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电子教案(全套100课时)

上传人:雅*** 文档编号:657709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4.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hotoshop电子教案(全套100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Photoshop电子教案(全套100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Photoshop电子教案(全套100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Photoshop 教案(全套 100 课时)2第 1、2 课时课 题 文件操作认知目标 了解 Photoshop 中文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力目标 Photoshop中文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基本操作和其它应用软件大致相同教学重点 用文件浏览器管理文件教学难点 用文件浏览器管理文件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课时数 2 课时教具 计算机、演播系统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新知识的传递(通过教学中的互动,熟知其中过程、方法和手段)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检查与深化(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强化课堂知识)总结与分享(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文件操作【案例 1】启动/退出 Photoshop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启动 Photoshop cs5。(1)选择【开始】【程序】【Adobe Photoshop 7.0.1】菜单命令,启动 Photoshop cs5(2)打开 Photoshop cs5 软件,进入其主界面第二步:退出 Photoshop cs5。选择【文件】【退出】菜单命令。【案例 2】打开和另存文件提示:在“图像大小”对话框中,可以调整图像的大小,也可以调整文档的大小,可以约束比例调整,也可以不约束比例变动。当约束比例,调整宽度时高度也相应变化。【案例 3】新建文件要求如下:1文件名称为“我的第一图” 。2图像的宽度为 400 像素,高度为 500 像素,分辨率为 100 像素/英寸。3图像的模式为 RGB 颜色。4内容为“白色” 。【案例 4】用文件浏览器管理文件本例通过文件浏览器来练习对计算机中的图像文件进行浏览、查看、打开、删除、标记和重命名等管理操作。介绍几种常见的文件格式。1、PSD 格式 2、BMP 格式 3、TIFF 格式4、EPS 格式 5、JPEG 格式 6、GIF 格式7、AI 格式 8、PNG 格式要求如下:1打开和关闭文件浏览器。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具备的知识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32在文件浏览器中查看、打开、删除、标记和重命名文件。 学生:接触了解实现方法、步骤与技巧教 学 后 记第 3、4 课时课 题 认识颜色认知目标 认识 Photoshop 中颜色的相关概念能力目标 认识Photoshop中颜色的相关概念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重点 RGB 颜色模式, CMYK 模式教学难点 RGB 颜色值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 头脑风暴法 案例展示法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课时数 2 课时教具 计算机机房 多媒体课件 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认识颜色在 Photoshop 中颜色模式用于决定显示和打印图像的颜色模型,Photoshop 的默认颜色模式为 RGB 模式,但用于彩色印刷的图像颜色模式却必须使用 CMYK 模式。其他的颜色模式还包括“位图” 、 “灰度” 、 “双色套印” 、“索引” 、 “Lab 颜色”和“多通道”模式。【案例 1】认识 RGB 颜色模式RGB 颜色模式由红(R ) 、绿(G)和蓝(B )3 种颜色的不同颜色值组合而成,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具备的知识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4任务引入(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引入本次需完成的新任务)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检查与深化(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强化课堂知识)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新知识的传递(通过教学中的互动,熟知其中过程、方法和手段)提示:RGB 的颜色值可以利用鼠标拖动右侧 R、G、B 任意颜色块,来改变 RGB的颜色如图 1-14 所示,也可以直接在R、G、 B 颜色块后输入 R、 G、B 对应的数值来得到不同的颜色。本例通过调整 RGB 值来改变前景色和背景色。要求如下:1利用 RGB 颜色面板将前景颜色调整为红色。2利用 RGB 颜色面板改变背景颜色为黄色。【案例小结】本案例通过使用拾色器和调整颜色块来调整 RGB 的值,以获取到不同的颜色。调整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方法相同,即通过调整颜色块、通过输入 RGB 值和通过使用拾色器来调整。【案例 2】认识 CMYK 颜色模式CMYK 是用于印刷和打印的基本颜色模式。CMYK 代表印刷用的四种油墨的颜色,C 代表青色,M 代表洋红色, Y 代表黄色,这三种颜色的油墨相混合可以得到我们所需的各种颜色。所以 CMYK 模式又被称为减色模式, 理论上,C、M、Y 三色油墨相混可以产生黑色,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油墨纯度等因素影响,很难得到纯正的黑色,所以又引入了黑色油墨,用 K 表示(用 K 而不用 B表示是防止与兰色混淆) 。引入黑色油墨后可以使暗色更暗,使黑色更黑。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总结与分享(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CMYK 模式是最佳的打印模式,本案例通过调整 CMYK 颜色值改变前景色。要求如下:1使用 CMYK 颜色面板。2通过输入 CMYK 值改变前景色为深蓝色。【案例小结】本案例通过调整 CMYK 值来改变前景色的颜色,如果要改变背景色的颜色,也可以通过 CMYK 值来完成。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学生:接触了解实现方法、步骤与技巧操作方 法5教 学 后 记第 5、6 课时课 题 基本选区认知目标 矩形选框工具和椭圆选框工具的使用能力目标 掌握Photoshop中基本选区的建立方法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重点 矩形选框工具和椭圆选框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 选取和反选主要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 头脑风暴法 案例展示法主要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课时数 2 课时教具 计算机机房 多媒体课件 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教学意图6知识回顾(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任务引入(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引入本次需完成的新任务)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规则选区的制作选区是 Photoshop 中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通过对选区的操作可以完成很多不同的效果,本节主要通过几个实例介绍规则选区的应用和制作。【案例 1】Photoshop 矩形选框工具本例通过矩形选框工具将图形选取后,然后运用移动工具和变换操作完成所示的效果图。要求如下:1利用矩形选框工具将原图左侧的图选取后复制。2粘贴新图层,并应用变形完成对图像大小的调整以及位置的调整。提示:在变换过程中,如果先按【Shift】键,然后再拖动则进行等比缩小和放大;如果先按【Alt】键,然后再拖动,则围绕中心点进行等比缩放;如果按【Ctrl】键,就可以拖动任意角,调整成不规则的形状。【案例小结】本案例利用选区工具选中图像,然后将选中的图像新建一个图层,利用移动工具和变形工具调整图像的位置和大小。必须注意的是对图像移动和变形是对新建拷贝图层来完成的。在对图像变形处理时,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检查与深化(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强化课堂知识)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总结与分享(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先按“Shift ”键,然后在用鼠标左键在图像的四个角上拖动,完成图像的变形。【案例 2】椭圆选框工具的应用本例通过应用椭圆工具框选出图形中的眼睛部分,然后将其移动另外一个新建的图形文件中。要求如下:1使用椭圆选框工具选取眼睛部分。2使用移动工具将选区内的图像移入一个新建的文件中。【案例小结】本例通过椭圆选框工具绘制圆形选区,如果要精确的定位绘制选区,还必须对选区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可以在绘制完选区后,在任意位置单击鼠标右键,出现快捷菜单,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变换选区”命令,就可以对选区进行调整了。如果要取消绘制的选区,可以按【Ctrl+D 】组合键完成取消。练习:取鱼图利用椭圆选框工具将图中鱼取出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7教 学 后 记第 7、8 课时课 题 复合选区认知目标 复合选区的建立方法能力目标 复合选区的建立方法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重点 复合选区的建立方法教学难点 选取和反选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 头脑风暴法 案例展示法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课时数 2 课时教具 计算机机房 多媒体课件 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任务引入(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引入本次需完成的新任务)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检查与深化(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强化课堂知识)新知识的传递(通过教学中的互动,熟知其中过程、方法和手段)总结与分享(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复合选区的制作制作选区除使用基本工具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多个基本选框工具复合使用,这时就必须根据要求设置好选框工具的属性。本节着重介绍复合选区的制作方法。【案例 1】利用复合选区构建图形本例通过利用矩形选框工具、椭圆选框工具绘制文字。要求如下:1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和椭圆选框工具绘制选区。2使用红色填充选区。3将背景填充为黑色。【案例小结】本例通过利用矩形选框工具和椭圆选框工具来绘制 T 形文字,在绘制选区时注意选框工具的属性的设置。【案例 2】利用矩形选区工具及其属性绘制扇面本例利用了矩形选框工具以及椭圆工具绘制要求如下:1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和椭圆选框工具完成选区的绘制。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具备的知识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82填充颜色。【案例小结】本例通过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和椭圆选框工具,得到一个 1/4 的半径。在本例中最重要的是将选框工具的属性要设置为减去。【实战】实战 1:通过椭圆选框绘制圆环,完成效果图 实战 2:通过椭圆选框工具和矩形选框工具绘制教 学 后 记第 9、10 课时课 题 不规则选区的制作认知目标 不规则选区的建立方法能力目标 不规则选区的建立方法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重点 不规则选区的建立方法教学难点 选取和反选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 头脑风暴法 案例展示法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计算机机房 多媒体课件 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任务引入(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引入本次需完成的新任务)不规则选区的制作【案例 1】磁性套索工具的应用本例主要应用磁性套索工具将图形选择出来,然后将其放入新建文件中,新建文件的背景为蓝色背景。要求如下:1 利用磁性套索工具选取图像。2 用移动工具移动图像。【案例小结】本例通过使用磁性套索工具选取图中手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具备的知识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9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检查与深化(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强化课堂知识)总结与分享(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检查与深化(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强化课堂知识)机部分图像。在使用磁性套索工具时,注意磁性套套索工具的属性的设置,当属性设置合理,选区就越精确。【案例 2】多边形套索工具的应用本例使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完成对图形中显示器部分的选取。要求如下:1使有多边形套索工具。2使用粘贴功能将选取后的图形粘贴入新建文件中。【案例小结】本例通过使用多边形套索工具来选取显示器部分内容。多边形套索工具比较适合于选取棱角分明的图像。【案例 3】魔术棒工具的应用本例通过使用魔术棒工具选取复杂边缘的图形,完成对图形的编辑和合成。1使用魔术棒工具选取赛车。2将赛车复制到背景文件中。【案例小结】本例通过使用魔术棒工具选取图像中的赛车图像。魔术棒工具比较适合于选取图像之间色差比较大的图像,同时必须合理设置魔术棒工具属性的容差值,才能使得选取更为精确。【实战】实战 1:利用魔术棒工具选取图中贝壳,然后将背景色改为红色实战 2:利用多边形套索工具选取图像,然后将背景色改为蓝色。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学生:接触了解实现方法、步骤与技巧操作方 法教 学 后 记第 11、12 课时课 题 按颜色、快速蒙版模式制作选区认知目标 按颜色、快速蒙版模式制作选区的建立方法能力目标 按颜色、快速蒙版模式制作选区的建立方法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重点 按颜色、快速蒙版模式制作选区的建立方法教学难点 选取和反选10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 头脑风暴法 案例展示法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课时数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计算机机房 多媒体课件 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任务引入(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引入本次需完成的新任务)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总结与分享(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1) 按颜色制作选区利用“选择”|“色彩范围 ”菜单指定。具体步骤为:1 利用选择工具大致选中区域。2 选择“选择|色彩范围”菜单,打开“色彩范围”对话框。3 选中“吸管”按钮,单击图中人物的上衣部位。4 调整“颜色容差”的数值,以调整选区。5 单击选中“添加到取样”按钮,扩大选区。6 单击“好”按钮。2) 利用模式制作选区单击工具箱中的“快速蒙版编辑模式”按钮,进入快速蒙版模式。1 打开索材图片,使用“魔棒工具”选中图片。2 单击工具箱中的“快速蒙版编辑模式”按钮,进入快速蒙版编辑模式。3 使用“画笔工具”可增加蒙版区,使用“橡皮工具”可减小蒙版区。单击工具箱中的“标准编辑模式”按钮,可查看蒙版编辑结果。【案例】制作合成图片 一打开“人物图片”文件。二选择“魔棒工具” ,在工具属性栏中选中相加按钮,并设置“容差”为 32,在人物图片背景中连续单击,选中图中的背景部分。三选择“选择|反选”菜单,反选选区选中人物。选择“图层|新建| 通过剪切的图层” ,删除背景图层中的选区图像,并将选区图像创建为“图层 1”四选择“图像|画布大小” 设置参数。五打开“人物图片 2”文件,将人物拷贝、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具备的知识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11粘贴到“人物图片”中。六选中“图层 2”选择“编辑|自由变换” ,将人物适当缩小。七调整人物的位置。八打开“背景图片” ,将图片全选,并拷贝粘贴到“人物图片”中,生成“图层3”。将“图层 3”中的图片放大至整个画面。【案例小结】本例通过使用多种方法选取图像。只有根据图像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多种方法来选取图像才能做到选取精确。【实战】实战 1:必须合理设置魔术棒工具属性的容差值,才能使得选取更为精确。【上机实战】实战 2:利用魔术棒工具选取图中贝壳,然后将背景色改为红色。实战 3:利用多边形套索工具选取图像,然后将背景色改为蓝色。学生:接触了解实现方法、步骤与技巧操作方法教 学 后 记第 13、14 课时课 题 选区的操作认知目标 选区的运算、羽化、调整能力目标 掌握选区的各种操作方法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重点 选区的运算、羽化、调整教学难点 选取和反选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 头脑风暴法 案例展示法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计算机机房 多媒体课件 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13知识回顾(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任务引入(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引入本次需完成的新任务)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检查与深化(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强化课堂知识)总结与分享(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一选区的运算、羽化和消除锯齿1、选区的运算:新选区 添加到选区 从选区减去2、选区的羽化可处理获得渐变晕开的柔和效果。3、消除锯齿可在选区边界的锯齿之间填入介于边缘和背景的中间色调的色彩,使锯齿的硬边变得较为平滑。二选区的调整1、 选区的全选、重选、反选、隐藏和移动2、 制作边界选区与选区平滑3、 扩展和收缩选区4、 选区的旋转、翻转和自由变形5、选区的保存和载入方法:选择“选择|存储选区 ”,打开“存储选区” ;在对话框中设置选区所要保存的文档、创建通道或蒙版的方式及操作方式等选项,单击“好”按钮。【案例】利用对选区的羽化制作融合效果。1) 打开“羽化素材.psd”图像文件。2) 将图像拷贝、粘贴到“羽化素材 2”文件中。3) 选择“套索工具”在人物周围建立一个选区。4) 选择“选择|修改| 羽化” 菜单,打开羽化对话框,设“羽化半径”为 5。5) 选择“选择|反选”菜单,按 Del 键删除选区图像。6) 选择移动工具,将图像移到合适的位置。【案例小结】本例通过利用对选区的羽化制作融合效果。两种羽化方法的操作顺序不能相反。【上机实战】实战:将“图层 3”中的图片放大至整个画面。【案例小结】本例通过使用多种方法选取图像。只有根据图像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多种方法来选取图像才能做到选取精确。【实战】实战:必须合理设置魔术棒工具属性的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具备的知识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学生:接触了解实现方法、步骤与技巧操作方法14容差值,才能使得选取更为精确。教 学 后 记第 15、16 课时课 题 数字艺术行业分类与趋势认知目标 了解数字艺术行业能力目标 数字艺术概念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重点 数字艺术概念教学难点 选取和反选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 头脑风暴法 案例展示法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计算机机房 多媒体课件 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任务引入(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引入本次需完成的新任务)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检查与深化(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强化课堂知识)一,数字艺术”概念起源字符界面为主的时代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平面的时代图形图象(矢量与位图)计算机时代Computer Graphic数字终端与泛网络时代数字艺术泛指包括从 2D 到 3D 静止图片、动画、音乐、视频、交互式图形界面产品(网站、彩信、多媒体、游戏二,数字艺术设计作品赏析商业插画 商业插画 平面广告 建筑设计 工业设计 包装设计 VI 设计 影视设计游 戏 设 计 网 站 设 计 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具备的知识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15总结与分享(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FLASH 设 计彩 信 与 手 机 游 戏 设 计象 素 画 设 计三著名公司认证体系Adobe 证书类型Macromedia 认证构成与流程认证教师(MCI)Web 设计师、互动媒体工程师、Web 开发工程师Discreet 最值得关注的两个产品 3ds Max 7 含Character Studio 含Mental Ray Combustion切的典型任务学生:接触了解实现方法、步骤与技巧操作方法教 学 后 记第 17、18 课时:课 题 画笔工具的使用认知目标 了解画笔工具的使用能力目标 熟练画笔工具的使用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重点 画笔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 画笔工具的使用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案例展示法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计算机机房、多媒体课件、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一、回顾复习上堂课学习了自由变换的使用,主要熟练掌握自由变换的各种用途,能通用快捷键进行操作。一、本课要点:画笔主要掌握以下几点:1、画笔样式、大小、透明度2、打开画笔调板面板:进行间距、大小抖动、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具备的知识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16任务引入(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引入本次需完成的新任务)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检查与深化(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强化课堂知识)总结与分享(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角度抖动、散布、动态颜色设置3、自定义画笔4、载入其它画笔,注意画笔文件的格式为abr。三、课堂实例 1:蜗牛装饰画操作步骤:1) 、制作背景:背景填充为渐变色。2) 、打开“蜗牛”素材,选中蜗牛范围,编辑/定义画笔预设,将蜗牛定义成画笔。3) 、新建 15X15cm 大小的纸张,打开画笔面板,设置间距、大小抖动、角度抖动、颜色抖动,在画面上拖动鼠标形成分散的蜗牛图案。4) 、其它画笔也可自行再选择 1 至 2 种进行点缀。5) 、载入“花纹”画笔,点缀右上和右下角。每个同学创作的图案可不一样。6) 、如想质感更好,可简单应用滤镜/纹理/ 纹理化进行凹凸质感的制作。四 、课堂实例 2:邮票操作步骤:1) 、裁剪素材所需部分。2) 、打开画笔调板,选择大小合适的圆形实边画笔,调整其间距合适。3) 、在素材上进行横平竖直的围四周的圆画笔绘制,最好新建一层绘制。 (技巧:画笔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团合的四边形,按住 Shift 键画直线)4) 、用魔棒选择画好的圆,取消连续勾选模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学生:接触了解实现方法、步骤与技巧操作方法17式,删除画笔层,再在素材层上按 Del 键删洞。5) 、选中矩形选择工具,从左上角的圆心拉至右下角的圆心,反选,删除多余的边。6) 、选用减选模式,在素材内部正规画出离四边等距的矩形,制作白齿边。7) 、按住 Ctrl 键选出素材的选区,描边,投影。画笔工具应用广泛,对于有一定美术功底的操作者来说,画笔工具是很好的鼠绘工具,学生可欣赏几幅鼠绘作品。五、本课小结本课主要学习了画笔的深入应用:自定义画笔、加载插件画笔、画笔调板的使用等,在学习上要求活学活用。教 学 后 记第 19、20 课时:课 题 修复画笔工具、修补工具认知目标 修复画笔工具、修补工具能力目标 掌握利用修复画笔工具、修补工具来修饰图像的方法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重点 修复画笔工具、修补工具教学难点 修复画笔工具、修补工具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 头脑风暴法 案例展示法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计算机机房 多媒体课件 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18知识回顾(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任务引入(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引入本次需完成的新任务)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检查与深化(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强化课堂知识)总结与分享(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修饰图像图像的修饰包括:修复画笔工具、修补工具、图章工具、历史画笔工具、橡皮檫工具等。在 Photoshop 中,可以利用以上工具完成对图像的复制、修补等任务。【案例 1】使用修补工具完成图像的调整修复工具组包括修复画笔工具和修补工具,主要是修补图像中破损或者效果不理想的部分。本例通过使用修补工具完成对图像的调整,要求如下:1使用修补工具完成对图像的复制。操作步骤如下:(1)打开素材文件“三个苹果.jpg ”。(2)选择修补工具,属性设置(3)利用修补工具在图像的空白处画出一个选区。(4)将选区移动到下面苹果上(5)松完成结果。开鼠标后,完成部分图像的复制工作,按【Ctrl+D】组合键取消选区。(6)保存文件。【案例小结】本案例使用修补工具完成对图像的修补:将三个苹果修补为四个苹果;在修补过程中,可以使用修补工具,如本例,首先在目的地画一个选区,然后将选区移动到源图像处,就可以在目的地复制出源图像。也可以使用修复画笔工具,在使用修复画笔工具时,首先选择“源” ,也就是要复制的对象。方法是按【Alt】键出现” 时,单击源图像,然后将鼠标指针移动到目的地,按鼠标左键拖动即绘制出以源为基础的图像。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具备的知识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学生:接触了解实现方法、步骤与技巧操作方法教 学 后 记第 21、22 课时:课 题 图章工具认知目标 图章工具教学 能力目标掌握图章工具19目标 情感目标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重点 图章工具教学难点 图章工具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 头脑风暴法 案例展示法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计算机机房 多媒体课件 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任务引入(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引入本次需完成的新任务)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检查与深化(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强化课堂知识)总结与分享(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案例 1】利用仿制图章完成图像的复制印章工具包括仿制图章工具和图案图章工具,是修补和合成图像非常重要的工具。仿制图章工具可以以指定的像素点为复制基准点,将其周围的图像复制到其他地方。图案图章工具可以以预先定义的图案为复制对象进行复制。要求如下:1使用仿制图章工具。操作步骤如下:(1)打开素材文件“柠檬.jpg ”。(2)选择仿制图章工具。(3)设置仿制图章工具属性。(4)按【Alt】键,在图中位置单击鼠标左键,选择复制基准点。(5)在图的右侧按鼠标左键不放移动复制。(6)不断移动光标,完成最终结果,保存退出。【案例小结】本例通过使用仿制图章工具,将基准点处画笔大小范围的图像复制到另外一个地方。必须强调的是在使用仿制图章工具时,一定要选好基准点,画笔可以根据图像的大小定义大一点。本例也可以使用图案图章工具完成,在使用图案图章工具完成以上任务时,必须首先用选区工具将源图像选定,然后选择【编辑】【定义图案】菜单命令,名称为“图案一” ,最后使用图案图章工具,属性设置中将图案设置为前面定义的“图案一” ,接着在目的地拖动完成图案的复制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具备的知识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学生:接触了解实现方法、步骤与技巧操作方法教 学 后 记20第 23、24 课时:课 题 其它常用工具的使用认知目标 了解其它常用工具的使用能力目标 熟练其它常用工具的使用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重点 其它常用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 其它常用工具的使用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案例展示法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计算机机房、多媒体课件、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任务引入(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引入本次需完成的新任务)任务操作一、回顾复习上堂课主要练习了画笔的深入应用:自定义画笔、加载插件画笔、画笔调板的使用等,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使用到。二、本课要点1、 仿制图章复制出一模一样的图样。按住 Alt 键采样,放掉 Alt 键复制。示范:小鸭子用途:复制相同图形。2、 修复画笔复制图样与融合颜色相结合。按住 Alt 键采样,放掉 Alt 键复制。用途:最常用于修复皮肤瑕疵。3、 历史修复画笔与历史记录历史修复画笔:可以将图像恢复至刚打开时的初始模样。历史记录:记录所有操作,一般保存 20 步,可一步步返加,可在编辑/首选项 /性能中改变历史记录状态。历史记录的快照操作。二、课堂实例 1:磨皮美白 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具备的知识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21(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检查与深化(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强化课堂知识)总结与分享(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磨皮美白前操作步骤:1) 、打开美白前照片,复制一张背景图。2) 、将背景图副本进行滤镜/模糊/ 高斯模糊,模糊至脸上的雀斑不明显。3) 、应用历史记录画笔,选用柔和圆画笔,降低透明度,对人物五官进行恢复(主要恢复的部位有:眉毛、眼睛、鼻轮廓、脸颊轮廓、嘴巴、牙齿、脸边缘轮廓、耳朵、头发、衣服、项链,不需恢复的是人的皮肤)4) 、对人物肤色进行美白提亮:按住Ctrl+M,打开曲线,将曲线向上拉动提亮肤色。5) 、对局部有斑点的皮肤,可再用小尺寸的仿制图章,降低透明度进行修补。掌握这种磨皮的方法,经常对人物的脸部瑕疵进行修补。三、课堂实例 2:修复老照片黑白照片修复前操作步骤:1) 、打开黑白小孩照片,在此照片上,有许多由于照片保管不当造成的污点、折皱磨破等不完美的地方,现在对此进行修补。2) 、应用仿制图章工具先对背景白色进行修补。3) 、放大图像,对小孩头发、背心处运用仿制图章进行修补。4) 、对人物皮肤处的的折皱可以应用修复画笔进行修补。5)对人物皮肤修补时要遵循受光原理进行才会显得自然真实,随时缩小统观全局。人物皮肤修补时需要慢工出细活,时时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学生:接触了解实现方法、步骤与技巧操作方法22观察调整,可以应用历史记录画笔进行快照或提高历史记录的记录步数。五、本课小结本课进行的是照片处理中的常用操作:人物美白与修补,掌握此基础,再加之以后学习的调色与艺术处理,可以引导学生热爱照片处理,从而扩宽就业方向。教 学 后 记第 25、26 课时:课 题 自由变换认知目标 认识自由变换功能能力目标 自由变换的熟练使用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重点 自由变换的常用操作教学难点 自由变换的灵活运用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案例展示法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计算机机房、多媒体课件、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四、回顾复习上堂课主要进行了选择工具的深入应用与复习,并通过制作综合实例-汽车杂志封面广告将前几堂课所学知识加以巩固。二、本课要点1、自由变换主要针对对象的变形进行调整。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具备的知识任务引入(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引入本次需完成的新任务)任务操作简单举例,六大功能:缩放、旋转、斜切、扭曲、透视、变形。三、课堂实例:显卡包装盒或月饼包装盒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23(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总结与分享(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显卡包装盒月饼包装盒操作步骤:1) 、制作背景:可做成渐变,上黑下白的背景以便衬托倒影。2) 、正面:矩形选择工具画出矩形填充白色,再应用变换选区将选区缩至左半,将其自由变换缩放调整好大小填充黄色,将正面所用素材移上正面,将正面图层加链接并合并,运用自由变换/透视形成前大后小的空间感。3) 、新建一层,以正面左侧长度为参考,画出矩形,短小一些,填充稍深黄色,添加各种素材,合并左侧图形,透视调整制作成包装盒左侧。4) 、画出一矩形,选择/羽化,数量 20,填充黑色, 将图层透明度减至 40%成为包装盒倒影。(如要制作月饼包装盒,则将盒子正立面与侧立面复制向下移动,并降低透明度和明度即可)在此实例中,对斜切、扭曲可以按住 Ctrl键进行快捷操作,在以后的自由变换应用中要求熟练掌握。一、 拓展训练:立体字操作步骤:1) 、书写文字,尽量粗大些。2) 、复制文字层,填充成文字色彩的深色。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学生:接触了解实现方法、步骤与技巧操作方法243) 、合并两层,自由变换透视产生空间感。五、本课小结通过本课的两个实例,让学生了解自由变换的基本使用。在以后的学习中将还将加强训练。教 学 后 记第 27、28 课时课 题 前期所学知识综合练习认知目标 巩固前期所学操作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前期所学知识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重点 掌握前期所学图层、选区、自由变换、基本工具的操作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前期所学,进行综合应用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案例展示法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计算机机房 多媒体课件 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一、回顾复习上堂课主要练习了仿制图章、修复画笔、历史记录画笔的应用,特别广泛应用于照片的基本处理:美白与修复,本课要进行前知的复习与巩固,提炼出技巧。二、课堂实例:几何体场景 操作步骤:1) 、背景:渐变,上黑下蓝。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具备的知识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25任务引入(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引入本次需完成的新任务)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检查与深化(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强化课堂知识)总结与分享(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2) 、圆:新建一层,画正圆,稍大,调配渐变色白、黑、灰(黑靠右 1/4) ,径向渐变填充,高光处稍靠左下。3) 、实心圆柱:画矩形选区,渐变:灰、白、黑、灰;画椭圆,填充灰色移动至上盖;变换选区,移动椭圆选区至圆柱下方,加选保护上方圆柱岙身,反选删除下方超出椭圆处成为倒圆弧圆柱。4) 、空心圆柱:复制圆柱及盖子,调出盖子椭圆选区,变换选区稍小,反向填充刚调好的圆柱身渐变形成空心感。5) 、圆锥:同圆柱身制作方法,透视将上方收尖,另制作下端倒圆弧状。6) 、正方体:正面,深灰,斜切,将侧面效果制作出;再复制正面层,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将侧面调亮,中灰;顶盖,正方,浅灰,扭曲调整至空间感。7) 、圆环:画大的正圆,变换选区收小选区,删除中洞,调出圆环选区,羽化:40,反选,向上向左移动,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将右下方调整至稍黑,再变换选区,向下向右移动将左上方调亮形成明暗对比,再将制作好的圆环斜切、扭曲放置在正方体左侧。8) 、将各物体应用自由变换和图层大小位置调整好。9) 、制作倒影:圆、圆锥、圆环直接复制层上翻下;而圆柱、正方体倒影复制过后直接移下来,倒影有交叉的地方采用选中交叉层删除的方法。10) 、制作阴影:将每个物体复制一层,图像调整 色相/饱和度,将明度调整至黑色,并滤镜高斯模糊,3,将阴影扭曲到右下侧放置并将透明度调整至 70%。三、本课小结本例将自由变换、图层、选区所学过的知识综合的大例。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学生:接触了解实现方法、步骤与技巧操作方法教 学 后 记26第 29、30 课时:课 题 图层的的概念认知目标 图层的的概念能力目标 掌握图层的新建、复制、删除、合并等基本操作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重点 掌握图层的新建、复制、删除、合并等基本操作教学难点 掌握图层的新建、复制、删除、合并等基本操作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 头脑风暴法 案例展示法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计算机机房 多媒体课件 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任务引入(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引入本次需完成的新任务)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图层的基本操作图层的基本操作包括了新建图层、复制图层、删除图层、颜色标识、删格化图层、合并图层、链接图层等。1、仔细观察图层控制面版(图 4-3)可以发现下面有很多按钮。其中包括:图层样式 蒙板图层组新建填充/调整图层 新建图层删除图层按钮 创建新的图层组按钮指示图层的可见性 调板菜单按钮对图层操作可以直接在面板上选择相关按钮即可。2、复制图层主要有三种方法:一种是通过菜单中的“复制图层”命令;另外一种是使用图层面板来复制图层;还可以使用移动工具复制图层。3、合并图层可以把几个不同的图层合并为一个图层,以减少图层操作复杂度。可以选择图层菜单中的合并选项也可以通过【Ctrl+E】组合键来实现。但前提必须是图像图层,不能是矢量图层,矢量图层必须先栅格化才能合并。文字工具加入的字符属于矢量图层,自定义形状工具加入的图形同样属于矢量图形。矢量图形组成的图层必须要经过栅格化后才能进行图层合并等操作。4、所谓栅格化图层就是将矢量图层转化为图像图层的过程。【案例】制作诱人的水果图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具备的知识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学生:接触了解实现方法、步骤与技巧操作方法27检查与深化(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强化课堂知识)总结与分享(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要求如下:1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各水果文件,通过图层的基本操作完成如图 4-1 所示的图片。操作步骤如下:(1)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水果.psd”图片到工作区(2)观察图层信息,有三种不同的水果分布在不同的图层上,除背景图层外,其余的图层都是透明的。图层 3 为被激活图层,显示为蓝色。(3)双击图层名,分别将“图层 1”、“图层 2”、 “图层 3”改名为“西红柿” 、 “草莓” 、 “橘子” 。(4)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葡萄.jpg ”、“香蕉.jpg”图片到工作区选。(5)用选取工具分别选中“葡萄” 、 “香蕉” ,再用移动工具拖动图像到“水果.psd”图中,产生新的“图层 1”、 “图层 2”, 。(6)改名“图层 1”、 “图层 2”分别为“葡萄” 、 “香蕉” 。调整图层的位置,在图层面板中,选择要移动的图层并将其拖曳到指定的位置。(7)复制图层,将“草莓”图层选中,拖动至新建图层按钮上方,松开按钮即可,产生新图层“草莓副本” 。调整位置合适。(8)单击“背景”图层的,关闭背景层。单击,打开菜单项,选择“合并可见层” 。教 学 后 记第 31、32 课时:课 题 图层样式认知目标 较熟练地掌握图层样式的应用方法。能力目标 学会图层样式的应用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脑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的兴趣。教学重点 图层样式教学难点 图层样式的选择、调试教 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案例展示法28学 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教 具 计算机机房、多媒体课件、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 学环 节 教 学 设 计 设 计 意 图知识回顾、项目导入一、回顾复习上堂课主要学习了特殊文字的制作,能对文字图层进行基本的编辑。 二、本课要点图层样式的应用Photoshop 中提供了多种图层样式,每一种图层样式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多种图层样式组合起来产生丰富的效果。教师: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展示本节课所要达到的基本任务和提高任务,引入新知识。学生:对新知识的形成感性认识。问题启发,合作探究,分析项目三、课堂实例 1:制作文字浮雕效果操作步骤如下:(1)新建文件,文件名命名为“浮雕字” 。(2)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sky.jpg”文件,拖到“浮雕字”文件中,调整大小。 (可同浮雕文件一样大小)(3)创建“文字图层” 。用文字工具键入“Photoshop” ,颜色大小自定。字体为“Arial Black”(或者其他较为粗重饱满的字体)(4)图层栅格化:选择【图层】【栅格化】【文字】菜单命令(5)在图层面板上,按【Ctrl】键单击“文字图层” ,将其轮廓作为选区载入。选择下面的云彩图层,选择【选择】【反选】菜单命令,按【Delete】键将被选取的部分删除,然后按【Ctrl+D】组合键取消选取。在图层面板上扔掉文字图层。(6)设置图层样式。选择刚才得到的层(以云彩底色为字样的文字图像层)为当前层,双击鼠标进入设置图层样式, (或选择【图层】【图层样式】【斜面和浮雕】菜单命令,或单击图层控制面板下方按钮。 )(7)把背 R 景色填充为黑色教师:通过具体样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能够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分解成 PS 软件操作方法。分解并完成项目。课堂实例 2:透明金属字效果制作新建一个文件:1612cm、72 像素/ 英寸、RGB 模式。输入白色文字“金属” ,文字字体为黑体,大小为 140 点,将文字制作成金属字效果,保存。学生:从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提高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介绍相关新知识。29作品评价、项目总结。1各组学生参照“评分标准”对作品进行自评并上交作品。2展示学生作品,各小组对作品互评3. 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总结图层效果和样式的使用范围,虽然图层效果和样式只能应用于普通图层,但普通图层是我们大多数时侯面对的对象。对于不能直接应用效果和样式的背景和锁定图层,可以采取转换为普通图层、解锁的方法。虽然不能直接对图层组使用图层效果,但可以对图层组中的图层单独使用。图层效果作用于图层中的不透明像素,图层效果与图层内容链接。这样的好处是如果图层内容发生改变,那么图层效果也相应的做出修改。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教师:知识的归纳总结。项目拓展,迁移创新。拓展训练: 制作金属招牌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对课堂内容延伸和拓展教 学 后 记第 23、24 课时课 题 图层的混合样式认知目标 较熟练地掌握图层的混合样式。能力目标 学会图层的混合样式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脑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的兴趣。教学重点 图层的混合样式中“挖空”的参数操作教学难点 图层样式的选择、调试教 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案例展示法学 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教 具 计算机机房、多媒体课件、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 学环 节 教 学 设 计 设 计 意 图30知识回顾、项目导入一、回顾复习上堂课主要学习了图层样式的基本应用,能对图层进行基本样式修改。 二、本课要点1、图层样式的应用2、 “挖空”参数制作教师: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展示本节课所要达到的基本任务和提高任务,引入新知识。学生:对新知识的形成感性认识。问题启发,合作探究,分析项目分解并完成项目。三、课堂实例 1:制作水晶字操作步骤如下:步骤 1:新建一个文件,输入图像的“名称”为“ 透明水晶字”,步骤 2 :设置一种背景颜色为“黑色”。将“ 前景色”步骤 3: 输入文本,输入文字,完成后按组合键Ctrl+Enter 结束文字编辑状态。步骤 4: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步骤 5:设置图层样式中的“斜面和浮雕”,设置参数,然后单击“光泽等高线” ,将映射曲线设置步骤 6: 设置“颜色叠加” ,步骤 7:设置“外发光” ,完成后按【好】按钮就得到文字效果了。步骤 8 :设置一种色彩.新建一个图层(如图 13 所示)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完成后按对话框中的【好】按钮即可。随后按下组合键 Alt+BackSpace,用选择的颜色填充新建的图层。步骤 9: 选择混合模式,图层的“混合模式”设置为“ 叠加”课堂实例 2:制作一幅奇特效果的图像1、 打开一幅图2、 加任意一个图层3、 再新建一个图层,画一圆形图像设置该图层的混合样式中“挖空”的参数教师:通过具体样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能够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分解成 PS 软件操作方法。学生:从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提高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介绍相关新知识。作品评价、项目总结。1各组学生参照“评分标准”对作品进行自评并上交作品。2展示学生作品,各小组对作品互评3. 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总结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实现知识的消化教师:知识的归纳总结。项目拓展,迁移创新。拓展训练: 制作水晶按钮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对课堂内容延伸和拓展31教 学 后 记第 25、26 课时:课 题 文字图层认知目标 文字图层能力目标 文字图层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重点 文字变形教学难点 文字变形教法 举例法、讲练结合 头脑风暴法 案例展示法学法 根据操作步骤练习,完成实例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 计算机机房 多媒体课件 任务案例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了解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任务引入(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引入本次需完成的新任务)任务操作(师生间互动操作,完成任务)文字图层的应用Photoshop 的文字工具包括:横排文字工具、直排文字工具、横排文字蒙版工具和直排文字蒙版工具。【案例】创建文字图层 要求如下:1在文字图层中输入“人民邮电出版社”文字,如图 4-34 所示。操作步骤如下:(1)新建文件。(2)选择文字工具,出现工具属性栏。文字工具属性栏A更改文本方向,在横排和直排之间切换文字方向。此选项对整个文字图层起作用。B设置字体。C设置字型。D设置字体大小。E设置消除锯齿方法。F设置文本对齐方式。G设置文本颜色。H创建变形文本。I调出或隐藏字符和段落调板。J有“取消所有当前编辑”和“提交所有当前编辑”两个按钮,表明取消或确认教师:清楚了解到学生具备的知识学生:形成对新任务的感性认识教师:引入跟新知识点对应的贴切的典型任务学生:接触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