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70887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背影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背影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背影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方案 垂杨柳中学 学校 2008 年 11 月 21日案例名称背影教学设计科目语文提供者教学对象高中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反映的是旧社会家庭亲人的关系的记叙性文章。教学本文,重点应放在特定环境下父子深情的特定表达方式;抓住本文独特的写人记事的朴实自然的语言,从中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和文章的写作背景知识。(知识和能力)2.体会作者怎样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平凡的细小的事情来叙事抒情。(过程和方法)3.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解读父子间的深挚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学习者特征均为外国留学生,所以重点要疏通文章字词句。体会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文分三课时讲授。第一课时主要是划分段落层次,分析贯串全文的线索,侧重完成第一个教学目的;第二课时则以重点语段、语句的体会为主要教学内容,侧重完成第二个教学目的。第三课时则就学生习作讲解写人叙事的写作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味朴实的语言、平凡的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刻内涵。教学方法是讲述、引导、讨论相结合。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辅助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理答)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1.教师导入。导语:1925年,五四运动的热潮早已过去,20多岁的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艰巨的事业刚刚开始,风沙中的北京一片寂寞,秋风萧瑟里朱自清写下了这篇背影。上节课同学们听了全文的范读,了解了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的知识。同时着重分析了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这节课我们要分析4、5、6、7几个自然段,重点学习作者叙事语言的内涵,体味父子间的深挚感情。学生进入课堂情景2、回忆上节课内容。问题1:请同学介绍作者。2:请同学介绍写作背景。再听一遍前三段的范读。思考讨论三个问题。A:请找出本文的文眼(点题句子或词)。B“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C“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 学生分组讨论,作答。3、学习新课,研读4、5、6自然段。提出思考问题,请同学读朗读第四、五、六段。思路:沿着课文的顺序,挑出一些重点语句或语段,细细体会作者语言的特色,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如何饱含着深情。4、5段主要是写父亲送别时的细心照顾,朗读时要求学生划出写父亲言行的语句。父亲浦口送别时对儿子的处处关心,都是通过儿子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的,着重写了父亲的动作行为和语言。作者的叙述,毫不修饰,唯其朴实,始觉真切。表面看来,作者似乎是在那里向友人述说那次父亲送别的情景,事无巨细,原原本本;实际上,作者的述说却经过了精心的挑选,每一个细节都渗透了父亲年老颓唐、境遇不佳而对儿女却一片深情的特有表现。6段主要写作者眼中的父亲的形象和言行,朗读时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语句。 研读4、5、6自然段,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子。2)研读第四段:D讨论题:作者很细致地叙述了父亲在送与不送上的犹疑不决。?用了哪些词?这一过程是多余吗?PPT 讨论题:作者很细致地叙述了父亲在送与不送上的犹疑不决。这一过程表面看好像是多余之笔,其实恰好极其生动自然地反映了父亲在老年光景惨淡力不从心的情况下,爱子的特殊心态。“说定不送”则“再三嘱咐茶房”;“终于不放心”,踌躇之后还是“决定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也无济于事。“我”已经二十岁了,其实用不着送。正是在这种可以不送、应该不送而又终于送了的反复过程中显示了父亲对儿子关心的周到入微。对比我们前不久学过的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来体会,“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的含义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只要用心观察都可以发现父母对我们的爱 打出屏幕:金英来作文中:出国前妈妈的变化(主观题)英来:你觉得妈妈的变化是为了什么?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我们对于母爱的体会更加深刻。教师点评:临行密密缝缝,意恐迟迟归。其实母亲将对儿女的爱,都缝进了衣服里,想说的话很多,能做的尽力做。一个人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儿女穿着母亲亲手缝的衣服倍感温暖,只有这样母亲才能得到些许安慰。2)研读第五段:在第五段中,围绕怎么送展开。父亲年纪大了,本可一切让儿子自己去做。但他不,却事必躬亲。先是“照看行李”,后是“忙着讲价钱”,再是“嘱咐路上小心”“不要受凉”等。做这些看来对于一个成人儿子的多余的事,已经足以使人感受到爱子情切;而“我”之不放心,暗里笑他“迂”、事后又自责等一系列的叙述,就更反衬出父亲爱子之“执着”。作者两处责怪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语言朴实真切,感人至深,写得也真是太高明了。E作者两次说道:我那时太聪明!请问这句话是褒还是贬?用自己的话描述。自讽,自责,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叫它什么?明明指自己当时自作聪明,反语。对比阅读我与地坛中作者对于自己未能年少不能体会珍惜母爱而追悔不已。3)引导学生分析第6段。F 这段中用了哪些动词描写父亲的行动艰难?这些词用得怎么样? 第6段集中描写了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这是全文的精华,点题的文眼,写出作者留在心灵深处的永记不忘的“背影”。这里,作者不惜笔墨,详细写了父亲的外貌特征(胖、穿戴黑帽褂)、动作特征(“蹒跚”、“慢”、“探身”、“手攀”、“上缩”、“努力”),表现了父亲爬月台时的艰难,这几个动词用得非常之细腻。极力勾绘出父亲行动艰难时的背影。正是这个“背影”,反映了父亲家境衰落的颓状;正是这个“背影”,反映了父亲送子远行的困顿;也正是这个“背影”,激起了作者从未有过的感激、怜爱之情。橘子买回来了,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个简单的动作,淡淡的描写,却十分逼真地发掘出父亲完成自己的心愿后的某种心理上的满足。两句简单的言语,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的,“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正是一个父亲临别前最重要的嘱咐;而走了几步又回头,叫儿子“进去吧,里边没人”,更显出老人关怀留恋之情。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这时的感情已达到了最深的境界。六、小结:七、布置作业 仍然引用孟郊的诗来结束本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如海,我们作为儿女的力量绵薄,但是孝敬父母,刻苦读书使我们能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回报父母的,相信大家都能想到,做到。1.题目:慈父/母、饭桌上的笑声、家庭生活趣事。要求:可任选一题,也可以以家庭生活为题材自拟题目。写一篇写人或记事的记叙文,不少于500字。辅导:慈父是写人的记叙文,可以模仿背影中父亲买橘一段的细节来写,生动具体地表现出父亲对你的爱。教学流程图课前练习了解情况整体感知领会大意研读重点段落归纳小结指导方法自主学习作业反馈七、板书设计 父爱子送不送-颇费踌躇儿行千里母担忧怎么送-看行李,讲价钱,挑座位,嘱咐不辞辛苦 子怜父不能理解父亲暗笑父亲的迂-自责、追悔 日益思念盼望相见不能自已,潸然泪下八、教学评价设计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同身受;举一反三激发学生兴趣,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