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10课中国古代思想和科技文化.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625513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10课中国古代思想和科技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10课中国古代思想和科技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10课中国古代思想和科技文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纲要求 1 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 宋明理学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专题18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本专题重点是 一是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二是不同时期儒学发展变化主要因素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第十讲中国古代思想和科技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一 百家争鸣 局面的形成历史概念 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代表人物及观点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思想核心是 仁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以德治民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克己复礼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 孟子 战国时期 孟子发展了 仁 的学说 后人尊奉为 亚圣 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政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主张人性本善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创立了道家学派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道 提出 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 希望回到 小国寡民 的理想社会 庄子 战国时期的道家代表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把世间万物都看成是相对的 荀子 战国时期儒学另一代表人物 仁义 和 王道 兼用 主张 以德服人 提出 君舟民水 的思想 提出 人之性恶 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孟子 荀子对儒学的总结和改造 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发展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 他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 迎合了建立 大一统 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 父前行 子踵后 路遇长者 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 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语句 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 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 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D 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 庄子B 孟子C 朱熹D 董仲舒 典型例题 奉法者强 则国强 奉法者弱 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思想家应该是A 墨翟B 孟轲C 荀况D 韩非 B D C 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一 秦和汉初的儒学秦始皇实行 焚书坑儒 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 无为而治 思想 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二 儒学正统地位确立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 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 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加以改造 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主要观点 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 宣扬 君权神授 观点 提出 天人合一 与 天人感应 学说 把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归纳为 三纲五常 用以巩固君权 维护统治秩序 奶奶不断地唠叨 老天爷 你怎么不睁眼 这雨没完没了地下 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 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 奶奶 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 天 的敬重 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A 道家B 法家C 儒家D 墨家 从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到西汉 独尊儒术 的转变体现了 双选题 A 中央加强控制地方B 统治者从严控制思想C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D 儒家之外各学派消亡 典型例题 BC C 宋明理学 一 历史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盛行和道教广为传播 加上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使儒学正统地位面临严峻地挑战 二 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宋代出现的以 理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其代表人物是北宋的程颢 程颐以及南宋的朱熹 人称 程朱理学 主要观点 核心思想是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先有理后有物 提出 格物致知 的认识论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 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 提出 存天理 灭人欲 陆王心学 南宋时期的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提出 心 就是 理 的主张 强调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真理 明朝中期的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学说 成为心学集大成者 他宣扬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的命题 在认识论上 他提出 致良知 和 知行合一 的学说 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 对中国社会政治 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典型例题 清风吹动旗幡 一人说是风动 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 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 与慧能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 程颢B 朱熹C 王阳明D 顾炎武 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 他提出 存天理 灭人欲 其中 天理 主要是指A 天体运行法则B 社会发展规律C 传统道德规范D 天人感应理论 C C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一 历史背景经济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根本原因 政治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达到顶峰 二 进步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李贽 明朝中后期出现的 离经叛道 思想家 他认为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批判道学家 存天理 灭人欲 的虚假说教 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黄宗羲 著有 明夷待访录 一书 尖锐揭露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 提出 天下为主 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 顾炎武 著有 日知录 和 天下郡国利病书 提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倡导 经世致用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提出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他的唯物思想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意义 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 批判君主专制B 反对经世致用C 提倡重农抑商D 主张学习西方 A 典型例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称某人的著述 狂悖乖谬 非圣无法 排挤孔子 别立褒贬 这里的 某人 是指A 李贽B 黄宗羲C 顾炎武D 王夫之 明末清初 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在实践中求真知 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 能够体现其 经世致用 思想的代表作是A 焚书 B 明夷待访录 C 藏书 D 天下郡国利病书 D A 考纲要求 1 科技成就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 文学成就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专题19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本专题重点是 一是理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与农耕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繁荣的基础 二是掌握中国古代重大科技 文化成就的基本史实 三是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历史产生的积极影响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 四大发明造纸术 早在西汉中国就已有纸 东汉蔡伦于改进造纸术 使纸得到推广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指南针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 司南 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促进远洋航行 迎来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火药 唐朝末年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宋代火药在军事上得到广泛运用 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 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印刷术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雕版印刷术 11世纪中期 北宋平民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 数学成就东汉时期的 九章算术 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标志着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三 天文历法 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 太阳黑子 哈雷慧星的记录 编出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星表 石氏星表 创制浑仪 简仪等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 元朝郭守敬编制的 授时历 比现行公历确立早三百年 四 农学氾胜之的 氾胜之书 贾思勰的 齐民要术 王祯的 农书 徐光启的 农政全书 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其中 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最早 最完整 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五 中医学 战国问世 西汉编订的 黄帝内经 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东汉末年 张仲景写出集大成的中医专著 伤寒杂病论 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被后世医家誉为 万世宝典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 本草纲目 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 被誉为 东方药物巨典 中国古代虽是建筑 水利 机械 纺织大国 然而物理成就不多 作为发明造纸术 火药的国家 化学并不突出 农业技术高度发达 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双选题 A 取得了较高的成就B 重视实用技术C 重视系统性科学实验D 理论体系完整 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 典型例题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为文艺复兴运动出现准备了条件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 C AB 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一 从 诗经 到唐诗 诗经 春秋末年 中国出现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 经孔子整理编订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楚辞 战国晚期 由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 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代表作是 离骚 汉赋 以楚辞为基础 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代表人物有西汉司马相如和东汉的张衡 唐诗 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初唐诗人王勃 陈子昂 盛唐诗人李白 诗仙 杜甫 诗圣 中唐诗人白居易 三 宋词和元曲宋词 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 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繁荣 市民数量不断增加 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 元曲 是散曲与元杂剧的合称 以关汉卿 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四 明清小说中国古代小说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志怪小说 唐宋时期奠定基础 唐代传奇和宋代话本 明清时期蓬勃发展 长篇章回小说和文言短篇小说集 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 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A 先秦散文发展B 宋代词的出现C 风俗画的问世D 明清小说繁荣 汉代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是A 诗B 词C 赋D 小说 典型例题 就论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 下列哪方面的证据最有说服力A 古籍的记载B 屈原的作品C 政府的申报D 学者的解析 A A C 汉字 书画以及戏剧艺术的发展 一 汉字和书法艺术汉字 汉字起源于六千多年前 商朝时期 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其演变的过程是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书法 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 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以魏晋为界 之前为自发阶段 之后为自觉阶段 楷书的实用价值最高 唐代楷书步入盛世 代表人物有魏晋时期的钟繇和王羲之 唐朝的欧阳询 颜真卿和柳公权 草书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名家有东晋的王羲之 王献之 唐朝的怀素和张旭 二 绘画艺术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 追求 得意忘形 魏晋时期 著名画家顾恺之不仅留下了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等传世佳作 而且潜心研究绘画理论 提出了 以形写神 隋唐时期 展子虔 阎立本 吴道子等画家吸取印度 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创作出 游春图 步辇图 和 送子天王图 等优秀作品 敦煌莫高窟壁画更是盛极一时 行书兼具审美和实用功能 雅俗共赏 东晋王羲之的 兰亭序 被称为 天下第一行书 东晋王羲之 唐朝颜真卿 北宋苏轼 元朝赵孟頫 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 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两宋时期 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 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代表作有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元明清时期 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突出 文人画集文学 书法 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强调表现个性 讲究借物抒情 追求神韵意趣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元代王冕的 墨梅图 明代徐渭的 牡丹蕉石图 清代郑板桥的 墨兰图 等 都是写意画中的精品 三 戏剧艺术的发展元杂剧的出现 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 京剧形成于乾隆年间的 徽班进京 同治 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 右下图所示的 孙 周 吴 郑 四个字是A 甲骨文B 隶书C 楷书D 行书 典型例题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 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司南 纸 火药 活字印刷B 纸 火药 活字印刷 司南C 火药 活字印刷 司南 纸D 活字印刷 司南 纸 火药 A A 世上疮疾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这是郭沫若称颂历史上哪位诗人而写的一幅对联A 白居易B 杜甫C 孟浩然D 李白 中国书法艺术的各种字体中 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最强的是A 楷书B 行书C 隶书D 草书 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A 理学的形成与发展B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C 各民族文化的交融D 阶级矛盾尖锐激化 B 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