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全真模拟试卷B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6723037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全真模拟试卷B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全真模拟试卷B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全真模拟试卷B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全真模拟试卷B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北京香山饭店是一座融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为一体的酒店,设计师旨在借这一现代化建筑体现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该设计师是( )。A.刘敦桢B.贝津铭C.吕彦直D.梁思成2、青年教师王老师想要提升教学水平,主动向特级教师李 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王老师上课时,即使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 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 )。A.王老师只注重了模仿,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反思B.王老师不重视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扎实C.王老师一味模仿李 老师,未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D.王老师不重视班级学情,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3、在电和磁关系的认识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是( )。A奥斯特B法拉第C爱迪生D爱因斯坦4、(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教师的待遇( )。A.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但由举办者予以保障B.由举办者执行确定,但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保障C.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并予以保障D.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6、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 )。A导向性B对等性C强制性D有序性7、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上开展“悦读悦享”活动,与同学们同读一本书,经常撰写“师读心得”与同学们分享。下列分析不下恰当的是( )。A.王老师注重师生同读互促,率先垂范B.王老师注重营造读书气氛,激趣后智C.王老师注重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修养D.王老师注重公正,对同学们一视同仁8、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不包括( )。A识字与写字目标 B阅读目标 C写作目标 D语法目标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下列没有涉及的是(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C.关爱学生 D.无私奉献10、小学生陈某十分调皮,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班主任周某让其缴纳“违反金”,宣称再犯错误则从中扣取充作班费。周某的做法()。A.正确。有利于维护课程纪律B.正确。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C.不正确。教师没有罚款的权利D.不正确。批判无效后才能交罚款11、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曾实行过“变法”,以期通过变法改变国家增强国家实力,在下列变法人物中,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是( )。A.管仲 B.商鞅C.王安石 D.张居正12、下列做法中,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是( )。 A、小刚的妈妈经常检查他的作业和日记本B、课间休息时教师王某在教师外面的走廊抽烟C、教师刘某让没有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站着听课D、教师李某课堂上让未掌握投篮动作的13、下列选项中,与红茶和“绿茶”的逻辑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A.咖啡-吗啡B.陈醋-奶茶C.白酒-黄酒D.重水-雨水。14、教师与学生的( )是连接师生之间的一座永恒的友谊之桥,这座桥可让老师真正地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A平等 B沟通 C真诚 D关爱15、对右图中教师行为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A.没有做到严慈相济B.没有做到尊重学生C.没有做到循循善诱D.没有做到公平待生16、学校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实际上是侵犯了学生的( )。A人身权B人格尊严权C名誉权D受教育权17、学生甲和学生乙有矛盾,甲为泄私愤,将乙的照片作为扔飞镖的靶子,甲的做法( )。A.合法,同学矛盾不必夸大 B.合法,对乙没有影响C.不合法,侵犯了乙的名誉权 D.不合法,侵犯了乙的肖像权18、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 )。 A.堂吉诃德 B.神曲 C.人间喜剧 D.悲惨世界 19、师生关系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是( )。A. 社会关系 B. 伦理关系C. 心理关系 D. 教育关系20、地球被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根据随高度不同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和散逸层等。其中,经常出现极光、流星等天文现象的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散逸层2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用盐酸除铁锈C. 氢气用于充探空气球 D. 用钨做灯泡中的灯丝22、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参加万隆会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B. C. D. 23、小学生周某旷课一天,学校未与其家长联系,该校的做法( )。A合法,是学生违反校规B合法,是家长未尽监护职责C不合法,学校应派学生出去寻找D不合法,学校应及时与家长联系24、从教20多年的李老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但他还是很注意学习新知识,勇于探索创新,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说明李老师具有()。A.爱护学生的情怀B.遵纪守法的自觉C.团结协作的精神D.终身学习的意识25、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同时也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 )。 A.普希金 B.托尔斯泰 C.果戈理D.高尔基 26、下面不是借物喻人的诗句是(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C.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27、同学们正在听孙老师讲课,乐乐却偷偷扯了一下糖糖的头发,糖糖疼得大叫。孙老师立即大声呵斥道:“乐乐,你不想听就出去! ”“乐乐太坏了,以后同学们都别跟他玩。”孙老师的做法()A.合理。维护了教师的权威B.不合理。侮辱了乐乐的人格C.合理。保护了糖糖的健康D.不合埋。破坏了课堂学习氛围28、“亿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着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B孟浩然C杜甫D杜牧2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中小学实行( )。A.校长负责制B.校长责任制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刚接班的宋老师在班级上设置了一个“微语”本,要求同学们各取一个昵称,每天可以在“微语”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想。同学们都非常兴奋,纷纷在本子上留言,坦陈进入六年级后的心声。一天,宋老师在“微语”本上发现一个署名为“霜美人”的留言,字里行间透出失落和伤感。“霜美人是谁呢?他(她)怎么了?”带着疑惑,宋老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对比字迹,发现“霜美人”原来是一个大眼睛的女生-李小霜。经了解,原来小霜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就由爷爷奶奶抚养,家庭拮据。但小霜学习十分努力,成绩优秀,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学生。学习之余,她还坚持自己的业余爱好-舞蹈。一天,宋老师对小霜说:“我刚接手咱们班,对同学们不了解,不如你当我的助手,好吗?”小霜爽快地答应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宋老师对小霜更加关注了,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学习上严格要求。同时,利用班会等机会,让小霜展示舞蹈特长。慢慢地,小霜在“微语”本上的留言渐渐不再显得忧伤了,在协助宋老师的班级工作上,她也很主动,十分负责,人也自信多了。在学校组织的迎新年联欢会上,小霜别具创意地用报纸折叠了一套晚礼服,在舞台上走秀。演出很成功,小霜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宋老师的教育行为。2、某学校老师想在班里开展一次特长展示活动,同学们踊跃报名,有的学生是画画,有的是跳舞,有的是唱歌在同学们积极报名的同时老师发现,小刚闷闷不乐,没有报名任一项特长。老师问小刚:“你有什么特长啊?”小刚回答说:“我削梨又快又好,而且梨皮又薄又长。”老师说:“这也是你的特长啊。”于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小刚在班里的特长展示课上给同学表演削梨,同学为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请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教师的行为。3、在语文课上,当胡老师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恒星”一处时,刘明同学问到:“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全班同学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哄堂大笑。刘明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懊悔自己不该问这么简单的问题。胡老师见状,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了,大家认真地思考起来,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使用“万万”一词,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胡老师进行了总结,又问大家“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收获是怎么来得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大家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大家把目光转向刘明同学,为他鼓起掌来。问题:试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胡老师的教学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以“素质教育之我见”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答案B2、B3、B4、A5、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6、C7、答案D解析该题干显示了王老师的在读书上营造读书氛围,和学生共同促进,也加强了自身的修养。8、D9、D10、 答案:C11、B12、D13、C14、B15、C16、D17、D18、C19、B20、C21、B22、【答案】A 23、答案:D24、 答案:D25、【答案】A 26、D27、 答案:B28、C29、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学校的规定指出,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材料中宋老师的行为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第一,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材料中宋老师对小霜在生活上格外关注、照顾,在学习上严格要求体现了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和严结合起来了。第二,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宋老师针对小霜的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材施教,最后促进小霜成为一个活泼开朗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应该具备新课改理念,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学生严慈相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现代学生观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遵从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在教育实践中,不能要求学生十全十美,求全责备,而是要帮助学生寻找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该案例中教师的行为一方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找到了学习的动力,促进其发展。现代学生观还强调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因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气质、性格和特长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案例中的教师关注到学生的独特性,将其视为一种财富,保护和鼓励这一独特性的发展,使得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3、(1)通过上述材料我十分赞同胡老师的做法。第一,教师的职业理念包括了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这三方面的内容,胡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的职业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当学生问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遭到同学嘲笑时,胡老师能够以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说明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发展的差异性。案例中,胡老师借用同学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用“万万”,而不用“亿”,这反映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这符合新课改的教师观的理念。胡老师在评价中注重鼓励性评价,当问问题的学生遭到同学们嘲笑时,胡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最后使同学们获得了收获。胡老师把功劳归功于该学生。这不仅增强了学生提问的勇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而且使“不懂就问”的钻研精神传递到了班级中。这对其他同学都是一种鼓舞,以后更能够形成民主互动的气氛。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胡老师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鼓励学生有新想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做法也符合了素质教育。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素质教育之我见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教育,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人的潜能的开发,与单纯的只看分数的应试教育相对应,与高考录取的精英教育相对应。不单看学生考试分数,还要看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养。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高考录取制度的改革。目前。社会对教育评价的依据是高考考生人数的上线率,上线率高则说明教育质量高,反之则会对教育形成巨大的压力。教育主管部门也多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学校质量高低,学校也以分数论教师,教师在有意或无意的重点关注学生分数,对学生也是以分数论聪明,不管学生的其他方面是否突出,也不管“好学生”的其他方面是否有问题。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权利。我们应该尊重这种权利,保护这种权利,创造条件实现这种权利。因此,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搞选拔性、淘汰性,只能照顾到一部分人,甚至是很少一部分人的发展。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个体本身蕴含了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全面发展是人发展自身的要求;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也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就越高。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是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来看的。但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如有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创造潜能,这些不同点铸造了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性独特的学生。因此,教育还要尊重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前列。作为国力竞争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所有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它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