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版块二 中国近代史 主题十三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631053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版块二 中国近代史 主题十三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版块二 中国近代史 主题十三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版块二 中国近代史 主题十三 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十三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这一时期是急剧变化的时期 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社会生活习俗开始变化 1 政治上 政治变革此起彼伏 2 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在曲折中发展 3 社会生活上 在西方资本主义生活观念的冲击下 新现象层出不穷 考点35张謇兴办实业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8年2考 中考说明 简述张謇兴办实业的史实 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以 申报 商务印书馆等为例 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 易服饰 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一 张謇兴办实业 识记 一 背景1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 甲午中日战争后 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 开采矿山 进行经济掠夺 刺激了中国一部分官僚 地主和商人 掀起了兴办实业的热潮3 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 必须要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二 口号 实业救国 三 概况1 张謇是清末状元 提出了 实业救国 的口号2 张謇心怀 实业救国 的志向 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大生纱厂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家规模较大的棉纺织企业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大生纱厂等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战后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这些企业最终被吞并 四 评价 张謇创办实业的历程 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识记 一 特点1 受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 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2 它们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差 发展不平衡 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如纺织业 面粉业等 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3 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上海 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2014 21 4 4 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缓慢发展 总体发展水平落后 2016 14 5 发展短暂且曲折 根本原因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二 历史作用1 经济 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 政治 促进了资产阶级的诞生和发展 为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促进了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发展 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条件3 思想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为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同时也推动了近代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三 启示 近代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前提 拓展思考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 有利因素 西方列强侵华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兴办实业 实业救国 思潮和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及外资企业的刺激都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政治 经济环境 2 不利因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身的特点 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近代中国政局动荡 缺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 大众传媒的发展 社会习俗的变化 识记 一 大众传媒的发展1 报纸 1 申报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申报 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也是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主要刊载新闻 评论等内容 它的办报形式大都为后来的报纸所继承 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 申报 比较详实地记载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的曲折历程 保存了大量的经济 文化 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史料 被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 百科全书 2 其他报刊 天津的 大公报 上海的 新闻报 和延安的 解放日报 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上海的 东方杂志 陈独秀创办的 新青年 和邹韬奋主办的 生活 周刊 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2 出版机构 1 商务印书馆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 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 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 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 其他出版机构中华书局 开明书店 生活书店等 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 成为出版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3 影响 报纸 出版机构等大众传媒的发展 有利于民众了解国内外时事 传播了西方科技 开阔了国人视野 改变了传统观念 有利于进步思想的传播 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二 社会习俗的变化1 原因 辛亥革命引进新的社会理念 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2 表现 1 剪辫 易服和劝禁缠足 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 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习的法令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劝禁女子缠足 做中华民国新国民 2 改称呼 辛亥革命后 取消 老爷 大人 等称谓 代之以 先生 君 等平等的称呼 3 易服饰 西服成为男士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 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饰 女士的高领服饰逐渐流行起来 后来人们又将高领服装改造成为现代旗袍 4 变礼仪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 代之以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3 其他 西餐 西式蛋糕 洋酒 洋烟 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 文明结婚 集体婚礼 公葬 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 公园 咖啡馆也在大都市风行一时 在时装 烫发流行之际 旗袍 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4 特点 1 从总体上看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是不平衡的 且呈现出新旧并呈 多元发展的特征 2 从历程上看 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 3 从程度上看 随着民主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加深 4 体现了近代自由 民主 平等的思想观念5 影响 有利于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工业化进程 有利于冲破旧的思想束缚 解放人们的思想 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拓展思考 谈谈你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 1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 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反映了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 社会变革改变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又使社会变革的结果得到巩固 3 生活习俗的变化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说明近代民主 科学 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