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为政以德(重点版).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89057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选读:为政以德(重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语选读:为政以德(重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语选读:为政以德(重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政以德(重点版)一、核心解读: 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概念,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孔子的德治思想围绕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为政者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如何正己修身的问题;二是如何管理庶民百姓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治人的问题。儒家认为,正己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大前提,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了正己功夫,再将此外化扩展开去,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他人,使其如坐春风,日有所进,欣悦而化,这就是为政之道。孔子的思想经孟子、荀子等后儒的系统发挥,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严密的治国方略和道德修养的阶梯,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政以德”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爱民、富民、教民、安民、举善、正身等。 二、名句填空:1、子曰:“为政以德, , 。”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 ,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 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 。” 5、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 。 ,必偃。” 6、自古皆有死, 。7、百姓足, ?百姓不足, ?三、字词注音: 众星共之(gng) 道之以政(do) 冉 有 仆(p) 庶 矣 哉(sh)千乘之国(shng) 将伐颛臾(zhuny) 焉用彼相(xing) 相 夫 子(xing)虎 兕(s) 出 于 柙(xi) 毁于椟中(d) 近 于 费(b)盍 彻 乎(h) 南宫适(ku) 羿 善 射(y) 奡 荡 舟(o)禹稷躬稼(j)三、实词整理:1、找出句中通假字,并作解释: (1)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共=拱,环抱(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道=导,训导(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道=导,治理2、找出句中古今异义,并作解释: (1)使民敬忠以劝 劝:努力,勤勉(2)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不能:能力差的人(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诸侯的封地。家:大夫的封地。(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无耻:没有羞耻心(5)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特指战争祭祀等军国大事。(6)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以(之)为,封为(7)既来之,则安之。 把他们招来之后,就要好好安顿他们3、找出句中词类活用的字词,说明活用现象并作解释:(1)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富:形作使动,使富裕(2)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足:形作使动,使充足(3)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来,安:用作使动,使来附,使安顿(4)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先:用作动词,先做,把放在前面4、解释一词多义: 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读wi,治理(国政)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为:封为,作为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语气词,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为:成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为:读wi,替,给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为:读wi,替,给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政:国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政:法制,禁令信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信:信任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信:信任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信:诚信,恪守信用相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扶盲人走路的人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相:辅佐过求,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批评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 过:错误5、解释其他字词: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齐:整治(2)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格:至,来。指内心归依,心悦诚服。(3)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适:到,去。庶:人口众多。(4)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必:假如,如果(5)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敬事:做事严肃认真。节用:节约用度。使民:役使百姓。(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厌恶,憎恨。辞:找借口。 (7)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文德:礼乐仁义的政治教化(8)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萧墙之内:内部(9)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徒:同一类的人。攻:批评,指责。(10)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年饥:年成不好。 用:用度。(11)有若对曰:“盍彻乎?” 盍:何不。彻:十分抽一的田赋制度。(12)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虽:即使(13)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就:亲近(14)草上之风,必偃。 上:加。偃:倒下,倒伏。(15)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敬:做事严肃认真。忠:做事尽心竭力。劝:做事勤勉努力。(16)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举善:选用优秀的人才(17)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躬稼:亲自耕种(18)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社:土地神。稷:谷神。社稷:代指国家。四、虚词整理: 以(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用 (2)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以:按照,根据(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把 (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以:因为,凭(5)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以:来,用来(6)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以:来(7)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以:而且(8)临之以庄,则敬 以:用而(1)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而:表顺承。可不译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而:表转折。却,但是(3)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而:表并列,并且,而且 (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而:表转折,却(5)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而:表并列,并且(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而:表转折,却(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而:表转折,却(8)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而:表转折,却(9)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而:表并列,而是(10)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而:表转折,可是 (11)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而:表修饰,不译(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而:表转折,却 (13)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而:表并列,并且焉:(1)既庶矣,又何加焉? 焉:语气词,呢(2)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焉:疑问代词,哪里五、说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使民以时(状语后置句)(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句)(3)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4)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主谓倒装句)(5)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介宾前置句)六、思考题:(一)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是否矛盾?2、谈谈你对“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富之教之”是就统治者的治国理念而言,作为统治者,应通过兴农桑等措施让百姓衣食丰足,然后再对百姓进行仁义礼乐的教化,提升民众的道德素养。这样社会就能康乐安定。“去食留信”是就民众的价值取向而言,作为精神性的个体,应该具有舍生取义的道德追求,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2、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粮顶多饿死,没有百姓的信任,国家根本就站不住。孔子在这里强调了百姓的信任与支持之于政府和国家的重要性。而赢得百姓信任的关键就是要施行仁政,对百姓进行仁义礼乐的教化,以德治国。这句话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二)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文中的北辰和众星分别比喻什么?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2、怎样理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3、联系上述文字,说说政和德、刑和礼的区别主要在哪里?4、孔子是如何看待政刑和德礼的?对孔子的观点你又是如何评价的?【答案】1、北辰比喻当政者,众星比喻群臣和民众。孔子提倡为政以德,把当政者比作众星环绕的北极星是希望当政者能主动成为道德楷模,以身作则,为民众树立榜样。当政者只有靠道德仁政,才能得到全民的拥护爱戴。2、君子的道德好比风,小人的道德好比草。草受风的吹拂,一定顺风倒伏。孔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君子仁德的感化力量。3、政令与刑法是用刚性的条例规定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具有强制性和惩罚性,人们出于畏惧可能会遵从,但不会有羞耻心;而德政与礼治则是通过教育与感化的力量来引导规范百姓的行为,政府通过富民、教民、举贤等举措来让百姓知荣辱、辨是非,懂得仁义礼乐,百姓自然心悦诚服。4、孔子认为政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德礼治国,就可以取得人心诚服的理想效果。孔子这一观点固然没错。但在具体施政的时候要视社会情况而定,在人们的思想觉悟普遍较低的时候,仍需要政刑来维持社会秩序,也需要德礼来教化人心。只有兼而用之,才有可能使社会清明、天下大同。(三)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在“食、兵、信”三者中,孔子为什么极力推崇“信”?2、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的回答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3、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说说你的理解。【答案】1、孔子在这句话中阐述了自己的为政策略,他认为治理国家,物质基础、军事实力非常重要,但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拥戴更重要。取信于民,则民心归附,国家可垂拱而治;否则,民心思变,则国将不国。民心向背,是治理国家的关键,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2、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秩序。3、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根本在于取信于民;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此孔子以“为政以德”相劝;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所以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四)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孔子在文中用了哪两个形象的比喻,意在说明什么?2、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3、“文德”指什么? 4、孔子所说的“均”与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中的“均”是否同一个意思?谈谈你的理解。5、如何理解“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句话?【答案】1、第一个比喻句是: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孔子将季氏比作走路不稳的盲者,将两个弟子比作搀扶盲者的人,意在说明冉有季路不能制止季氏伐颛臾的行为是严重失职。第二个比喻句是: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孔子将季氏比作跑出笼子的老虎,将颛臾比作即将毁坏的龟玉,意在说明季氏攻打颛臾的非正义性和破坏性。2、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3、文德指仁义礼乐的政治教化。4、孔子所说的“均”有“君臣父子,各得其分”的意思,即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而“均贫富”的“均含有绝对平均主义的意思,这是站在穷人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体现了劫富济贫的思想。5、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的高度政治敏感性和远见卓识。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伐颛臾的实质是在扩大自己的地盘、觊觎鲁国的政权。季氏谎称颛臾是其忧患,殊不知他的真正忧患在其内部。后来家臣阳虎的叛逆印证了孔子的预见。(五)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7分(2011年高考说明样卷题)甲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3.(1)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分(2)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2分乙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是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东西,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24.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答案】23.(1)实行减轻赋税的政策。 (2)年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生存,这样才对郡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主张重视民生、T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24.不正确。儒家认为,仁者爱人,但主张“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七、课外拓展(建议背诵):孔子的“理想国”大同世界昔者仲尼与于蜡zh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节选自礼记礼运)【译文】 从前,孔子曾加过鲁国的年终大祭。祭祀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孔子的感叹,大概是感叹鲁国的现状。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帅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我孔丘都没有赶上,但我对它们心向往之。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各尽自己的职分,女子各有自己的夫家。人们不愿让财物委弃于无用之地,但不一定要收藏在自己家里。人们担心有力使不上,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阴谋诡计被抑制而无法实现,劫夺偷盗杀人越货的坏事不会出现,所以连住宅外的大门也可以不关。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进德的阶梯修齐治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选自礼记大学)【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人民,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读解】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儒学经典的奥义。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