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精度设计和检测习题集(附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594877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精度设计和检测习题集(附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机械精度设计和检测习题集(附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机械精度设计和检测习题集(附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不经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装配后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 )2. 互换性原则中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 )3. 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应规定得越小越好。 ( )4. 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一定要执行的,而推荐性标准执行与否无所谓。 ( )5. 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稍低于国家标准。 ( )6. 厂外协作件要求不完全互生产。 ( )7. 装配时需要调整的零、部件属于不完全互换。 ( )8. 优先数系包含基本系列和补充系列,而派生系列一定是倍数系列。 ( )9. 产品的经济性是由生产成本唯一决定的。 ( )10. 保证互换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地满足使用要求。 ( )11. 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绝对、相对测量:是否与标准器具比较)12. 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13. 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14. 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15. 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16. 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17. 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误差XX0 )18. 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19. 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20. 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四 问答题1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原则?列举互换性应用实例。(至少三个)。答:(1)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可以代换且能保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2)因为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3)列举应用实例如下: a、自行车的螺钉掉了,买一个相同规格的螺钉装上后就能照常使用。 b、手机的显示屏坏了,买一个相同型号的显示屏装上后就能正常使用。 c、缝纫机的传动带失效了,买一个相同型号的传动带换上后就能照常使用。d、灯泡坏了,买一个相同的灯泡换上即可。2按互换程度来分,互换性可分为哪两类?它们有何区别?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1)按互换的程来分, 互换性可以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2)其区别是:a、完全互换是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要求。而不完全互换是零件加工好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b、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高,加工困难,成本增高;而采用不完全互换,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工,成本降低。(3)适用场合:一般来说,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可采用完全互换;反之,采用不完全互换。3什么叫公差、检测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答:(1)公差是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范围。(2)检测是兼有测量和检验两种特性的一个综合鉴别过程。(3)标准化是反映制定、贯彻标准的全过程。 (4)公差与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手段和条件,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4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的标准有哪几种?答: 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5什么叫优先数系和优先数?答:(1)优先数系是一种无量纲的分级数值,它是十进制等比数列,适用于各种量值的分级。 (2)优先数是指优先数系中的每个数。6代号“GB321-1980”、“JB179-1983”和“ISO”各表示什么含义?答:它们表示的含义是:(1)GB3211980 国 文 年 家 件 代 标 号 准(2) JB 1791983 机 文 年 械 件 代 工 号 业部标 准 (3)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7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为多少?(1) 机床主轴转速为200,250,315,400,500,630,、单位r/min(2) 表面粗糙度R的基本系列为0.012,0.025,0.050,0.100,0.20,、,单位为um。答: (1)基本系列R10,公比为1010。 (2)派生系列,公比为2。8 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 答:(1)测量的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L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E进行比较,从机时获得两者比值q的过程,即L/E=q,或L=Eq。(2)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四个要素。9 量块的作用是什么?其结构上有何特点?(1)量块的作用是:a、用于计量器具的校准和鉴定;b、用于精密设备的调整、精密划线和精密工件的测量;c、作为长度尺寸传递的实物基准等。(2)其结构上的特点是:量块通常制成长方形六面体,它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测量面和四个非测量面;测量面的表面非常光滑平整,具有研合性,两个测量面间具有精确的尺寸。量块上标的尺寸称为量块的标称长度ln。当ln6mm的量块,有数字的平面的右侧面为上测量面;尺寸小于10mm的量块,其截面尺寸为;尺寸大于10mm至1000mm的量块截面尺寸为35mm9mm。10量块分等、分级的依据各是什么?在实际测量中,按级和按等使用量块有何区别? 答:(1) 量块分等的依据是量块测量的不确定度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来划分的。量块分级主要是根据量块长度极限偏差te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最大允许值tv来划分的。(2) 区别是:量块按“级”使用时,是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制造误差将被引入到测量结果中去,但固不需要加修正值,故使用较方便。量块按“等”使用时,是以量块栏定书列出的实例中心长度作为工作尺寸的,该尺寸排除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只包含栏定时较小的测量误差。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的测量精度高。11说明分度间距与分度值;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示值误差与修正值有何区别?答:其区别如下: (1)分度间距(刻度间距)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标尺或度盘上两相邻刻线中心之间的距离,般为1-2.5mm;而分度值(刻度值)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尺或度盘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2)示值范围是指计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而测量范围是指在允许的误差限内,计量器具所能测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3)示值误差是指计量器具上的示值与被测量真值的代数差;而修正值是指为消除系统误差,用代数法加到未修正的测量结果上的值。修正值与示值误差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12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哪几类?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1)测量误差按其性质来分,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2)测量误差的方要来源: a、计量器具误差;b、标准件误差; c、测量方法误差; d、测量环境误差; e、人员误差。13试从83块一套的量块中,组合下列尺寸:48.98,10.56,65.365mm。答: 组合如下: (1) 48.98 、 、 、所需尺寸 -1.48 、 、 、第一块量块的尺寸47.50-7.50 、 、 、第二块量块的尺寸40 、 、 、第三块量块的尺寸 即48.98mm=(1.48+7.50+40)mm。 (2) 10.56 、 、 、所需尺寸-1.06 、 、 、第一块量块的尺寸 9.5 、 、 、第二块量块的尺寸 即 10.56mm=(1.06+9.5)mm (3) 65.365 、 、 、所需尺寸-1.005 、 、 、第一块量块的尺寸 64.360 -1.360 、 、 、第二块量块的尺寸63.000-3.000 、 、 、第三块量块的尺寸60 、 、 、第四块量块的尺寸即65.365mm=(1.005+1.360+3.000+60)mm14某仪器在示值为20mm处的校正值为-0.002mm,用它测工件时,若读数正好为20mm,工件的实际尺寸为多少?解: 工件的实际尺寸为:20+(-0.002)=19.998mm。15某一测量范围为025mm的外千分尺,当活动测杆与测,可靠接触时,其读数为+0.02mm,若用比千分尺测工件尺寸,读数为10.95mm,其修正后的测量结果.解: 因示值误差为+0.02mm,则其修值为-0.02mm。修正后的测量结果是:10.95+(-0.02)=10.93mm。16 用两种方法分别测两个尺寸,它们的真值L1=50mm,L2=80mm,若测得值分别为50.004mm和80.006mm,试问哪种方法测量精度高。解: 由相对误差计算公式=100%得: 1=100%=100%=0.008% 2=100%=100%=0.0075% 因为 12 所以 第二种方法测量精度高。17 今用公称尺寸为10mm的量块将千分表调零后测量某零件的尺寸,千分表的读数为+15um。若量块实际上尺寸为10.0005mm,试计算千分表的调零误差和校正值.若不计千分表的示值误差,试求被测零件的实际尺寸。解:(1)千分表的调零误差 10-10.0005=-0.0005mm=0.5um,(2)校正值为+0.5um,(3)被测零件实际尺寸: 10.0005+0.015=10.0155mm。第二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参考答案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用“”示出,错误用“”示出) (1)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 ) (2)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 (3)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 ) (4)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 (5)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是间隙配合,也可以是过盈配合。 ( ) (6)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 )(7)某一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这尺寸必适合格。( )()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一定大于其最小实体尺寸。 ( ) (10)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值愈大,公差等级愈高。 ( ) (11)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 ) (12)750.060mm的基本偏差是 +0.060mm尺寸公差为0.06mm ( ) (13)因Js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 ( ) (14)基准孔的上偏差大于零,基准轴的下偏差的绝对值等于其尺寸公差。( ) (15)60 mm. ( ) (16) 因配合的孔和轴基本尺寸相等,故其实际尺寸也相等 。 ( ) (17)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偏差绝对值。 ( ) (18)尺寸偏差可以正值,负值或零。 ( ) (19)尺寸误差是指一批零件上某尺寸的实际变动量。 ( ) (20)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公差等级。 ( )2什么是基孔制配合与基轴制配合?为什么要规定基准制?广泛采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何在?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基轴制配合? 答: (1)基孔制配合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而基轴制配合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2)因为国家标准规定的20个公差等级的标准公差和28个基本偏差可组合成543个孔公差带和544个轴公差带。这么多公差带可相互组成近30万种配合。为了简化和统一,以利于互换,并尽可能减少定值刀具、量具的品种和规格,无需将孔轴公差带同时变动,只要固定一个,变更另一个,便可满足不同使用性能要求的配合,且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因此,国家标准对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即基孔制和基轴制。(3)因为采用基孔制可以减少定值刀、量具的规格数目,有利于刀量具的标准化、系列化,因而经济合理,使用方便,能以广泛采用基孔制配合。(4)选择基轴制配合的情况如下:a、由冷拉棒材制造的零件,其配合表面不经切削加工;b、与标准件相配合的孔或轴;c、同一根轴上(基本尺寸相同)与几个零件孔配合,且有不同的配合性质。3-3更正下列标注的错误:(1)80 (2)30 (3)120 (4)60 (5)80 (6) 50 (7)50H8解: 更正如下: (1) 80 (2) 30 (3)1200.021 (4) 60 (5) 80 (6) 50 (7) 50H8()。4 下面三根轴哪根精度最高?哪根精度最低? (1)70 (2)250 (3)10解: (1)由Th=es-ei得 Th1=es1-ei1=+0.105-(+0.075)=0.030mm查表3-2得:轴的公差系级为IT7。 (2)由Th=es-ei得 Th2=es2-ei2=(-0.105)-(-0.044)=0.029mm查表3-2得:轴的公差系级为IT6。 (3)由Th=es-ei得 Th3=es3-ei3=0-(-0.022)=0.022mm查表3-2得:轴的公差系级为IT8。由此观之,第二根轴精度最高,第三根轴轴精度最低。5.根据下表给出的数据求空格中应有的数据,并填入空格内基本尺寸孔轴Xmax或YmaxXmin或YminXav或YavTfESEITheseiTs25+0.01300.013-0.040-0.0610.021+0.074+0.040+0.0570.03414+0.01900.019+0.012+0.0020.010+0.017-0.012+0.00250.02945-0.025-0.0500.0250-0.0160.016-0.009-0.050-0.02950.0416 查表解算下表各题,并填入空格内。项目配合代号基准制配合性质公差代号公差等级公差(m)极限偏差极限尺寸间隙过盈Xav或YavTf上下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30基轴制过盈配合孔P7IT721-14-35略-0.018轴 h6IT6130-13略20基轴制过渡配合孔K7IT721+6-15略+0.002轴h6IT6130-13略25基孔制间隙配合孔H8IT833+330略+0.047轴f7IT721-20-41略7查表确定下列各尺寸的公差带代号 (1)18(轴) (2)120(孔) (3)50(轴) (4)65(孔)解: (1)基本偏差es=0 基本偏差代号为h,Ts=es-ei=0-(-0.011)=0.011mm=11um查表3-2得:公差等级为IT6 故公差带代号为h6。 (2) 基本偏差EI=0 基本偏差代号为H,Th=ES-EI=+0.087-0=0.087mm=87um查表3-2得:公差等级为IT9 故公差带代号为H9。 (3) 基本偏差es=-0.050 查表3-3得基本偏差代号为e,Ts=es-ei=-0.050-(-0.075)=0.025mm=25um查表3-2得:公差等级为IT7 故公差带代号为e7。 (4) 基本偏差ES=+0.005 查表3-4得基本偏差代号为M,Th=ES-EI=+0.005-(-0.041)=0.046mm=46um查表3-2得:公差等级为IT8 故公差带代号为M8。8. 有一孔,轴配合为过渡配合,孔尺寸为80mm,轴尺寸为800.015mm,求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画出配合的孔,轴公带图。解:最大间隙 Xmax=ES-ei=+0.046-(-0.015)mm=+0.061mm最大过盈 Ymax=EI-es=0-(+0.015)mm=-0.015mm 9. 有一组相配合的孔和轴为30,作如下几种计算并填空: 查表得N8=(), h7=() (1)孔的基本偏差是_-0.003_mm,轴的基本偏差是_0_. (2)孔的公差为_0.033_mm,轴公差为_0.021_mm. (3)配合的基准制是_基轴制_;配合性质是_过渡配合_.(4)配合公差等于_0.054_mm. (5)计算出孔和轴的最大,最小实体尺寸.解: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 DM=Dmin=30+(-0.036)=29.964mm 孔的最小实体尺寸: DL=Dmax= 30+(-0.003)=29.9997mm 轴的最大实体尺寸: dm=dmax=d+es= 30+0= 30.0mm轴的最小实体尺寸: dl=dmin=d+ei= 30+(-0.021)= 29.979mm10. 在某配合中,已知孔的尺寸标准为20,Xmax=+0.011mm,Tf=0.022mm,求出轴的上,下偏差及其公差带代号.解:Th=ES-EI=+0.013-0=0.013mm因为Tf=Th+Ts所以Ts=Tf-Th=0.022-0.013=0.009mm查表3-2提:轴的公差等级为IT5。因为: Xmax=ES-ei所以:ei=ES-Xmax=+0.013-0.011=+0.002mmes=Ts+ei=0.009+0.002=+0.011mm 查表3-3得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R。20k5()。11基本尺寸为50mm的基准孔和基准轴相配合,孔轴的公差等级相同,配合公差Tf=78um,试确定孔、轴的极限偏差,并与成标注形式。解: 因为Tf=Th+Ts 且 Th=Ts 所以 Tf=2Th=2Ts 则 Th=Ts=um=39um 又因为 基准孔的EI=0,基准轴的es=0, 所以ES=Th+EI=39+0=+39umEi=es-Ts=0-39=-39um 写成标注形式为孔: 50()mm轴: 50()mm12 画出15Js9的公差带图,并该孔的极限尺寸,极限偏差,最大实体尺寸和最小实体尺寸。(已知基本尺寸为15mm时,IT9=43um)解: 因为Js是对称偏差,且IT9的公差值为43um是奇数 所以ES=-EI=+21um写成尺寸标注形式为:500.021mmDmax=D+ES= 15+0.021= 15.021mmDmin=D+EI= 15-0.021= 14.979mm ES=+0.021mmEI=-0.021mmDm=Dmin= 14.979mmDl=Dmax= 15.021mm画出公差带图: 13已知40M8(),求40H8/h8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 解: IT8 基本尺寸为40的公差值Th=ES-EI=+0.005-(-0.034)=0.039mm 40H8基准孔的EI=0,ES=Th=+0.039mm 40h8基准轴的 es=0,ei=-Ts=-0.039mm 极限间隙: Xmax=ES-ei=+0.039-(-0.039)=+0.078mm Xmin=EI-es=0-0=0mm14 略15已知基本尺寸为40的一对孔、轴配合,要求其配合间隙为41116,试确定孔与轴的配合代号,并画出公差带图。解:(1)选择基淮制 因为没有特殊要求,所以选用基孔制配合,基孔制配合EI=0。 (2)选择孔,轴公差等级 由式(3-10)得,Tf=Th+Ts=Xmax-Xmin,根据使用要求,配合公差Tf=Xmax-Xmin=116-41=75um,即所选孔轴公差之和Th+Ts应最接近Tf而不大于Tf。查表3-2得:孔和轴的公差等级介于IT7和IT8之间,取孔比轴大一级,故选为IT8级,Th=39um,轴为IT7级,Ts=25um,划配合公差Tf=Th+Ts=39+25=64um小于且最接近于75um。因此满足使要求。(3)确定孔,轴公差带代号 因为是基孔制配合,且孔的标准公差等级为IT8级,所以孔的公差带代号为40H8() 又因为是间隙配合, Xmin=EI-es=0-es=-es 由已知条件 Xmin=+41um 则es=-41um 即轴的基本偏差es应最接近于-41um。查表3-3,反轴的基本偏差不e,es=-50um, 则ei=es-Ts=-50-25=-75um 所以轴的公差带代号为40e7( )mm 确定的孔与轴配合代号为 (4)验算设计结果 Xmax=ES-ei=+0.039-(-0.075)=+0.114mm=+114um Xmin=EI-es=+0-(-0.050)=+0.050mm=+50um 它们介于41116之间,设计合适。 画出公差带图如下: 16. 设有一基本尺寸为110的配合,经计算,为保证连接可靠,其过盈不得小于40um;为保证装配后不发生塑性变形,其过不得大于110um。若已决定采用基轴制,试确定此配合的孔、轴公差带代号,并画出公差带图。解:由题设要求为基轴制配合,则es=0选择孔、轴公差等级由Tf=Th+Ts=|Ymin-Ymax|,据使用要求配合公差Tf=|Ymin-Ymax|即Tf=|-40-(-110)|=70m,即所选孔、轴公差之和Th+Ts应最接近Tf而不大于它。查表3-2得:孔和轴的公差等级介于IT7和IT6之间,取孔比轴大一级,故选为IT7级,Th=35m,轴为IT6级,Ts=22m,即配合公差Tf=Th+Ts=35+22=57m小于且最接近于Tf(70m)。因此,满足使用要求。确定孔、轴公差带代号因为是基轴制配合,且轴的标准公差等级为IT6级,所以轴的公差带代号为110h6()又因为是过盈配合,Ymin=ES-ei由已知条件Ymin=-40m,则ES=Ymin+ei=-40+(-22)=-60m即孔的基本偏差ES应最接近于-62m。查表3-4,取基本偏差为S,ES=-79+=-79+13=-66m,则EI=ES-Th=-66-35=-101m所以孔的公差带代号为110S7()4) 验算设计结果 Ymax=EI-es=-0.101-0=-0.101mm Ymix=ES-ei=-0.066-(-0.022)=-0.044mm它们介于-40m-110m之间 17 用通用计量器具检测40K7 E 孔,试确定验收极限并选择计量器具。 解:确定安全裕度A该工件公差T=0.025mm,公差等级为IT7,A=(1/10)T,故A=0.0025mm。确定验收极限因为此工件遵守包容原则v (当有包容要求(包括Cp1)、或公差等级高时、偏态分布尺寸(单边内缩),内缩。v 不内缩方式: Cp1(无包容要求)时;非配合尺寸、一般公差等级 )故其验收极限应按方式一(内缩的验收极限)来确定。上验收极限=最大极限尺寸减去-A下验收极限=最小极限尺寸加工+A因40K7的基本偏差上偏差ES=-2+9=+7m(表3-4)即EI=ES-Th=+7-25=-18m40K7()故上验收极限=40+(+0.007)-0.0025=40.0045mm 下验收极限=40+(-0.018)+0.0025=39.9845mm选择计量器具查表3-14,优先选用工档,计量器具不确定度允许值工档u=2.3m=0.0023mm。查表3-16,分度值为0.002的比较仪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0018mm,因为u1定向公差形状公差2 改正图2-2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图2-2 3改正图2-3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图2-3 4改正图2-4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图2-45 改正图2-5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图2-5 定位公差定向公差6改正图2-6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67改正图2-7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78改正图2-8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8 另(形状公差)直线度公差应该小于定向公差(平行度)9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9上。(1)100h6圆柱表面的圆度公差为0.005mm。(2)100h6轴线对40P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15mm。(3)40P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4)左端的凸台平面对40P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 mm。(5)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 mm。 图2-910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0。(1)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1 mm,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2 mm。(2)圆锥轴线对d1和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同轴度为0.05 mm。(3)端面对d1和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3 mm。(4)d1和d2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分别为0.008 mm和0.006 mm。图2-1011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1上。(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1 mm,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4 mm。(2)70H7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2mm。(3)210h7轴线对70H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m。(4)4-20H8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第一基准)和70H7孔轴线的位置度公差为0.15mm。图2-1112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2上。(1)2-d轴线对其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2mm。(2)D轴线对2-d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100 :0.02 mm。(3)槽两侧面对D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4 mm。 图2-1213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3上。(1)圆锥面a的圆度公差为01 mm。 (2)圆锥面a对孔轴线b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02mm。 (3)基准孔轴线b的直线度公差为0005mm。 (4)孔表面c的圆柱度公差为00lmm。 (5)端面d对基准孔轴线b的端面全跳动公差为001mm。 (6)端面e对端面d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 图2-1314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4上。 (1)30K7和50M7采用包容原则。 (2)底面F的平面度公差为002mm;30K7孔和50M7孔的内端面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4 mm。(3)30K7孔和50M7孔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m。(4) 6-11H10对50M7孔的轴线和F面的位置度公差为005mm,基准要素的尺寸和被测要素的位置度公差应用最大实体要求。图2-1415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5上。(l)5+0.05 -0.03mm的圆柱度误差不大于002mm,圆度误差不大于00015 mm。(2)B面的平面度误差不大于0001mm,B面对5+0.05 -0.03mm的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大于004 mm,B面对C面的平行度误差不大于002mm。(3)平面F对5+0.05 -0.03 mm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大于004 mm。(4)18d11外圆柱面的轴线对5+0.05 -0.03mm内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02 mm。(5)12b11外圆柱面轴线对5+0.05 -0.03mm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016 mm。(6) 9030密封锥面G对5+0.05 -0.03mm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016 mm。 (7)锥面G的圆度误差不大于0002 mm。 图2-1516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6上。(1)大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45 0 -0.02,并采用包容要求。(2)小端圆柱面轴线对大端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rn。(3)小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25土0007mrn,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1mrn,并采用包容要求。(4)大端圆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允许大于08rn,其余表面Ra值不允许大于16rn 。图2-16 17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7上。(1)d圆柱面的尺寸为30 0 -0.025 mm,采用包容要求,D圆柱面的尺寸为50 0 -0.039 mm,采用独立原则。(2)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a =1.25m,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a =2m。(3)键槽侧面对D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 mm。(4)D圆柱面对d轴线的径向圆跳动量不超过003 mm,轴肩端平面对d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005 mm。图2-1718按表2-1的内容,说明图2-18中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 表2-1 图2-18 19按表2-2中的内容,说明图2-19中的公差代号的含义。 表2-2 图2-19 20按表2-3中的内容,说明图2-20中的代号的含义。 表2-3 图2-20 21按表2-4中的内容,说明图2-21中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 表2-4 图2-2122按表2-5中的内容,说明图2-22中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 表2-5 图2-2223如图2-23所示销轴的三种形位公差标注,它们的公差带有何不同? a) b) c)图2-23答:图a为给定平面内素线的直线度,其公差带为宽度等于公差值002mm的两平行直线。 图b为轴线在任意方向的直线度,其公差带为直径等于公差值002mm的圆柱体。 图c为给定平面内被测素线对基准素线的平行度,其公差带为宽度等于公差值002且平行于基准A的两平行直线。 24被测要素为一封闭曲线式(圆),如图2-24所示,采用圆度公差和线轮廓度公差两种不同标注有何不同? a) b) 图2-24答:图a为线轮廓度,其公差带为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25mm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位于理想尺寸为20025mm的圆上。 图b为圆度,其公差带为半径差为0025mm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且被测要素遵守包容原则。25比较图2-25中垂直度与位置度标注的异同点。 a) b) 图2-25答:图a为轴线相对基准A的垂直度公差为005mm,其公差带形状是直径为公差值005mm且垂直基准平面A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图 b为轴线相对第一基准A,第二基准B、第三基准 C的位置度公差为0.05mm,其公差带形状是直径为公差值005mm,且以线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的区域。26试将图2-26按表列要求填入表2-6中。 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