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42823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9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超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超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一 工程简介 1 二 工程概况 1 三 本方案编制依据 2 第二章 施工准备 3 一 材料选用 3 二 模板加工 3 三 混凝土浇筑安排 4 第三章 高支模体系设计总思路 5 一 水平杆的设置 5 二 剪刀撑设置 5 三 立杆支撑设置 5 四 连墙件设置 6 五 立杆下基础处理 6 六 支模架平面 立面布置图 6 第四章 拆卸施工 7 一 工艺流程 7 二 施工要求 7 三 模板拆除质量应符合的要求 7 第五章 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有关施工注意事项 9 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 10 第七章 支模及拆模安全施工措施 12 第八章 雨季施工措施 13 第九章 高温天气施工措施 15 第十章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6 一 事故应急救援机构的建立 16 二 事故应急救援器材 设备 17 三 事故信息收集联系与上报 17 四 支模坍塌应急救援方法 18 五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 18 六 触电事故救援 19 七 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处理方法 21 八 总结与完善 22 第十一章 高支模体系计算书 23 第一节 楼面模板计算 23 第二节 梁模板计算 34 一 第一类梁 400mm 1200mm 计算书 34 二 第二类梁 400mm 650mm 计算书 45 三 第三类梁 300mm 1400mm 计算书 56 四 第四类梁 250mm 950mm 计算书 67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 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 长沙市花桥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 建设地点 长沙市雨花区黎托乡花桥村十组花桥污水处理厂厂区东南位置 建设单位 长沙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湖南化工地质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监理单位 湖南长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湖南捞刀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 工程概况 花桥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位于花桥村十组花桥污水处理厂厂区东南位置 包括二期扩建及一期提标改造 二期属新建工程为污泥处理生产区 一期工程 已建规模为 16 万 m3 d 二期工程建设内容为新建 20 万 m3 本次施工土建部 分投资额约 1 86 亿元 本方案为 8 0m 含 以上超高支模方案 本工程属于超高支模的单体有 1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底板高程为 23 90m 长 23 5m 宽 13 1m 支模高 度 10 7m 搭设面积有 152 5m2 梁截面有 300mm 600mm 300mm 1400mm 250mm 400mm 250mm 1050mm 最 大梁截面 300mm 1400mm 板厚为 200mm 该模板体系属超高支撑模板系 统 采用钢管支顶 施工顺序 在底板浇筑完成 2 3 天后 满堂红支模架随池墙支模架一同开 始搭设 2 进水汇合井 底板高程为 31 00m 长 14 4m 宽 8m 支模高度 9 15m 搭设面积为 115 2m2 梁截面有 400mm 650mm 300mm 500mm 250mm 400mm 最大梁截面 400mm 650mm 板厚为 150mm 该模板体系属超高支撑模板系统 采用钢管 支顶 施工顺序 在底板浇筑完成 2 3 天后 满堂红支模架随池墙支模架一同开 始搭设 3 鼓风机房 0 00 高程为 34 80m 长 34 2m 宽 13 8m 支模高度 10 6m 10 6m搭设面积为 359 1m2 梁截面有 250mm 500mm 250mm 400mm 300mm 1000mm 250mm 300mm 最 大梁截面 300mm 1000mm 板厚为 150mm 该模板体系属超高支撑模板系 统 采用钢管支顶 施工顺序 在 1 5m 以下基础结构完成砼施工后 开始分层回填夯实土方至 标高 1 5m 夯机压实整平后 浇筑 100厚 C20砼整体支模架垫层 在 架体立杆 下垫 300mm 宽方形 18 厚木模板开始搭设满堂红支模架 4 污泥浓缩脱水机房 0 00 高程为 34 80m 长 22 2m 宽 13 2m 轴 轴交 轴 轴 支模高度 10 3m 搭设面积为 293m2 梁截面有 A C 2 5 250mm 600mm 400mm 1500mm 最大梁截面 400mm 1500mm 板厚为 130mm 该模板体系属超高支撑模板系统 采用钢管支顶 施工顺序 在 0 00 以下基础结构完成后 开始分层回填土方压实至 0 00 夯机压实整平后 浇筑 100厚 C20砼整体支模架垫层 在架体立杆下 垫 300mm 宽方形 18 厚木模板开始搭设满堂红支模架 5 生物池及污泥泵房 底板面标高为 29 5m 顶板面标高为 37 9m 板厚 200mm 支模高度为 8 2m 长 172 4m 宽 12 8m 搭设面积为 2206m2 梁截面有 250mm 500mm 250mm 950mm 250mm 600mm 250mm 800mm 250 mm 700mm 最大梁截面 250mm 950mm 该模板体系属超高支撑模板系统 采用钢管支顶 施工顺序 在底板浇筑完成 2 3天后 满堂红支模架随池墙支模架一同开始搭 设 以上五个单体进行支模体系计算时均按搭设高度 11m 计算 三 本方案编制依据 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 本工程施工图及设计文件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1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 201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江正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建筑施工手册 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201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99 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2001 10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2009 254 11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杜荣军著 12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1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 2008 14 建设部省 市有关高支模施工技术 质量 安全和文明的规定 第二章 施工准备 四 材料选用 本工程超高支模采用 夹板 木枋 钢管 的模板支撑系统 支模主要材料有 18mm 厚的夹板 50mm 70mm 的松木枋 钢管为 48 3 0 无缝钢管 可调顶托 12 14 螺栓等 其中 木材弹性模量 E 9000N mm 2 抗弯强度 fm 13 00 N mm2 抗剪强 度 fv 1 4 N mm2 48 3 0 钢管截面积 4 24cm2 惯性矩 I 10 78cm 4 截面 模量 W 4 49cm 3 回转半径 i 1 59cm 每米质量为 3 33kg m 钢材强度设计 值为 205 N mm2 落实材料进场管理及把关制度 对门架 钢管等材料必须要有产品合格证 在使用前应对其质量和完好程度按规范规定进行检查修理和分类 不合要求的 不得使用 模板及支撑必须使用合格的材料 不得使用腐朽 扭裂 锈蚀严重 变形 掉焊的材料 支顶要垂直 底部平整坚实 并加垫木 二 模板加工 1 木枋选材应统一规格尺寸 木枋宽 窄面均应刨平直 且宽面与窄面成 直角 2 梁板模 墙模 柱模按图纸尺寸 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下料 模板加工 好后 标记模板位置 型号尺寸和数量 经验收合格刷隔离剂 脱模剂 后 按要求堆放在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的场地内 三 混凝土浇筑安排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 由汽车泵输送至工作面 墙 柱采取独立浇筑 梁板钢筋绑扎前浇注完毕 梁 板砼浇注采取一次 成型的方法连续施工 第三章 高支模体系设计总思路 一 水平杆设置 1 在立杆底距地面或楼面板 200 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 置扫地杆 步距均为 1500 其余位置如图所示 2 梁底处加设一道水平杆 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 拉杆 所有满足与建筑四周墙柱顶紧顶牢或与结构柱加设水平箍箍牢水平杆的 端部均应与结构连接 增强整个支撑系统的刚度 3 梁底处设一道水平杆并且在最顶层步距梁水平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杆 4 满堂脚手架的典型受力模式为顶部水平杆件传力模式 支架受力与传力 的关键在于扣件的紧固与均衡 一要保证扣件的质量 二要重点检查扣件的拧 紧力矩为 40 65KN M 立杆顶部设可调顶托 确保立杆轴心受压 安装后的 扣件螺栓拧紧力矩要采用力矩板手抽样检查 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 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 二 剪刀撑设置 1 竖向剪刀撑 在模板支撑架外侧四周围均设置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中部纵横向每隔 10m 左右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剪刀撑 剪刀撑宽度为 4 6 m 与楼面夹角成 45 60 沿高支架四周从低至顶连续布置 剪刀撑与立杆交接处用旋转扣件 与立杆扣牢 2 水平剪刀撑 在竖向剪刀撑部位的顶部 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并在支架中部再加 设一道水平剪刀撑 3 竖向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的布置详见附图 三 立杆支撑设置 搭设高度按 11 0m 时立杆设置 a 400 1500 截面梁 枋木间距 200 梁支撑立杆的横向间距为 800 纵向间距为 1000mm 为了安全起见 在梁底增设一道承重立杆 同时 梁底立杆处设顶托 顶托长度不得超过 200 b 300 1400 截面梁 枋木间距 200 梁支撑立杆的横向间距为 800 纵向间距为 1000mm 为了安全起见 在梁底增设一道承重立杆 同时 梁底立杆处设顶托 顶托长度不得超过 200 c 400 650 截面梁 枋木间距 200 梁支撑立杆的横向间距为 800 纵向间距为 1000mm d 300 1000 截面梁 枋木间距 200 梁支撑立杆的横向间距为 800 纵向间距为 1000mm e 250 950 截面梁 枋木间距 200 梁支撑立杆的横向间距为 800 纵向间距为 1000mm f 200 厚楼板 150mm 150mm 130mm 均按此设置 枋木间距 250 立杆的纵距 b 1000 立杆的横距 l 1000 能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为结合工 程实际开间尺寸进行施工操作 立杆纵横间距统一按立杆布置图所示尺寸进行 调整 严禁超过验算尺寸 g 立杆支撑布置详附图 四 连墙件设置 1 连墙件应满足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 2008 的要求 水平间距为 6 9m 竖向间距为 2 3 m 设置一个固定结点与建筑拉结 2 连墙件采用钢管抱柱做法 连墙件与周边结构柱子拉结成一体 具体 布置如附图 连墙件布置图 所示 3 连墙件设置在水平剪刀撑下 如附图 连墙件布置图 竖向间距 与水平剪刀撑间距相同 五 立杆下基础处理 1 粗格栅 进水泵房和进水汇合井及生物池及污泥泵房底板厚为 800mm 750mm 及 950mm 在底板浇筑完成 2 3 天后开始搭设支模架 2 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在 0 00 以下基础结构完成后 开始分层回填土方 压实至 0 00 夯机压实整平后 浇筑 100厚 C20砼整体支模架垫层 在架体 立杆下垫 300mm 宽方形 18 厚木模板 3 鼓风机房在 1 50m 以下基础结构完成后 开始分层回填土方压实至 1 50m 夯机压实整平后 浇筑 100厚 C20砼整体支模架垫层 在架体立杆下垫 300mm 宽方形 18 厚木模板 六 支模架平面 立面布置图 第四章 拆卸施工 五 工艺流程 松下钢管支顶 分离龙骨与梁底模板 松下对拉螺栓 梁 拆除 梁的木压脚 支撑及侧模 底模 拆除主次龙骨 拆除水平拉杆 剪刀撑 及钢管支顶 六 施工要求 拆模时砼强度要求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序 号 模板名称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M 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 2 50 2 8 75板 8 100 8 75梁 8 100 1 底模 悬臂构件 100 2 侧模墙柱按混凝土强度表面及棱角能达到不受损坏 拆除模板支顶时 先将顶托松下 取出 50 70mm 木枋 然后按顺序撬动模 板 确保安全 使模板降下 取下模板和木枋 再拆除水平拉杆 剪刀撑和门 式架 严禁提前拆模 应经常派人对支顶的稳定牢固进行检查 若有松滑 必须 补强加固 避免结构出现变形沉裂 当符合拆卸模板条件时 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严禁单人操 作 拆除模板时 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 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 拆 下模板及时清理 归堆 并派专人看守 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七 模板拆除质量应符合的要求 1 模板拆除主控项目 底模及其支撑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或符合下表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 要求达到 100 2 模板拆除一般项目 侧模拆除时的混疑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模板拆除时 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撑宜分散堆放 并及时清运 按拆模方案观察检查 第五章 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有关施工注意事项 1 楼面钢筋堆放不得超过 2500N m2 并且楼面钢筋堆放叠加禁止超过两 吊 吊放在楼面钢筋必须立即分散转移出吊点堆放区 2 梁底模板及一侧模板安装完后即可进行钢筋绑扎 大梁钢筋绑扎完后 封另一侧模 大梁不得采用沉梁的钢筋绑扎方法施工 3 楼面混凝土浇筑由远及近 随着混凝土浇筑 泵管及架子逐渐拆除 4 根据泵送浇筑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 在每道浇筑带前后布 置振捣棒 前道振捣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坡脚处 确保下部混凝土密 实 后道振捣棒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 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 5 除了钢筋稠密处采用斜向振捣外 其他部位均采用垂直振捣 振捣点 的距离为 300 400mm 插点距模板不大于 100mm 6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为了使上下层不产生冷缝 上层混凝土振捣实 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且振捣棒下插 5cm 7 振捣要采取快插慢拔的原则 防止先将上层混凝土振实 而下层混凝 土气泡无法排出 且振捣棒略微上下抽动 使振捣密实 8 振捣时间不要过长 一般控制在表面出浮浆且不再下沉为止 9 泵送混凝土排除泌水和浮浆后 表面仍有较厚的水泥浆 在混凝土浇 筑后一定要认真处理 按标高用长刮杆刮平 用木抹子搓压 拍实 在接近终 凝前 用木抹子压光 使收缩裂缝闭合 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并浇水养护 10 混凝土浇捣过程中 不可随意挪动钢筋 要经常加强检查钢筋保护层 厚度及所有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 1 模板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方案进行 施工员 质安员要向班组交底 施工时不得任意改动 2 模板必须方正 各种连接件 支承件 加固配件必须安装牢固 无松 动现象 模板拼缝要严密 各种预埋件 预留孔洞位置要准确 牢固 3 支模前必须弹线排架 4 防模板变形措施 墙 柱和部分梁模板安装按要求设置对拉螺栓 加 固模板的支撑 对拉螺栓应专人检查 选用合格钢筋材料制作螺栓 螺帽 松 紧螺栓 在浇筑砼前所有模板进行测量检查 并在浇筑砼时派有经验的木工值 班 及时检查修正模板 支撑等 5 防漏浆措施 选用符合要求的模板或用修复合格的模板安装 避免模 板之间缝隙过大 在与已浇砼接搓处 用薄铁皮或 50 100mm 宽胶布封密缝隙 避免砼在接缝处出现漏浆 6 为确保结构几何尺寸准确 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模板制作安装除要 求接缝平整和不漏浆外 支撑系统骨架卡箍应牢固 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强度 和刚度 柱模设斜撑二道 斜撑与支承点成 45 度角为宜 不得大于 60 度角 边柱则采用拉杆和支撑相间设置 通排柱模安装时 应先将柱脚互相搭牢固定 再将两端柱模找平吊直 7 梁底 柱脚预留 200 200 清扫口 墙脚预留 5000 设一个 200 200 清扫口 以便清理墙 柱 后浇带内垃圾 8 模板安装好后要仔细检查各构件是否牢固 在浇灌砼过程中派专人经 常检查 如发现变形 松动等现象 要及时修整牢固 9 模板安装内侧要平整 接缝严密 不得漏浆 接缝宽度不大于 1 5mm 接缝采用薄铁皮或透明胶纸封口 预埋件 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 验方法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10 模板选用构造简单 装拆方便 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和砼的浇筑及养护 等工艺要求 柱头模板应按图纸及规范规定要求做 11 交叉支撑 水平横杆应紧随支顶的安装及时设置 12 当梁跨度 4 米时 梁底模跨中要起拱 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 2 主次梁交接时 先主梁起拱 后次梁起拱 13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允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 钢尺检查 基 础 10 钢尺检查 截面内 部尺寸 柱 墙 梁 4 5 钢尺检查 不大于 5m 6 经纬仪或吊线 钢尺检查 层高 垂直度 大于 5m 8 经纬仪或拉线 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14 模板的长向与单向板长向一致 板底及梁底次龙骨放在与支顶同一位 置的主龙骨上 第七章 支模及拆模安全施工措施 1 模板 支撑系统安装前 质安员应对班组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对安装方法 搭设安装顺序 技术标准 质量安全要求等做好详细的交底工作 2 严格遵守材料层级检查把关制度 模板支撑系统安装完毕后先进行班 组自检 再进行项目部验收检验 项目部验收合格后报公司验收 3 材料选用必须合格 不得采用腐朽 缺边 裂纹严重的木坊 不得采 用掉焊 滑丝 锈蚀严重的钢管 门架及扣件 4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其支架的支承部分 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不得离空 不得有悬挑木枋 5 模板 支撑系统等安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 工艺 技术规程及本方 案进行施工 6 在支顶安装过程中 应做好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待其安装完毕且 校正无误后 再予以固定 支模安装必须按施工方案进行 严禁任意变动 安 装完成后必须办理验收合格才可交下一道工序作业 7 在搭设板次龙骨时 柱顶与板交接处的板次龙骨离柱边间距不得大于 250mm 8 纵横水平拉杆垂直间距同门式架高度 水平拉杆及剪刀撑之间以旋转 扣件扣牢 9 木枋搭接处应有稳固的支顶支撑 搭接长度至少伸出可调顶托 100mm 10 楼面模板安装完毕后 应认真检查支顶是否牢固 模板面应清扫干净 模板拆除后 要清理模板面 涂刷脱模剂 11 拆除前 先设置工作平台 拆除应采用先搭后拆的施工顺序 先松可 调托座 拆去平台上门架 托座和模板后 向下拆钢管支撑 逐层拆除门式架 12 拆下模板及时归堆 并清理干净 13 在楼层拆除模板时 更不得让模板 材料自由下落 更不得大面积同 时撬落 操作时必须注意下方人员的动向 14 正在施工浇捣的楼板其下一层楼板的支顶不准拆除 15 上层安装支模时 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搭设脚手架和加设防护栏杆 16 在交通要道地区 设警示牌标识 并设专人监护 防止伤及行人 在 施工危险区域悬挂对口警示标志 设专人监护 按规定设防护措施 保持出入 口畅通 有计划清理拆除下来的材料 严禁阻塞通道 17 支模系统在安装过程中 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 严防倾覆 18 交叉支撑 水平架应紧随门式架的安装及时设置 19 模板拆除应经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 确认砼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 可拆除 20 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派专人指挥和并做好切实的安全措施 在下 面标出作业区 挂安全标示牌 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21 其余安全措施见本工程 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中的安全措施和 安全 施工技术方案 第八章 雨季施工措施 1 做好汛前和雨季来临前的检查工作 及时认真整改存在隐患 做到防患 于未然 汛期和雨季来临期间要组织昼夜值班 做好记录 密切注意天气预报 和暴雨警报 安排好应急疏散通道及安全集结中心 2 雨季来临之前 加固临时设施 大标志牌 临时围墙等处设警告牌 疏 通好施工场地内的排水设施 保证排水畅通 保证场地雨后不陷 不滑 不泥 泞 不存水 3 雨天作业必须设专人看护 存在险情的地方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 禁止作业施工 4 检查机械防雷接地装置是否良好 各类机械设备的电气开关应做好防雨 准备 大风雷雨天气应切断电源 以免引起火灾或触电伤亡事故 风雨过后 要对现场的临时设施 用电线路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当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继 续施工 5 机电设施要经常检查接零 接地保护 所有机械棚要搭设严密 防止漏 雨 并随时检查漏电装置功能是否灵敏有效 6 脚手架底部地基要做好排水 7 钢筋要用枕木或木方 地垄等架高 防止沾泥 生锈 8 浇筑混凝土前 要随时掌握天气预报 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 现场足够 的覆盖材料 要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不被雨水冲刷 已喷脱模剂的模板不被雨 水冲掉 第九章 高温天气施工措施 1 高温天气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 工地设茶水供应站 保证施工操作人员的水分补充 饮食要卫生 饭菜 要可口 确保职工健康 3 高温时期施工 应避开日照高温时间浇灌砼 必须连续施工时 对模板 输送泵采取浇水 覆盖等降温措施 4 要混凝土商考虑到天气炎热的情况对混凝土的影响 考虑增加缓凝剂延 缓砼的凝固 降低坍度落损失等 5 高温时期混凝土出槽温度控制不得高于 28 6 指派专人负责做好砼的养护工作 采用浇水蓄水养护 使砼表面经常处 于湿润状态 防止发生龟裂现象 第十章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当事故发生后 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 长 由应急救援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抢救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 保护现场 按照有关规定 及时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负责 人 及请求救援 一 事故应急救援机构的建立 1 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小组 成立指挥长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及施工员 安全员等各部门人员组成 的项目生产安全救援小组 负责领导 组织 指挥工程项目的生产安全事故救 援工作 组 长 指挥长 苏国民 项目经理 刘湘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 文进武 韦国祥 项目总工 黎波 施工员 李明德 施工员 余佳 施工员 舒志方 安全员 常石明 常杰 曾立萍 质量员 杨倩 质量员 杨小林 标准员 蒋荣竹 机械员 李平 机械员 李顺 材料员 苏琴 组 员 资料员 龙晶 2 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实施小组 包含施工项目涉及可能发生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各专业工种 按各专业队 伍 总人数的 5 比例组建一支事故应急救援实施队伍 实施成员 项目部的在场脚手架工 木工 砼工 铁工 电工 汽车司机 卫生员等 约 10 20 人 救援队伍人员名单项目部在开工后 15 天内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不同 施工阶段人员产生变化后 项目管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小组须及时对 实施小组成员及时补充完善 二 事故应急救援器材 设备 项目部现场需贮备一定数量的抢险救援物资 如 圆杉 上落钢爬梯 48钢管及卡子 千斤顶 手动葫芦 铁铲 锄头 砂箱 砂包 消防贮水池 灭火器 消防带等消防器材 汽车 现场配备 钢丝绳 粗麻绳 电工钳 绝 缘手套 绝缘鞋 安全帽 安全带 担架 急救药箱 常备感冒药 止疼药 食盐 万金油 绷带 跌打药 烫伤药 酒精 止血贴 纱布 定位夹板等 等 以上物资由项目经理负责协调 材料员负责组织购买 保养和贮备 三 事故信息收集联系与上报 3 项目部办公室配置电话或事故应急小组主要人员配备移动电话 相关人 员移动电话日常保持开机状态 发生重大事故后 最先发现事故的有关人员应 立即向项目部和公司领导报告 项目部及公司办公室有关人员得知或接到事故 报告后 应立即向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和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 援小组报告 接报告后 项目及公司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应立即组织人员对事故 进行救援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4 急救报警电话 120 5 项目部紧急电话 组 长 苏国民 电 话 13974918400 副组长 文进武 电 话 13974956125 韦国祥 电 话 13973124983 黎 波 电 话 13875805663 6 最近医院的地点及联系电话 名 称 地 址 联系电话 旺旺医院 人民东路 318 号 0731 88277512 八 支模坍塌应急救援方法 7 施工项目在班组作业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结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并保持出入口畅通 8 在施工危险区域悬挂对口警示标志 设专人监护 按规定设防护措施 保持出入口畅通 有计划清理拆除下来的材料 严禁阻塞通道 9 当支模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倒塌 坍塌 不要慌张 保持镇静 注 意事态的发展情况 方向及受影响的位置 有序指挥员工疏散 10 在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险 有危及用电安全的 应立即切断电源 确认没有继续坍塌危险的情况下 组织抢救人员 11 抢救工作 应首先抢救受伤人员 再抢救集体财产 抢险过程中要先 做好支撑加固措施 才能进入坍塌的现场抢险 防止再次坍塌伤人 12 现场急救处理 1 尽快解除重物压迫 减少挤压综合症的发生 2 伤肢固定 可用夹板等简单托持伤肢 3 伤肢降温 避免冻伤 尽量避免局部热缺血 4 伤肢不应抬高 按摩或热敷 5 如果挤压部位有开放创伤及活动出血者 应止血 但避免加压 除有 大血管断裂外不用止血带 6 迅速转住医院 13 立刻设危险区域 并设警示标志 设专人监护 保护事故现场 14 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 九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 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 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5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 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 部位 伤害性质 如伤员发生休克 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 心跳停止者 应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 保暖 平卧 少动 并将下肢抬高约 20 度左右 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16 出现颅脑损伤 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 面部转向一侧 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 呕吐物吸入 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 应初步固定后 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 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 创伤处用 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 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 医院治疗 17 发现脊椎受伤者 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 用绷带 或布条包扎后 搬运时 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 n 架或硬板上 以免受伤的脊 椎移位 断裂造成截瘫 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 搬运过程 严禁只抬伤 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18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 不要盲目搬动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 位置临时固定 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 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 以固定 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 可就地取材 用木板 竹头等 在无材料的情况下 上肢可固定在身侧 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19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 应迅速包扎止血 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 卧位 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1 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 先用生理盐水 0 9 NaCl 溶液 冲洗伤口 涂 上红汞水 然后盖上消毒纱布 用绷带 较紧地包扎 2 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纱布 棉花等作成软垫 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 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3 止血带止血法 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 橡皮带或三角巾 毛巾 带 状布条等 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 1 2 处 靠近心脏位置 下肢出血结扎在大 腿上 1 3 处 结扎时 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 每隔 25 40 分 钟放松一次 每次放松 0 5 1 分钟 20 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 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 运 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 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 脉搏 血压及伤口的情 况 十 触电事故救援 一 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 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1 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 或将电源插头拔掉 以切断电源 2 用干燥的绝缘木棒 竹竿 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 将触电者拨离电源 3 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 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 木柄斧头以及锄头 切断电源线 4 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 围巾 帽子等绝缘物品 拖拽触电者 使之脱离电源 5 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或导线缠绕在身上 救护人可先用 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 尽快采取其它办法 把电源切断 6 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 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 前 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 8 10 米的范围内 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 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 8 10 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 只有 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 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2 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1 未采取绝缘措施前 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2 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 拉和触摸触电者 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 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 如潮湿木棒 布带等 作为救护工具 3 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 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 这样对救护 人比较安全 4 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 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 或摔死 电击二次伤害 5 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 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 以利救护 二 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 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 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 并派人严密观察 同 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三 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 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 解开衣服以利呼吸 四周不要围人 保持空气流通 冷天应注意保暖 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 难或心跳失常 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 四 对 假死 者的急救措施 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 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 方法如 下 1 通畅气道 第一 清除口中异物 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 迅速 解开其领扣 围巾 紧身衣和裤带 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 假牙 痰血块 等异物 立即把病人的头侧向一边 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 插入 从口中取出异物 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入 第二 采用 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 操作时 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 另一只手的 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 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 舌根自然随之抬起 气 道即可畅通 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 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 但严 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 2 口对口 鼻 人工呼吸 使病人仰卧 松解衣扣和腰带 清除伤者口腔 内痰液 呕吐物 血块 泥土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 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 托起 使其头尽量后仰 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 深吸一口气 对住伤者的 口用力吹气 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 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 吹气力量要适中 次数以每分钟 16 18 次为宜 3 胸外心脏按压 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 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 一侧 面对伤者 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 左手置于右手之上 以上身的 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 以能使胸骨向下移动三四厘米即可 随后 将手腕放松 每分钟挤压 60 80 次 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 宜将伤者头放低 以利静脉血回流 若伤者同时拌有呼吸停止 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 还应进 行人工呼吸 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 做一次人工呼吸 十一 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处理方法 应对受伤人员迅速抢救 但要及时进行支撑加固等措施 防止事故再次发 生确保参加抢救人员的安全不受到伤害 免至受伤人员数量增加 并注意保留 现场状况以便作事故分析 搬移受伤人员前要作好现场划线标记 将受伤人员 用担架或类似物搬离危险区域后 视伤者受伤害情况由熟知救护知识的人员作 简易和必要的抢救和护理 如止血 包扎 固定等 然后再视现场条件情况 可选用现场汽车或拦截出租汽车 或打电话通知医院派急救车等方法 尽快将 伤者短时间内送往医院抢救 21 止血应急救援方法 指压止血法 主要用于动脉出血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 在伤口上方 找到 搏动的动脉血管 用手指或掌压迫骨头 即可止血 手和前臂出血 可用拇指 压迫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 脚和小腿出血 可压迫大腿根部股动脉搏动处 加压包扎止血法 一般用于创口较小处 用干净的 最好是无菌 纱布 绷带或手绢等物品堵塞伤口 外用绷带 布条等加压包扎的时间 松紧适度 止住出血即可 抬高肢体止血法 抬高出血的肢体是减缓肢体出血的一种临床应急止血措 施 止血带止血法 只要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加压包扎不能有效止血时 在出 血部位近心端肢体上选择动脉博动处 在伤口近心端肢体垫上衬垫 左手在距 止血带一端约 100mm 处用拇指 食指及中指捏紧止血带 手背下压衬垫 右手 将止血带绕伤肢一圈 扎在止血带上 绕第二圈把止血带夹在左手食指 中指 之间向下牵拉 打成一个活结 外观成一个倒置 A 字型 22 骨折应急救援方法 发生骨折后 立即将手势肢体固定 其方法是 用木板 树枝 雨伞 报 纸卷等物附在患体一侧 并在之间垫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软物品 用带子绑好固 定后 送医院救治 十二 总结与完善 23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收集 统计 审核和上报工作 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24 当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 按公司对事故的总结 分析 按 四不放过 原则吸取教训 进行整改 25 项目部应经常组织工人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和规章制度 安 全生产专业技能知识和各种急救技能 开展广泛的自查自纠工作 增强职工的 应急应变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以提高全员生产安全意识 26 全面进行安全管理评价 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岗位责任制 严格遵守和 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实现安全绩效管理与安全科学评价的有机结 合 第十一章 高支模体系计算书 第一节 楼面模板计算 一 参数信息 1 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 m 1 00 纵距 m 1 00 步距 m 1 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 m 0 1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 m 11 0 采用的钢管 mm 48 3 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 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双扣件 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 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 0 80 2 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 kN m 2 0 350 混凝土与钢筋自重 kN m 3 25 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kN m 2 2 500 3 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 厚度为 18mm 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 E N mm2 4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N mm 2 11 5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 N mm 2 1 200 木方的间隔距离 mm 250 000 木方弹性模量 E N mm2 9000 000 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 N mm 2 11 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 mm 50 00 木方的截面高度 mm 70 00 4 楼板参数 楼板的计算厚度 mm 200 00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 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 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 W 80 1 82 6 43 2 cm3 I 80 1 83 12 38 88 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 荷载计算 1 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 kN m q1 25 0 14 0 8 0 35 0 8 3 08 kN m 2 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kN m q2 2 5 0 8 2 kN m 2 强度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M 0 1ql2 其中 q 1 2 3 08 1 4 2 6 496kN m 最大弯矩 M 0 1 6 496 2502 40600 N 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 M W 40600 43200 0 94 N 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1 5 N 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0 94 N 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1 5 N mm2 满足要求 3 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0 677ql4 100EI l 250 其中 q q1 3 08kN m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0 677 3 08 2504 100 4000 38 88 104 0 052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250 250 1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 052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 mm 满足 要求 三 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截面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 W b h2 6 5 10 10 6 83 33 cm3 I b h3 12 5 10 10 10 12 416 67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 荷载的计算 1 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 kN m q1 25 0 25 0 14 0 35 0 25 0 962 kN m 2 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kN m q2 2 5 0 25 0 625 kN m 2 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M 0 1ql2 均布荷载 q 1 2 q1 1 4 q2 1 2 0 962 1 4 0 625 2 03 kN m 最大弯矩 M 0 1ql2 0 1 2 03 0 82 0 13 kN m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M W 0 13 106 83333 33 1 559 N mm2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1 000 N 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1 559 N mm2 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1 N mm2 满足要求 3 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3V 2bhn 其中最大剪力 V 0 6 2 03 0 8 0 974 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3 0 974 103 2 50 100 0 292 N 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1 2 N 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 292 N 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 2 N mm2 满足要求 4 挠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0 677ql4 100EI l 250 均布荷载 q q1 0 962 kN m 最大挠度计算值 0 677 0 962 8004 100 9000 4166666 667 0 071 mm 最大允许挠度 800 250 3 2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 071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3 2 mm 满 足要求 四 木方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 P 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 P 1 949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 kN 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 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 kN 最大弯矩 Mmax 0 524 kN m 最大变形 Vmax 1 012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6 915 kN 最大应力 524150 625 4490 116 731 N mm2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 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16 731 N mm2 小于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 计值 205 N mm2 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1 012mm 小于 800 150 与 10 mm 满足要求 五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 刘群主编 P96 页 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 16 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 0 80 该工 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 12 8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6 915 kN R 12 80 kN 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六 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 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 脚手架的自重 kN NG1 0 138 11 0 1 518 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 扣件式规范 附录 A 2 模板的自重 kN NG2 0 35 0 8 0 8 0 224 kN 3 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 kN NG3 25 0 14 0 8 0 8 2 24 kN 经计算得到 静荷载标准值 NG NG1 NG2 NG3 3 982 kN 2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 活荷载标准值 NQ 2 5 2 0 8 0 8 2 88 kN 3 不考虑风荷载时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 N 1 2NG 1 4NQ 8 201 kN 七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N A f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kN N 8 201 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o 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 i 1 59 c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 2 A 4 24 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 抵抗矩 cm 3 W 4 49 cm 3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 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 mm2 L0 计算长度 m 按下式计算 l0 h 2a 1 5 0 1 2 1 7 m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0 1 m l0 i 1700 15 9 107 由长细比 Lo 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 537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8201 184 0 537 424 36 019 N 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36 019 N mm2 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 设计值 f 205 N mm2 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 建议按下式计算 l0 k1k2 h 2a 1 167 1 012 1 5 0 1 2 2 008 m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 1 取值 1 167 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h 2a 1 7 按照表 2 取值 1 012 Lo i 2007 707 15 9 126 由长细比 Lo 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 417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8201 184 0 417 424 46 385 N 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46 385 N mm2 小于 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 设计值 f 205 N mm2 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 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表参照 杜荣军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八 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f 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g fgk kc 150 1 150 kpa 其中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 gk 150 kpa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k c 1 主框架梁下浇筑 15cm 砼带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p N A 8 201 0 25 32 805 kpa 其中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 8 201 kN 基础底面面积 A 0 09 m2 采用 300 300 模板垫板 p 32 805 f g 150 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九 计算结果 底模楼模板 18mm 第一层龙骨采用单枋 b 50mm h 70mm 间距 300mm 第二 层龙骨采用 48 3 0 钢管 钢管横向间距 1000mm 钢管纵向间距 1000mm 立杆 步距 1 50m 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正立面图 模板支撑体系搭设侧立面图 十 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 工程经验 除了要遵守 扣件架规范 的相关要求外 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 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 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 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2 立杆步距的设计 a 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 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 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 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 可采用下小上 大的变步距设置 但变化不要过多 c 高支撑架步距为 1 5m 3 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在任何情况下 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 扫地杆的设置层 必须设水平加强 层 4 剪刀撑的设计 a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 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 每隔 10 15m 设置 5 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 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 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 400mm b 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 应靠近立杆 且不宜大于 200mm c 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 当设计荷载 N 12kN 时 可用双扣件 大于 12kN 时应用顶托方式 6 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 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 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 中设置 b 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 扣件架规范 的要求 c 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 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 制在 45 60N m 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d 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7 施工使用的要求 a 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 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 最好采 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b 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 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 应的控制措施 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c 浇筑过程中 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 发现下沉 松动和变形情况及 时解决 第二节 梁模板计算 第一类梁 400mm 1200mm 计算书 1 计算参数 结构楼板厚 130mm 梁宽 b 400mm 梁高 h 1200mm 支模高度为 11 00m 结构表面考虑隐蔽 模板材料为 夹板底模厚度 18mm 侧模厚度 18mm 梁边至 板支撑的距离 0 70m 木材弹性模量 E 9000N mm2 抗弯强度 fm 13 00N mm2 抗剪强度 fv 1 40N mm2 支撑采用 48 钢管 横向间距 800mm 纵向间距 1000mm 支架立杆的步距 h 1 50m 钢管直径 48mm 壁厚 3 0mm 截面积 4 24cm2 回转半径 i 1 59cm 钢管重量 0 0326kN m 钢材弹性模量 E 206000N mm2 抗弯强度 f 205 00N mm2 抗剪强度 fv 125 00N mm2 2 梁底模验算 1 梁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 荷载类型 标准值 单位 梁宽 m 梁高 m 系数 设计值 底侧模自重 0 3 kN m 2 0 40 2 16 1 2 0 92 kN m 砼自重 24 0 kN m 3 0 40 1 20 1 2 10 37 kN m 钢筋荷载 1 5 kN m 3 0 40 1 20 1 2 0 65 kN m 振捣砼荷载 2 0 kN m 2 0 40 1 4 0 84 kN m 梁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 q 1 12 74 kN m 梁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 1 2 q 2 9 92 kN m 2 底模板验算 第一层龙骨间距 L 300mm 计算跨数 5 跨 底模厚度 h 18mm 板模宽度 b 400mm W bh2 6 400 182 6 16200mm3 I bh 3 12 400 183 12 145800mm4 1 抗弯强度验算 弯矩系数 KM 0 105 Mmax KMq1L2 0 105 12 74 4002 150393N mm 0 12kN m M max W 150393 16200 7 43N mm2 梁底模抗弯强度 7 43N mm 2 f m 13 00N mm2 满足要求 2 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 KV 0 606 Vmax KVq1L 0 606 12 74 400 2316N 2 32kN 3V max 2bh 3 2316 2 400 18 0 64N mm 2 梁底模抗剪强度 0 64N mm 2 f v 1 40N mm2 满足要求 3 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振捣砼荷载 则计算荷载 q2 9 92kN m 挠度系数 K 0 644 max K q2L4 100EI 0 644 9 92 4004 100 9000 145800 0 39mm L 250 400 250 1 20mm 梁底模挠度 max 0 39mm 1 20mm 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 3 第一层龙骨验算 钢管横向间距 L 800mm C 300mm 300 800 0 375 第一层龙骨采用木枋 b 50mm h 70mm W bh 2 6 50 702 6 57167mm3 I bh 3 12 50 703 12 200083 3mm4 1 抗弯强度验算 a 梁传荷载计算 q q1 第一层龙骨间距 梁宽 12 74 300 400 9 555kN m Mq qcL 2 8 9 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