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以及人才需求情况调查.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33984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以及人才需求情况调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就业以及人才需求情况调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就业以及人才需求情况调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以及人才需求情况调查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本次调查通过对学生和企业的双向了解可以促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使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增加就业几率。1调查目的 最真实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最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以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2调查对象 4调查分析 163%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其余35%为“有点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有44.21%的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这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 65%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很不满意”或“不满意”。学校急需对就业指导进行改革,从而使之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同时提高学生满意度。 3. 与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在校大学生由于还没有被马上推到就业的时间,所以还有很多可以选择思考的时间,所以抱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学生比例增加较快,.而表示信心十足的比例相应下降,与毕业生(13.39%)相比,比例降为8.01%。外企仍是在校大学生中的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上届毕业生(29.85%)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超过了国企(15.69%),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4.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商业,服务类企业将有兼职经历者作为招聘首选。在企业看来,大学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认为大学生要求的薪酬福利合适的比例仅仅约有5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对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企业所能给与大学生的薪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企业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局面。 5问题分析 4大学生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不完善。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不完善会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一方面,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运行缺乏了解,对相关单位的人才期望情况反映滞后,不能有针对性地主动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另一方面,大学生很难通过多方渠道全面展示自身的知识技术能力等深层次的优势,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虽然政府提出要建设大学生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在,但实际上依然是被动的等待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来向自己获取信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对于就业市场多样化的适应能力。5对大学生到普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工作的保障不足,对大学生创业工作支持不够,宏观调控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普遍对政府在宏观调控、就业服务方面的作用的认识比较模糊。这与就业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大学生自身的信息渠道不畅通有一定关系。在这种条件下,政府在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就业市场中的社会资源也无法得到有效整合,大学生就业市场因而出现了“假性饱和”的现象。对大学生到普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工作的保障不足。五分之一的同学有意去基层锻炼、服务农村、支援西部,这个数据虽然乐观的,但是目前这方面的教育宣传、组织动员工作还不得力,对服务基层的同学的财力支持还不到位,对普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工作的待遇保障还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目前大学生就业还是偏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大学生创业工作支持不够。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带来大学毕业生总量的持续增长,社会将难以提供足够多的合适就业岗位,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转变旧有的就业观念,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大学生需要有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不能满足于做求职者,还要有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准备。大学生创业也存在很多局限,比如知识积累不够、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不够成熟、缺少运作资金、创新能力较弱等等,因而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区高校大学生认为政府在创业教育、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得不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还不够完善。6 结论与建议 1、 调整心态,放底架子,虚心学习,在能力没达到时到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些,更务实些,平衡眼高手低的心态,心态要端正,从基础做起。 大学生在首次就业时,要有好的心理素质,不要期望太高,即使不如意,可作为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心态放平。关键是心态的转变、对职业的预期值也适时加以调整;大学生应提高敬业精神和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端正择业的心态调整以及注重职业道德。 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调整心态。 应该更加地深化他们的专业知识,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要有适当的薪酬期望。专业理论不全面,缺乏基础操作技能,薪酬待遇期望过高。现在的大学生基础知识太薄弱,职业素质也有待提高。 企业喜欢录用有德有才之人,希望毕业大学生们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确切地说,这是其自身素质的表现。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道德素质很重要的,不要忽视。提高品德修养 增强实践经验。 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实践,端正就业态度。希望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目前的情况,及时调整就业心态,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达到理想就职。 提高自身素质;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调整就业心态。建议多参加社会实践,这对求职者、对企业而言是双赢。加强社会实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务实勤奋。 2、 做好职业生涯教育,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有趋同现象,他们大多都会优先选择诸如高薪酬、国企等用人单位,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却很难达到毕业生的要求,最后造成多数毕业生争夺少量的职位而忽略了其他职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中,引导学生认清现实,理性选择,不要盲目跟风,只重经济条件,应该认真了解行业知识,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最有效的途径是现场招聘会以及网络招聘,因此,学校应及时发布社会以及各高校举行的招聘会信息,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举办一些高质量的招聘会,特别是同专业或同行业的小型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就业平台,同时,学校应加强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信息传递的作用,丰富招聘形式,拓展招聘渠道。此外,学校有必要针对不同的毕业生开展个性化的辅导,比如根据不同专业的毕业生求职意向分析行业特性以及行业前景,教授相应的面试技巧,仔细讲解毕业生经常碰到的问题如协议书作用、劳动合同法的认识以及试用期、转正期的相关知识,教育毕业生如何保护自身权益。3、 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学校招聘。各高校吸引企业参加自身举办的校园招聘会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作为高职院校,必须以高素质的毕业生来吸引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学生就业。特别注意的是,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举办针对同类专业或行业的小型专场招聘会。4、 4通过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促进与企业招聘的对接通过调查,毕业生普遍反映在校期间的实践学习与社会需求脱节,在就业过程中因为缺乏相关专业技能以及实践经验而遭遇挫折。这反映了学校在教学实践环节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要解决这个问题,学校首先要对企业、社会需求以及实际工作岗位作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开设学以致用的课程,传授市场需要的专业知识,提前获得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以及工作经验,为将来就业做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