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史》PPT课件.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643266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教育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中国古代教育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中国古代教育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编 中国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 前言 每一门科学都经历了一个产生 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如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萌芽时期 独立形态时期 迅速发展时期 理论深化时期 同样整个教育科学也是在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完善的 它不是个别人的发明创造 而是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众多教育家教育理论的结晶 教育史的性质 1 教育史是教育的发展历程 即关于教育发生 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2 教育史是一门研究教育发展历程的学科记载教育发展的历程总结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发现和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为教育理论发展提供历史素材为教育实践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对未来教育发展做出某种预测 教育史的研究对象 整体上看 教育制度 教育思想具体而言 教育制度 教育事件 教育实践 教育人物 教育论著 教育理论 教育思潮等 二 教育学的分类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 学习教育史的意义 学习教育史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展的源流 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扩大知识视野 尤其是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通过教育史的学习 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聪慧 数学使人周密 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学使人善辩 培根 中国教育史 按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 可划分为中国古代教育史 近代教育史 现代教育史和当代教育史 古代部分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到清朝中叶为止 近代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 五四 运动前夕 现代部分从 五四 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为止 新中国成立后为当代教育史部分 第一章 中国原始教育 一 中国原始教育概况 原始教育的起源 1 教育的本能起源说 生物学角度 2 教育的模仿起源说 心理学角度 3 教育的需要起源说 即起源于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4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哲学和社会学角度 通过生产劳动 把这样那样的社会物质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 这便是人类最初的教育形态 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说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教育本身 原始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内容生产劳动教育道德和社会传统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军事教育原始艺术教育 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特点 1 生活同教育紧密联系 教育活动在生产劳动中进行 2 由于分工不同 男女教育有所区别3 教育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4 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 口耳相传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萌芽 一 学校萌芽的传说 关于学校的萌芽 在古籍中记载颇多 而且众说纷纭 这里主要介绍两种 1 成均最早见于 周礼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 以治建国之学政 而合国之子弟焉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认为 成均 均为五帝之学 东汉时期的郑玄解释说 均 调也 乐师主调其音 即 成均 是古代乐师作乐的地方 成均 以音乐教育为主 2 虞庠 礼记 称 米廪 有虞氏之庠也 郑玄解释说 米廪 藏养人之物 即粮仓 说文 指出 庠 从广羊声 即食羊者所居之地 养老敬老的地方 孟子说 庠者 养也 即把有道德 有经验的老者养在那里 专门从事教育儿童的工作 礼记 曰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 养庶老于下庠 虞庠以德教 孝的教育 为主 此外 相传神农氏始设 明堂 施行社会教育 周礼 有 六厩成校 的说法 二 学校萌芽的客观原因 一 生产的发展 阶级的分化给教育带来的变化 生产力的较大发展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明显分工 阶级的形成 二 科学文化的较大进步 文字的产生 第二章 古代文教制度和教育政策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一 古代文教政策的变迁 文教政策 是由国家制定 颁布和实行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总方针或总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同 文教政策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1 夏 商 西周 官守学业 学在官府 奴隶主 贵族垄断文化教育 政教合一 官师一体 后人称之为 学即其政 政即其学 但夏商重鬼神 西周则是 敬天保民 施行 德政 重视 礼乐 教化 孔子曰 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 2 春秋战国 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 私学大兴 养士成风 3 秦 书同文 统一语言文字 行同伦 统一伦理习俗 立博士 设三老 统管从中央到地方的文教 颁挟书令 禁游宦 防止 以古菲今 惑乱黔首 禁私学 实行 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 4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在中央设立太学 以 五经 为教学内容 尊孔崇儒 建立贡举制度 但汉并没有放弃刑法律令 而是两者结合 相互为用 即 王霸道杂之 后称之为 外儒内法 或 阳儒阴法 强调三纲五常的德性和儒术的道义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隋唐 重振文教 以 五经正义 作为统一的经血颁行天下 用 开成石经 确立儒家经典的权威 建立唐律 唐礼 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 宋 沿袭唐制 重文教 兴理学 元 推行汉法 重教兴学 勉励儒学 崇尚理学 明 强化专制统治 提高皇权 特别重视控制知识分子 钳制其思想 禁锢学术 清 实行军事统治 推行民族压迫政策 同时又以儒术控制思想 笼络知识分子 古代文教政策的总体特点 一 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文教政策二 古代文教政策是统治阶级总的统治政策的组成部分三 官学 私学并行发展 相互补充四 注意培养人才和选用人才的统一五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并重六 强调教育应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官学 一 奴隶社会的官学 1 夏朝的官学 夏朝的官学除了沿袭 虞舜 时期的 庠 之外 还有 序 和 校 两种学校 关于 序 的内容 孟子 滕文公上 说 序者 射也 即 序 是习射的场所 除具有教育的职能之外 序 后来发展为奴隶主贵族议政 祭祀和养老的场所 校 是在地方设立的学校 校 也是一种以习武为主的军事训练场所 商代的官学 商代的教育史料主要来源于甲骨文的发掘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 商代的官学已出现 大学 瞽宗 庠 序 学 等名称 礼记 明唐位 说 殷人设右学为大学 左学为小学 而作乐于瞽宗 礼记 王制 曰 殷人养国老于右学 养庶老于左学 右学和瞽宗属于大学性质 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机构 殷人尚右尚西 将大学设在西郊 故称右学 右学和瞽宗以乐教为主 是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场所 右学和瞽宗 又称辟雍或西雍 商朝青铜觚 商朝青铜尊 四羊方尊 西周的官学 在文化教育上的特征是 学在官府 或称 学术官守 即在宫廷设立学校 用典章作教材 聘官吏为教师 即 官师合一 西周的教育制度就是适应上述政治 经济和思想文化统治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 西周的官学分为两类 即国学和乡学 1 国学 设在王都 为奴隶主贵族阶级开设 按学生年龄和程度分为小学和大学 国学由负责宗教祭祀和国家典礼的 大司乐兼管 即 官师合一 小学教育 小学一般设在王宫东南郊 由担任王宫守卫队长的师氏和保氏兼任教师 教育内容是德 行 艺 技能 仪 礼仪 等方面 大学教育 只有少数符合条件的贵族子弟和平民中经过选拔的优秀人才能进入大学 大学分为两种 辟雍 和 泮 pan 宫 也称学宫 辟雍 设在天子的都城 泮宫 设在诸侯的国都 辟雍还是习射的场所 故又称射宫 泮宫规模简 单 只有一学 大学实行分科教学 以礼乐为主 射御次之 2 乡学 设在地方 地方乡学有四学 校 序 庠 塾 乡学由管理民政的大司徒兼管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德 行 艺三方面 六艺 西周官学的基本学科 它起源于夏代 商代有所发展 到西周日益完善 其内容包括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二 封建官学制度的形成与确立 1 春秋战国时期 即社会动荡 王权衰落 官学衰废 文化下移 私学兴起 墨子老子孔子 荀子 孟子 庄子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 因齐国君主在都城的稷门附近设立学宫而得名 稷下学宫历史悠久 它创办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 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历时150年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养士之风走向制度化的产物 也是各学派展开思想论战的园地 它由官方主办 私家主持 是一所集自由讲学 著书立说 培养人才 咨政议政的高等学府 秦国 秦国文教政策 秦国在政治上推行法家的法治思想 禁止传授儒家学说 代表保守势力 最后走向了 焚书坑儒 的道路 在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1 统一文字 2 严禁私学 3 吏师制度 2 汉朝的文教政策 1 中央官学 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官方的高等学府 是以传授和研习儒家经典为主的国立文科大学 太学由太常负责管理 一般认为太学始于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设五经博士 置博士弟子 标志着太学的正式建立 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 其主要职责是 掌教弟子 以教学为主 同时也参与政府的政治和学术活动 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 在博士之上设有首领 西汉时称为仆射 东汉时改称祭酒 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校长 由德高望重的博士担任 汉设五经博士即 诗 书 礼 易 春秋 由皇帝征召或由公卿荐举社会学术名流担任 汉代太学学生 西汉称 博士弟子 或 弟子 东汉称 诸生 和 太学生 太学生的来源有两条途径 一是由太常在京师直接挑选 条件是 年十八以上 仪态端正者 补博士弟子 作为正式的太学生 二是由郡国县地方选送到京都 标准是 好文学 敬长上 肃政教 出入不悖 作为非正式的特别生 正式生可免除赋役并享受一定俸禄 特别生则待遇较差 太学初创时由于学生少 采用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 后来由于太学发展 学生数以万计 采用集体授课制或次第相传的形式 此外 太学允许学生自由研讨学问和向社会名流学者请教 鸿都门学与四姓小侯学 鸿都门学创设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 178年 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研究文学和艺术的学校 由三公推荐入学 它是宦官集团培养自己势力的场所 四姓小侯学创设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 66年 是朝廷专门为外戚贵族及功臣子弟设立的贵族学校 四姓 是指 樊氏 郭氏 阴氏和马氏 因他们不曾列侯 故称 小侯 地方官学 汉代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域划设置 郡国设学 县 道 邑设校 乡设库 聚设序 学与校 相当于中学 设经师一人 痒和序 相当与小学 设 孝经 师一人 三 封建官学制度的完备 魏晋南北朝 继汉开唐 其特点为 创设国子学 南朝创设玄 儒 文 史 律等学科 是隋唐专科学校和分科教学的先导 隋朝 唐朝 较为完备的学校教育 中央官学 地方官学 一 中央官学 1 唐代学制系统 六学 国子学 太学 四门学 书学 算学 律学 前三学属大学性质 后三学属于专科性质 比欧洲早约1000年 二馆 崇文馆 弘文馆 此外 崇玄学亦属大学性质 唐还设有医学 比西方早几百年 和兽医学以及天文算学 二 地方官学 地方官学属中小学性质 按行政划分 分为府学 州学 县学 由长史管辖 生源除从事 贱业杂类 外均可入学 主要任务是习礼 三 唐代官学的特点 1 封建学制体系完备 2 儒家经典成为主要教学科目 3 教师地位很高 4 学校形式多样 管理措施相当健全和严密 四 封建官学制度的发展与衰落 宋承袭唐制 其创新之处为 为皇室子孙而设的宗学 诸王官学及内小学 还有画学 辽代 在国子监下设 五京国子学 上京 中京 东京 西京 南京 金朝和元朝 除国子监外 还有少数民族语言的学校 明清 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国子监的学生统称 监生 清代把监生又分为 监生 和 贡生 中央官学的特点 1 教育世俗化进程加快 教育对象不断扩大 2 学校类型多样化 并出现了新的学校类型 宋代的武学与画学 3 教学内容不断扩大 4 各代都重视发挥太学的示范作用 不断改革太学组织形式 5 对学生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二 地方官学的发展 宋元明清时代官学的新特点 1 加强了对地方教育的管理 建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 2 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 3 学校经费比较固定 4 学校分布较广 开始重视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5 学校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私学 私学 是指不由政府主持 不纳入国家学校教育制度之内 有个人或社会集团主持 经营 管理的教育活动 西周末年 学在官府的制度被打破 私学萌芽 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 1 私学的产生 政治 士阶层的崛起文化 学术下移教育 西周官学的衰落 2 诸子私学的兴起养士之风盛行百家争鸣 儒 墨 道 法 二 汉代私学 按其发展程度 1 汉代私学 书馆 低 又称书舍 经馆 高 又称精舍 精庐 书馆属于启蒙性质 儿童八岁入学 分两个阶段教学 第一阶段进行识字和数学常识教育 第二阶段学习 尔雅 进行伦理教育 学习 论语 孝经 接受初步的儒学教育 经馆相当于大学 是专经学习阶段 弟子可分为 及门弟子 和 著录弟子 汉代私学兴盛的原因 1 社会动荡 政治斗争复杂 名儒退而授徒 2 中央政府偏重太学 为补其不足 3 官学制度尚不完善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私学 私学大师 嵇康特殊的私学 家学的兴起 诸葛亮的 诫子书 嵇康 诫子书 陶潜的 命子十章 童蒙教育的发展 千字文 四 唐宋时期的私学 走向兴盛 可分为 蒙学和大学 一 蒙学 唐代统治者较重视 全国开设了不少蒙学机构 唐人自撰的蒙学教材有 李瀚 蒙求 无名氏的 太公家教 杜嗣先 兔园册府 宋代私塾大量涌现 著名的蒙学教材 三字经 百家姓 出于此时 蒙学教育的特点 1 严格要求 打好基础 注重生活礼节 学习习惯等素质的养成 2 注重用制度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 朱熹的 童蒙须知 3 注重儿童心理 用故事等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大学 大学教育机构 书院 五 元明清时期的私学 蒙学和大学 蒙学 私塾 族学 社学和义学 社学和义学最能体现这一时期私学的特色 蒙学教材的编写进入了最好的时期 大学 书院仍是其主要形式 元代私学大师 金履祥 许谦明代私学大师 陈献章 王守仁 胡居仁 王民明清之际 黄宗羲 王夫之 顾炎武 史称 三先生 清代私学大师 颜元 李恭 世称 颜李学派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 一 起源与发展 书院萌芽于唐朝末年 到宋朝时得到迅速发展 二 发展历程 北宋时出现了六所著名的书院 分别是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应天府书院 嵩阳书院 石鼓书院 茅山书院 这些书院由于受到朝廷的褒奖 在社会上影响较大 南宋也有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丽泽书院 象山书院 白鹿洞书院 江西九江 岳麓书院 湖南长沙 朱张渡 朱张会讲 应天府书院 河南商丘 嵩阳书院 河南登封 石鼓书院 湖南衡阳 到南宋时 书院进一步制度化 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教规 如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时制订的 白鹿洞书院学规 是书院制度化的主要标志 它明确规定了书院教育的目的 教育教学过程 待人接物的原则 这种把儒家思想汇集起来 并用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 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 成为后世学规的范本和办学准则 元代书院 由朝廷任命山长 加强对书院的控制 明代书院 逐渐成为科举附庸的地位 明末宦官摧毁了所有书院 清代书院 大部分与官学无异 只有极少数保持特色 东林书院 书院的特点及影响 一 书院在教学及管理上的特点 1 古代书院具有多重作用 2 书院重视学术交流和辩论 鹅湖之会 书院 讲会 3 书院形成了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 4 书院采取多种方式教学 5 书院招生实行 门户开放 不受地域限制 古代书院的影响 第一 书院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学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第二 书院的产生使中国古代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多样化 第三 书院的发展使中国古代教育理论更加丰富和进一步深化 第五节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开始于隋朝 完备于唐朝 发展完善于宋 元 明 清 到清末被废除 共存在了1300多年 一 科举制的历史渊源 一 汉代的 察举 注重声名取士 二 魏晋的 九品中正制 二 隋唐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 隋炀帝大业三年 诏令 五品以上 宜依令十科举人 十科中的文才秀美一科即进士科 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产生 科举制的发展 1 考生来源 唐宋 生徒 乡贡 宾贡明清 科举必由学校2 具体程序 唐 府州县试 省试 吏部复试 破天荒 宋 府州县试 省试 殿试明清 童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三 科举科目 1 唐代科举科目 秀才 进士 明经 明法 明字 明算2 宋代科举科目 文举 进士 诸科 武举制举3 明清科举科目 进士科 四 科举的方法 1 唐宋科举方法 帖经 墨义与口试 策问 诗赋 杂文 2 明清科举方法 八股文 试帖诗五 考场办法 实行 别头试 限制达官子弟的特权按榜引座 加强考场管理制定严格的试卷行文 声律规则实行封弥誊录制度 杜绝评卷时徇私舞弊建立锁院制度 割断考官与外界的联系 五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流弊及终结 一 历史作用 1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促进社会稳定 2 使人才选拔与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3 使选拔人才在形式上较为公正客观 4 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 科举制的流弊 1 国家只重科举考试 忽略学校教育 2 科举束缚思想 背坏学风 三 科举制的终结 1 科举内容的改良 2 递减科举取士名额 3 科举制的终结 作弊时候用的微型书 考生在考试 作弊衣服 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用来作弊的小抄 藏在鞋底的小抄 第三章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第一节 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一 孔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 1 孔子的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与编订 六经 将人性分为三等 教育对中人非常重要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 内容重社会人事和文史 但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道德教育 立志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身体力行 即言行一致 知行统一 改过迁善和自省 教师和师生关系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身教重于言教 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二 墨子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 的代表关于人性与教育作用的主张 素丝说 即强调环境的影响 教育的作用 上说下教 反对命定论 培养 兼士 兼爱 贤士 的教育目的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教学原则 1 强说人 的主动精神 2 述而又作 的创造精神 3 察类明故 发挥理论逻辑思维 4 强力而行 的刻苦磨练精神 二 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 一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 孟母三迁 说明环境对教育的重要作用 孟子是子思的学生 继承孔子的思想 故有 孔孟之道 的说法 孟子的 性善论 教学原则 学习要专心致志 不能一心二用 道德教育 立志 意志锻炼 改过迁善 反求诸己 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 性恶论 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 教学思想 制天命 和 人定胜天 以及假物为用 的命题 关于教师地位 天 地 君 亲 师教师职责 以礼仪来教化士 农 工 商师生关系 隆师亲友 三 礼记 中的教育思想 一 大学 中的教育思想三纲领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二 中庸 中的教育思想 1 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2 关于教育教学过程和步骤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三 学记 中的教育思想1 教育作用与目的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道 2 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古之教者 家有塾 党有庠 术有序 国有学 比年入学 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 三年视敬业乐群 五年视博习亲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 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返 谓之大成 3 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 豫时孙摩 长善救失 尊师重道 第二节 秦汉魏晋时期的教育思想 一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性三品说和教育作用 性有三品 圣人之性 中民之性 斗筲之性今万民之性 待外教然后能善 教育与治国 是故南面而治天下 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教育是防止恶性发展的工具 二 三大文教政策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 兴太学 重选举 察举孝廉 三 教学 1 连而贯之 2 专心致志 3 主观的努力 王充的教育思想 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正性 禀五常之性也 即仁 义 礼 智 信 随性 父母之性 遭性 最易为人为控制的因素 教育的作用在于决定人性的发展方向 教育目标 文人和鸿儒 王充首次提出了教育应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的观点 教育内容 博通百家论学习 学知 闻见 开心意 贵用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 颜氏家训 重家庭教育 教育要及早进行 第三节 中国唐宋时期的教育思想 一 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的主要贡献 他同柳宗元倡导的 古文运动 一 性情三品说及教育作用人性是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位内发生作用人性决定了教育的主要内容二 教师论 师说 教师的任务 传道 授业 解惑 首先是传道 教师的标准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关于师生关系 教学相长 二 朱熹的教育思想 1 教育阶段 小学是事 如事君 事父兄等事 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 人生八岁 皆入小学 而教之以洒扫 应对 进退之节 礼 乐 射 御 书 数之文 及其十有五年 皆入大学 而教之以穷理 正心 修己 治人之道 2 朱子读书法 1 循序渐进 2 熟读精思 3 虚心涵泳 4 切己体察 5 著紧用力 6 居敬持志 第四节 明代和清初的教育思想 一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1 王守仁与 阳明学派 2 致良知 的教育作用与目标论 良知的特点 与生俱来 人人所具有 不会泯灭道德教育 静处体悟 事上磨练 省察克制 贵于改过 儿童教育 批判现状 顺应性情 激发兴趣教学内容是 诗歌 习礼 读书 要 随人分限所及 量力施教 王守仁 1472 1529 明代的文武奇才 被誉为立德 立功 立言的真三不朽 王守仁手迹 二 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的教育思想 黄宗羲被尊称为 梨洲先生 思想 公其非是于学校 重实学 王夫之 船山先生 第一个明确提出人性是在后天不断生长变化过程中形成的 颜元的教育思想 发展教育的前提应是经济的发展 先有 预养 后有 预教 教学方法 反对死读书和静坐 主张 习行 六斋 与 实学 教育内容 文事 武备 经史 艺能 理学 帖括 84 感谢您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