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论证有效性分析及常见逻辑错误.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629192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BA论证有效性分析及常见逻辑错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MBA论证有效性分析及常见逻辑错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MBA论证有效性分析及常见逻辑错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BA论证有效性分析及常见逻辑错误读材料这是写好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基础。出题者会给出一篇约400字的材料,就某一观点展开论说。你要做的是,在8分钟内,一边阅读文章,一边拿笔标记不符合逻辑的结论、定义或观点的问题句子。哪怕只有一点疑惑,也要标记出来。如此一来,你的要点框架就有了。写标题根据个人习惯,可以在写文章前拟好标题,也可以在全部写完后再根据文章拟标题。不过,后者在写完文章后,千万不要忘记你标题还没写,标题漏写会扣2-3分。 怎么拟标题?注意,不要将标题写成你的立论,而是要写成质疑材料中结论的形式。比较常见的有:(1)一则的论证处自动补齐,如值得商榷、缺乏说服力、有待证明、不严谨这是万能型的句式,优点是比较稳妥,不会出错;缺点是偏于保守,不能吸引老师的眼球。(2)材料的结论+吗?反问材料中的结论,如人类真的不必干涉自然吗?迁都真的可以治堵吗(3)对的质疑处同样也是材料的结论,如对只利用赏罚就能治理好臣民的质疑。我们看到,(2)(3)点都是在标题中加入了材料中的结论,进而用不同方式表达了自己不赞同的态度。大家拟标题的时候也可以效仿这种方式,从标题开始就亮瞎阅卷老师的眼睛。写正文 在写论证有效性分析之前,最好看一些优秀的模板和范文,把握大致的行文结构,如开头怎么写,怎么收尾,各个要点部分该怎么动笔内容分析:大部分同学不知道该如何写,写什么;论证有效性分析误写成论说文,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写逻辑的点,和分析;关于论证有效性分析切记最好不要直接表达比如“类比不当”、“数字分析有误”、“偷换概念”之类的,如果不是特别清楚的话,特别是首句和尾句,不然一旦出现错误就直接判“死刑”; 论说文切记不要出现头重脚轻,可采用论证法或者举例说明法来写。(1)开篇第一段承上启下,直指所给材料的论证、结论是有问题的。“上述论证材料旨在(说明问题、结论),但是由于论证过程存在若干逻辑漏洞,(其结论)是值得怀疑的(值得商榷的)”(2)中间根据你的要点分出若干段落,可以用首先、其次、再者、最后等词语来引导段落。大致格式是:略引原文+指出所犯错误的名称、类别+分析原因。首先,(另有他因类)上文中(结果)是基于(原因1),但是(原因1)是否是导致(结果)的唯一原因呢?显然可以导致(结果)还可能存在(原因2)、(原因3)等诸多的影响因素。材料存在归因不当。其次,(混淆概念类)文中在概念的使用上也存在某些问题/也很模糊。比如,在说到(事件1)时,上文中用的是(概念1),而在说到(事件2)时候,用的却是(概念2)。这两个概念显然是前后不一致的,因为(概念1或概念2)不仅仅只是(概念2或概念1)。这种概念混淆的问题,也大大削减了上文推理的严谨性和有效性。另外,(不当类比类)文中未能将故事/寓言)和(企业经营之道/启发)进行有效的类比。故事/寓言是因为(原因1),(企业/启发)是因为(原因2),二者的规律也许有某种共性,但也有本质的区别和界限。上述论证把故事/寓言,一般化为(企业/启发)应对不确定性的普遍性原则,似乎概括有些轻率,因此,不具有客观类比性。再者,(以偏概全类)上文中对(调查/个案例子)的叙述也很含糊,文中并没有提供(调查/个案)存在的可信依据。就算(调查/个案)是真实的,读者并不知道该项(调查/个案)是否具有典型性。文中论述有以偏概全的嫌疑。(3)结尾段落说明材料的论证、结论是有限的、值得商榷的。综上所述,原文通过(论据、材料,得出的结论),是难以使人信服的。综上所述,论述者忽视推导结论的诸多条件和因素,片面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论证,所以,论述者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主要的逻辑问题:一、以偏概全简单枚举法的结论是或然而非必然的,可靠的结论往往建立在,数目,范围充足的,取样对象之间的差距要够大。我们通常把样本过少、结论明显过假,或者过于简单的方法称为“以偏概全”。常见问题有: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情况;有论证条件过于单薄无法支持论证的情况;也有对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不够清楚准确的情况。例:在针对巴黎市民对垃圾食品偏好度的调查中,调查人员在巴黎的各大麦当劳餐厅随机抽取了 300人做调查,发现巴黎市民更喜欢程度高达75%。分析:该调查的样本仅仅来自于巴黎的快餐厅,在巴黎快餐厅吃饭的人就餐偏好不能代表巴黎市 民的就餐偏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二、类比不当作类比的两个事物之间固然有相似之处,但也与所差别。于是从两个或两类事物的某些地方的相似,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地方仍相似的结论,就不具有必然性。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很多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是它们的已知相同属性与推出的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其相关程度越高,类比结论的可 靠性就越大。相反,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小。例:熊猫和棕熊是近亲,他们都具有相似的牙齿额肠道结构,适应于肉食,所以,熊猫常用的食 物是肉类。分析:该例中就用到了类比不当的错误,熊猫和棕熊虽然在很多地方具有相似之处,但是他们的 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大不相同,这些是构成两者食物结构不同的原因。类比除了两个物体之间的类比还有同一个物体不同时间的类比,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类比都是有 问题的,因为当时间发生了变化,物体所处的环境也可能发生了变化,而且不能排除偶然性。例:上次我打得赢他,我这次一定也打得赢。分析: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三、因果倒置因果关系具有共存性。指原因和结果是在时空上相互接近的,并且总是共同变化的:原因的变化 将引起结果的相应变化,结果的改变总是由原因的改变所引起。但因果之间的共存性也容易引起人们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犯“倒置因果”的错误。例:为了加快我国的发展步伐,必须大力发展私人轿车工业,因为在发达国家中,大部分人都有私家轿车。分析:这一论证就是倒置了因果关系。应该说私人拥有轿车是发达国家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四、无关因果指论证者将毫无因果关系的论据与结论生拉硬拽在一起的一种表现。例:我在学校都很受人欢迎,因为我每天穿的都很漂亮。分析:穿的漂亮和受人欢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成为直接的因果关系。很多时候人们会用先后顺序来判断因果关系,这也是无关因果。例:我一坐到我的座位上,电脑就死机了,所以我一定是做错了什么。分析:电脑死机和我坐到座位上两者虽然有先后的关系,但这两个关系并不具有因果联系。五、单一因果在科学实验中,判断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中往往要求使用单一变量法,来保验证某个变化对结果的 影响。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发生的的很多事情是有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在没有办法将其他因 素一一排除的前提下,不能断然决定是某一个或两个因素导致了结果的产生。例:张明很胖,他一定很少做运动。分析:张明的胖是多种原因一起构成的,不能断定是很少运动造成的。六、偷换概念偷换概念是将一些貌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常见手段:1.把对方言论作出曲解,把它推翻,再假装已经推翻了对方真正的言论。2.断章取义:从对方真正的言论中选取有误导性的段落。3.选取其他与对方拥有相同立场的人,把他们支持该立场的软弱论据推翻,再假装已经辩倒“ 所有”拥有该立场的人,从以推翻该立场。4.虚构一个行为和信念遭受批评的人物,再声称该人物为对方言论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例:小明:“我不认为孩子们应该往大街上乱跑。”大文:“我反对,把孩子们关起来,不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那真是太愚蠢了。”分析:大文把不让孩子们在大街上跑,曲解为把孩子关起来,不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这就是典型的偷换概念。七、自相矛盾自相矛盾在逻辑上是违反了排中律,排中律的内容是:意为任何人不应同时否认一个命题(A) 及其否定(并非A),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否则就会犯“两不可”的错误。例: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 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同世而立。这个就是典型的自相矛盾例:“提高邮票价格,可以产生更多的收益,减少邮件流量”。分析:论证者提高邮票价格的目的是为了使邮政业景气起来,而这样做的结果又会减少邮件流量 ,就出现了目的与结果之间的矛盾。最后,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要注意分析的内容深度、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