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辩立论技巧.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67623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辩立论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辩立论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辩立论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辩立论技巧在所有对一辩的评价中,使用最多的一个词大概是“中规中矩”,在所有关于立论内容的评价中,使用最多的一个词大概是“不错”。在众多辩手的眼中,一辩应该是这样的:形象中上(起码在队中),说话不会引起大家反感,吃苦耐劳,性情平和,要是短环节说话能不卡就最好了。我从圈子里许多人的身上感受到了这种认知,尤其体现在他们对新生的辩位分配建议上。这不是一个一辩的吐槽,而是想揭示这么一个现象:大多数一辩所做的和大家期望一辩做到的,都离一辩应该做到的差的太远。假如每个辩题都是由同一个问题派生出的两种观点,那离对手最近的双方一辩,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最接近问题的形态学上端。他们手中掌控着对辩题、对比赛强大的统治力。我看了社队博客上很多人的文章,发现比较少有技术贴,在网上也很少有关于一辩技术的总结,所以就我大概就有了个方向,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一辩的一些基本技术,也为了证明我并不是标题党。立论的重要性我想就不用再赘述了,不过大家承认立论很重要,可能也只是因为师兄师姐告诉你立论很重要吧。立论不只是己方观点的总结与堆叠,我认为,立论的作用不只体现在内容上,它确定了一方的攻击、防守模式,和对辩题讨论侧重点的掌握,一辩作为立论的撰写人,其作用不言而喻。那么从传说中的背景说起吧。背景的选取背景的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对社会背景的描述,其作用在立论中也就和开场白差不多,另一种是根据己方观点,技巧性选取的对问题的观察角度。我想做一个类比,在一个恒温的房间中,有两类人,一类穿着棉衣,一类穿着单衣,穿棉衣的人觉得热,想开冷气,穿单衣的人觉得冷,想开暖气,于是就产生了一个纯政策性辩题:在梁晨假设的房间中,应该开暖气还是开冷气。如果将背景写成“在这个房间中,有很多人因温度产生不适”,我可以说这样很中肯,但是毫无技巧可言。背景选取是否合适,首先要看对己方立场有没有概括性的烘托,再看是否容易将评委和观众拉到与你相同的观察角度。比如这样的背景“在这个房间中有很多人冷得快要冻死了,在场的各位不也穿着单衣吗”,这种定义方式不但对立场有侧重,而且跟容易将评委和观众拉到与你相同的观察角度。这样才更容易使评委和观众产生共鸣,达到有效的说服。可以说一方观察角度的选取直接引导了场上的讨论方向。但如果要从数量上占优势,那么这个背景的展开其实应该包含在逻辑推证的过程中。如何定义在定义是要思考三个问题:1.这个定义是否必要;2.定义是否对论点有支撑作用;3.定义是否合理。在形成一篇完整立论的过程中,首先要提出己方的大致观点,然后寻找有价值的定义,同时讨论定义是否合理。简言之,定义的确定是在提出既定论点的前提下,通过逻辑逆推得出的。例如在“科技发展能不能使人更自由”这个辩题中,反方经过讨论,得出两个主要的论点,第一点是质疑对方“更自由的标准是否合理”,第二点是无法通过满足之前的需求,来论证更自由,因为需求是在不断增加的。那么定义自由就非常有必要了,然后得出,为什么自由无法量化,为什么自由与欲望有关,答案是:自由是一种主观感受。于是在立论环节,我主动承认了对方关于自由“合理合法,不受束缚,不受局限的感受”这一定义,并着重强调“感觉”,于是,通过与对方在定义上达成的共识,良好的支撑了我方两个主要论点,又符合一般人的认知,所以在攻防两端都显得十分有效。全场四位辩手都能有效的利用体系内的语言解决问题。这样就不容易出现立论没有用的情况,能更好的贯彻己方的战术。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定义的合理性验证,例如在“应不应该把老人送进养老院”这个辩题中,正方为了规避对方关于一些不合格养老院对老人造成伤害的问题,将“个别存在虐待老人问题的养老院”排除在定义之外。诚然,这种定义已经为正方提供了有效的防守方式,但同样也很显然,如此定义“养老院”,侵吞了太多对方立场,无法令人信服,也就不能通过合理性检验。同样的问题在立论中还有很多,有的时候无法从单纯的从定义这句话中,看出合理性的缺失,仍要通过观点的阐释和辩题背景的铺陈来综合考虑。基本论点与自然逻辑论点我们在场上或者讨论中会经常说,有一个“点”,其实这个“点”包含了很多内容,它其实是指一个完整的推理过程,它是一个比论点更大的概念。什么是论点呢?我认为,把己方论题拆成几个部分,分别进行论证,这样的话有所侧重,也更容易展开讨论。比如在“当代社会,保护知情权还是隐私权更迫切”这个辩题中,正方有两个论点,分别是“知情权比隐私权受众数量大”和“知情权被侵害后果更严重”,这两个论点分别从数量和严重性两个方面证明了己方命题。有很多一辩喜欢把论点都这么写,从社会角度、家庭角度、个人角度,或者是分几个层面,这种刻意的追求论点之间逻辑关系的方式,其实就是几条并行的论证过程,最终论点的结果应该是几个论点的分别的证,我认为,论点之间的论证应该是独立的,依据了不同的数据或者实例,这样就可以化整为零,便于操作。当然有的时候,观点之间难以避免出现可以互相佐证的关系,在刚才提出的“当代社会,保护知情权还是隐私权更迫切”这个辩题中正方的两个论点,同一个例子,由于三鹿奶粉公司侵害了大众的知情权,造成了29万婴幼儿食物中毒的惨剧,此时,后果的严重性体本身就体现在受众群体的数量庞大。但是,如果刻意的利用这种关系相互佐证,那么其实不如将两个论点合成一点。在这一段,我还想再提一点,一般在立论中,我都习惯用每个论点的第一句话,概括这个论点,这样可以突出论点内容,避免出现观众评委听不明白这个论点内容的情况。再说自然逻辑,在法学上有一个词,叫做“自然正义”,意指良心对行为的天然审判,类比在辩论中,人们对事物发展和因果关系的一般推理,我将之称为“自然逻辑”,既这种推理方式是天然存在的,一辩在立论中需要精准的把握,这里就不举例说明了。整体框架其实开始我是不准备写这一段的,因为之前我一直觉得框架这个词,只是像“离心力”这种东西一样,是大家假想出来的为了抽象的描述某个概念的词语,不过后来还是觉得有一部分内容涵盖在这个词中,所以为了写这一段,整篇文章的进度被拖慢了两周。 一篇立论的字数大概在900-1000字左右,又要有100字左右的没用的话,很难想象如何在八九百字中,说清楚一个命题为什么是成立的,但是比赛不只有立论一个环节,后面还有很多说话的机会去补强立论,解释问题。框架所指的应该就是:如何以立论为基础,设定后面环节的内容。一篇好的立论,应该掌握场上的讨论方向,所以我认为,在自由辩论或者盘问环节中,继续讨论立论中的例子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基本的掌握讨论方向的方法。就比如“当代社会,应不应该提倡知足常乐”这个辩题,我在立论中使用了两个实例,一个是“马加爵案”,一个是毒奶粉的案例。针对这两个例子,衍生出了两个论证过程,在自由辩论中,通过对这两个论证过程的强调,我们成功的把讨论范围限制在我方的立论范围内,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运用讨论过程中所准备的回答方式,既节省时间又能解决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立论对整个团队发言内容的规范作用也应该归在整体框架的范畴之内。我最痛恨的八个字由于个人习惯,我的立论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开宗明义,定义现行”这八个字,我并不知道这八个字的出处,只是说出来就给人一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感觉。我觉得一辩与其他辩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一辩更能写,这个“能写”,并不单只写作的速度,虽然我也认为辩论过程中内容作用远大于语言,但是整个队伍讨论好多天,其成果绝对不能只用一片俗不可耐的文字表现出来,适当的掌握语言风格是非常必要的。相信大家都看过王小波的作品,他有许多杂文,也是以论证某个命题为目的的文章,他的语言就比较风趣,相反柏杨先生的议论文就显得更潇洒。虽然作为立论,严谨性应放在首位,但每个人都有特殊的行文风格,如果大家都把立论写的一样,那真的是辩论赛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弊端。不光是语言表达方式,论证方式、事例的描述、结尾的总结等等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用文人的眼光对待这篇立论,而不是只为了完成任务,才是一个一辩应该有的立论态度。这篇文章到这里正文部分就结束了,非常感谢这个过程中给过我建议的各位。我也是接触辩论赛只有一年的新手,斗胆写个技术贴,内容也主要是总结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大家要以包容的眼光看待,在本文中有许多问题非常值得讨论,希望这篇文章能创造一个与大家交流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