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68605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案例 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韩国汽车工业从起步至今,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仅用了40多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百余年的历程,并成为当今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其成就举世瞩目。本案里对此发展过程进行介绍一起,以期对发展之中国家所有借鉴。特别是当前中国政府也将汽车工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如何克服在资金,技术上的瓶颈,韩国的经验值得重视。一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韩国汽车工业60年代初期一组装进口零件上缠整车的方式起步。此后十多年里,其持生产能力增长缓慢,到1970年汽车产量仅为2.8万辆。进入80年代,汽车产量开始快速增长,1985年达到37万辆,1986年猛增60万辆,其后治虫100万辆大关,1989年达到113万辆,1990年又提高到132万辆。此后5年内,汽车产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1995年又提高到132万辆,并形成现代,起亚,大宇,双龙四大汽车共识订立的国内市场格局,汽车总产量仅低于日本,为亚洲地区地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伴随着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韩国汽车出口1983年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濒于1986年超国内销售汽车数量,达到30.6万辆。到1995年,韩国汽车出口已达到110万辆,出口量在全球排名为第六位。至此,韩国汽车业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资本积累,斌初步确立起现代汽车工业生产体系和面向全球的营销网络。1997年韩国的汽车工业在世界的排名中上升到第4位,出口排第6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二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考察韩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根据其发展战略和发展特点的不同,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62-1973):零部件组装阶段。1962年韩国政府在第一个经济开发5年计划中,确定提出通过SKD方式推动本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并与日本NISSAN技术合作建立了新股哟汽车公司。但由于外汇不足,该公司很快就被迫关闭。1963年以后,韩国政府提高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及汽车产业的经济规模,SKD组装方式转化为CKD独立生产方式,濒于1964年成立新进汽车公司,与日本TOYOTA公司进行技术合作,生产CORONA小轿车。此后,现代汽车公司和亚细亚汽车公司先后通过与福特和FIAT进行合作,开始生产小轿车。第二阶段(1974-1982):零部件国产化及生产体制重组阶段。为提高韩国汽车工业的国产化水平,韩国政府于1970年制定了汽车工业基本育成计划,明确汽车工业有关部门实现国产化的目标,制定了国产化的具体产品和国产化日程表,斌对有助于国产化的必要原材料进口给予免税等优惠待遇。1973年韩国基本摆脱CKD组装生产方式进入零部件国产化为核心的汽车工业自主发展阶段。通过较大规模的投资和发展,到1976年韩国主要汽车品牌国产率达到85%以上,汽车生产能力,特别是车零部件生产能力随之扩大。1979年磨,受石油危机影响,韩国汽车工业的国内外市场环境急速恶化,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为了摆脱危机,韩国政府采取强硬的行政手段,推动汽车工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集中,形成一批汽车生产骨干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专业配套企业。为了改变韩国汽车工业散乱的局面,政府还制定了长期汽车工业振兴的计划,将整车生产部门和零件部门分开,实现零件生产系列化和专门化,斌开始扶持大企业集团,起亚公司没有和大宇公司在这一阶段加入韩国汽车生产企业行列。亚细亚汽车公司因未能实现国产化计划被起亚公司吞并。1980年韩国政府有断然实行“汽车工业统一措施,将小轿车规划现代公司独家生产,起亚公司垄断了5吨以下的卡车生产,进一步推动韩国汽车工业生产集中的进程,虽然,1981年的汽车工业合理化计划对这一分工格局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推动汽车生产不断集中的基本出发点斌没有发生变化。至此,韩国汽车工业的基本生产格局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83-1997):生产扩张和出口规模增长阶段。1982年以后,随着经济景气开始回升,各主要汽车公司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尤其是1985年以后,韩国开始进入汽车大众化阶段,国内需求保持连续10年的稳步快速增长,成为拉动韩国汽车工业开速增长的主要力量。1985年现代汽车年产30万台2的PONY,EXCEL工厂竣工,1986年大宇汽车17万台规模的工厂竣工。随着生产规模扩张,投资增加和生产条件的改善,韩国汽车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汽车出口开始稳步增加,到1987年出口土坯50万辆。1989年和1990年两年,因加拿大等国对韩国汽车实行惩罚性关税,韩国汽车出口规模有所下降,但从1991年开始,韩国汽车出口又进入长达8年的稳定开速增长时期,使韩国一举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出口国之一。需要特别指出的事,在这一发展阶段,韩国政府为适应新的生产形势,对韩国汽车生产体制进行了旨在鼓励竞争,提高效率的调整,并于1989年完全解除汽车工业合理化措施,放开了整车的生产限制,允许主要汽车厂家生产所有类别的汽车,为韩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增长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条件和竞争环境。第四阶段(1997年至今):调整和成熟阶段。到1997年,韩国七成生产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汽车总生产量281.8万辆其中轿车230.8万辆,分别占全球汽车和轿车生产总量的5.1%和5.9%,在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居第2位。汽车出口131.7万辆,占世界汽车出口总量的6.5%;其中轿车出口115.6万辆,占世界汽车出口总量的7%产品覆盖了北美,西欧在内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在1997年墨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下,韩国汽车工业出现了一年多的萧条局面。1999年韩国汽车总产量195万辆,比1998年减少了30%以上,韩国汽车市场销量锐减了一半,汽车出口量明显减少。整个汽车工业倒退了近5年。面对这场危机,韩国汽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与调整。首先,对一些亏损企业进行兼并。在全国最大的5家汽车集团中,大宇收购了三星和双龙,现在兼并了起亚,使韩国汽车生产的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其次大汽车公司开始出现非战略性设施和资产,剥离非核心业务,为企业减肥,以巩固在国内外汽车市场的竞争力。最后,通过汽车降价和延长保修期,扩大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抢滩。经过一番整顿,韩国汽车工业在1999年后旗出现转机,尤其是在向外拓展方面进展迅速,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明显回升。与此同时,韩国各大汽车生产厂商开始把生产线向海外转移,如现代集团决定在美国,中国和伊朗进行透支,建立大型商用车装配厂。1999年11月与中国安徽江淮汽车厂共同投资建厂生产33座中巴;在伊朗建立25座把适合2.5吨载货车装配厂。在美国与美方合资建设15吨和39吨以上的载货车装备厂等项目。目前,韩国汽车工业正走出危机阴影,跨入新的发展阶段。到2002年,韩国的整车产量达到320万辆,其中内销售165万辆,出口155万辆。并在中国等其他多个国家级哪里生产基地,产品更是远销到亚洲,欧洲,美洲,非洲。三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纵观韩国40多年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看到:1. 政府产业政策在韩国汽车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1964年起韩国实行了经济改革,提出出口自由化政策,制定了新的汇率,利率等政策。提出了出口主导经济开发战略。这些政策在实行位韩国汽车工业的起步奠定了政策环境。1970年政府颁布汽车工业育成计划,强调提高零部件自制率和国内厂家自主开发车型的方针。1979年2月韩国商务部更进一步明确把汽车工业定位是大战略工业之一,提出1986年,汽车生产能力提高到200万辆,成为第9大汽车生产国。为了保护本国汽车工业的独立发展能力,韩国政府在鼓励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一致通过股权比列限制,外汇平衡和当地化要求等方式,对国外投资商进行限制。这些政策对促进韩国形成独立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2. 充分重视资助研发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在汽车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韩国政府就一再强调国内厂家开发自己车型的重要性。1973年政府对汽车生产的规模提出了要求,确立50万辆的生产规模。同年,政府要求各厂家不要采用外国汽车公司的许可证进行生产,应独立设计车型。起初,现代公司采用福特的许可证进行生产,但后来遇到麻烦,感到受制于人,于是开始自己独立开发车型。可以说,政府的引导和公司自身从实践中得出的教训使韩国各大汽车公司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1974年,韩国政府提出长期振兴计划,这2对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至1975年末,生产出完全的国产化汽车,各公司选定一个车种和特有车型,开发出1.5L的韩国车型,生产批量达到年产5万辆以上,价格约2000美元;政府的支持下,在促进替代进口的同时,扩大出口,并确立批量产生体制;零部件厂与主机厂分离,加以扶持,使之发展成为小型巨人等。自主开发最成功的是现代汽车公司。1973年后,该公司在一名英国汽车专家的参与和指导下,开发出小马牌轿车,其车身造型既涉及工作得到一代设计机构的帮助,在发动机,传动系统和底盘设计方面得到三菱公司的协助。通过合作,学习技术,积累产品开发经验,培训自己的人才。1975年该公司的轿车技术中心正式建立。其后,现代公司在巴新车型的开发设计委托给意大利设计机构的同时,逐步扩大本企业设计人员的作用是指不断提高独立设计开发水平,最终该公司射进人员在没有外国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而独立承担产品开发设计任务。例如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然意大利的设计师也提供了一些帮助,但技术中心已不像过去那样完全依赖于外国人了。一些公司则采用印记智力的方式。如大宇公司高薪聘请在德国勃舍尔公司长期工作过的设计人员担任本公司的技术开发部的负责人,以期通过利用外国的技术力量,想起学习产品开发经验,最后达到独立开发的目的。纵观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40多年历史,我们没有发现外资的多少影子,相反韩国政府制定了严格的限制外部投资的措施,以保护本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发展。外资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发展中国家普遍棉铃的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但对于外资的使用一定要有个限度,即不能对本国工业形成巨大冲击,否则本国翠荣的工业体系很难在外资的包围之下发展壮大。韩国汽车工业无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成功的范例。3. 种十大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韩国政府一直采取项重点企业倾斜的政策,促进大企业建斌,合并小企业,使之规模不断扩大。自60年代后期,该国也曾出现很多小的汽车装配厂,其产量少,水平低。为了治理这种散,乱,差现象,政府出台了中校汽车装配废止措施,关闭了很多小厂。1980年又提出汽车工业合并计划,企业间不断进行过分竞争,提出现在集团集中生产轿车,起亚集团主要生产商用车的设想,谋求现在集团与大宇集团,起亚集团与东亚集团之间的联合。虽然未完全按此构想,但确实起到了促进汽车生产厂家集中的作用,使得现代,起亚等大公司能较快地上规模,创效益,发展成为百万辆级的汽车集团。 讨论题 :1. 韩国汽车工业是如何解决发展之处的资金和技术难题的?2. 大企业对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什么贡献?3. 比较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你是否同意作者有关外资引进方面的观点?参考资料 :1. 从德奇:“韩国汽车工业发展刍议”,外国问题研究1997。2. 李开俊:“怎样看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航天工业管理1995。3. 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其我国的启事”,国研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