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实务第三章练习题.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573185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与实务第三章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际贸易与实务第三章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际贸易与实务第三章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1、从国际经济地理的分布上看,发达国家大都分布在北方,发展中国家大都分布在南方,因此,国际经济学界有时将这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称作 南北贸易 。2、 外部 规模经济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下降。3、不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而以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是 产业内 贸易。4、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是不可预测的,在很大程度上由 历史或偶然 因素决定。5、从技术转移的角度探讨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贸易理论是技术差距理论和 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6、重叠需求理论认为, 收入水平 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7、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 林德 提出了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的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8、国际贸易理论最新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将技术作为贸易的内生变量来分析,既研究技术变化的原因,也研究作为生产和贸易结果的技术进步对 贸易模式 与社会福利的影响。9、在国内投资乘数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的追随们引申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10、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利用关税分享外国企业的垄断利润和 通过补贴或的市场份额 。11、贸易政策有两大基本类型,即 自由贸易政策 和保护贸易政策。12、美国1988年在综合贸易法中修订过301条款。13、进口替代政策就是以国内生产的工业品代替进口产品的政策。14、出口替代政策指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出口的政策。15、除比较优势外, 规模经济 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的基础和源泉。16、某种商品的进口大国设置一定程度的关税会使贸易条件向有利于本国不利于外国的方向转化,使国内实际收入最大化,这种程度关税叫 最优关税 。 二、判断题1、如果厂商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那么该厂商一定存在规模经济,但规模经济不一定要求规模报酬递增。 2、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般由大量较小的厂商构成。 3、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在很大程度上由历史或偶然因素决定。4、市场规模大的国家生产的差异化产品种类一般较多。 5、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所有交易集中在一个地方可以改进交易效率,只要交易效率改进带来的收益大于该地区地价上升产生的成本,行业还会进一步向该地区及其周边集中。6、假定本国在封闭条件下国内的市场规模是既定的,垄断竞争行业中的厂商数量越多,每个厂商的产量就越少,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平均成本就越低。7、假定本国在封闭条件下国内的市场规模是既定的,厂商数量越多,相似而又有差异的产品种类就越多,竞争就愈激烈,行业价格就越低。8、如果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大,那么两国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13、人均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重叠需求的范围比较大。14、贸易和技术外溢有可能将发展引入“错误”方向,使两国的长期发展速度都受影响。15、凯恩斯把反映生产增长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乘数或倍数理论。16、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对外贸易乘数的作用只有在国内总进口值增加或降低出口商品价格时才能实现。17、战略性贸易理论对政府的贸易干预和补贴给出了解决方法。18、战略性贸易理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征收关税可能使国民净福利增加。19、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平均税率和边际进口倾向越低,对外贸易乘数就越小。20、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创始者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普遍存在。21、当今世界各国很少有完全的自由贸易政策,多少都带有一定的保护贸易色彩。22、支持自由贸易的理由之一是,自由贸易能够通过竞争使国内低效率厂商的资源向高效率厂商集中,获得规模经济效益。23、支持自由贸易的理由之一是,新产业的在发展起步阶段存在正的外部性,因此补偿边际社会收益就成为关税及其他保护政策合理性的依据。三、单项选择题1、20世纪70年代末,以( D )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这些理论以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假设为基础,主要探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A 萨穆尔森 B 曼昆 C 凯恩斯 D 克鲁格曼2、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B )A. 重叠需求理论 B. 要素禀赋理论C. 规模经济理论 D 产品周期理论3、规模经济指( A )A. 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 B. 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增C. 产品的单位成本不随产量变化 D 要素投入的增加导致产出的增加4、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的典型特征是( C )。行业的厂商数量多 厂商规模一般不大厂商数量一般较少 D 面临的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5、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D )。 同行业企业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形成 同行业企业集中有助于知识和技术外溢 干中学”效应 D 要素禀赋的差异6、一个小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平均成本的变化趋势一般是( C )。 上升 下降 先下降后上升 D 先上升后下降7、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的市场结构一般是( C )。 完全垄断 完全竞争 不完全竞争 D 不完全信息8、关于差异产品,错误的说法是( A )。差异产品的差异性必须是客观的 垄断竞争的一个特征是生产差异产品联想电脑和惠普电脑是差异产品 D 厂商和消费者都追求差异产品 9、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从( A )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供给 需求 供求 D 收入10、以下一个行业集中不属于外部规模经济的案例( D )。A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计算机公司 B 集中于华尔街的大量金融机构C 集中于好莱坞的娱乐业 D 集中于中东的石油行业11、下图描述的是本国在贸易前和贸易后行业中的厂商数量与行业价格的关系,以下哪点的判断是错误的( D ):成本C、价格P厂商数量NCC1CC2PP12P1P2N1N2贸易前贸易后A 在开放条件下,市场规模扩大导致两个国家原有的厂商扩大生产规模。B 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取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果。C 导致更多的厂商进入这个行业,生产更多的差异化产品。D 每个国家的消费者可以选择的差异化产品大大增加,产品价格也提高了。12、克鲁格曼以瑞士和泰国的手表行业为例,分析( D )在决定一国长期的生产和贸易模式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有可能导致一个国家被“锁定”在某种不愿意的专业化模式中。A 资源禀赋 B 劳动成本 C 地理环境 D 历史10、根据重叠需求理论,( A )的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较少。收入水平差距大 收入水平相同收入水平接近 D 要素禀赋不同11、重叠需求理论可以解释( B )。 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 D 南北贸易12、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引入期,贸易特点是( A )。产品在创新国生产并出口到其他国家创新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 D 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出口国13、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贸易特点是( B )。产品在创新国生产并出口到其他国家创新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 D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出口国14、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贸易特点是( D )。产品在创新国生产并出口到其他国家创新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创新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出口国D 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15、关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B )。 这是一个静态国际贸易理论 这个理论说明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 可以解释产业间贸易D 侧重从需求角度揭示国际贸易16、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C )A.产业内贸易理论 B.技术差距理论C.重叠需求理论 D 李嘉图模型17、重叠需求理论是由( C )提出的。A.弗农(Vernon) B.俄林(Ohlin) C.林德(Linder) D克鲁格曼(Paul Krugman) 18、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品通常是( A )A.技术密集型产品 B.劳动密集型产品C.资本密集型产品 D 资源密集型产品 16、关于技术差距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B )。国际间的技术差异是所有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国际间技术差距消失后,生产成本的差距将成为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这是一个静态国际贸易理论D随着模仿国生产规模扩大,创新国的出口会下降,但不可能从模仿国进口该产品17、本国原有生产商品的比较优势,但外国生产的技术更先进,有绝对优势。本国引进了外国生产商品的技术,提高了本来就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率。这种技术的外溢( B )。A 使本国由绝对优势决定的贸易模式变成了由比较优势决定 B 使本国由比较优势决定的贸易模式变成了由绝对优势决定C 属进口替代型增长,对外国来说则是一种威胁和竞争 D 对本国的长期发展不一定有利171936年凯恩斯出版的代表作是( C )。A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B.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C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D 集体行动的逻辑18、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 B )投资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应用。A李斯特 B.凯恩斯 C.托马斯孟 D 克鲁格曼19、战略性贸易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朗德和( A )首先提出。A斯潘塞 B.凯恩斯 C.托马斯孟 D 克鲁格曼20、战略性贸易论作为新贸易理论的一部分,以不完全竞争和( D )理论为基础。A 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 C. 要素禀赋 D规模经济21、管理贸易(Managed Trade)政策,是以协调为中心,以政府干预为主导,以( D )为轴心的贸易体制。 A 交叉报复 B. 仲裁诉讼 C. 非关税壁垒 D 磋商谈判22、以国内生产的工业品代替进口产品,采取严格限制某些重要的工业品进口以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的政策,该政策类型是( D )。 A出口替代政策 B 出口导向政策 C 自由贸易政策 D进口替代政策23、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出口的政策,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出口工业的发展以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该政策类型是( A )。 A 出口替代政策 B 国别贸易政策 C 商品贸易政策 D进口替代政策23、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法中的“特别301条款”是专门针对( D)问题。A 农产品 B.纺织品 C. 工业制成品 D知识产权保护24、1974年、1978年和1988年,( B)三次制定和修订综合贸易法案,开始了其从自由贸易政策向管理贸易政策的转变。A 英国 B.美国 C.德国 D 日本25、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有自由贸易政策和( B )。A超保护贸易政策 B保护贸易政策 C管理贸易政策 D 进口替代政策 26、支持自由贸易的理由主要包括( D )。A 消除扭曲增进社会净福利 B 竞争带来的效率改进 C 防止政府的政策为利益集团所控制 D 促进新工业部门的成长27、在每个国家,自由贸易的永远的敌人,都是那些受到保护的( B )。A 消费者 B 特殊利益集团 C 纳税者 D 广大零售商28、通常情况下,规模较小和组织良好的利益集团从某种商品的保护措施中获利巨大,分散的单个消费者在该商品上受到的关税损害( C )。A 同样巨大 B 也不小 C 轻微 D等于零29、支持保护贸易的理由主要包括( C )。A 幼稚产业保护论和战略性贸易论 B 最优关税论C 内部规模经济理论 D 国内市场失灵论30、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基础是放在( A )的假定之上,对产业内贸易模式具有较强解释力。A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 B 完全竞争和规模不经济 C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不经济 D 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四、问答题1、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有什么区别?产业内贸易是怎么发生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的理论基础是要素禀赋理论,发达国家资本相对丰裕,因此发达国家成为资本密集的制成品净出口国,发展中国家劳动相对丰裕,发展中国家则成为劳动密集的初级产品净出口国。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的理论基础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贸易的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大部分贸易发生在电子、通讯设备、机械、化工、运输工具等行业内部,甚至出现了一个国家在同一产品系列内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品内贸易(Intrapruducts Trade)的现象。 建立在内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发生在同一个行业内,是产业内贸易,贸易形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建立在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因,并对产业内贸易模式具有较强解释力;重叠需求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的相似性决定了重叠需求范围较大,贸易关系较密切,对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有一定的解释力。现实中两个国家的贸易往往同时存在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这两种贸易形式在整个贸易中的相对重要性主要取决于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如果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小,那么两国的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反之,如果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大,那么两国的贸易就以产业间贸易为主。2、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马歇尔主要从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外部规模经济产生效率的原因,他认为产业聚集的效率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厂商的集中能促进专业化设备供应商队伍的形成。第二,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余劳动力市场的共享。第三,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知识外溢。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所有交易集中在一个地方可以改进交易效率。产业组织理论认为,行业集中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和共享商业中心的便利;可以降低消费者的寻找成本,刺激行业总需求。新增长理论认为,外部规模经济可以通过行业学习曲线表现出来:随着行业整体知识和技术的不断积累,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有助于行业中各个厂商生产成本的下降,外部规模经济有动态收益递增的特征,行业的历史累积产出越大,则行业中各厂商的产品单位成本也就越低。总之,当一个行业的厂商大量在一个地区聚集时,尽管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规模不大,但行业规模扩大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能够降低该行业中各个企业的成本。3、为什么一些国家擅长于一些行业,而另外一些国家擅长于另外一些行业?为什么美国既出口汽车又进口汽车?一个国家最初的比较优势、产业选择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可能与它本国的技术知识和资源配置有关,也可能是由于历史的或偶然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最初的产业结构一旦形成之后,外部规模经济使得一国在这些产业中的生产率比别国提高的更快,会使该国在这些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更加巩固,这在某种意义上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国家擅长于一些行业,而另外一些国家擅长于另外一些行业。此外,一国一旦形成了某种生产格局,改变是不容易的,因为国内知识和技术外溢会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只要成本增长的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这种生产格局就会有利可图而继续存在。因此,历史在决定一国长期的生产和贸易模式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一些已经形成的专业化模式继续下去,有可能导致一个国家被“锁定”在某种不愿意的专业化模式中。4、解释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建立在内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差异产品的贸易如何使所有国家的福利增加。如图所示,我们先看贸易前。假定本国在封闭条件下国内的市场规模是既定的,垄断竞争行业中的厂商数量越多,每个厂商的产量就越少,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平均成本就越高,因此行业成本曲线CC1线向右上方倾斜;与此同时,厂商数量越多,相似而又有差成本C、价格P厂商数量NCC1CC2PP12P1P2N1N2贸易前贸易后异的产品种类就越多,竞争就愈激烈,行业价格就越低,因此行业价格线PP线向右下方倾斜,行业中均衡的厂商数量为N1,均衡价格为P1。因此,在封闭条件下,每个国家的市场规模都较小,在行业内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每个国家能够生存下来的厂商数量有限,这些厂商向市场提供有限的几种差异化产品,消费者可以选择的产品较少。再看贸易后。如果本国和外国相互开放市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行业产品的销售量扩大,行业成本曲线由CC1下移至CC2,厂商数量增加至N2,均衡价格下降至P2,本国可以更廉价地同时出口和进口更多的差异化产品。因此,在开放条件下,市场规模扩大一方面导致两个国家原有的厂商扩大生产规模,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取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果;另一方面会导致更多的厂商进入这个行业,生产更多的差异化产品。每个国家都可以向其它国家出口或进口差异化产品,每个国家的消费者可以选择的差异化产品大大增加,产品价格也降低了,因此每个国家消费者的满足程度都提高了。5、试用重叠需求理论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品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林德(Staffan BLinder)的重叠需求理论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就越相似,则两国之间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而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会较少。6、简要说明技术差距论和产品生命周期论的内容。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技术差异的存在是解释某类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新产品总是在发达国家首先诞生,其他国家由于技术差距,要等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模仿生产,其他国家的需求会先于模仿产品而出现,由于模仿国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时间差距,在这一段时间内创新国就可以向模仿国出口新产品。当其它国家可以模仿生产以后,随着模仿规模的扩大,模仿国的规模经济和廉价的劳动力使得创新国逐渐失去比较优势,导致创新国的出口下降,甚至最后创新国可能从模仿国廉价进口该产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新产品一般首先在发达国家出现,随着产品逐渐成熟并且获得广泛认可,它就变得标准化了,然后可以使用不熟练的劳动力大规模生产该产品,产品的生产就由发达国家转移到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不发达国家,这一过程一般都伴随着发达国家向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会发生变化。由于各国在各种投入上的相对优势不同,因此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会在各国之间转移。7、运用技术内生理论解释技术外溢对贸易模式可能造成的影响。 我们假设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各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和。在两国没有贸易时,各国的生产是由国内的生产技术和资源配置决定的,本国有生产的比较优势,外国则有生产的比较优势。技术外溢会有可能导致不同结果:一种情况是,本国原有生产商品的比较优势,但外国生产的技术更先进,有绝对优势。本国引进了外国生产商品的技术,提高了本来就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率。这种结果发挥了本国资源上的比较优势,有利于本国的长期增长。另外,商品本来就是外国相对劣势,在两国实行分工和贸易后便不再生产。本国多生产可以使外国的进口价格下降,也有利于外国。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外国生产商品的技术比本国先进,本国从外国学到这种技术并用此来改进发展其本来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对本国来说,这种技术引进的结果是一种进口替代型增长,但对外国来说则是一种威胁和竞争。如果本国生产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的资源,对本国的长期发展也不一定有利。贸易和技术外溢有可能将发展引入“错误”方向,使两国的长期发展速度都受影响。8、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和战略性贸易论有哪些局限性?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局限性:(1)在国内充分就业时,如果扩大出口,就应相应地增加进口,以避免出现因过渡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对外贸易乘数的作用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或降低出口商品价格时才能实现。(3)虽然贸易顺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增加国民收入和扩大就业,但如果为了追求顺差而不加节制地实行“奖出限入”政策,会导致关税、非关税壁垒盛行,发生各种贸易战,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战略性贸易论的局限性:(1)它未就政府的贸易干预和补贴给出任何通用的解决方法;(2)它的实现有赖于一系列严格苛刻的限制条件。除了产业必须具备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这两个条件外,还要求政府必须有齐全准确的信息、接受补贴的企业必须给予配合、市场需求旺盛且目标市场不会诱使新厂商加入、其他国家不会采取报复措施等等。(3)它采取进攻性的保护措施,掠夺他人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加以曲解和滥用的口实,恶化全球贸易环境。9、简述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10、支持自由贸易的理由有哪些?自由贸易政策能够消除扭曲增进社会净福利;自由贸易的收益主要来自竞争带来的效率改进;自由贸易的竞争效率还体现在为国内厂商提供了学习、模仿和革新的机会;为了防止政府的贸易政策为利益集团所控制,在没有最优选择的情况下,自由贸易政策是次优选择。11、请尝试用供给需求模型解释进口大国设置最优关税的福利效应。某种商品的进口大国设置一定程度的关税会使贸易条件向有利于本国不利于外国的方向转化,使国内实际收入最大化,这种程度关税也叫最优关税。如图: 价格价格数量进口数量供给需求外国出口供给本国进口需求关税后进口需求PtOOS1S2(a)本国市场(b)本国进口市场C2C1abcdCBbdefeA在大国情形下,关税的净福利效应是不确定的,它主要取决于贸易条件效应与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两种效应之和的对比。净福利=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税收收入,也就是图4.2(a)的a(abcd)(c+e)e(bd)。当ebd时,征收关税能使该大国的福利增加bd,当ebd时,征税会使该国福利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