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WKY-C2-010肺大疱的诊疗规范.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571111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WKY-C2-010肺大疱的诊疗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XWKY-C2-010肺大疱的诊疗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的1.1 为规范本科室医务人员对肺大疱的诊疗,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订本规范。2.范围 2.1 本科室所有医务人员。3.定义3.1 肺大疱:肺大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肺大疱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多见于小儿,因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黏膜皱襞呈瓣膜状,软骨发育不良,引起活瓣作用所致。后天性多见于成人、老年患者,常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目前绝大多数的肺大疱手术均可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2/3的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4.职责4.1 本规范为本科室医师对肺大疱诊疗的基本要求。5. 标准5.1 病史采集 5.1.1 呼吸困难。 5.1.1.1小的肺大疱患者以及单纯肺大疱患者大多无症状。有些患者在原有病变基础上逐渐增大形成巨大肺大疱,或其它部位出现新的肺大疱,可使肺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而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5.1.2 局部呼吸音异常。 5.1.2.1 胸部体征决定于原有病变基础。如果肺其它部位正常,则体征仅表现为局部呼吸音消失或减低,可伴有过度反响。当肺有广泛纤维化,如见于尘肺,肺部原有体征更趋于明显。肺大疱患者常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临床症状也主要由这些疾病引起,只是在肺大疱形成后,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肺部体征常为肺部合并症的表现。 5.2 辅助检查 5.2.1 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 5.2.2 器械检查:胸部X线平片,胸部CT。 5.2.3 特殊检查: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支气管造影、胸腔镜。 5.4 诊断标准5.4.1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肺、支气管感染,支气管哮喘、吸烟、长期吸入粉尘或有害气体,大气污染以及遗传性疾病等病史,常伴有呼吸困难等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类圆形气体密度影,直径1cm,周围常伴基础病变的表现,肺功能检查可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大疱并发气胸、感染时有相应并发症的临床表现。5.4.2 胸片或胸部CT见肺部肺野内显示薄壁无血管气体密度区,可单发或多发,直径超过1cm。高分辨CT可显示血管的迂曲、截断、分支闭塞、分叉角增大以及曲线状移位等异常,后者为肺大疱推移所致。常伴周边肺气肿表现。5.4.3 肺功能:单纯肺大疱如与支气管不相通,可显示肺容量在正常范围内。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第1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和弥散功能(DLCO)均在正常范围内。肺大疱伴弥漫性肺气肿时,可出现肺容积扩大,残气量增加,FEV1和MVV下降呈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5.5 鉴别诊断 5.5.1 局限性气胸:影像学检查显示:肺大疱向四周膨胀,所以在肺尖区、肋隔角或心膈角区均可见到被压迫的肺组织;而局限性气胸则主要是将肺组织向肺内推压,通常可见被压迫的肺部边缘缩向肺门,肺大疱无这种现象。因此虽然在两者中都可见有条状间隔,仍可给予区别。 5.5.2 肺结核空洞:结核性空洞是由于干酪样物质溶解排出后形成的,一般影像学可见洞壁较厚,附近有结核病灶及浸润。痰内可检到结核菌,经抗结核治疗有效5.5.3 自发性气胸:影像学检查:巨型肺大疱将肺组织推向四周,呈“离心性”压迫,在肺尖或膈面上可见被压迫的肺组织,其边缘有时可见向上或下的弧形阴影。自发性气胸是脏层胸膜破裂,细小气管及肺泡与胸腔相通,大量气体进入胸腔,而将肺组织向内侧压缩,形成“向心性”压迫,(有胸膜粘连者例外)。如为特发性气胸压缩较轻,在肺野中外带形成透光区,其内侧可见向内弯曲的肺组织边缘。如为张力性气胸可将肺组织推向肺门附近,形成圆形的团块状阴影。巨型肺大疱一旦形成可存在多年,多次复查透光区可无改变。而自发性气胸短期复查可见较大变化。巨型肺大疱如无合并感染一般不含液体,没有液气平面。而发自性气胸如果得不到合理治疗,多在短期内形成液气胸。5.6 治疗原则 5.6.1治疗原则为控制症状、消灭死腔、恢复肺功能、预防再发。手术治疗目标主要为在保证完整切除病变情况下,恢复肺的原有形态和弹性,最大限度避免切除正常功能的肺组织。 5.6.2 手术治疗。 5.6.3 肺大疱的外部引流。 5.6.4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活瓣。 5.6.5 内科治疗。6. 流程图 无7. 表单及用物设备 无8. 相关文件 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