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第一至第九课主观题必背.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610314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第一至第九课主观题必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一至第九课主观题必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复习第一至第九课主观题必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 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 1 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运用经济 法律 行政手段进行调控 2 调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基本准备金率 适度控制货币的发行 提高税率 增加税收 减发国债 减少财政支出 适度抑制消费等 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影响及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人民币升值的利 1有利于减少贸易争端 解决对外贸易不平衡问题 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 2 有利于进口 降低以进口原料为主的企业的生产成本 3 有利于降低出境旅游 留学的成本 4 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调整优化升级 提高竟争力 5 有利于减轻外债压力 6 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弊 不利于出口 2 竞争加剧 导致出口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 工人失业 3 导致外汇储备缩水 4 增加外商在华投资成本 不利于外商直投资 2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对人民币生活安定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对世界金融的稳定 经济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主观题常考点 1 影响价格的因素 2 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价值决定价格 供求影响价格 纸币发行量 其他因素 气候 时间 地域 生产 政策等等 1 一般说来 商品价格上升 需求 购买 消费 会减少 价格下降 需求 购买 消费 会增加 2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需求弹性 较小 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 较大 3 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 需求量减少 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 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 反之 其替代品需求量减少 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3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4 怎样稳定物价 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1 调节生产规模 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 生产者获利减少 就会压缩生产规模 减少产量 反之 扩大生产规模 增加产量 2 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 3 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价值决定价格 生产者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成本 供求影响价格 大力发展生产 保障商品供应 限制短缺商品出口 扩大进口 加强宏观调控 打击哄抬物价行为 引导居民理性消费 第三课主观题常考点 主观题必背 1 影响销费水平的因素 1 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2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3 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4 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收入差距过大 总体消费水平降低 5 分配制度是影响居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 6 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 7 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的制约 2 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扩大内需的措施 1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发展经济 2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增加居民收入 3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减少其后顾之忧 4 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统筹城乡 区域协调发展 缩小收入差距 关注社会公平 5 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必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6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 稳定物价 7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量人为出 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3 如何树立准确的消费观 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做理性的消费者 践行量人为出 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 第四课主观题常考点 主观题必背 1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扩大内需的经济依据 1 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方式 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促进生产发展 1 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 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2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 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 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1 理论依据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促进生产发展 1 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 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2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 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 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 现实意义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3 如何扩大内需 4 扶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经济依据 政府 1 生产决定消费 要大力发展生产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 要完善分配制度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3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5 开拓农村市场 开拓农村新的消费热点 6 拓宽就业渠道 增加居民收入 增强消费能力 消费者 要转变消费观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 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对非公有制的政策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生产 繁荣市场 方便人民群众生活 吸纳私人资金 扩大就业 增加财税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进程中 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3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 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四课主观题常考点公司 企业 经营成功的因素 1 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面向市场组织生产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 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技术进步 科学管理等手段 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 遵守市场规则和市场交易原则 诚信经营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资产重组 兼并或联合 提高企业竞争力 5 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6 树立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7 坚持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相结合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利用WTO规则 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8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提高企业的向心力 文化 1 2 3 是必答 4 5 6 7 8 是选答 高度重视就业问题的经济依据 为什么要重视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 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 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在 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就业信息不畅通 因此 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促进就业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 国家要 从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经济 增加就业岗位 国家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强引导 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改善就业结构 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鼓励 支持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中小企业等 开展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重视培养专业人才 完善劳动力市场 加强人力信息的流通 2 企业要制定合理的用人政策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和发展机制 3 劳动者 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如自主择业观 竞争就业观 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扬创业精神 实现自主创业 要发扬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的精神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 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如何促进就业 缓解我国就业压力 方针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 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为什么要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 创造性的保证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 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党和政府 B 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 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打击 A 加强劳动保护 改善劳动条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C 加强社会宣传 增强社会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企业 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 遵守劳动法和职业道德 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减少和杜绝侵权行为 劳动者 重点记劳动者的措施 A 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是获得权利 维护权益的基础 B 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C 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当权益受到侵害时 要通过投诉 协商 申请调解 申请仲裁 向法院起诉等合法途径维权 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第六课主观题必记必背1 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 存款储蓄 便捷的投资 特点是灵活方便 比较安全 收益低 购买股票 高风险 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 购买债券 稳健的投资 收益高于同期储蓄存款但低于股票 风险高于定期储蓄存款但低于股票 购买商业保险 规避风险的投资 2 科学投资 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 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 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 也要考虑国家利益 做到利国利民 不违反国家法律 政策 第七课主观题常考点 1 为什么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重视收入分配公平 实现社会公平的意义或影响 缩小收入差距 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 共同富裕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有利于促进消费 扩大内需 实现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 2 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 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如何促进社会公平 实现共同富裕 在收入分配上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维护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生产力 把蛋糕做大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加强宏观调控 发挥财政在促进公平的作用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 区域发展 加强对垄断行业改革 切实推动经济的协调发展 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社会公平 3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4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措施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 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 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三原则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既要提高效率 又要促进公平 第八课主观题必背 1 财政的作用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 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 财政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在经济增长滞缓 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 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 刺激总需求增长 降低失业率 拉动经济增长 反之 在经济发展过热 物价上涨 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 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通过减少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 抑制总需求 稳定物价 给经济 降温 3 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如果经济发展过热 可以通过增加税收 来抑制社会总需求 如果经济发展过冷 可以减少税收 刺激社会总需求 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引导企业生产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政府通过调节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 环保税等税率 可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3 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通过调节税收 比如 对奢侈品消费征税 征收白酒税等 可以调节居民消费行为 4 维护社会公平 通过个人所得税 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维护社会公平 4 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我国国家 集体 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我国税收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 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 有国必有税 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 必须承担义务 自觉诚信纳税 税收具有强制性 纳税人必需依法纳税 违反税法受到法律的追究 第九课主观题常考点 主观题必背 1 市场调节的优点 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 准确 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 传递供求信息 调节人 财 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生产经营者面对市场竞争 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 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 促进劳动生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A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B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 单纯市场调节的危害 A单纯市场调节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资源浪费 B单纯市场调节导致社会经济不稳定 发生经济波动与混乱C 单纯市场调节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 收入差距拉大 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结论 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4 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原因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坑蒙拐骗盛行 进而导致投资不足 交易萎缩 经济衰退 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对企业生存竞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 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5 市场秩序混乱的原因 市场调节并非万能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 经济活动参与者缺乏诚信观念且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政府监管不力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诚信缺失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坑蒙拐骗盛行 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6 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1 国家 国家要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规则 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 加大执法力度 维护良好市场秩序需要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 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2 企业要遵守市场交易原则 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诚信经营 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承担社会责任 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 消费者要学法 懂法 守法 用法 树立诚信观念 遵守市场道德 消费者要强化自身的维权意识 积极同侵权行为作斗争 7 宏观调控的内涵 主要目标 原因及措施1 内涵 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 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 原因 加强宏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盲日性 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因此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行 调节收入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实现共同富裕 贯彻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4 措施 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 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