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导论提纲.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16888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播音与主持艺术导论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播音与主持艺术导论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播音与主持艺术导论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等,都不仅包括广播电台,也包括电视台。2. 成立于1922年的英国广播公司,它提供电视节目的时间是1936年11月2日。 3.2013年5月7円,百度收购PPS视频业务全部股份,并与爱奇艺合并,爱奇 艺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视频平台。4. “传播前沿”显示了播音主持地位的独特性5. 中国播音学是一门研究中国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发生、发展活动及其创作规 律的学科。6. 中国播音学的研究对象,是传播主体如何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來传播社会发 展进程中的各类信息。它在研究的过程中,必然涵盖新闻播音,也涵盖各类节目 主持。7. 汉语方言的划分不论有几大类,使用北方话的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70%。8. “此文件不要播错一个字”出自毛泽东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 作文件批示。9. 中国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大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 代电子技术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二是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和创新。10. 接受主体在大众传播中所希望的,是和传播主体共享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社会服务、生活娱乐等信息资源。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5分)1.1996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由录播改为直播。2.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的第一声呼号:“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 播音。”3. 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广播女播音员是麦风(徐瑞璋)。4. 孟启予播音独树一帜,当年的听众回忆听她的广播“使人深思,催人奋发”。5. 听了延安台的广播,1946年初夏,国民党空军驾驶员刘善本,利用飞行之便, 飞奔延安。6. 齐越在1947年4月底加入播音行列,成为中共最早的男播音员之一。7. 孙敬修讲故事,注意钻研儿童心理和儿童语言,他的表达不仅儿童爱听,也吸 引了不少大人一起听。8. 英国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于1922年2月14日晚8点正式播音。9. 中国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于1926年10月1日开播。 创建者:中国无线电工程专家刘瀚。10. 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5月1円试验播出,同年9月2 日正式播出。三、辨别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标准语传播的同时也能够让人们听到方言土语,不等于对标准语的否定。尤其 对大众传播来说,正确认识标准语和方言土语的关系,对有声语言、副语言的表 达与传播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传播主体中的任何一员,只要来到话筒、镜头前,面对接受主体说话,就存在一个语言有无转化的创作问题。3. 新闻报道有其信息层面,更有其意义层面;文艺作品“在场”呈现的背后,意 味着的往往是那“不在场”的内涵。4. 语言“转化”境界的高低和转化程度的深浅,取决于为传播主体的创造性劳动 而提供的环境和条件,包括传播主体自身所能承受的强度和力度。5. 透过有声语言、副语言的表层,支配传播主体一系列创作活动的一个根本因素, 将归结到传播主体的立场、态度和对创作本身的主观能动性问题。6. 传播工具的价值不在工具本身,而在于对社会的影响。7. 播音主持创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静止不变的人和物的关系,只 要來到话筒镜头前,向接受主体说话,就会发生传播主体与文本主体、接受主体 的关系,有对文本主体理解的问题,有对接受主体理解的问题,更有自身学识积 累和社会体验的问题,还有表达技巧如何呈现的问题。8.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就要讲究组成整体的各要素的联系,不能局限于、满足于 某一要素的成功把握。9. 播音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实践将对理论作出 回应性检验。研究播音,只有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才能体现理论的针对性。10. 无线电传播技术是制约我们语言传播艺术发展的工具、手段,失去它、离开 它來谈播音主持,谈播音主持的发展,就缺乏历史和实践的根基,对播音概念的 内涵和播音概念的发展,就容易产生偏差。四、概念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1. 播音广义的播音,指的是传播媒介(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通过语言和副语 言等符号传播各种信息的声像(音乐、音响)活动。狭义的播音,特指传播主体(播音员、主持人等)在话筒、镜头前面对接受 主体(听众、观众)进行语言转化(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内部语言转化为 外部语言)的创作活动。2. “四次转移”“四次转移”特指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台址的四次变动。瓦窑堡的好坪沟是接替盐店子的第一次转移地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此改 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时间是1947年3月21闩;太行山麓沙河村是接替瓦窑堡的第二次转移地点。时间:1947年4月1 R; 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是接荇沙河村的第三次转移地点。开始播音时间:1948 年5月23曰;第四次转移地点是北平,即今天的北京。时间:1949年3月25円,陕北台 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3. “四轮改革”“四轮改革”特指中央电视台1983至2008这25年间在节目内容和形态上 的四次大变革。1983年央视第一轮改革。播出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杂志节目九州方 圆,创办春节联欢晚会;1993年央视第二轮改革。播出纪实片广东行、开播早间新闻实现每 天12次新闻整点播出、开播东方时空、成立新闻评论部、开播焦点访谈, 2003年央视第三轮改革。直播伊拉克战争、开播新闻频道。2008年央视第四轮改革。成立新闻联播编辑部。新闻1+1亮相,推 出新闻观察员。双人谈话配以短片、现场报道、电话连线等形式。新闻联播 增加“本台短评”。4. “播音四要素”“播音四要素”,特指1955年3月左荧在播音是一种语言艺术活动一文 中对播音创作提出的四个问题,即:“播给谁听一播音的对象”、“播些什么-广 播内容、“为什么播讲-播音的最高目的性”、“怎样播讲一播音技术”。5“备稿六步”划分层次、提炼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分清主次、把握基调。6 . 用气口诀“两肩下垂两肋开,不觉吸气气自來”7 . “情感调动三要素”情感调动是播音创作的核心,它包括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三要素8.“幽默四环节”“悬念一渲染一反转一突变。”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如何认识语言、语音和字音的关系?(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 语义、修辞和语体。(2) 语言和语音是种属关系,语言为属,语音为种,同样,词汇、语法、语义、 修辞都和语音一样,都是语言的组成部分,都为种。语音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 语言通过语音得以表达,才产生有声语言。(3) 语音包含字音,却不等同于字音。它是由一串串字音连缀而成、包含各类 词组和成语构成的用来表情达意的声音。字音只是指一字一音节发出的音调。2. 为什么要规范传播用语?(1) 传播用语是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电子媒体使用的有声语言。我国以国家通用语普通话作为传播用语(2) 以普通话来规范传播用语的缘由:a) 中国土地大、人口多、民族多、方言杂,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 准音,根基在北方方言,它善于吸收包括南方方言在内的地方方言精华;b) 方言的草根性决定其传播的地域性;c) 普通话的规范性带來传播的广泛性。3. 为什么说现代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是播音概念发展的制约因素?(1) 播音是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的创作活动,没有传播技术工具,创作活动 便无从体现。(2) 现代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推动播音创作研究的改进和完善。如音控设备对 音高、音强,对送气音、不送气音的不同要求。(3) 新的传播技术使得播音创作研究不断拓展着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如广播 的有声语言到电视加上副语言,从演播室播音主持到室外播音主持,从广播直播 到电视直播,电视拍摄从一个到多个机位、从实况录播到现场直播、卫星传送乃 至网络视频的开通,才有了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等的研究需要和可能。4. 节目主持人学习现场采访报道应注意抓什么?(1)抓采访内容和接受主体心理的契合点。如刘姝威、陈逸飞、杨利伟(2) 抓与嘉宾或被访者交流的平等心态。如赵忠祥、加利(3) 抓现场情景变化和突发问题的即时应变。(4) 抓FI常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种会话积累。六、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播音表达生理物理性、心理性和艺术性的关系(以实例论证)。(1) 生理物理性是表层形态、是基础。它通过传播主体的言语声,可以反映一 般意义的浅层信息,也可以反映特殊意义的深层信息。(2) 心理性是内在实质、是目的。它以传受双方心与心的碰撞和相互感染为归 宿。传播主体能否与接受主体发生心灵共振,主要取决于传播内容及传播主体的 附加信息的表达。(3) 艺术性是中介力量、是手段。它以传播主体对接受主体、传播主体对传播 内容与形式的认识、理解为前提,又以传播主体的表达方式是否合适、分寸把握 是否恰当作为其创作准绳。2. 论内心感受(以实例论证)。(1) 内心感受的定义:是指传播主体透过文本或语境觉察所反映的主客观事物 间的关系,主动从心理上接受刺激,激发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产生一定的态度和 情感,为自如表达作好准备的心理过程。(2) 内心感受的特征:从有意识到无意识、潜意识。(3) 内心感受包括:a) 形象感受: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等能通过言语 引发形象感知的心理过程。b) 逻辑感受:是指先后顺序、主次对比、并列递进、转折总括等能产生言语关系 及表达脉络感知的心理过程。c) 整体感受:是指将各种感受整合到传播意图上来,合理安排表达具体感受的心 理机制。3. 论思维反应律对播音主持创作的影响(以实例论证)。(1) 积极活跃的思维运动。能启发诱导出深刻意蕴,应避免浅层次思维反应;(2) 敏锐迅捷的思维速度。体现思维深度准确有序,要防止杂乱或表面文章;(3) 周密全面的综合效应。既有表象、想象、情感的介入、渗透,又有抽象、 概括、理性的权衡、取舍。4. 论播音主持与日常谈话的区别性(以实例论证)。从言语交流角度看传播主体的播音,它有别于日常谈话,主要从三个方面表 现出来:(1) 交流活动的残缺性,凭“对象感”解决;(2) 除了说自己的话,还要把别人的话转化成自己的话;(3) 不仅仅是代表自己,更要明确:通过自己代表的是党、是政府、是人民, 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