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与平行》评课稿.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24725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垂直与平行》评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垂直与平行》评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垂直与平行》评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垂直与平行评课稿 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而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今天听了段老师执教的垂直与平行一课,让我受益匪浅。这是一堂空间与图形的概念课,老师充分认识到了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两种不同位置关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课本情境图呈现的是单杠、双杠等画面蕴藏着“垂直”与“平行”的生活原型。旨在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李老师通过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读透教材编写的意图,所以才造就了如此平实、朴实、扎实有效的课堂。下面就择其课堂教学的几个亮点简单地谈谈自己的感受:一、从整体着眼,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再让学生在一张纸上画出两条直线(一张纸上只画一种情况,目的是提高学生分类时的可操作性。)并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的活动。通过活动学生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本课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知识的自动生成,突出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性。本节课以分类为主线,让学生先把想象的两条直线画在纸上,然后进行第一个层次的分类:你们能给这些直线进行分类吗?学生通过两条直线表面有无交叉分成两类;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根据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的特征进一步分类,发现那些看似无交点两条直线通过延长也可以相交,而有一些是无论怎么延长都不会相交,这样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相交和不相交两类,此时老师顺势引出“平行”这一概念,紧接着又进行第三次分类,给那些相交的直线分类,设问:这些直线还可以分类吗?学生再次通过议一议、量一量发现两条直线相交的角可以分为成直角和不是直角的两类。从引出“互相垂直”的的概念,这种“剥笋式”分类研究,学生不但理清垂直与平行,更让学生懂得了用“分类”这种数学思想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课堂是学生发展场。二、 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对于各种状况教师都做了准备充分。老师充分估计到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有的学生会孤立地说某直线是垂直或平行。于是在课前谈话中,老师便让学生说说“某某同学是同桌”“某某同学互相帮助”这些话有什么问题。在“平行”的概念的出后让学生用“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等三种不同的话来描述这两条平行线的位置关系。在学完“垂直”的概念后也做了相同的处理。再如,有的学生会认为只有水平线和铅垂线的关系才叫垂直。于是,老师在让学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时,对于不是这种情况的垂直的两条直线用尺子的直角进行验证,只要是重合的就行。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时,也有类似的准备:利用课件将一组平行线进行转动,出现各种方向的平行线,加深学生对“平行”的理解。建议1.在复习环节,让学生想象屏幕无限大与直线无限延长。在分类环节,对看似两条直线没有相交而实际却相交的情况让学生根据直线的特点展开想象。2、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没能很好捕捉。如,学生画想象中的两条直线的时候,老师没有走到学生中去收集生成性的资源,而是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卡片贴在黑板上,这样学生画直线这一活动就没有意义。如果老师在学生画直线的时候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画的各种情况,哪怕是最后展示的还是自己画的,只要你告诉学生:刚才我在巡视时发现有这几种情况,我把它们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画得哪一类。还有对于学生语言的捕捉,学生语言规范时要及时肯定,不规范或错误时,要及时引导直至规范。3、激励和评价的语言还不够及时。整节课老师的激励和表扬的语言都比较少。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时,尽管学生归纳得不够完整,老师应该给学生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这样有助于学生找到学习的信心,让赏识和激励成为学生学习的添加剂,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力器。4、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洁,但也需要有激情和幽默,以此来弥补数学语言的枯燥。5、课题尽量不要在课前出现在大屏幕上,过早出现课题,这节课就没有神秘感,也不利于概念的形成。这节课学生在概念没形成之前的“先知”,就与课题过早出现有关。这是我对这节课的几点看法,不到之处,请各位专家、领导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