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学说明18张.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668636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学说明18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学说明18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学说明18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教学说明 关于鉴赏诗歌的有关常识问题 一 诗歌分类 要求识记 一 诗歌分类 按时间分 1 古代诗歌2 现代诗 1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 按形式 古体诗 包括古诗 唐以前的诗歌 楚辞 乐府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 押韵较自由 近体诗 包括律诗和绝句 曲 又称为词余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词 又称为诗余 长短句 曲子 曲子词等 其特点 调有定格 句有定数 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 91字以上 中调 59 90字 小令 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 双调就是分两大段 两段的平仄 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 第一段叫前阙 上阙 上片 第二段叫后阙 下阙 下片 补充关于词的知识 1 词兴起于晚唐 发展于五代 盛行于两宋 2 词还有另外一些称谓 因词是诗的变体 故又称 诗余 因词 合乐可歌 故又称 乐府 曲子词 因词往往句子长短不齐 故又称 长短句 3 体裁上 分类 词按字数分为小令 58字内 中调 59 90字 和长调 91字上 按段分为单调 一段或一阕 双调 上下片或阕 沁园春长沙 雪 和三叠 三段 四叠等 段的词学术语为 片 或 阕 片 即 遍 指乐曲奏过一遍 阕 原是乐终的意思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 下片或上 下阕 词虽分片 仍属一首 故上 下片的关系 须有分有合 有断有续 有承有起 句式也有同有异 而于过片 或换头 处尤见作者的匠心和功力 词的领字 就是指在词句的开头 有一个或者两个 三个在语气上起停顿作用 但又不点断句子的字 这样的字 就是领字 在句种起着领起下文主句的作用 极为重要 领字句也是词家独创 是在词体上与近体诗的一个显著区别 4 题材上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 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 意境雄浑 词中充满豪情壮志 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代表作家是苏轼 辛弃疾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 词内容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 情调或轻松活泼 或婉约细腻 题材较狭窄 多写个人遭遇 男女恋情 也间有写山水 融情于景的 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 秦观 李清照等 5 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 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 词调 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 词牌 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 如 沁园春长沙 长沙是词的题目 每首词都按一个固定格律写成 这个固定格律叫词牌 像忆江南 渔家傲 西江月 沁园春等都是词牌名 6 沁园春词牌的来历 沁园 相传是东汉明帝的女儿沁水公证的园林 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后有人便作诗咏其事 沁园春由此得名 据 词谱 载 沁园春 双调 114字 上篇13句 四平韵 下篇12句 五平韵 只要词牌名相同 一般说来 两首词的句数 每句的字数 韵脚的位置是相同的 写作时须严格遵守 不能随意违背 所以填词不叫写词 当然 这也不能一概而论 有些豪放派词人为了表意的需要 有时会突破词的固定形式 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作为诗歌的一种 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 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 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 长短句 诗余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 但诗只供吟咏 词则入乐而歌唱 词是诗的别体 它最初是配音乐唱的 词的特点在于它是长短句 词牌诗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 句数 每句的字数 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 1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 词牌 一般说 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 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 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 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 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 词一般都分两段 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 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 有一定的格式 4 词的句式参差不齐 基本上是长短句 5 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 用字要分平仄 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 各不相同 2 中国古代诗歌按题材分类 1 送别诗2 咏物诗3 咏史怀古诗4 边塞诗5 山水田园诗6 思乡怀人诗 二 本单元鉴赏重点 情感与意象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 1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 诗人的思想生平 以上两点合起来称为 知人论世 欲知诗之深意 必先明人之境遇 了解作家的生平 思想 创作风格 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3 表达技巧 考点解析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 创造意境 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 简单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 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 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 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 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答题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 1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1 明确概念 广义的 表现手法 相当于 写作技巧 艺术手法 写作手法 表达技巧 等 包括抒情方式 狭义的表现手法 修辞技巧以及表达方式 2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整理归纳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 怀古伤今 即事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情景交融 表现手法 广义 表现手法 广义 狭义的表现手法 比兴 对比和衬托 1 对比 2 衬托 正衬 即烘托 反衬 以动衬静 以乐景衬哀情 象征 用典 动静技巧 动静结合 化静为动 化动为静 表现手法 广义 狭义的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作用 以达到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的境界 从而大大开拓诗中的意境 其余 以景结情 作用 给读者留下想像空间 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 驰骋想象 体味诗的意境 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铺排点化 化用 意象组合渲染 修辞技巧 表达方式 白描与工笔 补充 互文抑扬 作用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使文章更精彩或使情感主题更突出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叠词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议论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描写 记叙 描写 说明 议论 抒情 叙述 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象 意 意境 藤 树 鸦 小桥流水人家 枯 老 昏 荒凉 凄清 阴沉 家的温馨 别人的 对家的温馨的向往 行人 道 风 马 古 西 瘦 夕阳 断肠人在天涯 举例 意境 意 象 意境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 通常指整首诗 几句诗 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 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 细小的单位 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方法点拨 意境 它包括景 情 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 分析诗歌形象 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 识别其性质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1 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 2 概括形象特点 3 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 答题步骤 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考生应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描述的画面描摹出来 这里有两个要点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 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 不必每句 每个景物都写到 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 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 应在描摹出图景后 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 或幽静 或萧瑟 或生机勃勃 或孤寂凄清 或雄浑壮丽 或沉郁忧愁 或和谐静谧 或开阔苍凉 或高远辽阔等等 第三部分 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年全国卷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 景二端 请从 景 和 情 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 春行 时的所见所闻 有草有水 有山有树 有花有鸟 可谓一句一景 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步骤一 但诗不是纯粹写景 而是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 步骤二 诗中 花自落 鸟空啼 之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 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 凄凉之情 步骤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 关城 潼关 函谷关 砧声 捣制寒衣的声音 提问 首联 颔联的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 离别的环境 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参考答案 微霜 鸿雁 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 黯然神伤的情绪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年全国卷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问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 景二端 请从 景 和 情 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 春行 时的所见所闻 有草有水 有山有树 有花有鸟 可谓一句一景 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步骤一 但诗不是纯粹写景 而是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 步骤二 诗中 花自落 鸟空啼 之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 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 凄凉之情 步骤三 常见意境举隅 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