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理论与实践研究绪论.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594613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特理论与实践研究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中特理论与实践研究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中特理论与实践研究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3秋季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2 第一讲导论 一 当代中国的主题和基本问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三学习的目的 意义和方法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3 教学要求 1 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和基本问题2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3 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意义和方法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4 一 当代中国的主题和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对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5 马克思主义及中特理论体系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6 中特理论体系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7 本节内容 一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二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8 一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 两大主要历史任务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9 一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2 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1 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是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 2 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 是实现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 也是保证国家强大 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10 一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3 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担当者 中国共产党1921建党 井冈山 长征 延安 新中国 改革开放 依次为 陈独秀 李大钊 瞿秋白 胡适之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11 3件大事 1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了新中国 实现了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2 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 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开创 坚持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12 一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4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 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 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2 正确把握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13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3 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党100年时 小康社会建国100年时 现代化国家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14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5 中国梦实现建党 建国100年时的目标 也就是实现中国梦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15 中国梦 1 中国梦的提出2012年11月29日 在国家博物馆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 复兴之路 展览时 第一次阐释了 中国梦 的概念 他说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认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16 中国梦 2 中国梦的内涵2013年3月17日 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 向全国人大代表发表自己的就任宣言 在将近25分钟的讲话中 习近平9次提及 中国梦 44次提到 人民 共获得了10余次掌声 有关 中国梦 的论述更一度被掌声打断 他说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17 中国梦的内涵 具体来说 中国梦就是 中国人民的富裕中国的富强世界的富裕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18 中国梦 3 中国梦的特点把国家 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把国家利益 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实际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19 中国梦 4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20 中国梦 5 中国梦的意义 中国梦 超越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 美国梦 以个人成功与人们共同幸福为目标 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追求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21 一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6 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问题至关重要 毛泽东 主义譬如一面旗子 旗子立起了 大家才有所指望 才知所趋赴 胡锦涛 十个结合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22 1 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1 将社会主义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起来 2 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起来 3 将国家的安危荣辱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23 2 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 中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已达小康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24 授奖词 部分 由于中国作家莫言写出了 融合了民间故事 历史与当代的魔幻现实作品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莫言 通过一种历史与社会的视角 一种迷幻与现实的交织 莫言创造了一个其复杂性令人想起威廉 福克纳与马尔克斯的世界 同时他又找到了古典中国文学与口语创作传统这个出发点 在小说之外 莫言也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与论文 他对社会持批判态度 他在中国被人认为是主要的当代中国作家之一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25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的原因 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既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脉相承 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具体国情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26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色 1 实践特色 2 民族特色 3 时代特色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27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从理论和实践清醒认识和回答4个基本问题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4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28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1 重要性 事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2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唯与历唯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 人民创造历史 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29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3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坚持与发展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一个中心 现实实际 三个着眼 马列理论的运用 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30 2 建设什么样的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 问题的重要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2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 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 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 列宁选集 1995 1 162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31 2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公平正义发展社会主义必须3个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32 2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根据时代条件和人民愿望发展社会主义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胡惊涛 2005 219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33 3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1 重要性党的自身建设 提高领导水平 执政能力 增强拒腐放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34 2 对问题的正确认识 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 革命党 执政党推进党建伟大工程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建设学习型 服务型 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35 4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 1 重要性 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式 途径和目标任务的重大问题 2 对问题的正确认识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断 解决了发展的目的 理念 方式和动力问题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36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本节内容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理论体系和制度 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总布局和总任务 三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37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我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 探索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一系列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 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相互关系 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布局 任务和基本要求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38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体系和制度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 1 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39 2 重要性 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 现实依据 基本路线 主要任务 总体布局 奋斗目标 指明了当代中国的前进方向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40 3 主要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逐步实现人民共同丰富并全面发展 创新之路 实现现代化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41 4 深刻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42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重要性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43 2 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44 3 回答的主要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发展道路 发展阶段 发展战略 根本任务 发展动力 依靠力量 国际战略 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 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 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45 4 坚持理论体系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46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 内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47 3 具体内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项具体制度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等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48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 国家统一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49 4 道路 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关系 三者紧密相连 相互贯通 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者分别体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 理论形态 制度形态 没有共产党 没有毛泽东思想 就没有新中国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50 5 重要结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应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道理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51 二 建设中特的总依据 总布局和总任务 1 总依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 生态建设中要牢记 经济总量低到提高后腰牢记 谋划长远发展和日常工作中要牢记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52 总依据的意义 基本路线是根据总依据提出的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批判超越阶段论 僵化停止论不妄自菲薄 也不妄自尊大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53 2 总布局 1 涵义 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 中心 政治建设 方向 文化建设 灵魂 社会建设 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 根基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54 2 重要意义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协调推进其他各方的发展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 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55 3 总任务 1 涵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建党以来 革命 建设 改革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56 2 重要性 党的庄严使命 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 国家的奋斗目标 都聚焦 归结于这个总任务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57 3 实现途径 紧紧扭住这个总任务 坚持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一代一代锲而不舍地干下去 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美丽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58 三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1 基本要求 八大要求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59 1 基本要求 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60 2 意义 体现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61 3 基本内容 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怎样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问题 1 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 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实现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62 3 基本内容 3 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4 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 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63 3 基本内容 5 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 6 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安定有序 国家长治久安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64 3 基本内容 7 必须坚持开放的发展 合作的发展 共赢的发展 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8 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65 4 重要性 能更好地凝聚力量 攻坚克难 继续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继续改善人民生活 增进人民福祉 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66 三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意义和方法 本节内容 一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二 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67 三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意义和方法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 一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1 主要目的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上开设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认识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68 2 重要意义帮助硕士研究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3 基本要求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 指的是由马克思 恩格斯所创立 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 并由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 一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69 二 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1 要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起来 2 要同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3 要同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 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 马克思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70 参考阅读文献 1 共产党宣言 2 邓小平文选 第3卷3 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014 胡锦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15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6 邓小平时代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71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2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3 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4 结合实际 谈谈对学习本课程意义和方法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