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25664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要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经验很重要。但在我看来,应变能力更重要,因为班级里随时都可能发生你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个学期,我带的初二(3)班,就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 这个班级在初一年时,班风良好,纪律、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很不错。上学期期末还拿到了芗城区第三名,真是让我感到欣慰。 这个学期上了初二,这是他们人生当中的一个转折点,至关重要。作为班主任,我早已经准备好了,要正确地引导他们去面对生理上的变化,去化解他们学习上的压力。可是,这个学期以来,班级的状况甚是不妙。 开学前三周,上课的纪律差,学生精神面貌差,无心学习。第四周星期一早读课,我一到学校,整个班级乱成一片,迟到的迟到,说话的说话,抄作业的抄作业在早读课开始了五分钟之后,还是静不下来。就这样,我对他们进行了冷处理。 假装对他们漠不关心,可学生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让人看了特别心寒。他们越是不在乎,我就越发的着急。难道这些孩子真是这么坏?对这个班级一点不在乎?对我这个班主任一点感情都没有?在我耐心的教育引导之后,还是没有什么效果。 面对班级现状,我一直和其他的老师在探讨,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方法解决。说来也巧,那天下午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恍然大悟。 那天下午放学,我正准备回家,在教室门口遇到了一个家长,我主动上前打招呼:“你不是某某的父亲么?有事吗?”谁知得到的却是冷冷的一句:“对,我接孩子回家,怎么了”。我只能无趣地走开,不料这个家长随后而至,兴师问罪的说了一句:“你们班级那么乱,我的孩子怎么读书?”听了这句话,我先是一愣,心想这个家长怎么这么没礼貌,没修养?再来便是生气。他说我们班乱,一下子抹煞了我所做的工作啊!于是,我请这个家长办公室好好谈一谈。 我把那个家长的孩子也叫到了办公室,问她:“我们班级纪律差,是不是老师上课,你都听不见?当别人说话时,你呢?”她半晌不吭声。她的父亲说道:“不用怕,有什么话直说”。哪有这么嚣张的家长啊?好像我们老师虐待了他的女儿。这下我气极了。那个孩子开口对她父亲说道:“别人讲话的时候,我就让他们安静”。她的父亲听了,一脸不满:“你当什么班干部,为什么要管别人?”我说:“她当副班长,不过,我已经当全班同学面说过了,班委不用管,一切由我负责”。听了我的话,那个学生和家长无话可说。 见此形势,我抓住机会反映这个孩子的情况。开学才几周,我已经找这个孩子谈过几次话了。原因是英语老师利用午休时间辅导她,可她却要么不做习题,做了就不带,有时干脆不来。每次在我的面前,她都点头答应,却每次都反悔,说到做不到。那家长见自己的孩子这样,推托要走,让我有情况打电话通知他。我继续展开攻势:“这个班级上学期末我们班是芗城区第三名,是一个好班级,最近,由于一部分同学放假之后心收不回来,再加上我的严格要求,所以才会这样,我只是希望他们为了班级能够团结起来。”那个家长听了,之前兴师问罪的气势没有了,态度也改变了,只好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我自己深深地反省了一番,也许这不是好的方法,叛逆期的孩子,即使心里希望班级好起来,他们也不会用行动来表达。所以,第二天一上课,我把家长兴师问罪的事告诉了大家,笑着对全班同学说:“其实,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大家学会察言观色。让大家上课一句话也不说,从头到尾保持专心致志的状态,我自己也做不到。所以我只希望大家,课前准备好一点,上课专心一点,当知道老师生气时,能立刻安静下来,这就够了。细心的同学肯定发现,黄老师脸上的笑容少了,这完全违背了我自己的上课理念,要让同学们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再这样下去,你们无心听课,我们老师也无心上课。所以,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好好反醒自己,让我们以崭新的姿态来学、来教,改变初二3班的现状,让她重新活起来,好吗?”底下的学生早已露出笑容,纷纷回应:“好!”那堂课我上得很轻松、愉悦,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要想管好班级,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你对他们好,这样才能在你的引导下,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级。其次,便是“软硬兼施”,一味地批评,只能让他们更加叛逆,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他们以心交心,融入到他们当中去。这样的班级,班主任不用管,他们自然就能管好自己。班主任工作之我见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最苦的岗位。班主任,一个沉重的名词,一旦成为一个动名词,也就是意味着最富有挑战性与最耐久的工作。我一参加工作就马上当班主任,连续当14年。在班主任工作中得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在此把班主任心得和经验教训说出来以抛砖引玉。 一、班风的培养与建设 班风,是本级内大多数同学情绪、言行、道德风貌和作风等方面的共同倾向,是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必要条件,是班集体形成的综合标志。有良好班风的集体,首先能普遍地珍惜自己的班集体成员的身份,使自己的言行与群体的风尚协调一致,融为一体。要培养良好的班风: 1、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团体感。比如1995年我当一(1)班班主任,这是一个活跃的集体,由于经过开学初的军训及会操,他们响亮整体的口号让我觉得他们是一个很有荣誉感、很团结的班,所以一当班主任,我就告诉他们:他们是一个很有潜能很团结的班级。这样的班级,不会是一个差班!无论做何事,都要尽力做到最好,对得起我们班的“一”!我让他们对班级充满信心,自然而然,班级的归属感就上来了,也会自豪的说:我是(1)班的。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表达的鼓励,要有竞争精神,勇于跟其他班竞赛。 2、重视课外活动。一个班想要有凝聚力,就要利用不同的机会让他们做一致的事情,如校运会、班会课搞活动等,让他们通过活动彼此更加团结。如在校运会期间,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彼此合作,没有人是置身事外的,我让他们结成对子,让每个运动员配一个同学,帮他们处理事情,陪检录、拿水等一些需要,他们都能完成任务,每个班级成员都为在场上的运动员打气,我真为他们的团结上进而感动! 二、学风的培养和建设 我让学生早读认认真真地读,大声地读,班级的学习风气就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所以,我十分重视每一天的早读,几乎每天都准时到校组织早读活动,而且也培养带读同学在偶尔我不在场的时候,主动地带领大家完成早读的二十分钟。久而久之,早读成为我们班上课的前奏曲,在“读”中,班级的学风正气就建立起来了。既然要做就要努力做到最好,这也是我身为班主任的工作信条;而且我认为作为班主任不应只考虑到自己任教的科目,应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做一盏他们的引路灯,在不干涉其他任课老师教学的前提下,尽量帮助学生树立“科科都重要、知识要均衡”的观念。一年多来,虽然班级里仍有些学习困难户、“瘸腿者”,但大部分同学都能尽己力在各学科上均衡发展不偏科,无论个人还是班级在年级排名中均能名列前茅。即使偶尔马有失蹄,经过我鼓励加鞭策、加上他们自身的努力,也能迎头赶上,我真为他们的胜不骄败不馁而感到骄傲! 三、重视和搞好班干部的发掘、扶持和培养。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要大胆工作,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我会不定期召开班干会,一方面从他们身上了解到更多班级的动态,有可以让他们总结每星期班的好与不好的方面及下星期要努力的方向。我经验得出,开班干会,让班干在班会课上做小周总结,效果很好。大多数的班级工作,班干部能从我“牵着走”到自己主动、大胆、自主地做:学校材料的收发、文艺汇演的节目筛选排练、运动会的组织训练等等。他们由不懂事总惹人生气的淘气鬼变成了自立自律的中学生,我真为他们的成长由衷的高兴! 四、深入了解学生,多和学生沟通。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不同的学生要讲究不同的沟通方法,在与他们的“勾心斗角”中,双方的心都敞亮起来,工作起来就顺手顺心多了。 五、建立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 我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积极做好合力教育工作,邀请家长来学校面谈,多次到学生家中了解情况。通过电话联系,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等等。我知道,只有与家长取得共识,学生学习、品德上等问题的解决都会事半功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班主任是一个没有空闲的工作,你对班级付出了多少,就有回报多少,而这种回报是爱的回报,是一分满足感、成就感的回报,它比任何物质的回报还要来的珍贵。班级管理案例分析:千万别跟学生急案例:那天自习课,我进到教室检查的时候,正好看见一个同学回头跟后面同学说话,于是我就批评他不遵守自习纪律。可是这个同学不承认,说是后面同学问问题,我见他顶撞,便生气了,大声说:“别管别人,我就看见你说话了,你就是不对。”而学生也显得情绪很激动,与我争辩起来,争辩的结果是双方声音都越来越高,彼此说着自己想说的话。我越说学生越不服,而学生越争我越生气,最后我让学生去学生处写检查,而学生却拿起书包回家了。案例分析:在这个例子中,虽然学生确实是犯错误在先,但老师的处理方式也存在着问题。一般在学生出现错误或被当众批评时,可能会出现害怕、羞愧、愤怒等负面情绪;同样当老师被顶撞时也会出现气愤等负面情绪。而人在出现负面情绪时,一是思维会变得狭窄或被阻断,二是会只顾表达而忽略倾听。从而会把本来并不大的问题激化。认识到这一点,对老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老师在和学生相处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处在不良的情绪状态的时候,首先要意识到在这个时候自己说话可能会不够全面,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批评学生。其次,要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平复自己的情绪,以使自己的思维能够正常,从而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面临的情况,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老师如果发现学生处在不良的情绪状态时,也要意识到,在这个时候与学生讲道理很可能他是听不进去的。因为这时思维是受阻的,不能对老师所说的话进行良好的消化,也就是此时老师讲道理或批评是没有效果的。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平复情绪,运用一些有效的身体语言,如用手抚摸学生或给学生轻轻地拥抱传递老师的关爱,或者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等待学生调整自己的情绪。待学生冷静下来以后再去和他探讨问题,分析他的错误。在和学生相处的时候,老师要谨记的不要和学生着急,要为学生着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