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周一练试卷D卷 附答案.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6705751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周一练试卷D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周一练试卷D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周一练试卷D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周一练试卷D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4岁的幼儿看见玩具小汽车或者小凳子,就开着“车”当司机,嘴里还“嘀嘀嘟嘟”“下车了”说个不停。这体现了无意想象( )的特点。A.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B.主题不稳定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D.内容零散2、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 )A强化练习B直接感知C实际操作D亲身体验3、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饼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 A.电报句 B.完整句 C.单词句 D.简单句 4、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 )。A情感目标B认知目标C动作技能目标D行为目标5、中班幼儿凯凯对夏日的想象是:“小朋友们在水上世界玩,一会儿游泳,一会儿滑滑梯,一会儿又吃冷饮。”这属于以下哪种想象类型?( )A.情境性想象B.愿望性想象C.经验性想象D.夸张性想象6、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 )较差。A.稳定性B.广度C.分配能力D.范围7、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A.01.5岁B.31岁C.112岁D.1218岁8、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A、信任感 B、主动性 C、自主性 D、自我同一性9、看见小坦克,就要玩开坦克;听见蛙鸣,就要学青蛙跳;拿到雪花积木片,就会想到冬天的漫天风雪;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这反映了幼儿( )。A.想象的无意性B.相似联想较强C.直觉思维较强D.想象的有意性10、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这体现了幼儿思维的( )特征。A.直观行动性B.自我中心性C.具体性D.形象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什么是依恋?依恋有哪几种类型?2、简述提高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措施?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试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及其教育方法。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 幼儿园小班上计算课,作业内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2”。老师讲完后,带小朋友一起练习。老师问一个小朋友:“数一数你长了几只眼睛?”小朋友回答:“长了3只。”年轻老师一时生气,就说:“长了4只呢。” 那小朋友也跟着说:“长了4只呢。”老师说:“长了5只。”那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老师气得直跺脚,大声说:“长了8只。”小朋友也跟着猛跺一脚说:“长了8只!”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小朋友还以为自己回答对了,也咧开嘴天真地笑了。 (1)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什么样的心理特点? (2)老师的做法对吗?请做简要分析。2、材料分析: 情境一: 一天晩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 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 莉莉:我们动他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他动起来的呢? 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他动起来的呢? 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他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 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排列的两排一样多。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 (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举例说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2)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 某幼儿园的院子里有几种高大的树,也有一些比较低矮的灌木。请你结合院子里的这些资源,设计一个题为“幼儿园的树木”的中班主题活动方案(含3个子活动),要求写出总目标,每个子活动的名称、目的和主要环节。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2、A3、C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第六章教学活动的组织于实施中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并从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立了一系列目标序列,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面。题中“了解”是查看幼儿的认知技能,所以为认知目标。故本题选B。5、C,从内容上,想象可以分为经验性想象、情境性想象、愿望性想象、拟人化想象和夸张性想象。题中凯凯对夏日的想象凭借了其以往的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属于经验性的想象。故选C。6、C7、B8、C 幼儿在1-3岁,主要是自主对羞愧,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儿童若无法自己独立,可能会使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父母是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9、A10、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尽管所有的婴儿都存在着依恋行为,但由于儿童和依恋对象的交往程度、质量不同,儿童的依恋存在不同的类型。一般认为,儿童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回避型。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儿童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儿童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暂时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和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2、反抗型。这类儿童遇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极度的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这类儿童见到母亲回来时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 亲接触,甚至还有点发怒的样子。 3、安全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 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但是母亲离开时,探索性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 现出一种苦恼和焦急。当母亲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又平 静下来,继续做游戏。三种类型中,安全型是较好的依恋类型。2、答案如下:1、不断提高幼儿只是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训练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机会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习惯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1)基本教育思想。蒙台梭利以她广博的医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和精神病学等知识为基础,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发现儿童。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其生命。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提出了儿童感觉特别敏感期的理念,也就是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敏感度。她归纳出以下几个敏感期:第一,秩序敏感期。幼儿对秩序的敏感从出生第一年就出现并持续到第二年,甚至在他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就可以感觉得到。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本身。第二,细节的敏感期。幼儿在1-2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细小的细节上,如鞋子放到了鞋架的旁边,而没有放在鞋架上等。第三,行走的敏感期。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第四,手的敏感期。幼儿会朝外界伸出小手,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动力代表幼儿自我要进入外部世界之中。第五,语言敏感期。1岁左右幼儿开始学说话,他们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们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自由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2)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肌肉练习、日常生活训练、初步的知识教育以及文化历史教育。(3)教育方法。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每一个教师要根据儿童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一个能够帮助儿童发展的“生命的、活动的真实环境”。所以,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当的教育、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蒙台梭利学校任教的教师被称为指导员。她们的教学任务有别于其他的学校。因为在这里,教师只要做到三点就够了,即:观察指导、示范、准备。教具-活动材料。儿童的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具进行的。教具是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及所需要的环境来设计的。总的来说,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引起儿童的兴趣和自由活动,在活动中,使儿童形成一个生活集体,从这个集体中培养出真正的儿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1)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好模仿的性格特点。好模仿是幼儿小班(3-4岁)突出的性格特点。他们最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和行为。(2)本案例中老师的做法欠妥,理由如下:第一,好模仿是幼儿突出的性格特点。幼儿的模仿与其能力发展易受暗示密切相关。幼儿往往没有主见,常常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而且幼儿的好模仿也和其自信心不足有关。第二,利用模仿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可以获得良好成效。有经验的老师特别注意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幼儿在模仿中学习。第三,本案例充分说明了幼儿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同时也说明,老师坚决不能在幼儿面前做出错误榜样,不能说反话,否则将引起极其不良的后果。教师应培养幼儿的认知分化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将会使幼儿形成善于学习正确榜样而不去模仿不良行为的性格特点和习惯。否则,其性格将会受暗示性强和缺乏自信心的方向发展。2、答案如下:(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根据皮亚杰的研究成果,表现为思维具有不守恒性、具体形象性、刻板性和泛灵性;以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不守恒性表现为两排相同数量的扣子,更改了排列方法,孩子会认为数量也发生了更改;具体形象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个苹果加3个苹果是5个苹果,但不知道2+3=5,思维需要具体事物给予支持;刻板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3=5,但不知道3+2等于几;泛灵性表现在孩子认为娃娃、椅子都和她一样是有生命有思维的;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表现在孩子认为月亮是跟着他在运动的。(2)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的启示为:首先,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其次,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直观性原则,在为幼儿提供活动时要尽可能具体、形象、直观化,重视教具的形象、生动性。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参考答案:活动名称:幼儿园的树木(中班)主题活动总目标:1.引导幼儿愿意和树木做朋友,对幼儿园里的树木感兴趣。2. 能够主动提出有关树的问题,并能与同伴积极讨论。3. 感知大树的生长变化,简单了解树对人和环境的作用。4. 能积极与同伴一起探究问题,在探究中获得经验,能够简单地记录。5. 以树为主题进行美工创造,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6. 感受幼儿园的美,激发爱树、爱幼儿园的感情,培养爱护环境意识。主题活动一:树木的秘密(科学)目的:1. 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幼儿园中的树木,了解树与人类的关系。2. 学习做简单的记录发现树木的不同特征。3. 积极参与有关树木的探索活动,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有关树木的知识和经验。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引出主题活动开始前,教师带领幼儿到院子去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让幼儿观察身边高低不同、颜色各异的树,教师向幼儿讲解常绿树和落叶树,从而引出本次活动内容。2. 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1)教师通过多种角度教会幼儿区分两种树的特征(大小、厚薄、形状)(2)教师小结:常绿树的叶子是硬硬的、光滑的、厚厚的、有水分的;表面有蜡质。落叶树的叶子是软软的、粗糙的、薄薄的、没有水分的。3.学习树的年轮在掌握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知识后,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树的年轮,并教会树的年轮方法,幼儿学会后,讲幼儿分组,分发记录卡片,让幼儿在园中找找书的年龄,并记录下来。4.游戏结束(1)带领幼儿玩“树叶找家”的游戏。教师分发树叶,让幼儿把树叶贴到相对应的树上,找找幼儿园中哪些是常绿树哪些落叶树。(2)让幼儿交流大树的秘密有哪些,通过本次活动学到了什么。教师总结树与人的关系。主题活动二:树的想象(美术)目的:1. 能自主选择各种材料,对不同的“树”进行装饰2. 大胆运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出大树3. 养成正确使用、有序收放材料的习惯。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活动开始,教师组织小朋友们坐好之后提问小朋友们知道哪些大树。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回忆,通过幼儿描述教师总结,引出本次活动内容,运用自己的想象,描绘出我们身边的树木。2. 讲解示范,掌握绘画方法(1) 教师出示范画,提问幼儿画上都有什么,教师告诉幼儿画上的树是我们幼儿园里的树。(2)教师示范作画,在示范的过程中,依次说出描画、吹画、点画的方法,引导幼儿注意画面布局。并带领幼儿观察绘画器材,进一步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重点讲解吹画、点画的注意事项。3. 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1)教师交代要求,要画出小朋友们在生活中看到过的树,要画的尽量大,布局合理,幼儿开始作画,鼓励幼儿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2)教师巡回指导,对绘画能力较弱的幼儿适时的予以帮助,对想象力丰富的幼儿,教师要注意保护其创造力,适时予以表扬。4.讲评作品,结束活动教师提醒先画好的幼儿写好名字,将作品贴在展板上。引导幼儿互相欣赏,用贴五角星的方法选出“你最喜欢的树”。请幼儿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请其他幼儿提点意见。主题活动三:和大树做朋友目的:1. 通过“树朋友”的活动,体验合作的乐趣,2. 知道关心幼儿园里的树木,关注周围的环境。3. 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活动过程:1.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 活动开始,教师播放和树木有关的视频,将幼儿的注意吸引到活动中来。并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2) 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本次活动的内容2. 教师出示与环境相关的树的图片,让幼儿认识到树的作用通过观察图片,教师问幼儿讲解树的作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通过这一形式,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通过真实、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从而让幼儿感受到爱护树木,植树造林的重要性。3. 学植树教师告诉幼儿,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结合植树节,幼儿自选材料,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建构“森林”,通过这一环节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爱护。教师始终参与幼儿活动,及时地引导、帮助。4. 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树木,在幼儿园的大树旁,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小树苗,教师带领幼儿载歌载舞,让幼儿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进一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