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7612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目标:1、依据课程标准,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4、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 5、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 6、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7、形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教学重点: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2、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3、形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教学难点:1、掌握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的方法。2、形成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的能力。教学设想:1、适当介绍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把握规律,了解方法。2、注重学生练习,注重讲析、强化。3、引导学生整理、积累、记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注重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5、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有一位媒婆为一位秀才作媒,写了一张纸条告诉秀才女方的长相,秀才看了非常高兴,以为自己可以娶一个漂亮老婆,请你依秀才的想法加上标点符号: 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是结婚那天,一翻开头纱,秀才吓了一跳,新娘头发稀疏、一脸大麻子、两只大脚还长短不齐,秀才生气的找媒婆理论,媒婆却说:“我早就告诉你了!”请依媒婆的意思加标点: 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显得多么重要。 二、考点解读 标点符号虽然不是安徽高考的知识点,但是在作文评分标准中有“标点正确”的要求, 同时,正确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标点符号简称标点,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 、叹号、冒号。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和语气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在汉语表达中,它对表情达意起着一种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阅读和写作都很重要,是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其涉及的知识点可归纳为五个方面:1能够正确理解语义,辨别语气,分析语言结构,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前提。2掌握七种点号和九种标号的用法,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基础。3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4具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5具有识别、改正错误标点符号的能力。三、必备知识梳理标点符号用法的复习与备考,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辨认识别上。首先应弄清楚16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知道哪几种在实际运用中易混易错,然后选择相应的练习题进行训练,通过练习,探求规律,掌握方法。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1、弄清功用。切实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独特功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易混淆的标点,更要掌握它们的用法,从而正确地使用和判断。2揣摩语气。判断句子的语气要从整个句子去考虑,不能只看其中的一些词语。如有的句子虽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只能用句号,而不能用问号。3、分析结构。句子的结构影响着标点的使用。如单句内部不能用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同样,复句的各分句之间,不能使用顿号。4、紧扣语境。标点在一定语言环境里有一些变通的用法。如:我们清楚地看到,上海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次抗洪斗争中为江浙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同是动宾之间,一者用逗号,一者用冒号,为什么?句用逗号的条件是,宾语是一个比较长的主谓词组,不用逗号隔开,读起来就会感到吃力。句用冒号的条件是为了强调宾语的重要性,因而把它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 5、理解句意。审视标点的正误要和正确理解句意结合起来。如:老杨同志,请您稍等一下!“稍等”说明语气比较舒缓,既然是语气舒缓的祈使句,那么末尾就该用句号,而不是感叹号。 6、留意套用。所谓“套用”是指在标点使用时,有不少情况是点号和标号连在一起使用,最常见的有引号与句末点号的套用和括号与点号的套用这两种。它们的位置关系都有一些要求,要留意。 7、注意区别。如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容易和破折号中表示说明或注释的用法相混淆。看一个例子:在下列句子的处加标点: 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会理事。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起帮凶作用。 四个句子,似乎都有总说与分说部分,但句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句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同时,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而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从语气方面分析,用冒号表示总说与分说时,中间的停顿时间较长;而用破折号表示注释时,则没有停顿时间或停顿时间很短。四、标点符号的用法(一)点号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1. 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1) 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陈述句) 请把门关上。(祈使句) 下课了。(独词句) 句子无论长短,只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要特别提醒的是句中虽然有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若全句表达的是一个陈述的语气,句末必须用句号。 如: 他让我谈谈怎样做饭。 我问他姓什么。 (2) 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未尾,表示疑问的语气。 如: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 使用问号应注意: 1、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例如: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未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如:她是从四叔家里出去就成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 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如果选择项比较短,选择项之间的停顿也比较短甚至没有停顿,选择项之间也可以不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如:你是走还是留? 他是小王的哥哥还是弟弟? 3、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析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如:请你稍微挪一下凳子好吗? 你来一下好不好? 4、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未。 如:怎么啦,你?(你怎么啦?) 你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我的小祖宗你到底去不去呀?) 5、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如: 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 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3) 感叹号(!) 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 如: 一旦扎下根,不怕遭践踏被蹂躏,还是一回回地爬起来,开出小小花朵来的蒲公英! 歌唱吧,为迎接香港回归! 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也使用叹号。 如:祥林嫂,你放着罢!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也用叹号。 如;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语气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用叹号。 如:长途! 飞机! 啊呀!你走错了。 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以及标语口号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感情,也都用感叹号。 如:嗷妈妈! 唉! 啪啦啦! 为考取名牌大学而努力奋斗吧! 使用感叹号应注意: 语气平和,表达感情相对弱的用逗号:啊,这不是我二十多年来时时记起的故乡吗? 叹号有时叠用:生活条件很差,疾病!严惩!生命垂危! 若感叹部分作了陈述句的成分,则不可用:这人使大家觉得他多么老实,多么积极啊。 2. 句中点号 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1) 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中间,经常用逗号。 如: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句子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要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要用逗号。 如;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他,就是我们班主任刘老师。 你啊,真不争气。 句子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面有时要停顿,就用逗号。 如;这洋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的。 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 如: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 状语在句首,状语之后用逗号。 如: 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草已经准备好! 用在倒装句子成分之间。 如: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菇奋郁郁的。(定语后置) 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胜利的道路。(状语后置) 用在并列词组之间。 如: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铅笔,橡皮,电子计算器,各式圆规,大大小小的塑料三角尺,占据了半张办公桌。 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大并列之间套小并列) 用在关联词之后。如: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句子中的特殊成分,一般要用关联词把它们和别的成分分开。 如: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同位词) 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插入语) (2)分号(;)表示分句内部已有停顿(逗号)的分句间的停顿,来揭示句中的层次关系。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 如: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转折关系) 早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用在因果关系句中表示两层意思) 使用分号应注意: 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平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3) 顿号(、)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例如:(场长)介绍给我们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箱子、耀、水赖、野猫.种类实在不少。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间用顿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有的并列词语本身结构简单,各部分之间联系紧密,读起来又不会产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加停顿。 如: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男女老少 大中小学 国内外 老中青三结合 使用概数或相邻两数之间不用顿号。如:三四个人 十五六岁 表示序数关系的之间用顿号。如:第一、二组 五、六层楼之间 (4) 冒号(:) 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用在总括的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如: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如: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用在解释说明性的话之前。 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用在总括话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如: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冲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冒号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 使用冒号应注意: 1、使用“xx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前,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同志们!”区委书记说,“这张全区党员登记表上的34个人,除去老赵和黄淑英同志以外,除去叛徒黄有才以外,其余的都在这里。” “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老板娘面带着歉意说。 2、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 如: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 他接着说:“最近这儿连降暴雨。老妈已到北京去了。小红上了高中。” (二)标号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九种。 (1) 引号(“”)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如: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整赴刑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表示突出强调。如: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表示讽刺和否定。如:还要让它“留芳百世”吗?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表示特定称谓。如:“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的等。 如:“如浴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啊! 使用引号应注意: 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如:(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灌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灌肉七斤油啊。” 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也就是以第三者的口气转述别人的话。 并列的引语之间有停顿,理论上应该用顿号,但由于各引语已经加了引号,看起来很醒目,不会造成混淆,所以,可以不用顿号。 如:他说话喜欢用“多”“真”“大”“挺”等词语强调语气。 (2) 破折号() 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如: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表示意思的递进。如: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如:“好香的干莱听到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表示语音的延长。如: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表示语音有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如:鲁待萍:亲戚?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表示总结上文。如: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 用在副标题前。 如: 火刑 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如:五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总的形势是很好的。 国家经济实力继续得到显著增强 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进一步趋于协调,宏观经济效益有了提高。 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3) 括号()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里的注释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具体限制,一般不需要读出来。 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他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0.09克/升) 括号里的注释应紧挨着正文。句内括号如果有标点,那么最后一个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省去。句外括号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注释若有标点,句末标点可保留(如例),也可不用(如例)。 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二者的用法是不同的。当解释说明性的词语比较重要,是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影响,必须读出时,就用破折号:否则就用括号。 (4) 省略号(.) 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 如:就在那样不平凡的时刻,在那个可纪念的地方,我第一次听见唱: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 听筒里传来十分响亮而焦灼的声音:“时间来不及了,请马上设法空运空运!” 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如: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脸色,很象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列举的同类事物必须在三个以上)。 如:我们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貉子、獾、水獭、野猫 种类实在不少。 表示静默或思考。 如:何为:不行!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 欧阳平:.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如: 他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表示语言的中断。 如:“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如:这么多年他老人家没有来得及听我一次汇报,总理呀总理,现在我到哪里去向您汇报呢? 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 使用省略号应注意: 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一共六个圆点。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儿段文字或诗行,可以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5) 书名号() 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的名称。 如: a.中学生 b.语文报 c.涛声依旧 使用书名号应注意: 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面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如:读石钟山记有感。 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如:荀子劝学。 并列的书名号之间有停顿,理论上应该用书名号,但由于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的名称已经加了书名号,看起来很醒目,不会造成混淆,所以,可以不用顿号。 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书名号的作用已扩大到标示各类作品(包括用文字、声音、图象、动作等表现的作品等)的名称。但不能因此扩大书名号的使用范围。产品名、奖品名、单位名、活动名、课程名、会议名等。 五、布置作业1、巩固、强化已复习知识。2、预习后面相关知识。第二课时二、 检查复习二、高频考点解读考点1:顿号用法【要点解说】并列词语结合得紧,中间不用顿号,但表序数时要用顿号;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较大的,不用顿号,用逗号;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而作主语、谓语、补语等表强调时,并列的介宾短语用作状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考点2:并列分句间的停顿【要点解说】凡是用逗号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逗号;凡是用逗号不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考点3:冒号的用法【要点解说】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同一人话语未完不用冒号。 考点4:引号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要点解说】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另外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加引范围要清。 考点5:句内括号、句外括号用法【要点解说】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部分句子(局部)时,括号用在点号前;不需停顿时括号后不用点号。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前面整个句子(全局)时,括号用在点号后面。 考点6:书名号用法【要点解说】书名号主要用于表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但还有几种特殊用法要引起注意。如果篇从属于书,书名在前,篇名在后;如果篇名里还有书名,就要使用两个书名号,外为双书名号,内为单书名号;电影、歌曲、舞蹈、小品、相声等文化产品的名称可用书名号;电视台、电台的节目可用书名号;法律、条例的名称也用书名号;教科书名称用书名号,而课程名不用书名号;丛书名与部分书名的使用。同时还要注意几种容易误用的情况:商品名不能用书名号,身份证不用书名号,栏目名不用书名号,要用引号,主题、会议、标语等都不用书名号,考试、比赛等活动不用书名号。 考点7:问号用法【要点解说】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考点8:感叹号用法【要点解说】用于感叹句、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及语气强烈的反问句的末尾;单独成句的敬语,在后面用叹号;呼语,加上叹号可强调说话对象。叹号连用,表示感叹程度逐渐加强,感情比一般的感叹更强烈。考点9:省略号用法【要点解说】用了省略号就不能在省略号后再用其他的点号,也不能再用“等”,用了“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考点10:综合填充【要点解说】综合填写标点符号不但要熟悉主要标点符号的用法,而且要分清句子结构,辨明语气,理解文意。解答这类题,应认真审题,充分调动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选自己认为最容易判断、最有把握判断的内容作为突破口,用已知的来解未知的,从而确定正确的填写。三、解题注意事项正确解答标点符号试题,一定要将标点符号的用法同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切不可机械地记忆各种标点符号分别有哪些用法具体来说,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反复试读,以停顿长短来确定句中点号 点号不同,表示停顿的长短不同在一个句子中,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停顿最长,分号其次,逗号较短,顿号最短把握了停顿的长短,便于确定点号。例如:由于教练员科学指导;由于运动队全体同志的热心帮助;由于家人的大力支持,他才在这次竞赛中夺得冠军。 句中前三句的停顿都是同样长的,却用了不同的点号,显然是错误的,应把分号改为逗号。 2、理解文意,依据层次和语义确定标点 一句话或一段话的内部,总有一定的层次,把握了语意层次,便于准确地确定停顿,点清标点。例如:我在武汉听了毛委员演说三个月后,又在郑州听到谭延闿对湖南农民运动的恶毒攻击,什么“糟得很”“痞子运动”等等。 由于不明文意,而未断开层次,结果使人误以为是“听了演说三个月”据文意这句话有两个层次:一是“我”听了演说,二是三个月后又听到有人对演说否定、攻击根据上述层次,应在“演说”后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表示。 3、根据语气确定句末点号 一个句子,总有一定的语气句末标点一方面表示停顿,另一方面也是一定语气的书面形式因此,根据句子的语气可以确定句末点号。例如: 旧社会学校里一个小小职员,要干的杂务多着呢? 这个句子中的语气助词“呢”不表疑问语气揣摩文意和语气,可知文中是在指明事实,而又带有气愤的情绪,表明说话人有不平的感情,所以应该改问号为感叹号 4、掌握引号、括号与其他点号的综合运用的规则 (1)冒号与后引号前的句号或叹号、问号必须同时出现,否则错误。 (2)解释说明句子中某个词语的括号放在句子点号前,解释说明整个句子的括号放在句子点号后。 四、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相关知识。2、做全品高考复习方案“课时作业”复习、整理、强化。第三课时检查、评析说明:1、依次让学生回答,做到题题落实。2、要求学生用红笔订正。3、适当抓住重点、难点强调、发散,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4、作业:课后分析错题原因,补差补缺。5、详见全品高考复习方案附:关于标点符号按格书写的基本规范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是相当重要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对标点符号行款格式的规定是这样的: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如果一行的末格刚好写上一句的末字,那么这句话的句末点号就只能写在一行的末格之外,不得写在下一行的顶格。)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破折号和省略号是不能隔行书写的。如遇到一行只剩末格写不下这两个标号时,应这样处理:把这一行的末格留空不写,而把这两个标号移到下一行的顶格和第二格书写。标号不能写在一行的末格之外,而可以写在一行的顶格。) 4、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以上都是针对横行文稿的标点符号书写格式而言的。注意:如果出现两个标点符号连用,且一行的末格写有文字不能写标点时,怎办?这就需要作一些特殊的处理了。 :“ 这是一个冒号和前引号的连用。在一行的末格写上文字之后,我们就应这样处理:即把这一行的末格空出来,不写任何文字,把本应写在这个格上的字移到下一行的顶格来写,这样就自然地把 :“ 转移到了下一行了。这两个标点符号不能挤写在一行的末格之外。 。” 这是一个句号和后引号的连用。在一行的末格写上文字之后,这两个标点符号的书写处理办法,同上,不能同时挤写在末格之外。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