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上古诗文专项训练.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722325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上古诗文专项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八上古诗文专项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八上古诗文专项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古诗文专项训练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悬泉瀑布,飞漱(sh)其间。B常有高猿长啸,属(sh)引凄异。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其奇者。D怀民亦未寝(qn),相与步于中庭。2.下列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s) 徙倚(x) 归燕入胡天B解衣欲睡(ji) 千载(zi) 萧关逢侯骑C藻、荇交横(xng) 都护(du) 万里送行洲D白沙堤(d) 千转不穷(zhun) 芳草萋萋鹦鹉洲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蝉则千转不穷 D属国过居延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鸢飞戾天者(鸟鸣) 不见曦月(太阳)B晓雾将歇(消散) 属引凄异(延长)C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徙倚欲何依(徘徊)D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 乘奔御风(飞奔的马)5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自非亭午/夜分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野望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绩,号东皋子。首句“东皋薄暮望”中,“东皋”即诗人自己。B黄鹤楼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崔颢,李白曾评价“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C使至塞上的作者是有“诗佛”之称的唐朝山水诗人王维。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称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7.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鸢飞戾天者(鸟叫) 不见曦月(太阳)B晓雾将歇(消散) 属引凄异(延长)C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徙倚欲何依(徘徊)D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 乘奔御风(飞奔的马)8.下列句子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所采用的写作手法一致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9.下列对使至塞上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B颔联既叙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已经雄浑。10.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如果不是在正午何半夜,就看不见明亮的月光。B高猿长啸,嘱引凄异。译: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异常凄凉。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译: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11、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 )曾经乘船路过三峡,也游过三峡,相当程度来讲,是奔着唐诗的意境而去的。唐诗意境的精华在哪儿?_想想看,那时候没有机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纤绳拉着的舟,江水伴着纤夫号子,时而间几声猿啼,有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那才是峡谷中强劲的音符!李白歌:“两岸猿声啼不住”,杜甫吟:“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适唱:“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在他们的诗里,三峡景物中,猿啼是最难忘的。A诗人笔下的“猿啼、泪尽、肠断”令人心伤。B唐诗中使人向往的猿啼之声。C我以为就是那可见可闻的猿影、啼声。 D请领略唐代诗人孤寂伤感的情怀。12、下面是钱塘湖春行一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13、关于钱塘湖春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1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A三峡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B答谢中书书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D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字叔痒,南朝梁文学家。二、原文填空1.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 , 。2.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事件起因的句子是: 。最能表现主旨的语句是: 。 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语句是: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的语句是: 。3.答谢中书书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出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气象的句子是: 。从听觉、视觉角度,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的对偶句: 。表达出作者沉醉山水希望与谢灵运比肩之意的句子是: 。4.三峡一文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5.与朱元思书抒发作者热爱大自然,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的句子是: 。6.使至塞上描绘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的诗句是: , 。本首诗的颔联是 , 。7. 钱塘湖春行 一诗中写早春莺燕给自然带来活力的诗句是: , 。8.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描写战争的诗句: , 。9.我们都向往蓝天白云、青山碧水、鸟语花香的美好环境,请用连续的两句古诗文把你心中的理想的生态环境描绘出来: , 。10.郦道元是写水的高手,他用 , 描写水势之盛大。又用 ,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11.少壮理应努力,暮年仍可奋发,曹操在龟虽寿 中以比喻手法写道: , 。12.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义凛然的诗句是: , 。13.梁甫行一诗中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的诗句是: , 。14.渡荆门送别表达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 , 。15野望中描写放牧的和打猎的遂愿而归的诗句是: , 。16.庭中有奇树一诗中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的诗句: ,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 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C与余舟一芥(小草)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相与步于中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其门人甚众(劳山道士)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 突出雪景的迷人。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