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76229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我校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由李广全、李尚志编写的基础模块数学教材。角的概念的推广来自本教材的第五章的第一节。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角的概念的推广,首先通过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阐明了推广角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然后又以“动”的观点给出了正、负、零角的概念,最后引入了象限角的概念。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以下必要性:1、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2、是前面所学函数类型的延伸。3、是描述旋转运动和周期性现象的重要特征量。4、是专业的重要学习工具。2、课时安排5.1.1节:任意角的概念的推广,45分钟。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象限角”的含义,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观点审视事物。 能力目标:通过布置课前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让学生讨论、讲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实用性; 通过小组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掌握象限角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旋转方向的观察、象限角的判断。二、学情分析学习对象为中职一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普遍对初中数学有恐惧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生重视专业课,忽视基础课的学习;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但缺乏耐心和恒心。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学科特点,更多的学习活动设计将以观察、识别、分析、判断、讨论为主线,以掌握方法、步骤为目标,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的概念。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理解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并由此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策略: (1)引导发现法。通过已学过角的定义来发现角的概念是可以推广的。 (2)任务驱动法。通过实际问题,使角的推广变得更为必要,如螺丝扳手紧固螺丝、时针与分针、车轮的旋转等等,都能形成角的概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突出角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3)多媒体法。通过讲解、归纳、概括来介绍角的有关要概念,通过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分类学习法:了解数学知识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弄清角的分类及分类的方法。(2)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四、教学过程教案教学方法与说明一、引入 1、复习引入(1)回忆:初中是如何定义角的?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2) 初中学过角的种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3) 初中学过角的范围:00 -3600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角的范围是0360,但其仅从图形的形状来定义角,弊端在于“隘”。2、实例引入生活中很多实例中的角度不在0360范围内,思考下列实例:(1)活络扳手旋松螺母,旋转的角度?(动画演示)(2)体操、跳水运动员身体旋转的角度?(3)时钟分针所旋转的角度?(4)火车在前进过程中,车轮转动方向?这些例子既要考虑旋转方向,又要考虑旋转程度,因此用运动的思想来研究角的概念。二、新课教授1、 角的概念推广 (1)“旋转”形成角角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在平面内旋转而成的,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射线旋转开始的位置叫角的始边,旋转终止的位置叫角的终边。突出“旋转”;注意:“顶点”、“始边”、“终边”。(2)、正角、负角、零角概念我们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负角;“正角”与“负角”是由旋转的方向决定的。特别地,当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我们也认为这时形成了一个角,并把这个角叫做零角。注:一个角的大小可以超过3600,为了表达准确,在画角的时候,不仅要表示出旋转方向,而且要把形成这个角的旋转过程表示出来。注意:正角和负角是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旋转量。引导学生举例判断顺、逆时针旋转方位。例:风扇的旋转,体操运动员的旋转,火车轮的运动例题1:引导学生画出一些常见角度,如-900、10800。 2、象限角、界限角的概念如果把角顶点与直角坐标系原点重合,角的始边在轴的正半轴上。这时,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称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如果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就说该角不属于任何象限,称其为界限角(轴线角)。如00 、900 、1800、900注:界限角都是900 的整数倍。例题2:判断下面的角是第几象限角(1)1200 (2)3000 (3)2400 (4)900答案:第II象限角 第IV象限角 第II象限角 轴线角练习1:1、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1)60;(2) 210; (3) 225; 2、连一连(备注:利用软件和动画引导学生做题,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趣味学习)练习2:以自己的生日的月份和日期组合成角度,做出该角,并判断其所在象限。3、象限角的判断方法、定义法:根据象限角的定义判断;、利用角的余数范围判断:将超出00-3600的角除以3600判断其余数所在象限,从而得出此角所在象限;、利用软件批量操作判断三、课堂分组练习: 全班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合作学习并展示结果,对排名前三的队伍进行加分奖励。1、锐角是第几象限的角?第一象限的角是否都是锐角?答:锐角是第一象限角;第一象限角不一定是锐角。2、指出下列各角是第几象限角?(1) 420,(2)75,(3) 855,(4)510(答案:(1)第一象限角,(2)第四象限角,(3)第二象限角,(4)第三象限角)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象限角的概念,要注意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本节课重点是学习象限角的判断方法。严格区分 “界限角”与“象限角”; “小于90的角”“第一象限角”和“锐角”的不同意义。五、课外作业同步练习册5.1.1 A组题(必做);同步练习册5.1.1 B组题(选做);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初中角的概念的局限性,需要进行扩展。利用课件动态展示射线绕着其端点旋转而形成角。利用课件动态展示前面“实例引入”中的例子,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或实训课中举出例子;让学生感受并且能够准确的判断出逆时针、顺时针旋转的方向。从而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正角、负角概念。复习提问直角坐标系中的象限是如何划分?然后采用课件辅助教学,展示象限角的定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出,界限角都是900的整数倍。利用课件展示给学生如何利用excel表格、软件判断象限角。学生堂上分组练习,教师巡视辅导,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讲解。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小结,再由老师进行总结。五、板书设计角的概念的推广一、 复习二、 1、角的概念推广 (1)“旋转”形成角 (2)角的分类2、象限角、界限角的概念3、象限角的判断方法三、课堂总结四、课外作业一体机例题的讲解学生的练习六、教学反思 1、通过实例引出新课,学完本节课后,能解决如钟表针的旋转问题、外齿轮啮合问题、扳手拧螺丝问题、跳水或体操比赛选手转过的角度问题等,体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2、预习、小组讨论、角的推广演示、到手体验等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3、组内的每个成员的数学基础不一样,智力水平也不 一样,是否真正学会的程度很难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