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八上 古诗词课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713150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安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八上 古诗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泰安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八上 古诗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泰安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八上 古诗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 八年级上册 古诗词 第1首望岳 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以设问统领下文 在自问自答中 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 高大 未了 写出青翠之色一望无际 表现了山势绵延不尽 这是写远望所见 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 参天耸立的形象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的秀美 用的是虚笔 钟 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写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 生动有力 下句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 是实写 割 字用夸张的手法 形象贴切地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写细望之景 并由静转动 凌 字表现了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 一览众山小 写诗人想象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 以 众山小 托衬出泰山的高大 这两句蕴含着只有不畏艰险地去攀登 才能俯视一切的哲理 2012年考查古诗词鉴赏 本诗主旨 全篇紧紧抓住题目中的 望 字写景 把泰山的万千景色 高大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 令人有亲临其境之感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以及卓然独立 积极向上 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即时过关 1 全诗紧扣 望 字来写 望 的角度是 A A 由远望到近望B 由俯视到仰视C 由仰视到俯视D 由近望到远望2 对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A 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B 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D 层云围绕在 我 的身旁 鸟儿从山中飞出 3 对 望岳 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 全诗紧扣 望 字来写 望 的角度是由远望到近望 B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对仗工整 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 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顶峰 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D 诗歌的前六句写诗人远望泰山 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秀丽 后两句是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4 在我国文学史上 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 但杜甫的 望岳 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A 诗歌有虚写 有实写 虚实结合 意境高远 气势磅礴 B 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 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 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 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 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 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可谓形神兼备 D 诗歌语言精炼传神 如 钟 割 充分体现出诗人 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创作追求 第2首春望 唐 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写春望所见 破 字写尽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 深 字再现荒无人迹的凄凉 诗人写今日景物 寄情于物 托感于景 为全诗创造了一种荒凉凄惨的气氛 国破 和 城春 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 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 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溅 字运用拟人手法 把诗人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与愁绪借 花 表现出来 感时 恨别 都凝聚着诗人因时伤怀 苦闷沉痛的忧愁 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 通过景物描写 表现了诗人忧心国事 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抵万金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形容家书的珍贵 家书抵万金 与 恨别 相照应 写出了因战事使消息隔断 久盼音信不至的焦急心情 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白头 为愁所致 搔 字是对诗人想要排解忧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 更短 可见愁的程度 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 忧时 思家之情 2011年考查理解型默写 本诗主旨 全诗围绕 望 字展开 用春城破败的感叹 表现离情中思念的境况 融情于景 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感情 充分体现了杜甫 沉郁顿挫 的艺术风格 即时过关 1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全诗意脉贯通 情景兼具 内容丰富 感情强烈 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B 在颔联中 诗人移情于物 通过花 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 诗人得不到家信 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 D 首联中 深 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 满目凄凉的景象 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 2015 河北中考改编 下面对 春望 和 望岳 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 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 家书抵万金 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 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 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这两首诗的三 四两句与五 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语意凝练 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 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第3首石壕吏 唐 杜甫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首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暮 地点 石壕村 主要人物 吏 老翁 老妇 和主要事件 有吏夜捉人 写出差役的凶恶和老妇人的悲苦 通过老妇人自诉家庭的悲惨遭遇 表现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写诗人离开石壕村 独与老翁别 暗示老妇人已经被抓去服役了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诗人亲眼所见的石壕小吏乘夜捉人的故事 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 反映了唐代 安史之乱 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即时过关 对这首诗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A A 第一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 第二句交代了故事的发生 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 三 四句写老翁逃跑避难 老妇出门周旋 D 三 四句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 昼夜不安的情景 第4首归园田居 其三 东晋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 草很茂盛 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起句很平实 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 让人觉得很亲切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晨兴 写早起 带月 写晚归 看出他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辛劳 理荒秽 写他归耕后垦荒工作的艰难 带月荷锄归 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 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路窄草长 夕露沾衣 这两句进一步写出了田园的荒芜 归耕的艰难 衣沾不足惜 这句看似平淡 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 但使愿无违 使得 愿无违 强调得很充分 这里的 愿 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 本诗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 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向往田园 厌弃官场的生活理想 表现了一种达观的明朗色彩 即时过关 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D A 这首五言律诗 语言朴素 意境恬淡 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 颔联描写的是作者自己的躬耕生活 这种生活虽然辛苦 但却充实愉快 C 带月荷锄 夕露沾衣的农耕生活 实情实景 生动感人 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 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中 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世俗的烦恼 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而无愿的心境 第5首使至塞上 唐 王维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首句叙事 单车 是说随从少 轻车简从 仪节规格不高 欲问边 交代了出使目的 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于叙事之中微露失意情绪 这种情绪是从 单车 二字引发出来的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吴天 以 征蓬 归雁 自比 征蓬 喻诗人 是正比 而 归雁 喻诗人 是反衬 雁北归旧巢 诗人迎着大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 景况迥然不同 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孤寂 飘零之感 出 入 描绘动态景物 与颈联 直 圆 描绘静态景物相结合 使画面富有变化 意境深远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大漠 孤烟 长河 落日 等景物 用 大 写出了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 孤 写出了景物的单调 直 表现了孤烟之高 长 表现了大漠的无边无际 黄河的杳无尽头 圆 表现了落日之低之大 这两句诗极富画面感 营造了塞外 苍茫 空旷 的意境 表现了诗人孤寂的情感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诗人行至萧关 探马来报 都护逐杀敌军 已到了最前线 诗句中流露出诗人对都护的赞叹 也表现出诗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心 燕然 为用典 不是实指燕然山 而是代指前线 暗示前方取得了胜利 2017年考查古诗词鉴赏 2009年考查理解型默写 本诗主旨 全诗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 净化 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显露出一种豁达的情怀 即时过关 1 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A 征蓬 两句 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 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 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 其中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两句 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 诗中的 圆 字与 直 字 都用得逼真传神 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充分体现了王维作品 诗中有画 的特色 D 都护在燕然 和前面的 属国过居延 遥相呼应 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 对这首诗字句的理解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 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 第二句说属国到居延 地名 外 还点明了边塞的闭塞 路途的遥远 B 三 四两句写眼前的景物 并以 蓬 和 雁 自比 从景物特征看 诗人是秋天出塞的 C 五 六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 长河 指的是黄河 D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 候骑 得知都护正带兵在边防前线 3 对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 杀敌报国无门的感慨 B 对朝廷不关心戍边士卒的抱怨 C 羁旅中思乡怀亲的愁绪 D 失意落寞的苍凉心境 4 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D A 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 以大漠 秋天为背景 用征蓬 归雁 孤烟 长河 落日等景物 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 颔联 出 与 入 两个动词描绘动态的景物 颈联则用 直 圆 描绘静态景物 动静结合 使画面富于变化 意境深远 C 黄河横贯大漠 望不到尽头 一个 长 字 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两句雄浑开阔 诗中有画 堪称千古绝唱 体现了这首诗哀婉消沉的感情基调 第6首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日月映入水中 如同飞下的天镜 写出了夜间的风景 天边云霞飘飞 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 写出了黄昏的风景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 还是故乡的水好啊 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 还不忍分别 直扣诗题 交代了此行的目的 随 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 推移 真切地表现出山水的动感 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入 字将江仿佛流入碧空 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 流入大海之外的意境写了出来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 作者通过描绘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 抒发了深沉的乡情之叹 流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 即时过关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 首联叙事 直扣诗题 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 初次离开家乡 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 颔联以游动的视角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 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象 C 颈联描写近景 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 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 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 尾联 送 字用得妙 突出故乡水送 我 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 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第7首登岳阳楼 其一 宋 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情景相生 风霜 既指秋色浓重 又与自己的 白头 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 老木沧波 既指眼前实景 又是作者憔悴悲愁 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万里 三年 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 表现出诗人背井离乡 漂泊不定的生涯 东 西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帘旌不动夕阳迟 由近及远 描绘出一幅静谧而惨淡的夕阳入山图 面对这样的景色 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 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登临吴蜀横分地 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 怀古伤今 怎能不让人惆怅 徙倚 二字 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近十年未考 本诗主旨 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 表达了诗人心系国家政事 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即时过关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 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似平常 实则细腻 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 逐渐放开 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B 诗的颈联以含蓄的方式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 与 三年 对举 分别从空间 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 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C 这首诗通过诗人登楼所见 抒发他辗转江湘之苦 国家破败 中原动荡之忧 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D 与杜甫的 春望 石壕吏 等诗相比较 能看出此诗的老杜风格 诗人在模仿的同时 又富于变化 布局精巧 情思绵绵 自成一格 2 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 首联写景 一 东 一 西 点明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帘旌不动夕阳迟 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夕阳入山图 烘托了诗人登临时的悠闲 平静的心情 B 颔联思昔叙今 忆 吴蜀 融入厚重历史感 说 徙倚 渗透个人怅惘情 C 颈联 万里 与 三年 对举 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 尾联情景相生 风霜 既指秋色浓重 又与自己的 白头 相映衬 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 老木沧波 既指眼前实景 又是作者憔悴悲愁 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3 对这首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 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 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融为一体 B 抒发了诗人颠沛流离之苦 对国家的无限忧愁 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C 表达了作者晚年面对国破家亡的困境而产生的得过且过之感 D 这首诗以虚写的手法 表达了诗人对国运好转的期盼 4 与本诗颈联结构最相似的一项是 D A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B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C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D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