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BIM模型.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632188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幕墙BIM模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幕墙BIM模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幕墙BIM模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幕墙信息模型19.1一般规定19.1.1本章节制定的目的在于推进幕墙信息模型在幕墙工程建设中的可用性,提高幕墙信息模型相关技术在浙江地区幕墙行业中的应用能力建设。19.1.2幕墙信息模型可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需求单独创建。对于空间关系复杂的曲面异形幕墙,宜创建并应用幕墙信息模型。19.1.3幕墙信息模型作为建筑信息模型的一个子项,应与建筑信息模型的管理要求相一致。19.1.4幕墙信息模型应根据幕墙工程设计建造实施阶段的不同,由承担幕墙设计建造责任的幕墙设计单位或幕墙承建方创建。19.1.5幕墙信息模型宜由幕墙专业设计人员创建,并基于模型输出二维图纸。在不具备先模型后图纸的情况下,可由建模人员在幕墙专业设计人员的指导下依据幕墙设计图纸进行翻模。19.1.6幕墙信息模型的创建、应用、交付及维护,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9.2模型创建19.2.1幕墙信息模型的建模范围应与项目幕墙设计建造合同中定义的工作范围相一致。19.2.2幕墙信息模型的创建及维护应与幕墙设计建造的阶段相对应,在幕墙的方案设计、深化设计、施工建造、竣工交付阶段分别创建并维护,正确反映幕墙设计建造的真实信息。19.2.3建模软件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建筑信息模型管理要求、幕墙造型的复杂程度、模型应用规划等,在幕墙设计建造实施的不同阶段分别确定。19.2.4幕墙信息模型的创建流程一般包含:建模准备、模型创建和模型校核三个阶段。19.2.5建模准备阶段包括:基础资料梳理与确认、建模及应用规划、软硬件准备等。19.2.6建模及应用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组织架构及人员配置组织架构中至少应包括:模型管理人员、模型创建及应用人员、模型校核人员。应明确各项目角色的具体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宜选择具有幕墙专业设计能力的人员完成建模工作。2软硬件配置方案软件的选择应符合本规范19.2.3条,详细规划各阶段建模和应用所使用的软件类型、版本号和交付格式。硬件的配置应考虑建模及应用软件需求,合理规划模型大小的基础上,考虑高综合性价比,减少资源浪费。3工作流程与协同方式幕墙信息模型的创建及应用工作流程应与项目管理方对建筑信息模型的管理要求协同,依据建筑工程各参建方的工作范围及职责,完成模型创建与校核、模型应用、提交审核、模型修改、复核批准、上报成果等工作。对于有协同工作平台要求的工程项目,还应符合协同平台软件的操作要求进行相关操作。应清晰描述幕墙与相关专业之间的交接界面、接口做法及施工顺序,并确定符合项目管理要求的模型传递路径。4建模标准模型精度标准的确定应依据本规范19.5节定义的相关要求执行,对不同阶段交付的模型成果应达到的几何精度和信息精度等级进行明确定义。应依据本规范19.2.10条定义的建模规划标准对模型的单位及坐标、拆分、命名、颜色、文件及文件夹命名进行详细规定。5建模计划应根据项目特点及幕墙设计建造总计划制定与实施进度匹配的建模计划。模型交付成果应与建模规划中定义的模型拆分原则匹配,依据拆分原则分批次分阶段完成模型创建和成果交付。6模型应用计划模型应用计划应与建模计划相匹配,在各阶段模型创建完成后即展开应用。针对加工、施工的模型应用,应在实际现场工作开展之前完成,并将应用成果传递给现场使用。19.2.7幕墙信息模型的创建应根据本规范19.5节中定义的精度等级顺序由低到高完成。19.2.8不同精度等级的模型创建时宜考虑对更高精度等级模型的延续性,即更高精度等级的模型应可在低精度等级模型的基础上深化完成。19.2.9幕墙设计建造的不同阶段对模型成果的几何精度和信息精度的最低要求应符合表19.2.9的规定。表19.2.9幕墙设计建造的各阶段模型成果最低精度等级要求幕墙实施阶段几何精度等级信息精度等级方案设计阶段G3I2深化设计阶段G4I3施工建造阶段G5I4竣工交付阶段G5I519.2.10幕墙信息模型的单位及坐标、拆分、命名、颜色、文件及文件夹命名的规划标准要求应符合具体工程项目制定的建筑信息模型建模规划标准的要求。当工程项目无相关标准要求时,应按照本规范19.2.11条要求的基本规划原则创建。19.2.11幕墙信息模型创建基本规划原则如下。1单位及坐标长度单位为毫米(mm),标高单位为米(m)。采用建模软件自带的通用坐标系,以相对标高0.000为坐标原点的Z轴坐标点。2模型拆分标准幕墙信息模型的可选拆分方法如下:1)以建筑楼体划分进行拆分2)以幕墙系统类型进行拆分3)以单独楼层进行拆分4)以幕墙安装区域和批次进行拆分5)以模型构件材料进行拆分3模型及构件命名规则模型与构件命名应由英文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模型命名应以拆分先后顺序逐级命名,以体现模型之间的从属关系。模型文件的一般命名方式如下:项目编号或项目简称_设计建造阶段_建筑楼体号_幕墙系统编号_所在楼层号_施工区域或批次号_八位数字日期。应对模型中独立幕墙构件进行命名,同一种类型的构件采用相同的三个字母的英文代号,一般为构件名称简写,同一类型构件中不同规格之间采用三位阿拉伯数字区分。4模型色彩标准对模型中的构件依据材料的不同赋予不同颜色。模型颜色以RGB标准进行定义。5文件夹及文件命名规则信息模型相关文件夹一般分为核心文件夹和项目文件夹。核心文件夹包含:族库文件夹、标准文件夹及样板文件夹。项目文件夹一般包含:设计依据文件夹,包含建筑设计文件、建筑结构文件、幕墙设计文件、关联专业文件。模型创建文件夹,包含临时文件、模型成果文件。除模型文件外,其他文件的命名应按约定的规则保持文件名称的唯一性。19.2.12幕墙信息模型的校核应选择具有幕墙专业设计能力的人员完成。19.2.13模型校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模型与建模标准的匹配度校核。2 模型精度校核。应对模型的几何精度和信息精度进行分别校核。3 模型与图纸的匹配度校核。19.3模型应用19.3.1幕墙信息模型的应用应满足项目幕墙设计建造合同中定义的模型应用要求。19.3.2幕墙信息模型的典型应用包括:模型可视化、碰撞检查、算量统计、施工进度模拟、施工工艺模拟等。19.3.3对于幕墙信息模型可视化应用的工作方法和通用要求如下:1 可视化应用是模型最直接最简单的应用,可贯穿幕墙设计建造的各个阶段,具体应用点包括:外立面效果确认、幕墙构造空间关系检查、关联专业或设计施工交底等。2 宜选择可使模型轻量化的软件进行可视化应用。19.3.4对于幕墙信息模型碰撞检查应用的工作方法和通用要求如下:1 碰撞检查是将需进行碰撞检查的不同模型或构件通过软件进行空间关系分析,并快速得出碰撞体之间空间关系的量化结论。2 碰撞检查在方案设计阶段可应用于主体结构与幕墙面之间的空间尺寸初步确认。3 在深化设计阶段,可通过幕墙设计模型与主体结构设计模型的碰撞检查,具体判定幕墙构造对空间关系的需求是否满足。通过幕墙信息模型与关联专业的碰撞分析,判定幕墙设计为关联专业预留的空间是否满足需求。4 在施工建造阶段,可通过幕墙设计模型与主体结构现场模型的碰撞检查,具体判定幕墙设计对主体结构偏差的适应性是否满足要求,并确定幕墙安装的空间是否满足施工需要。5 幕墙与关联专业之间的碰撞检查,宜在采用由相关专业承建商创建的信息模型的基础上进行。19.3.5对于幕墙信息模型算量统计应用的工作方法和通用要求如下:1 算量统计是基于幕墙信息模型中包含的信息和几何数据进行分类统计进而获得所需的指定量化数据。2 在幕墙方案设计阶段,可基于模型进行初步工程量的统计分析,并根据预植入的幕墙平米单价信息进行幕墙造价估算。3 在幕墙深化设计阶段,可基于模型进行精准工程量的统计分析,并对幕墙材料进行标准平米含量测算,并根据预植入的幕墙材料单价进行幕墙概算统计。4 在幕墙构件加工组装阶段,可基于模型中预植入的加工批次顺序,结合模型施工进度计划,对加工计划进行合理排布。5 在幕墙施工建造阶段,可基于模型中安装区域及批次的划分,并结合幕墙施工进度计划、材料单价进行资金流量分配分析。19.3.6对于幕墙信息模型施工进度模拟应用的工作方法和通用要求如下:1 施工进度模拟是基于幕墙信息模型中包含的安装时间信息,通过模拟软件按现场施工顺序逐个显示该时间点安装的幕墙构件或单元板块。2 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施工进度模拟,可辅助判定施工进度要求对系统选择的影响。3 在深化设计阶段进行多专业交叉施工进度模拟,可辅助对幕墙与其他专业交接接口设计的合理化。4 在幕墙施工建造阶段进行多专业交叉施工模拟,可辅助优化施工工艺及工期、合理化施工顺序、协调施工机具及设备设施的综合利用以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19.3.7对于幕墙信息模型施工工艺模拟应用的工作方法和通用要求如下:1 施工工艺模拟是基于包含施工现场工况,施工机具及设备设施的信息模型,利用软件对整体或局部区域的幕墙施工过程进行机具动作及安装路径设定并展示的方法。2 在幕墙施工建造阶段进行施工工艺模拟,可辅助合理化施工方法设计、提高设备利用率、保障施工质量、优化重难点部位的施工工艺等。19.4模型交付19.4.1幕墙信息模型的交付应满足项目幕墙设计建造合同中定义的交付标准。19.4.2不同阶段所交付的成果模型应是依据本规范19.2.10条定义的建模规划标准创建的,并符合本规范19.5节定义的精度要求。19.4.3依据本规范19.5节定义的各级精度的幕墙信息模型应分别作为模型成果单独交付。19.4.4幕墙设计建造各阶段交付的模型应包括:采用建模软件创建的可编辑的源模型,以及输出为可被模型轻量化软件读取的模型格式。19.4.5幕墙竣工模型宜作为技术资料的一项内容在幕墙竣工验收时一并检查。19.5模型精度19.5.1幕墙信息模型的精度应符合工程项目制定的建筑信息模型建模精度标准的要求。当工程项目无相关标准要求时,应符合本规范中19.2.9条定义的幕墙信息模型最低精度要求。19.5.2幕墙信息模型精度包括模型几何精度和模型信息精度。19.5.3各等级模型几何精度应符合表19.5.3模型几何精度等级定义表。表19.5.3 模型几何精度等级定义表精度等级构件分类G1G2G3G4G5主材分格线位置近似体形状准确外轮廓完整内构造精细全尺寸辅材无无准确外轮廓完整内构造完整内构造零件无无无准确外轮廓准确外轮廓注:1表中模型构件分类描述定义如下:主材:面材、龙骨等主要系统构成材料。辅材:转接件、埋件、阴影盒衬板、胶条、封修板等次要系统构成材料。零件:螺钉、加强筋、垫片等非主要系统构成材料。2表中模型详细程度描述定义如下:分格线位置:以线元素描述幕墙分格的空间边界关系。近似体形状:以近似的体量元素描述构件,不要求精确尺寸,无细节。准确外轮廓:要求构件模型有准确的外轮廓边界,以定义不同构件之间的空间关系,对构件内部尺寸无细节要求。完整内构造:要求构件模型有准确的外轮廓边界和内构造细节,以定义构件的产品状态。精细全尺寸:要求构件模型的全部几何尺寸与构件被安装后的真实状态一致。19.5.4各等级模型信息精度应符合表19.5.4模型信息精度等级定义表,模型信息的格式及体现方式应符合表19.5.5的定义。表19.5.4模型信息精度等级定义表精度等级信息类型I1I2I3I4I5几何信息有有有有有材料信息无有有有有制造信息无无有有有建造信息无无无有有维保信息无无无无有19.5.5幕墙信息模型的信息类型包括:几何信息、材料信息、制造信息、建造信息、维保信息,其体现方式依据表19.5.5 模型信息格式及体现方式定义表执行。表19.5.5 模型信息格式及体现方式定义表信息类型信息内容信息格式体现方式几何信息几何尺寸数值模型位置数值模型颜色数值模型二维表达模型/图纸模型/附件续表19.5.5 信息类型信息内容信息格式体现方式材料信息材料名称文本模型材质文本模型技术参数文本模型材料单价数值模型材料产商文本模型质保书图片附件质保时限数值模型制造信息加工制造商文本模型产品合格证图片附件生产日期文本模型产品单价数值模型建造信息施工日期文本模型施工单位文本模型设计年限文本模型维保信息维保单位文本模型维保频率文本模型免保时限数值模型注:1材料单价及产品单价可由建设单位或其授权单位确定是否录入。2模型中施工日期的范围及精度可由建设单位或其授权单位确定是否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