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和海量阅读”校本课程教材教材.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59922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诵读和海量阅读”校本课程教材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经典诵读和海量阅读”校本课程教材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经典诵读和海量阅读”校本课程教材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柴胡店镇大官小学“经典诵读和海量阅读校本课程”必背古诗教材1 汉古诗一首shjingcifrng,涉江采芙蓉,lnzdufngco。兰泽多芳草。cizhywishu?采之欲遗谁?susziyundo。所思在远道。hungwngjixing,还顾望旧乡,chnglmnhoho。长路漫浩浩。tngxnrlj,同心而离居,yushngyzhnglo。忧伤以终老。2 七步诗 曹植zhduchzugng煮豆持做羹,lchywizh漉豉以为汁。qzifxirn萁在釜下燃,duzifzhngq豆在釜中泣。bnshtnggnshng本是同根生,xingjinhtij相煎何太急。3 敕勒歌 北朝民歌chlchunynshnxi敕勒川,阴山下。tinsqingllnggisy天似穹庐,笼盖四野。tincngcngymngmng天苍苍,野茫茫,fngchucodxinniyng风吹草低见牛羊。4 咏鹅 骆宾王鹅,鹅,鹅,qxingxingting曲项向天歌。bimoflshu白毛浮绿水,hngzhngbqngb红掌拨清波。5 咏柳 贺知章byzhungchngyshgo碧玉妆成一树高,wntiochuxilsto万条垂下绿丝绦。bzhxyshucich不知细叶谁裁出,ryuchnfngsjindo二月春风似剪刀。6 回乡偶书 贺知章shoxioljilodhu少小离家老大回,xingynwgibnmoshui乡音无改鬓毛衰。rtngxingjinbxingsh儿童相见不相识,xiownkcnghchli笑问客从何处来。7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hun)还寝梦佳期。8 登鹳雀楼 王之涣biryshnjn白日依山尽,hunghrhili黄河入海流。yqingqinlm欲穷千里目,gngshngycnglu更上一层楼。9 春晓 孟浩然chnminbjuxio春眠不觉晓,chchwntnio处处闻啼鸟。ylifngyshng夜来风雨声,huluzhdusho花落知多少。10 凉州词 王翰ptomijiygungbi葡萄美酒夜光杯,yynppmshngcu欲饮琵琶马上催。zuwshchngjnmxio醉卧沙场君莫笑,glizhngzhnjrnhu古来征战几人回?11 静夜思 李白chungqinmngyugung床前明月光,yshdshngshung疑是地上霜。jtuwngmngyu举头望明月,dtusgxing低头思故乡。12 早发白帝城 李白zhocbidciynjin朝辞白帝彩云间,qinljinglngyrhun千里江陵一日还。lingnyunshngtbzh两岸猿声啼不住,qngzhuyguwnchngshn轻舟已过万重山。13 鸟鸣涧 王维rnxinguhulu人闲桂花落,yjngchnshnkng夜静春山空。yuchjngshnnio月出惊山鸟,shmngchnjinzhng时鸣春涧中。14 绝句 杜甫lingghunglmngculi两个黄鹂鸣翠柳,yhngbilshngqngtin一行白鹭上青天。chunghnxlngqinqixu窗含西岭千秋雪,mnbdngwwnlchun门泊东吴万里船。15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 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6 春夜喜雨 杜甫hoyzhshji好雨知时节,dngchnnifshng当春乃发生。sufngqinry随风潜入夜,rnwxwshng润物细无声。yjngynjhi野径云俱黑,jingchunhudmng江船火独明。xioknhngshch晓看红湿处,huzhngjngunchng花重锦官城。17 游子吟 孟郊cmshuzhngxin慈母手中线,yuzshnshngy游子身上衣。lnxngmmfng临行密密缝,ykngchchqu意恐迟迟归。shuyncncoxn谁言寸草心,bodsnchnhu报得三春晖?18 悯农 李绅chHrdngw锄禾日当午,hndhxit汗滴禾下土。shuzhpnzhngcn谁知盘中餐,lljixnk粒粒皆辛苦19 枫桥夜泊 张继yuluWtshungmntin月落乌啼霜满天,jingfngyhuduchumin江枫渔火对愁眠。gschngwihnshns姑苏城外寒山寺,ybnzhngshngdokchun夜半钟声到客船。20 江雪 柳宗元qinShnniofiju千山鸟飞绝,wnjngrnzngmi万径人踪灭。gzhusulwng孤舟蓑笠翁,ddiohnjingxu独钓寒江雪。21 渔父歌渔歌子 张志和xsiShnqinbilfi西塞山前白鹭飞,tohuLishuguyfi桃花流水鳜鱼肥。qngruLlsuy青箬笠,绿蓑衣,xifngXybxgu斜风细雨不须归。23 忆江南 白居易jingnnhofngjngjicngn江南好,风景旧曾谙。rchjinghuhngshnghu日出江花红胜火,chnlijingshulrln春来江水绿如蓝,nngbyjingnn能不忆江南?22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llyunshngco离离原上草,ysuykrng一岁一枯荣。yhushobjn野火烧不尽,chnfngchuyushng春风吹又生。yunfngqngdo远芳侵古道,qngcujihungchng晴翠接荒城,yusngwngsnq又送王孙去,qqmnbiqng萋萋满别情。2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5 清明 杜牧qngmngshjiyfnfn清明时节雨纷纷,lshngxngrnydunhn路上行人欲断魂。jiwnjijihchyu借问酒家何处有,mtngyozhxnghucn牧童遥指杏花村。26 山行 杜牧yunshnghnshnshjngxi远上寒山石径斜,biynshngchyurnji白云生处有人家。tngchzuifnglnwn停车坐爱枫林晚,shungyhngyryuhu霜叶红于二月花。27 江南春 杜牧qinlyngtlynghng千里莺啼绿映红,shucnshngujiqfng水村山郭酒旗风。nnchosbibshs南朝四百八十寺,dusholutiynyzhng多少楼台烟雨中。28 泊船瓜州 王安石jngkuguzhuyshujin京口瓜洲一水间,zhngshnzhgshchngshn钟山只隔数重山。chnfngyuljingnnn春风又绿江南岸,mngyuhshzhowhun明月何时照我还?29 小池 杨万里qunynwshngxxli泉眼无声惜细流,shynzhoshuiqngru树荫照水爱晴柔。xiohciljinjinjio小荷才露尖尖角,coyuqngtinglshngtu早有蜻蜒立上头。30 游园不值 叶绍翁ynglinJchyncngti应怜屐齿印苍苔,xiokuchifijibki小扣柴扉久不开。chnsmnyungunbzh春色满园关不住,yzhhngxngchqingli一枝红杏出墙来。3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xin)。 32 明日歌(清)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cu tu)。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m)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33论语八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n),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ng);思而不学则殆(di)。”(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5. 子曰:“由也!女(r)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篇 【注释】 六言:六个字。这是下文说的仁、智、信、直、勇、刚六种品德。 居:坐。 贼:害,危害。 绞:指说话尖刻。 乱:小指捣乱闯祸,大指犯上作乱。 【翻译】 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蔽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来!我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会变得愚蠢;爱好聪明才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讲诚信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害己害人;爱好直率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篇【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篇第十五【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34老子三章上篇道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解释】 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上篇道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无法道,道法自然。【解释】 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出生在天地之前。无声啊,无形啊,不依靠外力而永远存在。不停地循环运行,它可以算做天下万物的根本。我不知到它的名字,把它叫做道,并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大到无边叫做逝去,逝去叫做遥远,遥远可返回本原。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以大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下篇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解释】 道产生统一体,统一体产生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第三者,第三者产生万事万物。万物内部都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的方面,它们在交冲中得到和谐。人们所厌恶的就是“孤家”.“寡人”.“不* ”这些词儿。而王公们却用这些词儿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贬损它它却得到增益;增益它它却受到贬损。人们所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暴的人不得好死”。我要把这句话作为教人的宗旨。 35孟子四则【一】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6)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告子章句上弈:围棋。(4)数:技术,技巧。鸿鹄(h):天鹅。(6)缴(zhu):系在箭上的 绳,代指箭。【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章句上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2.得兼:同时获得。得:获得。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的人。取:选取。.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的人。取:求取。【三】 徐子曰:“仲尼亟称(q chng)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说:“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kui)皆盈,其涸(h)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离娄章句下译文:徐子说:“孔子多次称赞水,说道水啊,水啊!对于水,孔子取它哪一点呢?”孟子说:“源头里的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有本源的事物都是这样,孔子就取它这一点罢了。如果没有本源,像七八月间的雨水那样,下得很集中,大小沟渠都积满了水,但它们的干涸却只要很短的时间。所以,声望超过了实际情况,君子认为是可耻的。” 徐子:姓徐,名辟,孟子弟子。【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梁惠王章句上老吾老幼吾幼:第一个“老”和“幼”都作动词用,老:尊敬;幼:爱护。 运于掌:在手心里运转,比喻治理天下很容易。 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大雅.思齐。刑:同“型”,指树立榜样,做示范。寡妻:国君的正妻。 御:治理。 权:本指秤锤,这里用作动词,指称物。36庄子一则逍遥游1北冥2有鱼,其名为鲲3。鲲之大,不知其几4千里也5;化而为鸟,其名为鹏6。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7而飞,其翼若垂天8之云。是鸟也,海运9则将徙10于南冥。南冥者,天池11也。齐谐12者,志怪13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14三千里,抟15扶摇16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17者也。”野马18也,尘埃19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0。天之苍苍21,其22正色23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4?其视下也25,亦若是则已矣。词句注释:1、逍遥游:闲适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2、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下文的“南冥”和“冥海”都用此意。3、鲲(kn):本义鱼子,小鱼。在此被庄子借用为大鱼之义,这符合庄子的齐物论本旨和庄子的独特的奇诡文风。4、几:本义为极微小,引申为“极为接近”。庄子中此种用法不少,如人间世中“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又引申为“尽”,庄子中此种用法更多,如“适得而几矣”(齐物论),“无时无几”(则阳)。此处当解释为“尽”。旧说“不知其几千里也”都解释为“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大”,恐误。因庄子一书中表数量的词都用“数”,如“数仞”、“数金”释为“几仞”、“很多金子”;若要表达“几千里大”之义,应为“不知其数千里也”(逍遥游后文有“其广数千里”)。5、千里也:应有千里之大。6、鹏:传说中的大鸟。7、怒:通“努”,奋力飞举。8、垂天:天边。垂,通“陲”,边际。9、海运:指海啸。形容海动风起之时。10、徙:迁徙。11、天池:天然形成的池子。12、齐谐: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七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志同, 新唐志入小说家类。作者事迹不详,今人多以为晋末宋初人。成书亦在宋初。该书亡于赵宋,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法苑珠林、初学记、 白孔六帖等类书中,其中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征引最多。常见的辑佚本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和鲁迅古小说钩沉本,均为十五条。13、志怪:记述怪异的故事。志,记述。14、水击:“击水”一词的倒装,形容大鹏起飞时翅膀拍击水面的壮观景象。15、抟(tun):盘旋上升。16、扶摇:旋风。17、息:气息,指风。18、野马: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19、尘埃:空中游尘。20、以息相吹也:以气息相互吹而飘得。21、苍苍:深蓝色。22、其:或许。23、正色:真正的颜色。24、邪(y):通“耶”,疑问词。25、其视下也:它(指大鹏)向下俯视。37礼记一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n),女有归。货恶(w)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 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 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译文: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把品德高尚的人、德才兼备的人选举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单赡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只抚养自己的儿女,让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兴起,所以(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不用关闭,这所说的就是理想社会。如今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准则,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他们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38列子一则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汤问第五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内心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心想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一时悲起,就取琴弹奏起来。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字译:1、善:擅长,善于。2、志:志趣,心意。3、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4、峨峨:高耸的样子5、若:好像6、洋洋:盛大的样子7、所念:心中想到的8、必:一定9、得:领会,听得出10、之:代词 或是结构助词的“11、阴:山的北面12、卒(c):通“猝”,突然。13、援:拿,拿过来14、鼓:弹15、操:琴曲名。16、舍琴:丢开琴。意思是停止弹琴。17、逃:隐藏。18、逃声:躲开。隐藏自己的声音,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隐藏自己的心声39座右铭崔瑗(yun)原文:无道人之短,无恃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zng)。在涅贵不淄,暧暧(i)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翻译:不要议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夸说自己的优点。施恩惠给别人,千万不要记在心里;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可忘记。世俗的虚名,不值得羡慕;只有仁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则。做任何事情前,心里觉得安适,觉得不惭愧,然后才去做,别人的毁谤难道能中伤你吗?不要让虚名超过事实,不炫耀才华,不卖弄聪明,这才是圣人所称道的。处在污浊的环境中,贵在不被污浊所染。有才德的人,光芒内敛,只求内在充实,不求表面的虚荣。柔弱的人因为具有韧性,不容易被摧折,所以是适合生存的一类。老子认为刚强容易被折毁,不如柔弱容易生存,因此以刚强为戒。见识浅薄的人,老想表现出刚强的样子。唯有闲静不与人争,他的成功才会不可限量。说话要谨慎,饮食要节制。一个人知道满足而不贪求无餍,就可以制止或避免不吉利的事发生。如果照着这个座右铭,持之以恒地去做,日子久了以后,才德自然会发出光辉来,有如花香的四播。40五柳先生传东晋 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u)乎?衔觞(sh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41后汉书一则范晔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ji)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y)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期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反。妻常躬勤养姑,又远馈羊子。列女传第七十四译文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乐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饼,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远地出外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乐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的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会丢弃成功的机会,迟延荒废时光。您要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用来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42黔之驴唐 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yn)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dn);以为且噬(sh)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xi),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ling)大(hn)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 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43陋室铭唐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人,往来的没有浅薄的庸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藏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我的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4墨池记北宋 曾巩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s z),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yng)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真的是这回事吗?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化吗!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45 记承天寺夜游北宋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ng)交横(h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46 送东阳马生序明 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n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咄(du),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曳(y)屣(x)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n)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jng)不能动,媵(yng)人持汤沃灌,以衾(qn)拥覆,久而乃和(h)。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绮(q)绣,戴朱缨(y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烨(y)然若神人;余则缊(y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翻译:我幼年的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但是家里贫穷,没办法买书来看,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用手亲自抄录,算好约定的日子归还。(即使)天气非常寒冷,砚台里的水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抄录完毕,跑着送过去,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读到各种各样的书。已经到了成年,(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自己无法和才学渊博的老师、有名望的人交流。我曾经奔向百里之外,手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也没有稍微把话说得柔和一点,把脸色放温和一些。我站在他身旁恭敬的等候着,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会遇到前辈的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也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后,就再次去请教他。所以虽然我很愚笨,但最后还能有所收获。 当我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深的山坳和巨大的峡谷中。严冬寒风凛冽,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破裂却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人用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将我)裹起来,很久才暖和起来。住在旅馆里,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可以享用。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佩戴白玉做的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好像神仙一样;我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之间,却毫无羡慕的意思,(那是)因为(我)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的勤劳和艰苦大概就是像这个样子。47 湖心亭看雪明 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48 梧桐明末清初 李渔梧桐一树,是草木中一部编年史也,举世习焉不察,予特表而出之。花木种自何年?为寿几何岁?询之主人,主人不知,询之花木,花木不答。谓之“忘年交”则可,予以“知时达务”,则不可也。梧桐不然,有节可纪,生一年,纪一 年。树有树之年,人即纪人之年,树小而人与之小,树大而人随之大,观树即所以现身。易曰:“观我生进退”。欲观我生,此其资也。予垂髫(tio)种此,即于树上刻诗以纪年,每岁一节,即刻一诗,惜为兵燹(xin)所坏,不克有终。犹记十五岁刻桐诗云:“小时种梧桐,桐叶小于艾。簪(zn)头刻小诗,字瘦皮不坏。刹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桐字已如许,人大复何怪。还将感叹词,刻向前诗外。新字日相催,旧字不相待。顾此新旧痕,而为悠忽戒。”此予婴年著作,因说梧桐,偶尔记及,不则意忘之矣。即此一事,便受梧桐之益。然则编年之说,岂欺人语乎?译文:梧桐这种树木,是植物中的一部编年史,世上的人对它都很熟悉但是却没有认真的研究,我特地将梧桐突出描写。花草树木是那一年种植的?它们几岁了?问他们的主人,主人不知道,问花草树木自己,它们无法回答。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作“忘记年岁的友谊”是可以的,但是称作“知道明确的时间和事物”,就不可以了。梧桐就不一样,它们有办法标记,生长一年,就记录一年。树木有树木的年岁,人就是记录人生长的年岁,小树苗就像是人的小时候,大树就好像人长大成人,观察树木就可以体现自己本身。易经说:“观察我自己成长的过程”。想要观察自己的成长,这就是参照物。我小的时候种下的这棵梧桐,就在树上刻诗来记录年岁,每一年过去,就刻一首诗,可惜被战乱破坏,没有一直做下去。还记得十五岁时刻的一首诗:“小时候种梧桐梧桐叶比艾叶还要小。用发簪的尖在树上刻小诗,写的字瘦小无力连树皮都没有坏。很快三五年过去了,梧桐树长大了我写的字也大了。树木以及树木上的字都是这样,人会长大又有什么好奇怪呢?还要将感叹的词句写在原来的诗旁边。新刻得字天天长大仿佛在催促我的岁月,原来的字也没有等我。看看这新旧字迹,作为不要浪费光阴的警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