识和前后教材中知识的关系,发掘新知识、技能的“生长点”,以实现知识、技能的正迁移。还要分析教材中新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不断将新知识归纳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努力构建各类知识、技能的网络,从全局上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 三、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便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关键点,是分析研究教材的关键步骤。 总之,教师解读教材有多深,就决定他的学生在课堂上走多远。希望我们教师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真正读懂教材、读透教材,引领学生们徜徉在语文课堂之上,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二、“研读教材”的基本方法研读教材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要力求别出l心裁,这是教师创造性的体现,是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细部开掘中有独特见解的个性研究。可以说,充满科学性、艺术性与创造性的教材研读,是高质量教学设计、高水平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如何去研读教材呢?余映潮老师说过: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境界是:读得细腻,读得深刻,读得奇美。我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归纳教师对教材研读有这样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一)纵横相联,读懂教材的价值,高屋建瓴1无论是哪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都是在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所以我们应首先仔细阅读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写意图及编排体例。要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在该学段的总体目标来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去认知、加工和处理教材。特别注意研读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下的总目标与第四学段(79)阶段目标,从而把握整套教材的价值取向,解决我们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总方向问题。2阅读教材前编者写在前面的话及目录,了解教材具体编排内容,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及附录部分,以利于教学过程中纵横相连,比较阅读等等。浏览全部教材。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体系概况,这既可较快提高语文自身文化素养,还可以明确教学计划,整体把握好教材,维护语文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在教学中做到化简为易,灵活施教。3阅读单元前的单元提示及教参里的单元说明,了解本单元学习主题及学习目的。以前老人教版教材以知识为主线编排,注重语文的工具性,现在新教材主要以人文主题为主线编排,而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单元提示里面,明确的告诉了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目的,着重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语文素养,需认真研读并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4关注文前提示和文后练习设计,有的放矢。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篇例文前有导读,后有练习,有的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有的提示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有的点名了基础知识,有的还渗透了教法学法。在教材研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文前的提示和文后的练习设计,以发挥其点拔提示功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二)研读文本,捕捉教材的突破点,胸中有丘壑首先“无他”备课,梳理个性感悟。所谓“无他”备课,就是我们拿到教材,先不要翻闭任何与教材有关的材料,用自己的思考捋出自己对教材的独立理解和感悟,那是一种感觉,也是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的过程,探清作者是如何通过一句、一词、一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表达其深邃思想、观点、感情的,凭自己的直观感受备出一节纯自然的原生态课。教师只有通过阅读教材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弄清给学生“教什么”,同时有自己的个性感悟,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记得余映潮老师讲云南的歌会时,他独特而新颖的内容和思路,就是由他最初的原生态的“无他”备课时的个性感悟组成的,全文教学就围绕三句话来进行:第一句话,这篇文章的特色是多么鲜明啊!第二句话,这篇文章的片断描写是多么生动啊!第三句话,这篇课文表现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啊!言简易赅,个性独特,且教学效果很好。然后“有他”备课,厚读薄发,利用教材的魅力点。“有他”备课,就是在自己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去大量参阅相关资料,让自己的课堂丰厚起来。占有的资料多,可调用的东西就多,使用的时候才会信手拈采。脱口而出。在诗歌的教学中,我除了阅读参考书和一些教辅资料之外,我还学习余映潮老师在他的作品里提出的“一诗四读”法:(1)吟读体会情味(2)译读理解内容(3)背读积累语言(4)说读飞扬神思。效果确实很好,已成为我在诗歌教学上的主要方法。(三)读出教材,贴近学生,使课堂充满活力“从研究教材的角度讲,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教学中尽可能实地运用教材,尽可能活地运用教材,尽可能巧地运用教材”。可见一个教师光走进教材真正理解文本内涵还不够,因为我们不只是欣赏者,我们还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把文章读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课堂教学精心设计一份教案。这时我们就应该站在大多数学生的角度再读教材,再读文本。比如站在大多数学生的角度边读边想:文中哪些字词需要积累,哪些语句在理解上可能会有困难,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意见会不会统一,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在这篇文章中尤为突出,学生以前遇到过没有,现在需不需要学,怎样学等等。只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这样一边读一边想,再结合相关要求多参考一些其它的建议,我们就一定能设计出一份真正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案。看来,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应该整体把握教材,对教材文本要个性化的研读,细挖深挖文本内部的立意层次,建构独特的立体化的教材架构。用丰富的阅读来充实自己,构建活力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总之,语文教学的长途中,我们应该时时做一个语文教学的有心人。3民国教材近年来,民国时期的一些语文教材被重印出版,如国文百八课开明国语课本等,引起了社会较为广泛的反应。民国时期是一个中西文化碰撞和融合的时期,学术思想活跃,体现在教材的编撰和出版方面,则出现了各大书局、书店竞相出版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情况。而民国时期的教材制度也在客观上保证和促进了教科书编制出版空前繁荣的局面。二、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编撰出版的特点从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总体情况来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审定制度下各大出版社投入精力参与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撰出版,这也为这一时期教科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语文课程性质的探索在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一种是强调语文课程重在国学传承和文学陶冶。如北新书局所出高中国文选(1934年),编者在编辑大意上说:“一年级以墨家为主,兼及儒家,二年级以道家法家为主,并完成儒家;三年级以文化为中心,一方面收束一二年级,一方面扩大学术范围。”8又如何炳松、孙俍工编复兴高中国文教科书(1935,商务印书馆),所选课文如典论论文、诗教、金石录后序等,失之偏难。另一些教科书是按照“文选”式的编辑方法。如中华书局出的新编高中国文,复兴高中国文的第三册、第四册。这种类似于中国文化史或文选式的教科书编撰,将国学传承和文学熏陶作为其主要的课程目标。一种是强调语文课程重在培养儿童阅读写作等实际能力。民国初年开设国文一科时即指出,“国文要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到1923年改国文为国语后,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说话、读书、作文、写字4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定,注重培养阅读能力和兴趣。例如,中华书局以“养成我中华民国国民”、“注意实际教育”等为宗旨,推出了第一步整套“新中华教科书”。包括华鸿年、何振武编中华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19121918年),刘法曾、姚汉章评辑中华中学国文教科书(1912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庄俞等编写,张元济校订的小学初级用国文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19121917年)、简明国文教科书、共和国国文教科书等。9由叶圣陶编、丰子恺绘的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在“编辑要旨”中指出:“本书内容以儿童为中心”、“尽量容纳儿童文学及日常生活上需要的各种文体”、“词、句、语调力求适合儿童诵读或吟诵”10。这种强调语文课程重在促进儿童实际听读说写能力的教材编撰观点,为语文课程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3.语文教材编写体例的探索与创新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体例上进行着多角度的尝试。如以文体来分类的、以问题为主纲的、用程度作标准的、依时代而逆溯的等等;也有融语文知识、范文和练习为一体的综合单元,且以“单元”组织选文的模式日益发展,单元组合的形式也日趋成熟。以时代的顺序编写的教材如许国英编撰、张元济等校订的共和国教科书国文读本(1913年,商务印书馆)。以文体分类编撰的教材如谢蒙著、朱宝瑜评注、姚汉章、张相校阅的新制国文教本评注(19151924年,中华书局),选文319篇,每册按照文章体裁分类编排。以思想内容为中心编撰单元的教科书如张弓编初中国文教本(1930年,上海大东书局)。譬如第一册的两个主题为“常态的生活”和“变局的应付”等。吕叔湘先生认为,该教材最有特点之处在于“文话”。从“文章面面观”开始,逐步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并涉及三类文体之外的学术文、仪式文、宣言、对话、戏剧等各类文体,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三、对当代中小学语文教材编撰出版的启示通过对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编撰出版的概况梳理,以及对教材编撰出版的特点分析之后,我们看到,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撰出版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对于我们当下语文教材的编撰出版乃至语文教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1.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多元化探索为当代语文教育提供可鉴之资民国时期教材多元化探索的过程也是教材编撰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其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思考和商榷之处。这在当时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有学者指出,本次课程改革教材编制实行“一纲多本”,但“实际上只是做到了多本化,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多样化”12。教材组织形式,在民国时期已有积极的探索,如以时代为序的、以文体来分类的、以问题为主纲的、用程度作标准的等等,教材的多样化为语文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次课改中反映出的“语文知识薄弱”等弊端,实际上与教材编撰使用都有很大的关系。民国时期语文教材以“单元”模式的编撰体例中,一些教材很好地突出了“语文特性”,即将语文知识与选文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这对当代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撰都是有借鉴意义的。2.“审定制度”为中小学教材的编撰出版营造良好的制度、文化环境综而述之,近年来出版界对民国老课本的重印出版,使得当时的教材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而对民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可以为当代的语文教材编撰出版提供一定的启示。结合当代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和种种争论,我们发现许多问题前人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形成有益的创见,而对这些问题的长期关注和探讨,归根结底,是对语文课程性质和发展的核心问题的回归。四 教材使用的建议对当前语文教材使用的一点看法一、背景 目前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已经有五套有的按主题组建单元如鲁教版、苏教版有的按文体和文学史的发展顺序组建单元如人教版、粤教版有的兼顾文体、主题如语文版等。一时间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多种版本的教材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带来的更多的选择但是在教材的选用和使用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二、存在的问题 1.教材版本多更换频率高。 多种版本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选择。但是过多版本的教材也造成了学校教材更换过快。“不利于教师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进一步进行教学科研。 众所周知每一套教材都有每一套教材自己的体系比如说上海市陆继椿编写的教材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主线的而后来上海市H版的教材则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线的。不同的教材体系、不同的编制思想、就有不同的训练重点。显然为了更好地体现教材的价值在面对不同的教材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都应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的思想和方法这种积累不是一年两年的更不可能只读读编者说明就能解决的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而如此变换的教材只会让一些教师无所适从不断打破刚刚建立或者是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 另外不断地变换教材会使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熟悉教材这一过程上而缺少对课堂资源的开发、对教学的反思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2教材的频繁变更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目前在国外许多国家比如日本、德国这些国家的教科书采用循环使用的方式极大地解决了资源浪费的问题。而在我国虽然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呼声来由已久但是目前只是停留在口头迟迟难见行动。究其根源除了国民对教科书的思想观念未到位外与教科书版本多样且各自为阵教材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不无关系。往往一届学生一个一届学生毕业他们所使用的教科书也就失去了作用。 其次一旦一套教材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其相应的音像资料、配套练习册等辅助学习资料也通通让位这更是造成了更大的浪费。 2.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实际脱节 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为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提供了各自选择的机会这本是一件有利于各个地区发展的。 一方面目前许多地区的教材选用与太多的经济利益有着过多的联系因此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出现了过多的行政干预而不是以教材的优劣和学生的适应程度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因此有人建议在教材选用工作中认真选聘教材委员会的成员充分发挥教材选用委员会的作用杜绝选用教材过程中的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要加大教材选用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和对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教材选用要符合地域特点不能一刀切。 另一方面教材的选用盲目不适合当地的学情。一些地区和学校不管当地的实际情况只要看到新的语文教材总想拿过来试试因此选定的语文教材并不适合当地学生的学情。 3.教材编写与一线教师相脱离 教材编写与一线教师相脱离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首先一线教师很少能有机会加入到教材的直接编写的过程中而他们往往是教材的最直接使用者他们对教材有着最直接、最深刻的认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意志、意见以及对教学最直接的认识并不能够反映到教材当中。 其次教材编写者的目的、意图并不能够直接传达给一线教师。目前很多一线教师领会教材编写者目的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教材前面的编写说明。因此许多一线教师并不能真正深刻领会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特别是在评价的压力下更是曲解了教材编写者的真正意图。 4.教材的配套资源缺乏 大家都知道狭义的语文教材是语文教科书。而广义的语文教材的概念则包括教科书、练习册、教学辅导书等一系列的资料。比如说语文教材内容配套的音乐、图片等或者是和教材内容相关的影音资料等。在教材层出不穷的今天这些配套的辅助教材的发展却显得略为落后。教语文,方法要简单,要体现简约之美,少用辅助手段,尽可能地用语言文字去训练学生的思维,提倡“语言本真”“本味语文”,紧紧抓住听、说、读、写四个要素,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感、积淀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教材选文的看法目前,为适应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已陆续问世。那么,从接受者(学生)的角度看,新版语文教材选文是否达到了提升文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及影响?与旧版语文教材相比,新版语文教材存在着如下两点认识上的偏差:一、在处理“时代性”和“典范性”辩证关系上,新教材有片面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规定:“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这些要求之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选文的“时代性”和“典范性”。“时代性”与“典范性”,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时代性”强调教材要注意选取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文本,但又必须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即具有“典范性”,“时代性”包含着“典范性”;具有“典范”意义的文本,不必是当下的,但却是它特有时代的“典范”,“典范性”包含着“时代性”。此其一。其二,“时代性”还意味着对传统文本的创造性解读,即作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辩证统一。比如选读古典诗文时,其历史意义就是希望学生学习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情感以及当时的社会心理;其现实意义就是借古喻今,满足读者所处时代的审美需求。因为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欣赏,无论哪部作品,只要被选入了语文教材作为范文来供学生学习,它就必然承载了文化传播与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双重任务。这是选文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在对旧版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的调查中得到的最深刻的感受,因为鲁迅,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领军人物,无论其作品的历史意义,还是现实意义都在其他作家之上,其“时代性”与“典范性”的含金量自然成就了他的文坛霸主地位。旧版语文教材选文的“时代性”与“典范性”的成功结合,还体现在其他几位作家的作品选读上。比如现代文学部分,除了鲁迅作品之外,只要是高中毕业,人们都能够说出能够代表那个时期的著名篇章背影、小桔灯、再别康桥等等。这一切都应该得益于旧版语文教材的选文。二、在“指向性”上,新教材虽有所改进但不够完善指向性,是就选文的教育价值而言。所谓教育价值,是指所选文章的主要目的及其应用效果。“语文和文学都是人类的语言活动方式,两者有重叠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粗粗地讲,它们都承载着一定的思想内容或所谓道,但文学意在审美,语文重在实用。”尽管语文不是“载道”的工具,但它具有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它面对的是正在成长中急于汲取知识、确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人生态度的青少年,它具有间接的“载道”之意。因此认识并充分发挥选文在语文教育中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为此,课标规定:“教材要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就是说,选文除了要考虑作品本身的“时代性”与“典范性”之外,还要考虑中学生对作品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效果,即选文要有指向性。在这一点上,旧版语文教材有许多遗憾。从前面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们“最熟悉”的作家有时候却不是他们“最喜欢”的作家。为什么熟悉这些作家,因为语文课本介绍过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喜欢?因为选文与他们的兴趣、爱好不一致。于是就出现了“最熟悉”与“最喜欢”不一致的现象。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几位在“最熟悉”一项中排名靠后的作家,在“最喜欢”一项中的名次却非常靠前。首先是当代学者散文家余秋雨,由原来的第九位上升到了第二位,其次是台湾已故作家三毛由原来的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三位,还有香港武侠泰斗金庸,由原来的第十三位上升到了第三位。之后依次是朱自清、钱钟书、冰心、张爱玲。在这8位“最喜欢”的名家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5位与语文教材选文无关,他们是余秋雨、三毛、金庸、钱钟书和张爱玲。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告诫我们,忽视了中学生的阅读心理与身心发展特点,选文的教育意义往往会南辕北辙。怎么办?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喜欢什么?喜欢余秋雨的理由:“他的文化大散文文化气息浓郁”、“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强烈的忧患意识”、“符合当代人的阅读心理”;喜欢三毛的原因:“作品的表达方式特别,读起来轻松,但绝不浅显”、“其独特的经历”、“为自己而活的个性”等;喜欢金庸的理由:“豪气干云”、“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武侠世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性”、“人文关怀”、“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些充满了时代特征的新词汇不约而同地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不论是哪一时期、哪种文化背景下的作品,只要适合中学生阅读,符合他们的成长特点,喜欢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新版语文教材仍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比如语文版第一册第二单元的诗歌部分,其中的现代诗选死水(闻一多)、寂寞(卞之琳)等,当代诗我遥望(曾卓)、麦地(海子)等,选文与其题目“诗意地栖居”一样生涩难懂;广东版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中的诗经两首静女、氓、离骚(节选)等,山东版第一册第一单元中的从美学角度看数理科学(赵鑫珊)、读书的艺术(林语堂),第四册中的读数时代(南帆)、镭是一种恐怖物质(比埃尔居里)、论无性造人(托马斯)等,这些文章“新”是新了,但不知对中学生而言有多大意义?有文章云:“按照每册教材前的说明,高一阶段当以理解、分析和文言阅渎为训练重点,高二阶段当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为训练重点,高三阶段当以研讨、评介作品为重点,而形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训练系列。根据训练重点不同,课文的深浅难易程度也当与之匹配。可总揽各册课文篇目未见其按照编者所阐述的梯级序列。首先各册内部看:第一册第四至六单元的古文按照时代由先而后排列,众所周知,先秦诸子散文比汉以后的作品易读,因此形成了由难到易的反向梯级。实质上第一单元的课文荷塘月色、拿来主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很显然比第二单元的课文北大百年讲话、记念刘和珍君、过万重山漫想理解难度大。其次各册之间亦是如此,第一册文言文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止,第二册承接第一册从隋唐始,止于明清。这种用大学教材的编排体系编写中学教材的方式根本没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第四册的小说、戏剧显然也比第三册的诗歌容易理解。如何确定教材的重难点语文课文及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一般是五种: 一、课文特点 首先是课文所属的文体的“类”的特点。例如散文,其内在的和外在的线索常是它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特点。散文其所以散而不散,就是因为有这些线索存在。议论文,它的逻辑及其表现出来的结构,又是教这类文章必须把住的一个特点。“不拆框架无法教议论文”。小说,情节与人物是应该把握的。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首先是感情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及它的超乎寻常的语言表现和艺术手法。“无情不能教诗歌”。说明文,通常要把握其说明事物的顺序及方法。扣住文章文体的特点,是进入教学并决定其倾侧面的第一步。 但是,每一类文体中的各篇文章,又自有其特点。 首先表现为构思。构思不仅是文章的取意点,而且是文章的所由径。诸篇文章,意属于一,而起始千差,取径万别,这就是构思不同了。例如白杨礼赞同松树的风格两篇,同样是以物明意,但在松树的风格中,物(松树)主要用为喻,而在白杨札赞中物(白杨)却具有关乎全文构思的象征作用。作者由白杨而起意,造意,炼意,取象和剪裁。离开了象征,本文内容不仅毫无深意,而且还有失真之嫌。因为文中对白杨的描写,如“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乃至“温和”、“倔强”、“不折不挠”、“没有斜生,没有倒垂”等等,就不一定是白杨本来的品质和形象。所以,教学此文,处处离不开象征。离开了就不能解其意,圆其说。这样看来,象征在本文中就不止是一般的表现方法,而且也是全文的精结和灵气。所以象征应算是本文的一个重难点。 第二、特定的写作环境。特定的写作环境常常决定作品特定的表现方式和用语。如风景谈。教这篇文章如果不时刻紧扣它的写作环境和背景,就无论如何不能理解它的用意、造语及方法选用。在这类课文中,写作环境和背景就成了理解课文内容的契机,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第三、有的课文以思想深刻为特征。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些文段,其内容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够深奥了。不把住这些论段教学,就失去了本文的特色,就没有把住本文的重难点。 第四、有的课文思想虽不是很深奥,但表达方式却很特别。例如陈之潘的钓胜于鱼一文,所谈的事理,如径质直道出,算不得难懂的话题:一个人干工作,既要好之,又要乐之,才能有成。所以,如果在教学中仅让学生懂得这一番道理,算不得抓住了本文的特色。重要的是把住本文说明、展开这一道理的方法:援引情事,娓娓而谈,写景钟于理,叙事钟于理,议论、抒情皆钟于理,动乎人情,中乎人意。这就是它的特点,就要作重难点教。 第五、有的文章,思想内容不难,语句不难,表现方法也不难,唯独情深气盛。这类文章,它既以“气”为特征,教学时零零挂挂地讲解是不行的,倒是荡气回肠地读诵成了重点。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就是。 第六、全篇系于一“眼”(“文眼”和“诗眼”),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这些“眼”大多就成了全文的重点。所谓“整体教学法”就是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而来的。 总之,仔细地研究课文特点,是觅求课文及教学中重难点的重要一面。 二、教学目的 同一篇课文,教学目的不同,教学的重难点就不同。有的可能侧重于语文知识,有的可能侧重于思维训练,有的可能侧重于写作模仿,有的可能侧重于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有的还可能侧重于对学生的某些、习惯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语文教学有多种属性: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属性会有机地融合地在一起,但多数情况下,都有所侧重。依教学目的的不同,择重处则侧之,其余轻待可矣。 三、教学对象 教学没有不看对象的。同样,确定教学的重难点也要看对象。有的地区学生的水平普遍高一些,有的地区则低一些;有的班级学生在某方面训练有素,有的班级学生则缺乏这种训练;有的班级学生习惯于某种教学方式,有的则不习惯。据此,教学的重难点也应不同。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提出了“量其资禀”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应依学生韵天赋、程度来决定。并且,他还主张每授不必过多,以便使教学对象“精神力量有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我们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就应该这样。 四、教学体系 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体系中有纲有目,有领有结。懂得了这些纲目领结,才能抓住重难点。这就象下棋,只有全局在胸,才能下好每一颗子。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要有这种体系观念。魏书生教好书的诀窍之一,就在于他“体系”观念强。他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做成了语文教学的“知识树”,这种建立在科学而缜密的研究基础上的“知识树”,就是我们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前提和依据。 以上谈了确定语文教学中重难点的几方面的依据。但总的说来又归结为一点:深入钻研课文,注重教学实际,对课文要入于里而出于里。对教学参考资料要参照为用,不可不用,不可死用;必要的是以我为主,独立思考,“化”字当头。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教下来都要是一篇有轻有重、有主有轴、脉络分明、气象贯一的整块文章。这样说,并不是强调非与众不同不可,而是强调一个“化”字。真正“化”了,也就大抵有自己的特色了,也就知轻知重了。 六、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题,那么,当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后,教师又应如何来处理呢?我的做法是: 一、提出的问题是教学中已涉及过的,请学生相互帮助解决。由于学生听课时,瞬时注意力分散等原因,有时会提出教学中已讲过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一般不作解答。原因是:由教师讲,容易使大多数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请学生讲,使讲的同学感到所学知识已掌握,为能“表现”一番而感到高兴,提问题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都已掌握而着急。这样,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能促使少部分学生积极思维。当然,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说不清楚时,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明,或换一个角度加以分析。 二、提出的问题涉及到后面学习的内容,由教师作启发性的指点。数学知识系统性强,结构严密,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见此想彼,产生疑问。例如教“循环小数”一节时,有一位学生受“无限循环”的启发,提出:“有没有无限不循环小数呢?我当即给予表扬,然后作启发性指点:“这样的小数很多!以后我们学习圆的周长,时就要碰到,对圆的周长中的无限不循环小数,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还专门作过研究呢!我这样一讲,七各类文体阅读教材研究一、记叙文教材研究要领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事写入、摹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分析(一)明确要素,抓住线索,分析结构记叙文是记事写人的文章。叙事,事情总要有起因、结果;记人,人物总要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活动。因此,记叙文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便构成了这种文体的基本要素。分析记叙文,首先要找出这六要素,并要弄清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要抓住其中的首要要素。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事件是首要要素;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人物是其首要要素。(二)区分类型,突出重点,深入分析文章的内容记叙文有以记事为主的,有以写人为主的,分析时,要区分类型,突出重点,作深入的理解。侧重记事的记叙文,分析时要突出以下几点:分析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 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 分析场面、细节。 分析作者对事件的态度、感情。(三)分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方法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是以叙述、描写为主,以议论、抒情为辅。叙述,是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作一般的述说和交代,要着重讲清记叙的基本方式。在记叙文中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几种不同的叙述方式,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叙述方式的区别和作用。记叙文中的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做具体细致的描绘,是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法。描写这种表达方法的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它可以使所写人物有血有肉,使事件有声有色,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分析描写的方法常用的有三种:一种是通过对肖像、心理、语言、动作的分析,了解其在展示人物性格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种是要通过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描写,了解其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交代背景中所起的作用;第三种是注意描写中所运用的语言,包括遣词造句,修辞方法的运用等。记叙文中,除叙述、描写的主要表达方式之外,还有议论和抒情及夹叙夹议兼抒情的综合表达方式。抒情是作者直接倾注感情的手段,议论是在充分记叙、描写的基础上,作者发表的见解,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有多种方式,有的抒情和议论是融于人物、事件、景物的叙述描写之中;也有的是以独立段落出现。但无论采用哪种表达方式,都是为了突出中心思想,表达思想感情的。二、说明文教材研究要领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和说明事物、事理的文章。凡是介绍和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解释事理的含义、特点、演变过程等的文章,都是说明文。说明文的内容特点,是它的科学性。说明文一般都是知识性很强的文章,它要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即反映事物的内容、形式、规则、规律,因此,说明文要求概念准确、判断合理、界说恰当、区分事物内部联系的异同要分明。说明文的结构特点,是言之有序,条理清楚。说明文总的结构模式是:总说分说一一综合。具体说,有的是先分析、后综合;有的是先综合后分析;还有的是先综合、后分析、再综合的。说明文的条理性,要求我们在分析说明文时也必须条理清楚,把握住作者构思的逻辑,条分缕析地理清文章的结构。说明文的分类。从内容上看有三类:一类是说明实体事物的说明文,一类是说明事物发展阶段的程序说明文,一类是说明抽象事理的说明文。前一类的说明文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中间一类的如蝉、景泰蓝的制作等,三、议论文教材研究要领1.议论文的分析根据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和教学议论文的基本目的,议论文的分析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分析论点和论据。论点是作者对论述问题所持的观点和主张它是全文论述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一。深入地分析论点,是分析议论文的中心环节。 (2)分析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有两个角度的理解。一是指议论文的篇章结构一是指议论文的逻辑结构,也称论证结构,这是从逻辑学的角度说的。二者所归属的范畴不同,内容也不相同。讲议论文的篇章结构,包括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从文体特点看,大体与议论文的序论、本论、结论相适应。(3)分析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一篇议论文要把道理阐述得清楚透彻,使读者信服,除论点要正确、论据要充分、论证结构要严谨之外,还要有十分恰当、得力的论证方法。 (4)分析议论文的语言。议论文的语言最富有论辩性。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分析,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作用。四、小说教材研究要领(一)文体特点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样式。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小说,一般是文质兼美的中外名家名篇,其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富有浓郁时代气息的典型环境,独特的构思,精妙的语言,构成了慑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学生去阅读、欣赏,从中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受到感情上的熏陶和思想道德上的教育,从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小说根据篇幅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小小说)等几种类型。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小说除少量微型小说外,基本上是短篇小说或中、长篇小说的节选。小说具有以下特点:1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作品,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社会生活。2小说的基本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主体。小说以刻画各种各样的人物,再现社会生活、反映社会本质。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多种多样;可以概括介绍,也可以具体描绘;可以写人物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可以描写人物的行动和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可以正面着笔,也可以侧面烘托。人和环境之间发生的种种关系和矛盾,形成了故事情节。小说主要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通过具体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并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和场所。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典型人物的塑造离不开真实、具体、典型的环境描写。(二)教材地位 以人教社“义务教育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来看,现代小说作品在教12中的分布状态为:6册教材中,小说总量21篇,占语文教材总篇数的12%。其中,现代小说占15篇,初一5篇,初二6篇,初三4篇,基本均匀分布在三个年级的教材中。选编一些小说,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文体知识,为以后的阅读和欣赏打好基础。小说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文学体裁,也是重要的课外读物。因为小说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动人的艺术形象,学生阅读小说有浓厚的兴趣。 (四)小说教材研究要领对小说教材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充分认识小说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训练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作用。小说教材研究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教师要掌握以下要领和方法。1. 理清情节线索,分析结构艺术。 故事情节和作品结构是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重要手段。情节发展一般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阶段,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小说中错综复杂的事件的发展、场面的转换,都有线索贯穿起来。2. 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作者为使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常常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选取生活中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质。如故乡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不同外貌和语言的描写,刻画了“小英雄”闰土和“木偶人”闰土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最后一课通过小弗朗士的见闻和心理感受突出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对国土沦亡的满腔悲愤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篇小说中,往往塑造几个乃至一系列人物形象,分析时应该突出主要形象。如研究小说教材,应该注意分析人物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注意分析表现人物性格的各种艺术手法的作用,从而把握作者在小说中所要表达的主题。3. 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环境是人物活动、故事发生的场所,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重要。环境与人物是辩证统一的,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形成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真实、具体、典型,才能充分表现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出形成这种性格特征的阶级根源和历史根源。因此,分析小说教材要注意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分析环境所表现的时代的、地方的、民族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广阔而深厚的社会与历史内容。4.归纳主题思想,分析语言艺术。 主题思想是小说的灵魂,归纳主题思想是小说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小说中的事件、人物、环境、情节安排乃至细节刻画,都是为主题思想服务的。通过分析作家所叙述的故事,所塑造的人物和所描写的环境,可以看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作家的思想感情及其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四)散文的欣赏(如何赏析散文)1把握散文的线索 分析散文时,先弄清散文的线索,才可踏上分析的途径,它是散文赏析的突破口、入手处。散文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人物的行踪、感情的变化、事物的性质特点等等都可以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寻找散文线索的工作大致可分三步:第一步,理清文章层次,即按文章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概括大意l第二步,把握结构,就是弄清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这些内容是怎样组织的;第三步,弄清行文线索,就是找到文章各部分的内部联系。多数散文的线索不难寻找,有的散文却不易把握。例如背影,表面上看是下列层次: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分别、望父买桔、回忆读信、北京思父。如果是这样,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成“写我的一段经历”了,那么,也就必然错误地得出结论: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线索错了,也就是分析散文的入口处错了,没有不走错路和弯路的。可是仔细阅读思考,却认为本文的层次应为:开头 回忆旧事、召唤感情、造成悬念点背影叙述家境引背影中间 送我上车 写背影买桔送别结尾 补叙、思念再现背影文章既写了“我”,又写了父亲,主要是写父亲。先写“我”的无知反衬父亲的厚爱,后写“我”的眼泪来烘托父亲的深情。文章的首尾两次写艰难的家境,首为铺垫,后叫补叙,都烘托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关怀,这种爱就是在这样家境极为艰难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因而“我最不能忘记”。因而,贯串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的主线是“背影”,全文是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而展开的“背影”又是作者感情的寄托物。2体察散文的感情 抒情散文也叙事说理状物写景,但重心在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类散文的分析的重心应放在作品感情的分析上。一般应注意:(l)研究散文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作者感情强烈,抑制不住,不借助外界事物,直接运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句把感情抒发出来,或赞美、欢愉,或感激、思念,或愤怒、哀伤等。一般说,直接抒情较少在文章中单独使用,其前其后总伴随着叙事、描写或议论,使所抒之情有所依托。 间接抒情指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的抒情方式。所谓“即事缘情”、“借景抒情”、“咏物抒怀”,即间接抒情。它是运用得更广泛的抒情方式,多数抒情散文和散文诗主要用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方式又有四种不同情况:借人抒情。就是借写入来抒发思想感情的种间接抒情方式。例如背影,借写特定情境中的父亲的背影,抒发父子之间诚挚的深情。借事抒情。即借叙述事情来抒情。如吴伯箫的菜园小记,前边写了菜园,后大部分主要是写种菜和管理、丰收的乐趣,抒发了缅怀延安生活的情感,表达了靠劳动创造生活和快乐的思想。借景抒情。即借描绘景物而抒情。朱自清先生最善于情景交融地描绘诗情画意,他的绿依次写了瀑亭潭,处处流露出年青人(当时作者24岁)的狂喜之情,把倾获、欢愉和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中。另一种情况是触景生情,它是由眼前景物而联想,触动情思。荷塘月色描绘了荷塘、月色后,又“想起”江南采莲旧俗,抒发了怀古思乡之情,用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暂时解脱现实的烦恼纷乱。故乡的榕树写带小儿子在大榕树下散步,由眼前的榕树想起故乡的榕树,引起故乡情,通过对故乡榕树的描写抒发思乡之情。借物抒情。它是借描写特定事物来抒情。课本里这类散文很多。咏物抒怀,情寄于物,“物”的选择和表达起关键作用。例如日本作家壶井荣的蒲公英借蒲公英把三个生活片断童年的和平欢乐、战乱的饥饿惨苦、抚育战争中的孤儿交织在一起,借蒲公英把愤怒的控诉和理想的抒发交织在一起。蒲公英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作者感情寄托的载体。作者是通过对蒲公英的形象描绘来抒发反战情绪,歌颂那闪耀着“忍耐的坚强和朴素”精神,在战争中艰难生存的劳动者的。最后作者呼唤,“勇敢地生活下去。”这样,蒲公英的含义和组织结构文章的作用就十分深邃、丰厚了。(2)弄清感情的缘起。即弄清因何抒情,抒什么情,找到抒情的源头。有些抒情源头较明显,例如张洁的挖荠菜,开头“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单句独立成段,它创设了一种情意深沉的氛圈I开启了“我一感情的源泉,引发了“我”对这“救命莱”感激、怀念、珍爱的感情溪水,一路淙淙流淌不可遏止地纵贯全篇。而有的抒情源头较隐,例如老舍先生的小麻雀,抒情的源头在哪里?细读课文,院子里,花盆间,受伤的小麻雀一出现,就引起“我”的关注,“觉得很难过”,“多么可怜”,由此,伴随着这只小麻雀的一再不幸的叙写,抒发了作者对受损害的弱小无助者的深切同情和思考。原来源头就在开头对小麻雀满怀同情、关切的观察描写。无情不称为散文。无情成不了散文作家。这情就是对祖国、人民、自然、历史乃至家庭、事业、朋友、恋人的爱。散文的名篇佳作中蕴藏着人类最深厚丰富、健康高尚、圣洁优美的感情,通过散文的赏析,让它们象春风、细雨、花香一样,滋润熏陶孩于们的心,塑造新世纪的一代新人吧。3领悟散文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对象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读者运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去联想去补充,如身临其境,感受和领会原文所创造的意境,得到阅读文学作品的至高艺术享受。王国维论词,以词有无境界分高低。我们研究散文,也可以以有无意境分优劣。文章产生意境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作者对所写对象有真切的感受;二是又能把这真切感受真切地表现出来。4探究散文的技法。 每一篇抒情散文,不仅内容和感情上总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抒情方式、写作方法都不尽相同。在具体写作方法的赏析上,研究各类各篇散文独具的特点,是散文赏析的个性,也就是赏析的具体落实。抒情散文在写法上,或借物(景、事、人)抒情、或托物言志、或触景生情,或用象征手法等。即使是都用象征手法也用法各异。有的局部用,有的全文用。白杨礼赞、井冈翠竹、松树的风格都全文运用象征,但也各有不同写法:白杨礼赞依次写了白杨树生长环境的“景美”、自身的“形美”、“内在的“神美”后,接着用了四个反问句,靠联想和想象为媒介,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井冈翠竹运用象征手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地把井冈翠竹喻指井冈山人民;一种是通过见到井冈翠竹的回忆和展望来赞颂英雄的井冈山人民。而松树的风格是通过联想,用松树的风格象征共产主义风格,揭示其象征意义的。这些写法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很有意义,教学中应下功夫落实。5品味散文的语言。 文学,又被称为“语言的艺术”。作为文学一大门类的散文,其作者都注重追求作品的语言美。而学生阅读散文的重要目的之一,正是学习作家运用语言的功夫。因此,品味散文的语言,则是散文赏析的又一个重点。(1)学习语言的凝炼优美、富有变化,如白杨礼赞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的“色”。五次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但次次说法有变化,语气逐步加重。(2)学习准确形象的动词。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的“泻”,“浮起”的“浮”,“洗过一样”的“洗”,“笼着”的“笼”等等。都用得精当、贴切,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一种恬静、柔美、清淡、朦胧的美。(3)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如小麻雀中“我试着往前凑”,“凑”,写出了小心翼翼地靠近、唯恐惊吓小麻雀的动作和心情。如换成“走”,那就一般得很,表现不出这个意思。(4)学习精妙独特的修辞手法。如荷塘月色中的博喻、通感用法,都新颖独到,“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使难以描摹的无形香气,让人结合想象具体可感。另外,还应注意研究散文语言的朴素美、节奏美等。散文的教学设计,就应从其特点出发,首先理清线索,研究构思技巧,把握其结构美;进而“披文以入情”,探究意境,领悟其深刻的意蕴美;然后,品味语言运用,体察其语言美。散文教学与学生的读写训练尤为贴近,因此,也应重视这方面的设计。示例: (二)诗歌教材研究要领1. 把握诗歌的构思艺术 要认识诗歌的题旨,就必须把握诗歌的构思。 诗歌的题材不同,诗人的艺术风格不同,表现于诗歌的艺术构思就多种多样。研究构思艺术,可以从分析诗歌创作的契机、诗人感情发展的线索和分析画面的结构艺术、间歇艺术等方面人手。“(二)把握诗歌的艺术形象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的艺术形象一般有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景物、事物的形象。研究诗歌,要把握这些艺术形象,从而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在直接抒情的诗歌中多为诗人自己,如梅岭三章中的抒情主人公就是陈毅同志。但有时又不仅仅只是诗人或某个人,如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抒情主人公就是“我们你的人民”。对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要从思想内容人手予以分析,才能深刻理解诗歌的基调和主题思想。叙事诗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较丰满的人物形象,这类诗在熟悉情节的基础上,要着重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间接抒情的诗歌,往往借景、物抒情,以景、物象征某种形象。这种形象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或典型意义。如青纱帐甘蔗林,诗人以青纱帐象征革命战争年代,以甘蔗林象征社会主义时期,诗歌展现了两个时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