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认证咨询基本步骤及双方工作内容.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595457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9000认证咨询基本步骤及双方工作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ISO9000认证咨询基本步骤及双方工作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ISO9000认证咨询基本步骤及双方工作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SO9000认证咨询基本步骤及双方工作内容 第一阶段: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文件编写人员培训(含管理人员培训) 工作目标: 内部审核员理解标准要求,掌握审核方法,取得内审员证书; 文件编写人员理解标准要求,掌握文件编写方法; 管理人员了解质量管理管理体系标准要求,观念更新。 计划日程:15天 咨 询 方 企 业 方1. 质量管理知识和质量意识教育;2. ISO9000标准介绍; 3. 讲解ISO9000术语标准; 4. 逐条讲解ISO9001标准; 5. 结合案例讲解如何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6. 结合案例讲解如何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1. 确定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发放范围(领导层、部门及岗位);2. 准备足够数量的文件; 3. 准备好文件发放的印章、登记表格等; 4. 最高管理者主持召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布会,宣布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正式开始投入实际试运行; 5. 按有关程序规定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放到执行部门 / 岗位 / 人员。第二阶段: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核和批准 工作目标:建立起企业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计划日程:30天 具 体 工 作 内 容 和 要 求咨 询 方企 业 方1企业现状调查诊断,包括: a、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b、职责分配情况 c、产品种类及生产、检验全过程的控制状况 d、质量管理状况及产品质量水平 e、质量意识和企业文化 2指导企业确定过程和职责; 3结合企业实际,说明程序文件编写要点; 4结合企业实际,讲解质量手册编制格式及要点; 5复审企业的体系文件,纠正文件中的不足。1. 收集企业现行与质量及其管理有关的文件; 2. 对照标准要求,确认企业产品的生产、服务全过程; 3. 明确企业组织结构、各部门承担的质量职能; 4. 全员参与,上下结合,讨论确定企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5. 组织编制程序文件初稿,并反复讨论修改,然后定稿; 6. 在程序文件初稿的基础上,集中编写质量手册初稿; 7.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初稿审核; 8. 最高管理者批准质量手册初稿; 9. 管理者代表批准程序文件初稿; 10.文件初稿送咨询方复审。 11.对现有作业性文件进行初步清理整改。第三阶段: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正式发布 工作目标:与质量有关的所有场所均配备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 计划日程:1-2天 具 体 工 作 内 容 和 要 求咨 询 方企 业 方1. 说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布的作用; 2. 指导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布会的内容及程序。1. 确定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发放范围(领导层、部门及岗位); 2. 准备足够数量的文件; 3. 准备好文件发放的印章、登记表格等; 4. 最高管理者主持召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布会,宣布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正式开始投入实际试运行; 5. 按程序规定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放到执行部门/岗位/人员。第四阶段:试运行工作目标:质量方针、目标、职责落实,文件得到贯彻执行计划日程:30 45天 具 体 工 作 内 容 和 要 求咨 询 方 企 业 方 1指导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操作方法;2对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中暴露的问题提出指导性解决方案; 3指导企业编写、调整作业性文件。1. 组织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人员学习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 组织各部门按文件要求制定岗位责任制,将质量目标和所有质量职责分解落实到人; 3. 组织所有相关人员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4. 组织确定、编写、调整作业性文件,并配备到位,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 5. 组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下的所有部门和人员按文件要求运行并收集和保存记录。 6. 及时协调、解决体系试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包括必要时对组织结构和文件进行调整(大的调整应及时与咨询方沟通)。 第五阶段:第一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工作目标:检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计划日程:4天 具 体 工 作 内 容 和 要 求咨 询 方 企 业 方1审核完善企业内部审核方案; 2审核完善第一次内部审核计划; 3检查、指导企业内审员编制的检查表; 4参加内审首次会议; 5跟踪指导企业内审员进行现场审核; 6指导企业内审员编写不符合项报告; 7指导不符合项分析和编写审核报告; 8参加内审末次会议,总结并向企业最高管理者汇报体系运行情况,提出下一步注意事项及改进建议。1. 编制企业内部审核方案;2. 管理者代表确定内部审核组成员和审核计划; 3. 内审员按分工写好检查表; 4. 保证内审按计划进行的各项组织工作(通知受审核部门、内审中必要的协调、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办公条件等); 5. 按计划实施内部质量审核全过程(最高管理者及管理者代表至少应参加首、末次会议); 6. 责成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按期制订、实施不符合项纠正措施(包括对组织机构、各层次文件的进一步调整。决定大的变动前应与咨询方及时沟通)。第六阶段:在实际运行中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工作目标:注重作业性文件的充分实施及其有效性(必要时调整和完善) 计划日程:45天 具 体 工 作 内 容 和 要 求 咨 询 方企 业 方1必要时,对第一次内审中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提出指导意见或建议;2审查企业作业性文件的可操作性,提出指导意见或建议; 3必要或企业需要时,对体系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改进提供进一步的培训或咨询指导(视工作量大小,有些项目需另订协议),如包括: 质量管理战略咨询 设计、产品故障模式与风险分析(FMEA) 质量机能展开(QFD) 质量改进特别课程 统计过程控制(SPC) 现场管理与5S 1组织各部门制订和实施纠正措施; 2内审员跟踪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及其效果; 3结合内审结果,审查作业性文件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4必要时,对操作或控制的方法及工具进行培训; 5不断调整、改进作业性文件及其实际运行时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以及实际运行的效率。第七阶段:管理评审 工作目标:检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计划日程:1天(包含在第六阶段之中) 具 体 工 作 内 容 和 要 求 咨 询 方企 业 方1指导企业管理评审会议的议程及会议内容;2指导管理评审报告的编写和改进措施的制订和跟踪验证。1企业最高管理者按相关程序的要求主持召开管理评审会议; 2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准备有关材料,参加管理评审会议; 3根据管理评审结论,责成相关部门和人员制订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措施并付诸实施; 4有关责任人跟踪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措施的实施及其效果。第八阶段:第二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目标: 1. 检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 判断是否可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计划日程:3天 具 体 工 作 内 容 和 要 求 咨 询 方企 业 方 1审核第一次内审、管理评审的有关记录;2审核完善第二次内审计划; 3指导内审员完善检查表; 4内审员审核现场指导; 5指导编写不符合报告; 6指导不合格分析和编写审核报告; 7向企业领导汇报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8对是否可提出认证审核申请提出判断意见和建议。1管理者代表确定内部审核组成员和审核计划;2内审员按分工写好检查表; 3保证内审按计划进行的各项组织工作(通知受审核部门、内审中必要的协调、 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办公条件等); 4组织按计划完成现场审核; 5责成相关部门和人员制定纠正措施; 6责成相关责任人跟踪纠正措施的时实及其效果。第九阶段:完善体系运行 工作目标:改进不足,做好迎审准备。 计划日程: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确定 具 体 工 作 内 容 和 要 求 咨 询 方 企 业 方 对完善质量体系提出指导意见。1. 按期组织完成二审纠正措施;2. 重点过程、环节加强控制。 第十阶段:向认证中心提出认证申请 工作目标:保证按计划接受认证审核 计划日程: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确定 具 体 工 作 内 容 和 要 求 咨 询 方 企 业 方1介绍申请程序; 2要时,指导企业与认证中心联络。1. 与认证中心联系,签定认证合同; 2. 按要求向认证中心提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 交付认证审核的费用。第十一阶段:体系认证审核前指导 工作目标:确保符合认证条件 计划日程:2天 具 体 工 作 内 容 和 要 求咨 询 方 企 业 方 1介绍认证准备工作的要点; 2指导各部门和现场准备好证据; 3导树立正确的受审心态。 1. 接到认证中心的审核计划后,及时与咨询方沟通; 2. 做好审核前的预检; 3. 按认证中心对文件的审核意见,及时修改并发放文件。第十二阶段:认证审核 工作目标:一次性通过认证审核 计划日程:由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安排(23天) 具 体 工 作 内 容 和 要 求 企业方: 1. 按计划做好迎审的交通、食宿及现场办公安排; 2. 做好审核首、末次会议会场准备; 3. 做好认证审核中的配合工作; 4. 做好与审核组的沟通,发生重大不符合时及时与咨询方沟通。 以上各步骤经企业调查及双方协商后,可作必要的变更。咨询方咨询人员现场工作总人日数35天左右 本公司的优势: 国家注册审核员提供培训和指导,咨询和审核经验丰富; 可借助我公司质量管理技术方面的强大优势,为贵公司构筑进一步深化质量管理的良好的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