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环卫社区垃圾管理平台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593943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环卫社区垃圾管理平台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智慧环卫社区垃圾管理平台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智慧环卫社区垃圾管理平台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环卫社区垃圾综合管理调度平台系统设计方案成都奥震电子科技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12月目录1.综述31.1.设计背景31.2.设计目标41.3.设计内容41.4.设计原则61.5.设计依据82.需求分析92.1.社会发展的需要92.2.环卫管理的需要103.总体设计113.1.平台系统整体架构113.2.总体架构133.2.1.平台总体架构133.2.2.平台系统网络架构143.2.3.平台性能指标144.运行环境支撑层建设155.源数据层建设166.数据支撑层建设176.1.概述176.2.系统功能176.3.非功能性需求216.4.系统技术架构226.5.系统外部接口266.5.1.接口设计原则266.5.2.数据接口适配276.5.3.与GIS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对接276.5.4.与北斗定位系统对接286.5.5.与城市管理局信息平台对接286.5.6.与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对接296.5.7.与视频监控系统对接297.功能介绍307.1.智慧环卫基础数据子系统307.2.环卫清扫保洁工作监管子系统307.3.生活垃圾收运监管子系统317.4.环卫车辆清运管理子系统317.5.智能移动环卫子系统327.6.可视化勤务管理子系统327.7.智慧环卫指挥调度系统337.8.通信资源管理子系统337.9.平台运行维护子系统348.功能介绍平台系统功能、参数及成本估算341. 综述1.1. 设计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环境卫生系统的管理机制,提高环卫系统的监控、调度等管理能力,加强环卫信息化成果的实战应用,打造一套服务于环境卫生系统的智能化的管理、调度平台。智慧环卫社区垃圾综合管理调度平台系统是将各种社区垃圾环卫设施、设备整合在一起,通过多系统信息的汇聚、高度信息共享,打破传统管理信息壁垒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对社区垃圾环卫设施、设备的综合管理质效、增强对社区各类垃圾环卫事件的处理效能的目的。智慧环卫社区垃圾综合管理调度平台系统以现代前沿发展技术为导向,立足社区环卫管理中心的日常管理、事件调度为背景,着重实现“地面有监控、图上有定位,处理有手段”的管理、调度目标。1.2. 设计目标智慧环卫社区垃圾综合管理调度平台系统需要基于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建设面向社区垃圾综合管理、调度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在管理调度方面能够将前段数据采集、视频监控、地理信息系统、无限定位和GPS空间定位等手段有效融合,实现各种社区垃圾设施、设备多级联动和协同调度,利用空间信息、视频信息和实时位置监控信息辅助社区垃圾管理、业务人员的高效工作。1.3. 设计内容智慧环卫社区垃圾综合管理调度平台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垃圾运输车管理调度系统、社区垃圾桶管理系统、可视化社区垃圾综合管理平台、平台综合运维管理系统等。一、 垃圾运输车管理调度系统垃圾运输车管理调度应用针对日常垃圾车的调度,重点解决垃圾车的可视化定位、可视化调度、垃圾车的实时态势监控业务需求。重点实现:n 垃圾车调度n 垃圾车定位及轨迹跟踪二、 社区垃圾桶管理系统社区垃圾桶管理系统主要是利用传感器及视频监控的技术,通过社区垃圾桶的设计位置在图上对垃圾桶日常状态进行管理,通过系统实现对垃圾桶的日常承载状态、垃圾桶自身状态评估等应用。重点实现:n 垃圾桶承载状况(垃圾桶是否装满等)n 垃圾桶管理(破损、丢失等)三、 可视化社区垃圾综合管理调度平台社区垃圾综合管理调度是将各种社区垃圾环卫设施、设备整合在一起,通过多系统信息的汇聚、高度信息共享,打破传统管理/调度信息壁垒问题。同时通过可视化的设计,在一个平台上对社区垃圾环卫设施、设备进行综合管理调度、对社区各类垃圾环卫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重点实现:n 多系统一平台操作管理n 可视化管理四、 平台运行维护管理 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为系统运行提供管理维护的基础功能,主要包括用户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理、日志管理功能。1.4. 设计原则为确保智慧环卫社区垃圾综合管理调度平台系统能够充分满足社区垃圾管理调度的实际需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平台系统的建设将全力贯彻以下原则:n 先进性和成熟性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应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手段和标准化产品。基于管理、调度、控制、协同、通信、集成、监视、处置的设计理念,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打造一个智慧的、专业的综合管理调度平台。n 经济性和实用性平台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资源,综合考虑平台的建设、升级和维护成本。建设后的管理调度平台系统符合环卫部门的使用要求,有较好的可用性、可维护性。n 标准化和开放性平台系统在设计和开发中,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平台系统具有统一开放的控制协议、编码协议、接口协议、压缩格式、传输协议,提供透明传输通道。所有子系统可以整合到统一的平台下,实现信息共享、灵活联动。n 安全性和保密性平台系统设计必须将安全性放在重要的位置,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体系的设计,数据的备份,应严格控制各个层次的访问、操作权限设置,充分利用日志系统健全系统的恢复策略和机制及数据的备份策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所有承建单位和人员都应签署保密协议。n 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平台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坚持质量第一,注重过程的控制,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技术评审和技术状态的控制,通过软件测评和仿真验证和试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n 实时性和灵活性在总体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管理调度的业务需求,留有足够的容量冗余,全面提升管理调度信息传输、有线及无线通讯、数据通讯能力和速率,可为不同单位业务系统的运行提供可靠的支持。n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平台系统充分考虑信息化发展的前瞻性,以最简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设备、接口可扩展、可兼容性,配套软件具有升级能力,能兼容已有设备。n 操作性与友好性系统平台采用清晰、简洁的中文操作界面,操作控制简便、灵活,便于管理和维护,有完善、安全、科学的使用权限划分机制,方便用户对平台的操作。1.5. 设计依据平台系统设计和建设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以及工信部相关的规范与标准,具体如下:网络标准: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3ab,ANSI/IEEE 802.3 Nway,IEEE 802.3x,IEEE 802.3af,IEEE 802.3az, IEEE 802.11b/gl GB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l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l GB 1266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l 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l GB 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l GBJ115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l GB 9254信息技术设备无线电干扰极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l GB/T 13926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标准 l GB/T17626 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标准l 共享数据项代码标准l 共享数据项集项目规范l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l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l 350M集群移动无线电标准l 程控数字用户自动电话交换机通用技术条件l 信息安全技术终端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技术要求l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l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l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l 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2. 需求分析2.1. 社会发展的需要城乡环卫一体化,破解垃圾围城, 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促进垃圾分类,有效管理餐厨垃圾流向,杜绝地沟油,严控渣土运输,杜绝建筑垃圾乱排乱放等,导致城市环卫建设和管理的任务日益加重,传统的城市环卫管理理念、制约了城市环卫管理的进一步的 数字化城市信息管理系统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已经应用到城市社区公共服务领域。如(执法、海塘、园林、公路交通等)。而作为城市环境卫生行业,是衡量城市综合管理的主要指标;经市场调研,环卫作业方式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向现代化、数字化管理的转变,提高环卫作业水平和效率,各地市级环卫管理部门的需求愿望愈加强烈。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城市化率首度超过 50%,城镇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现代城市发展也面临环境污染、管理复杂、能源短缺、人口增长、经济转型等实质性问题的挑战,当前的发展模式不再是可行的方式。 “智慧环卫”是一种发展环卫的新思维,通过智慧环卫建设推进环卫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创新,解决环卫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提升服务价值,创造产业经济价值,体现民生社会价值,最终达到“强政、兴业、惠民”的目标。各级政府的积极推进是智慧环卫建设的推动力,通过“智慧环卫”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基础设施水平;解决环卫城市卫生、资源发展瓶颈等问题,提升执行效率,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智慧环卫的建设可极大提高环卫行业在市民中的形象和社会地位,使环卫事业的后续发展更加有力。加强环卫数字化工作,是促进环卫管理进步、科技创新,从而实现环卫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手段。智慧环卫可以有步骤、有计划地参与到环卫的管理、经济、作业、科研、市场等各个环节,为它们的工作提供方便和服务,使城市管理逐步走上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的道路,使城市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2.2. 环卫管理的需要当前环卫信息化存在问题 1. 缺乏有效规划,重复建设;信息化全局工作缺乏有效的规划,导致部分重复建设 2.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融合共享步履维艰;数据多但用不上,有数据但用不好,信息多却找不着,有系统却不好用; 3. 缺乏完整、科学的标准体系;缺乏统一完整的城市信息化标准体系;不同部门组织制订的信息化标准之间不协调 4. 缺乏合适的运行管理模式;缺乏科学、实用的环卫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缺乏适合不同类型环卫使用的建设与运行模式。根据以上问题智慧环卫综合管理调度平台综合运用GPS、GIS、3G、以及数据挖掘等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来处理、分析和管理环卫元素,推动环卫管理事业走向信息化道路,有效解决了环卫管理中遇到的难题。系统创新实现了环卫作业提前规划、作业过程实效监控、环卫事件动态监察、作业结果科学评价等功能,大大提升管理实效化、管理方法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3. 总体设计3.1. 平台系统整体架构平台系统总体架构共分为网络通讯和硬件层、源数据层、数据支撑层、应用层、呈现层几个模块组成。n 网络通讯和硬件层通过构建规范化的无线、有线专用网络,为信息数据传输提供安全、顺畅的交换通道。利用前端专用传感器、视频采集设备、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防火墙等硬件设备,为数据的采集、存储、交换、共享、分析、处理等提供基础硬件介质。n 源数据层通过自主研发的数据整合模块,以数据的共享、交换和融合为数据应用的底层核心,根据业务需求对各环卫业务系统平台等资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及挖掘,建立各业务系统各个应用所需的数据池或主题数据库,便于上层应用的分析和调用。前段n 应用层通过报警、定位、推送、监控、热点随动、协同调度等功能模块,实现“ 管理一体化、调度一体化、设备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格局。n 呈现层通过电脑、电视墙、多点触控大屏、智能移动终端(PDA/手机)等对应用层各个子系统的实时态势、环卫人车位置去向、垃圾处理处理情况等,实现一体化呈现。3.2. 总体架构3.2.1. 平台总体架构3.2.2. 平台系统网络架构方案采用多网络传输技术体系,涵盖自建专网、互联网、3G/4G网络、Lora网络、WIFI探针网络及北斗/GPS网络定位技术。3.2.3. 平台性能指标平台软件能够完全按照目前软硬件要求设计,保证系统高效稳定地运行,支持服务器预缓存技术,提高客户端响应速度。支持部分图层的缓存,支持缓存地图服务与非缓存地图服务的叠加。在依托上述硬件环境的基础上,为满足工作中实时性的要求,动态反映出最新的业务信息,平台性能指标设计如下:1) 平台能够支持1000 用户并发访问,支持在线人数3000 用户的访问能力。2) 地图服务请求响应时间3秒;地图操作时,需要平滑流畅,不能出现明显的等待时间和露白现象,以方便用户操作。3) 在信息查询时,请求时间响应时间3 秒,资源搜索响应时间2 秒。4) 复杂空间操作和分析功能,提供单次访问时一般地图操作3 秒,复杂操作5 秒的响应性能。5) 对于各类服务访问接口,提供单次访问1 秒以内,复杂操作3 秒以内的相应性能。6) 系统服务端和客户端均要求实现7*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7) 警情推送至分局和派出所的时间2秒。8) 警情自动推送(或接警员派发)至处警民警个人移动终端的时间3秒。9) 处警民警受理警情后,对应警情、警车处置状态的颜色变化时间3秒。4. 运行环境支撑层建设智慧环卫社区垃圾管理平台为新建设应用系统提供计算资源,要求如下:1)根据应用软件需求配置:计算资源,应根据应用系统软件特点、业务受理后响应时限要求等进行配置,重点考虑CPU、内存、I/O有等性能指标。 2)可扩展:服务器上具备一定的可扩展空间和冗余件(如磁盘阵列架位、PCI和内存条插槽位等),并支持主流操作系统。3)易使用:服务器以及配套的操作系统应方便平台部署和维护管理人员使用。4)易管理:服务器的易管理性体现在服务器是否提供智能管理系统、自动报警系统、液晶监视器等。此次系统需要的计算、存储资源需求如下:序号功能类型硬件类型操作系统配置数量1消息服务器服务器 64位 windows server 2008 以上双8核CPU,16G内存,1T以上存储12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 64位 windows server 2008 以上双8核CPU,16G内存,1T以上存储13应用服务器服务器 64位 windows server 2008 以上双8核CPU,16G内存,1T以上存储24数据交换服务器服务器CentOS Linux release 7.2.1511 64位双8核CPU,16G内存,320G存储55. 源数据层建设源数据层包含信息数据和视频数据,这些数据产生于不同的应用系统中,是智慧环卫社区垃圾管理平台能否发挥作用的基础。各类数据资源分散在不通网域的不通应用系统中,以边界安全传输平台为安全保障,通过信息数据资源交换平台为数据传输桥梁,为指挥业务提供支撑。6. 数据支撑层建设6.1. 概述智慧环卫社区垃圾管理平台管通过信息数据资源交换平台实现与其它系统数据对接和交互。信息数据资源交换平台(以下简称数据交换平台)封装各类物理分散的业务系统中的异构数据源,封装成为具有统一标准的REST API接口形式的数据资源,为各接入单位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实现数据资源的互访提供了便利,并辅以边界交换的安全技术手段,实现跨城域网广域网、跨不同安全区、跨不同逻辑隔离网络的数据安全高效传输。数据交换平台为实现数据汇总提供了可靠的管道。6.2. 系统功能各种接入业务系统能够提供的数据源的接口形式是各种各样的,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的源数据适配模块,各接入单位可以将业务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数据源封装成为具有统一标准的Restful Web Service接口形式的数据资源,并注册发布到数据交换平台中。各接入单位通过访问数据交换平台,可获取相关数据资源的基本信息以及接口描述,从而实现数据资源的互访与交换。数据交换平台将数据资源按单位或业务主题进行整理分类,形成易于查找、理解和使用的信息资源目录。数据交换平台由信息资源目录模块、网络拓扑管理模块、交换留底记录模块、交换情况分析模块、操作日志模块、监控管理模块、自动升级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和一组源数据适配模块组成,如下图所示:其中,源数据适配模块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际数据源,又包括MySQL适配模块、SQL Server适配模块、Oracle适配模块、共享目录适配模块、Web服务适配模块等多个模块。(一)系统应用功能1)信息资源目录对各接入单位信息资源进行按需采集、分类管理、定期更新,各单位可在权限内自行查询、检索共享信息。l 信息资源注册发布面向各接入单位用户提供可视化的资源注册发布界面,通过界面操作完成不同接口类型(Orcale数据库接口、SQL SERVER数据库接口、MySQL数据库接口、共享文件夹接口、Web Service接口等)的数据资源注册发布。l 信息资源编目对信息资源名称、信息资源摘要、信息资源提供方、信息资源主题分类、信息资源访问控制权限、信息资源标识符、API标识符、数据项描述等信息进行明确,对已发布注册的数据资源按单位或业务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信息资源目录。资源目录需至少支持如下查询/筛选功能: 根据数据资源标示符精确查找某个资源。 根据数据资源名称模糊匹配资源。 指定一定的时间范围,根据数据资源的创建时间或更新时间检索资源。 根据数据资源的创建单位名称模糊匹配资源。2)网络拓扑管理支持对系统网络拓扑进行分级分域管理,支持交换网络根据不同行政区划、级别或安全域建立辖区,辖区与辖区可实现对接连通或分割。交换节点出现断线等异常情况,系统给出告警便于系统管理人员获悉并及时处理。以可视化图表的直观方式实现对网络节点信息的查看和网络情况的实时监管。3)交换留底记录对于每一个数据资源接口的访问操作,均需要留底记录。留底记录需包含如下元素:l 消息的标识符l 请求与响应发生的时间l 请求的发起方的标识符l 请求的响应方的标识符l 请求的数据资源接口的标识符如留底记录出现不完整等异常,需给出明确标识。留底记录需支持导出与归档。4)交换情况分析基于交换留底记录,可对数据资源的热度,交换系统接入单位的交换参与情况进行分析,并提供图表化的分析结果。5)操作日志对于可视化操作界面上创建、修改、删除数据资源和数据接口的操作需要计入操作日志中。操作日志中至少需包含如下关键元素:l 操作时间l 操作员账户名l 操作内容以及涉及到的数据资源或数据接口的标示符和名称6)监控管理监控管理功能意在为用户展示系统运行的健康状态,并对于某些敏感状态给出醒目的提醒,并支持主动发送邮件报警。监控管理需包含如下关键因素:l 硬件健康监控l 消息队列监控l 系统稳定运行时间监控l 用户非只读行为监控l 系统行为监控以上监控信息可以整合到一起,生成一份监控报告,可以随时通过界面操作导出当前监控报告。7)自动升级能通过中心节点统一上传升级包并在各用户节点进行分发,实现系统的自动升级。8)用户管理根据用户角色不同,系统需提供相应的用户角色设置和权限控制。至少需包含以下关键用户角色:l 系统管理员:完成系统底层初始化配置操作,并创建其他各类用户角色。l 操作员:供系统可视化管理界面业务操作人员使用。l 二次开发人员:凡需要调用数据交换平台API的二次开发人员,必须使用二次开发人员账号完成认证从而获得会话ID,所有API接口必须提供合法的会话ID才可进行调用。(二)源数据适配模块实现对不同类型数据源接口的统一封装,数据源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例如文件夹、FTP、数据库、XML文件、Excel文档、Web服务等。不同接口类型的源数据,经过系统适配模块封装后,成为具有统一标准的Web Service接口类型的数据资源,便于资源需求单位进行调用。6.3. 非功能性需求系统应具有跨不同网域的数据安全传输能力,响应速度应在用户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不能影响现有业务工作的正常运行。具体非功能性需求如下:1)网络适应能力:支持跨逻辑隔离网络、跨不同安全区,支持通过应用层中转消息实现长距离、大跨度下的消息传递,支持通过配置保证消息按照合规的通信路径传递。2)端到端通信:支持断点续传、自动重发以及自动去重。可严格保证消息的顺序送达,且对于单个消息,保证其有且仅有一次送达。3)通信模式:支持点对点(P2P)、点对多点(P2MP)、发布/订阅(Pub/Sub)、同步通信(Sync)、异步通信(Async)等多种通信模式。4)节点虚拟化:一个物理基础节点可虚拟出多个单位节点,满足多单位共享物理资源的需求;同时一个单位节点也可以部署在多个物理基础节点之上,实现负载均衡、系统热备。5)数据资源一体化管理:采用标准的数据接口、统一的编目体系、统一的操作界面支持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资源。6)数据资源安全管理:用户通过身份验证方可接入平台,平台对数据资源提供完善的访问权限管理,对数据资源调用过程进行完整记录备案。7)数据库服务适配:支持SQLServer、Oracle、MySQL等主流数据库服务。8)共享目录与文件服务适配:支持Windows、Linux的共享目录服务,支持FTP服务。9)Web Service适配:支持SOAP、REST与HTTP服务。10)运管系统:通过友好的可视化操作界面,提供拓扑管理、节点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管理、升级管理等管控能力。11)安全保障:通过传输消息加密,节点间身份认证等安全机制,保障节点间传递消息的完整性、机密性和不可抵赖性。12)二次开发接口:采用统一风格的、简洁的REST API接口,提供针对各类异构资源的CRUD操作。13)自动升级:在不中断用户业务工作的情况下完成系统自动升级,升级行为对用户而言完全透明。6.4. 系统技术架构数据交换平台能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为上层业务应用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以及数据资源集成服务。数据交换平台支持SOA架构、支持多种操作系统与编程语言、符合国际标准技术规范的数据传输服务接口,能够把物理上分布在各个业务系统内部的海量数据从逻辑上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并对外发布。数据交换存在着不同层次上的需求,系统应采用相应的分层设计来满足。层次与层次之间充分解耦,利于灵活、快速地响应业务变化对系统的要求。系统技术架构分为数据传输层、用户空间层、数据集成层等部分,如下:1) 数据传输层 支持多种跨度的通信(跨城域网广域网通信、跨不同安全区通信、跨逻辑隔离网络通信); 安全可信地进行通信(须具备妥善的身份认证机制和密钥管理机制,以保障节点间传递消息的完整性、机密性和不可抵赖性); 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通信机制(支持断点续传、自动重传等特性)。2) 用户空间层 支持向接入用户提供可灵活调整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与网络资源,并实现负载均衡、数据备份和故障恢复; 对上层相关应用提供面向用户的统一入口。3) 资源集成层: 有灵活严格的数据资源访问权限控制机制; 系统间可以相互发现和使用彼此的数据资源; 数据资源的使用不仅包含查询,还可以新增、删除和修改; 异构数据资源的操作接口必须是标准化的; 数据源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例如文件夹、FTP、数据库、XML文件、Excel文档、Web服务等。因此,数据交换平台的技术架构如下图所示:1) 数据传输平台 接入节点:作为消息传输的发端和收端,为承载在本节点之上的业务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上行和下行传输服务。 汇聚节点:具备接入节点的全部功能,并且能够对相邻节点之间传递的消息进行转发。 协议网关:提供穿越网间隔离交换设备(如光闸/网闸)的数据传输功能,在彼此隔离的网络之间实现跨网通信;提供跨安全域、跨地址域、跨运营商的数据传输优化功能,提高在这些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效率。 密码防护单元:对节点间传递的消息进行加密,并且提供节点之间的身份认证机制,以保障节点间传递消息的完整性、机密性和不可抵赖性。2) 用户空间虚拟化平台 单位节点:是为一个用户单位划分的逻辑实体,用于实现面向用户的物理资源灵活分配,并实现负载均衡和系统热备。单位节点还具有门户功能,为用户提供使用上层功能的统一入口。 中心节点:是为管理部门划分出的逻辑实体,拥有和单位节点同样的功能;但是由于管理部门与用户单位的角色不同,中心节点还负责统一配置与管控其下属的所有单位节点。3) 数据资源集成平台 交换站:是数据资源交换的发端和收端,并为用户单位提供数据资源的注册、修改、删除和使用等功能。交换站还是各类接口适配模块的承载容器。其中,接口适配模块能够对各类异构数据进行标准化封装,使其成为具有统一风格操作接口的数据资源。 交换中心:管理维护所属辖区内所有交换站注册发布的数据资源,负责对数据资源进行编目与同步,并对数据资源调用的全过程进行行为审计与跟踪管理。6.5. 系统外部接口6.5.1. 接口设计原则1) 稳定性接口必须相对稳定,避免给接口使用者和提供者增加适应新接口的工作量,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需明确接口语义,包括接口调用方法、接口名称、参数的类型和名称。同时,要采用版本定义来区分接口类型。2) 易用性接口必须使用简便易懂的设计。3) 统一性接口应有统一的管理规范及要求,各业务系统在对数据进行整理及上传时应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进行处理。4) 安全性接口定义时需要严格控制接口的访问权限,以免出现非法授权使用。5) 兼容性对接口进行扩充时须保证能够兼容前一版本,否则就应定义为新的服务接口。6) 灵活性及前瞻性接口设计应充分考虑系统及业务的发展,对各种粒度的接口数据应用良好的兼容性。7) 易实现性接口设计应尽可能贴近业务系统,方便业务系统的数据生成工作,减轻其压力,同时对已有的各种可获得数据应尽可能支持。6.5.2. 数据接口适配各接入单位用户可以采用数据库服务、共享目录服务、FTP服务、Web Service等多种形式,通过自己的交换站,把自己提供的信息数据注册发布到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按照统一的标准,把这些信息数据封装为数据资源,并对外发布具有统一风格的元数据描述,以及数据访问与操作的REST API接口。数据资源使用者通过自己的交换站访问这些数据资源的元数据描述,能够理解数据资源的类型、格式与内容;通过调用REST API接口,能够完成对数据的添加、删除、查询、修改等操作。6.5.3. 与GIS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对接基于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快速开发具有GIS特色的应用系统、或为现有的应用系统扩充GIS功能,简化GIS 应用的开发过程,同时实现GIS系统的全国联网应用。6.5.4. 与北斗定位系统对接【实时消息进入方式】:TCP 和 UDP 两种方式。【TCP方式】:通过TCP协议方式将不同的消息数据接入到到消息分发服务器传输机制:1) 采用TCP/IP协议,以SOCKET接口中的TCP为连接方式。2) Tracking App是作为TCP/UDP的服务器端。3) 如果 TCP/IP连接由于一些未知的错误而断开,由接入服务器端负责重新连接。【UDP方式】:通过UDP协议方式将不同的消息数据接入到消息分发服务器 。传输机制: 采用TCP/IP协议,以SOCKET接口中的UDP为连接方式。6.5.5. 与城市管理局信息平台对接通过与城市管理局信息平台对接获取到环卫人员信息、环卫车辆信息、环卫设施信息;对城市道路的冲洗洒水和生活垃圾、特种垃圾、建筑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置;负责机动车清洗、环境卫生企业的行业管理。对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含人行道);对利用城市道路设置建筑物、构筑物(路名牌、人行道护栏、车行道隔离栏、安全岛等除外)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6.5.6. 与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对接通过与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对接,从而可以实时获取城市道路的拥堵情况,方便环卫车辆的线路规划、车辆的指挥调度。6.5.7. 与视频监控系统对接需用户方协调提供视频服务接口,确保各类视频调用的稳定性。平台通过调用视频厂商提供的监控摄像头视频监控服务程序(独立运行的exe 可执行程序或是浏览器插件),并传送相应视频监控点ID 信息给该程序,即可调出该监控点的视频监控窗口。一般推荐使用BS 架构的页面服务级接口,原因是直观简捷,且不会占用全部界面。需采集监控摄像头的在街面上的分布数据(即形成图层),监控摄像头属性信息一般至少包括但不限定于:视频服务器IP、端口号、视频的唯一ID 号、视频所属单位(一般按派出所)、视频类别(球/枪)、视频所在道路名称(包括交叉路口,以逗号分开说明)、视频状况(正常、故障、待建)等,实现视频信息空间化。视频插件需要满足浏览器安全性要求,在客户端上安装后,无需更改浏览器安全设置即可运行。7. 功能介绍通过信息数据资源交换打通各系统建设数据共享、交换通道,在次基础上建设指挥环卫社区垃圾管理平台。7.1. 智慧环卫基础数据子系统协助环卫主管部门对所辖环卫作业车辆、人员、垃圾桶、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等环卫设施建立数字化台账,有利于系统性掌握环卫设施基础数据与资源,为科学决策与指挥打下良好的基础。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以标准体系建设为基础,运行数据库、网络存储、数据备份等技术,设计并建设各类基础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建成服务于各应用系统的数据中心,建立协调的运行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形成智慧环卫业务管理调度与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存储管理体系,为其他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及业务应用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访问提供数据支撑。规划车辆、人员的作业线路,将其车辆和人员绑定作业线路上,设置线路偏离报警并实时上传至平台。包含车辆的类型、终端信息、司机等信息的管理7.2. 环卫清扫保洁工作监管子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模块,可以实时监控车辆、人员的位置;并可以通过点击轨迹查询车辆和人员的历史行驶轨迹。车辆、人员作业状态监控(清扫、养护、洒水等)通过实时监控界面可以实时监控到车辆作业进度,给车辆绑定到作业指定的作业线路上,可根据线路颜色来区分其作业状况。语音对讲、指挥调度语音调度功能方便轻松了解环卫作业情况、路况信息,对于应急情况起到更有效的通知。视频查看通过视频可以实时查看车辆作业的路段、作业的完成质量及交通情况。 人员考勤打卡监管人员通过APP、卡片机方式上下班考勤打卡,平台会根据班次管理进行核对其打卡是否在规定时间内,从而判断是否是有效的考勤数据7.3. 生活垃圾收运监管子系统垃圾收运管理系统,实现对垃圾存放点、垃圾清运车辆的全面管理与掌握,实时动态监管垃圾收运状况,安排垃圾收运计划。通过智能垃圾桶与垃圾满溢预警装置,更可实现垃圾收运末端的自动预警与响应,达到垃圾收运管理的全智能化、自动化。 垃圾中转站监管,实现对垃圾中转站处理能力的动态监控及作业状态的实时监管,随时调节调度周边转运车辆,将以往单一垃圾中转站负责单一区域垃圾收运的模式打造为垃圾中转站资源动态感知、垃圾转运车辆实时调度的全智能化、联动化的垃圾中转体系。填埋场监管,通过视频、称重系统、单点全景、气体监测及填埋场气体影响模型等,实时监测感知填埋场气体排放水平及气体影响范围。 焚烧场监管,通过视频、称重系统、单点全景、气体监测及填埋场气体影响模型等,实时监测焚烧厂垃圾焚烧量,感知焚烧场气体排放水平。 转运车辆监管,实现转运车辆的定位、轨迹、作业状态、作业效果的实时感知,助力生活垃圾转运全流程中车辆的透明化运营、监管。同时,针对环卫作业市场化外包的大趋势,可为环卫外包企业打造灵活、多环节的转运车辆监管,助力企业提效降耗。 7.4. 环卫车辆清运管理子系统生活垃圾、渣土、建筑垃圾等,通过在运输车辆安装北斗/GPS双模卫星定位设备及车辆状态传感器,实现渣土、建筑垃圾管理部门准确获取运输车辆的行驶路线,随时掌握渣土清运车的运输状态,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实现监督与执法的“无缝对接”。从而实现对运输车辆“两点一线”运输过程的全程监管,防止建筑垃圾清运车随意倾倒的违规现象发生。7.5. 智能移动环卫子系统在智能移动终端子系统中嵌入电子地图,并能够实时接收指挥调度中心下派的信息以及定位信息。在智能移动终端现场处置子系统中可以及时的接收信息并明确位置和信息然后迅速做出行动,在处理过程中及时以文字、图片、视频方式上报反馈事件发展。智能移动终端可以及时接收指挥中心下派的调度指令和通知公告,并及时上传当前位置信息 ,方便统计分析管理。智能移动终端现场处置子系统包括:辖区情况监控、事件处置、现场情况多媒体反馈、通知公告和位置回传。7.6. 可视化勤务管理子系统可视化勤务管理通过对人员资源的管理,可做到在图上对辖区人员进行管理、查询统计和实时监督,为各单位的勤务效果评估提供保证。为实现“精细化的勤务管理、绩效化的勤务监督”,实战平台通过可视化勤务管理功能,实现勤务科学规划、人员车辆装备的数字化报备管理、勤务执勤实时监督和处置效率勤务值班等的精细化考核等。从而依托管理平台,实现在勤、备勤人员整体态势的实时掌控,为指挥调度提供完整的数据人员数据支撑。可视化勤务管理包括:人员资源管理、勤务辖区管理、巡防报备、勤务排班、查询统计、实时查勤监督和勤务效果评估功能。7.7. 智慧环卫指挥调度系统智慧环卫指挥调度子系统包含了人、车等实时监督、关联的功能。在指挥调度子系统中可以针对事件进行智能化自动分配也可以人工手动分配,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减轻了人员及车辆的工作量。指挥调度重点解决常规情况的可视化扁平指挥、人员、车辆设施等的实时态势监控业务需求,可以在指挥调度子系统中查看实时的情况、人员和车辆等分布和状态,并对人、车、物进行关联、统计、查询、分析。指挥调度子系统包括:可视化扁平指挥、人、车、物实时态势监控和统计分析。7.8. 通信资源管理子系统系统在用户管理模块的基础上,提供更加丰富的人员通信录和机构通讯录功能。人员通信录管理,包含人员(机构)信息查询、信息删除、信息更新等功能。通信资源管理包括人员通讯录管理、机构通讯录管理。7.9. 平台运行维护子系统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为系统运行提供管理维护的基础功能。平台运行维护包括:用户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理、日志管理功能。8. 功能介绍平台系统功能、参数及成本估算序号产品模块参数及功能单位数量单价总价备注一、可视化社区垃圾综合管理调度平台1底层消息服务框架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移动终端与平台间消息推送,以及系统与外部资源对接的核心承载服务。套180,000.0080,000.002电子地图加载及图层服务加载ArcGis基础图层服务及空间图层查询服务,包含地图上各项基本功能,如:全图、放大、缩小、鹰眼、影像矢量等图层加载切换、撒点、聚合、定位等。套180,000.0080,000.003通信资源管理信资源管理重点解决快速、便捷通信的目标,实现设备通讯录管理、人员通讯录管理、机构通讯录管理、通讯资源分级管理等功能套120,000.0020,000.004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为系统运行提供管理维护的基础功能,主要包括用户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套170,000.0070,000.005垃圾环卫事件定位上图通过电话定位、地址库定位或地址资源库定位等方式获取警情坐标,将警情快速定位上图,并实现基于范围的聚合撒点套150,000.0050,000.006信息定位及推送通过整合第三方定位平台,接收各类业务数据采集设备的实时定位信号,并通过消息总线实时推送到客户端。实现垃圾桶、垃圾车等前段数据采集设备的实时定位信号接收、转发及实时信号推送服务套180,000.00 80,000.007各类业务数据采集设备的定位信息管理系统内部建立定位信号与设备信息、组织机构信息之间的动态关联,并实时存储定位信号形成轨迹库。套180,000.00 80,000.008有线电话通讯系统集成系统通过与第三方系统进行集成,实现调度电话外拨、录音等基础功能,同时基于图上垃圾车动态圈选,可以实现电话单呼、群呼、短信等功能。套150,000.00 50,000.009图上就近圈选调度垃圾车辆通过在垃圾环保事件地点附近快速检索周边垃圾车辆,通过图上圈选,然后,在图上选择准备派遣的目的地点,系统会自动将派遣指令推送到垃圾车的车载智能终端上,或是PDT数字集群通讯终端上套160,000.00 60,000.0010垃圾箱实时态势系统通过对垃圾箱管理系统的对接,针对垃圾箱承载状态,垃圾箱自身状态按照不同颜色、不同图案展示当前垃圾箱的业务及维护状态,并可关联附近视频监控设备查看实时状态。包括:垃圾箱是否装满、垃圾箱是否破损及丢失等。套180,000.00 80,000.0011视频监控集成基于新建及现有的视频监控空间图层数据,将固定点监控视频在图上撒点、聚合展示,并通过与第三方视频管理平台对接,视频视频的实时调阅;同时,垃圾车上的移动视频也可以通过视频管理平台与平台系统对接,实现实时调阅。套180,000.00 80,000.00系统不提供第三方视频码流的解码和转码功能,如果需码流解码或转码等功能,需根据实际工作量额外收费12智能视频分析基于视频监控图像的智能算法对垃圾桶的承载状态,垃圾桶的破损、丢失,垃圾车的垃圾遗撒及垃圾车不按规定倾倒垃圾的情况予以预警。套1100,000.00100,000.0013环卫设施人员资源库管理环卫设施人员资源库是针对平台使用过程中用的的各种资源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管理功能,环卫设施人员资源包括人员、车辆、垃圾桶、社区环卫站等资源。套150,000.00 50,000.0014环卫工人、车辆业务管理主要是针对环卫工人、车辆的的工作区域在图上进行管理,包括日常管辖区域管理、指定清扫区域的管理管理、值班排班管理等。实现对每日业务、值班信息的录入、编辑、展示以及向上级单位汇聚的功能。套150,000.00 50,000.0015业务资源查询统计可以对所有的环卫设施人员资源进行查询,可根据出勤资源、备勤资源、空闲及可调用资源、处置中的资源、等信息进行查询,并形成报备台账。套150,000.00 50,000.0016实时查勤监督主要是对不同类型环卫资源信息进行监控,不同的资源类型用不同的图标显示。可以按选定区域、资源类型等条件对环卫资源的分布进行查询统计,实时查看报备资源的位置和执勤状态。套150,000.00 50,000.0017环卫工作及事件处置效果评估提供工作及事件处置效果评估表格,基于系统记录的环节、位置和时间,通过一定的规则及算法计算出一定时间段内平均工作时间、平均事件处置时间等套120,000.00 20,000.0018辖区环卫事件监控系统通过与第三方业务系统或手动定位手段,将辖区内的环卫事件输入并在系统图中以带颜色的标识标出并与系统环卫资源库关联。套150,000.00 50,000.0019辖区环卫事件快速处置当环卫事件同资源库关联时,可以可视化的操作方式调度资源对事件快速处理。套150,000.00 50,000.0020数据整合提供对各业务系统数据的共享、交换、融合及管理服务套1200,000.00200,000.00成本与接入的系统数关联21平台管理服务器2 颗Intel 六核至强处理器,主频 2.00GHz;服务器双路主板;配置300GB固态硬盘用于操作系统安装;8GB内存;4个硬盘插槽,支持热插拔;2 个千兆网络接口,传输速率最高可达4Gb/s;硬盘接口:SerialATA,传输速率达3.0Gbps;支持冗余双电源。台123,500.0023,500.0022视频智能分析服务器CPU:1颗六核E5系列;内存:8GB 硬盘:320GB SATA 2.5 ;4个硬盘插槽;配置1块2T硬盘 台117,50017,50022合 计1,391,000.00二、社区垃圾桶管理系统1垃圾箱传感器电池供电,持续工作时间3年;防护等级IP67;支持lora回传/ wi-Fi 回传;温度传感,监测范围:-40120度;垃圾箱容积监测;台101,000.00 10,000.00以10个垃圾箱点计2通信基站LORA网络方案:单节点覆盖50000个节点;最大覆盖距离30公里;防护等级:IP65。台140,000.0040,000.00WIFI网络方案:单节点覆盖距离300米;防护等级:IP67;支持有线、3G、4G网络回传;支持云端管理。台201,500.0030,000.00根据实际设计增减3高清枪型摄像机200万1/2.8”CMOS筒型网络摄像机,支持POE,红外50米 ,支持H.265编码,配支架及电源台10800.008,000.00根据实际设计增减。也可接入第三方系统。4NVR1.5U机箱;16录NVR;支持80M/160M/200M网络接入带宽;支持最大500M像素接入;支持HDMI/VGA高清输出;支持4SATA;支持2个1000M网口支持2个USB 2.0,1个USB 3.0,支持8/16/16路同步回放台11,500.-15,000.-5监控专用硬盘3T;7200rpm;SATA接口块41,800.-7,200.-6中心管理软件对前段传感器等设备的管理;对网络设备的监控管理;套1150,000.00 150,000.00 7中心管理服务器2 颗Intel 六核至强处理器,主频 2.00GHz;服务器双路主板;配置300GB固态硬盘用于操作系统安装;8GB内存;4个硬盘插槽,支持热插拔;2 个千兆网络接口,传输速率最高可达4Gb/s;硬盘接口:SerialATA,传输速率达3.0Gbps;支持冗余双电源。台123,500.00 23,500.008合 计253,700.00L0RA243,700.00WIFI三、垃圾运输车管理调度系统1车载系统3G视频+汽车行驶记录仪+车载定位监控系统;GPS定位或北斗双模定位,可更具需求予以选择;内置汽车CAN总线或配置汽车总线控制器,实现车况数据读取、安全监测、故障码上传和清除;多路串口、扩展性强、双SD卡存储,支持单张最大64GB,采用4路视频+1路音频存储模式。套15,000.005,000.00一台车一套。暂以10个垃圾桶配一辆车计。按实际设计增减2中心管理软件对前段设备的管理;对网络设备的监控管理。套1150,000.00150,000.003中心管理服务器2 颗Intel 六核至强处理器,主频 2.00GHz;服务器双路主板;配置300GB固态硬盘用于操作系统安装;8GB内存;4个硬盘插槽,支持热插拔;2 个千兆网络接口,传输速率最高可达4Gb/s;硬盘接口:SerialATA,传输速率达3.0Gbps;支持冗余双电源。套123,000.00 23,000.004调度管理服务器呼叫中心,16路并发台1200,000.00 200,000.005合 计378,000.00总 计2,02,270.00LORA2,01,270.00WIF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