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报告.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565617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件测试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号: 姓名: 班级: 指导老师: 成绩: 目 录第1章引言11.1 编写目的.11.2 项目背景.1 1.3 定义.11.4 参考资料.1第2章需求分析22.1 问题分析.22.2 可行性分析.2 2.2.1 性能需求分析. .2 2.2.2 运行需求.3 2.2.3 其他需求.32.3 系统功能分析.32.4 关键设计和实现技术说明.42.5顶层数据流图.42.6系统功能模块.42.7数据字典.62.8概念模型设计62.9小结.8第3章系统测试93.1 简要说明.93.2 测试进度安排.93.3 等价分类法113.3.1 说明.113.3.2 教师信息部分.113.3.3 学生信息部分113.3.4 课程信息部分133.3.5 学生成绩部分143.4 路径分析法153.4.1 控制流图153.4.2 测试用例17第4章评价准则.184.1 范围184.2 准则184.3 数据整理184.4 对性能的规定184.5 其他专门要求19第5章总结.19第1章 引言1.1编写目的为提高其安全性和响应速度,本系统是基于C/S结构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对学生成绩信息进行方便管理,为学校学生和老师建立一个成绩信息沟通的平台,从而方便学校学生的成绩管理。为了保证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可靠的实现,特编写了此测试计划,对所开发软件的各功能模块和事例系统进行测试。1.2项目背景随着社会信息量的与日俱增,学校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以方便对学生成绩进行有效的管理。系统应具有既方便老师对觉得成绩的查询和插入,也方便学生对自己成绩和获得的学分进行查询的功能。其中:l 软件系统名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l 项目的任务提出者:软件工程刘珊燕老师l 用户:教务处信息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相关人员1.3定义从用户角度来看,系统首先应该能够提供便捷与强大的信息查询功能。对于学校的全体老师而言,他们应该能够对系统的不同部分有各自不同的权限,例如任课教师可以录入成绩,但成绩一旦保存之后任课教师就不能再具有修改成绩的权限,对于其他教师而言应该具有查询所有科目及所有学生的成绩的权限等等。对于学生而言,系统应该提供学生能够查询自己的成绩的功能。该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能够存储一定数量的学生信息,并方便有效的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和管理,这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的录入、删除及修改,课程信息的录入,删除和修改,课程信息的录入,删除和修改,各种信息的单条件查询和多条件的组合查询,以及学生各科成绩的多关键字检索查询。希望通过本系统的开发可以解决学生成绩管理、课程信息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功能,主要是针对登录用户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功能,使学校对学生的成绩管理自动化和规范化。1.4参考资料软件工程导论 张海藩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软件测试教程 杜文洁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如何设计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 谈 燕 主编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常用软件工程 郑人杰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面向对象软件工程与UML 张 京 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第2章 任务概述2.1问题描述随着社会信息量的与日俱增,学校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以方便对学生成绩进行有效的管理。系统应具有既方便老师对觉得成绩的查询和插入,也方便学生对自己成绩和获得的学分进行查询的功能。为提高其安全性和响应速度,本系统是基于C/S结构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对学生成绩信息进行方便管理,为学校学生和老师建立一个成绩信息沟通的平台,从而方便学校学生的成绩管理。2.2可行性分析从用户角度来看,系统首先应该能够提供便捷与强大的信息查询功能。对于学校的全体老师而言,他们应该能够对系统的不同部分有各自不同的权限,例如任课教师可以录入成绩,但成绩一旦保存之后任课教师就不能再具有修改成绩的权限,对于其他教师而言应该具有查询所有科目及所有学生的成绩的权限等等。对于学生而言,系统应该提供学生能够查询自己的成绩的功能。该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能够存储一定数量的学生信息,并方便有效的进行相应的数据操作和管理,这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的录入、删除及修改,课程信息的录入,删除和修改,课程信息的录入,删除和修改,各种信息的单条件查询和多条件的组合查询,以及学生各科成绩的多关键字检索查询。总之,希望通过本系统的开发,可以解决学生成绩管理、课程信息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功能,主要是针对登录用户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功能,使学校对学生的成绩管理自动化和规范化。2.2.1性能要求分析l 系统:系统易操作性:所开发的系统应做到操作简单,尽量使系统操作不受用户对电脑知识水平的限制。系统具有可维护性:由于系统涉及的成绩比较广,数据库中的数据需定期修改,系统可利用的空间及性能也随之下降,为了使系统更好地运转,学院可以对系统数据及一些简单的功能进行独立的维护及调整。系统具有开放性:该系统能够在开放的硬件体系结构中运行,并且能与其他系统顺利连接,不会因外部系统的不同面要做在量的修改工作。l 数据精确度:要求保证能及时正确保存相关信息,能够查询到所要查询的相关信息并保证其正确率。l 时间特性:要求保证一般操作的响应时间应在12秒内。l 适应性:要求满足运行环境在允许操作系统之间的安全转换和与其它应用软件的独立运行要求,与一般软件没冲突情况。2.2.2运行需求一硬件方面:1服务器:CPU:P4 2.0G以上内存:512M硬盘:60G以上网络:100M /1000M Ethenet2.客户机:CPU:500Mz内存:64M以上硬盘:1G以上网络:10M Ethenet二软件方面1.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2003WEB服务:IIS5.0数据库:SQL Server 2000(建议打Service Pack 3补丁)2.客户机:操作系统:Windows系列之一浏览器:IE6.0以上版本2.2.3其他需求l 安全保密:增加用户登录验证,确保信息安全性。l 可维护性:应具备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扩充与完善性维护等。l 可移植性:软件能够安装于windows下的各种流行版本。2.3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各种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系统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本学生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是:通过有教师登录管理系统录入学生成绩、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及课程安排,通过教师对学生成绩、学生的基本信息机课程安排进行相关管理,教师同时是系统管理员,教师对系统内部的各种信息有添加、删除和修改等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学号登录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但不具备修改、添加和删除的权限,教师可以授权给部分学生对系统内部数据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l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各个授课教师登录管理系统将学生的各项基本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和所在系等相关信息录入到系统数据库中,教师可实现学生成绩的管理的功能,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等。l 课程信息管理各个授课教师登录管理系统将课程信息录入到系统数据库中,教师可实现课程信息的管理的功能,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等。l 学生成绩管理各个授课教师登录管理系统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录入到系统数据库中,教师可实现学生成绩的管理的功能,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等。2.4关键设计和实现技术说明2.4.1关键设计本人认为此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关键设计部分在于需求分析部分,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生存周期中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需求分析的任务为通过开发人员与用户的交流和讨论准确的获取用户对系统的具体要求。需求分析通常采用结构化分析法和原型化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简称SA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需求分析方法,本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所采用的就是此方法。本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操作方便且设计思想也较为简单,不仅能满足教师平时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利于学校家务系统的整体管理,在上述的概念模型设计阶段结束后可进行物理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计阶段结束后即可着力于数据库的建立与实施阶段,在数据库建立与实施阶段可根据上述数据字典及概念模型阶段的设计创建出相应的数据表。管理系统设计的后期工作主要包括性能测试及相关的维护工作,本系统较为简单因此维护工作不是很重。2.4.2实现技术说明本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实现及运行环境是基于Win XP及以上版本操作系统,数据库的构建使用SQL Server 2005软件,具体系统维护时具体使用情况而定2.5顶层数据流图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如图1所示。教师登录录入信息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登录相关信息图1 系统顶层数据流图教师以管理员身份凭教师编号及密码登录管理系统录入学生基本信息、学生成绩及课程信息,教师可以对通过管理系统实现学生成绩管理、课程信息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并且教师有权对以录入的数据信息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学生以访问者身份凭学号及登录密码登录到管理系统可以查询到课程信息及自己的考试成绩,但学生无权限对数据库内数据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2.6系统功能模块在本系统中教师几位系统的管理员本系统具有以下功能模块:学生成绩管理、课程信息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管理,主要是针对对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功能,使学校对学生的成绩管理自动化和规范化。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各个授课教师登录管理系统将学生的各项基本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和所在系等相关信息录入到系统数据库中,教师可实现学生成绩的管理的功能,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等。课程信息管理:各个授课教师登录管理系统将课程信息录入到系统数据库中,教师可实现课程信息的管理的功能,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等。学生成绩管理:各个授课教师登录管理系统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录入到系统数据库中,教师可实现学生成绩的管理的功能,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等。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2所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的添加、删除和修改学生成绩的录入学生基本信息的添加、删除和修改学生基本信息的录入课程信息的添加、删除和修改课程信息的录入图2 系统功能模块图2.7数据字典根据上述功能模块的划分及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写出数据字典教师信息(Teacher): 教师编号 Tno CHAR(7) 教师姓名 Tname NCHAR(5) 所在系 Tdept NVARCHAR(20)登录密码 Tpasword CHAR(6)学生信息(Student): 学号 Sno CHAR(7) 姓名 Sname NCHAR(5) 性别 Sex NCHAR(1) 年龄 Sage TINYINT (2)所在系 Sdept NVARCHAR(20)登录密码 Spasword CHAR(6)成绩信息(Grade): 学号 Sno CHAR(7) 姓名 Sname NCHAR(5) 课程编号 Cno VARCHAR(5) 课程名 Cname CHAR(20)平时成绩 PSgrade INT(2)实验成绩 SYgrade INT(2)课程设计 KCSJgrade INT(2) 期末总成绩 Grade INT(2)课程信息(Course): 课程编号 Cno CHAR(10) 课程名 Cname CHAR(20) 授课教师 Tname NCHAR(5) 系别 dept NVARCHAR(20)2.8概念模型设计根据上面数据字典设计建立相对应的概念模型,从数据字典抽象出的实体有:教师信息实体、学生信息实体、成绩信息实体、课程信息实体。各个实体具体的描述E-R图如下。教师员信息实体E-R图:教师信息所在系教师姓名教师编号登录密码图3 教师员信息实体E-R图学生信息实体E-R图: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系登录密码图4 学生信息实体E-R图成绩信息实体E-R图:成绩学号课程编号期末总成绩姓名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设计图5 成绩信息实体E-R图课程信息实体E-R图:课程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授课教师系别图6 课程信息实体E-R图2.9小结以上即为一个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部分,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生存周期中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需求分析的任务为通过开发人员与用户的交流和讨论准确的获取用户对系统的具体要求。需求分析通常采用结构化分析法和原型化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简称SA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需求分析方法,本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所采用的就是此方法。本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操作方便且设计思想也较为简单,不仅能满足教师平时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利于学校家务系统的整体管理,在上述的概念模型设计阶段结束后可进行物理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计阶段结束后即可着力于数据库的建立与实施阶段,在数据库建立与实施阶段可根据上述数据字典及概念模型阶段的设计创建出相应的数据表。管理系统设计的后期工作主要包括性能测试及相关的维护工作,本系统较为简单因此维护工作不是很重。第3章 测试计划3.1简要说明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软件质量和可靠性保证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软件测试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在计算机上执行程序,暴露出程序潜在的错误,以便进行纠错,从而保证程序的可靠运行,降低软件的风险。所谓测试用例,就是意发现错误为目的而精心设计的一组测试数据。测试一个程序,需要数量足够的一组测试用例,用数据词典的表示方法表示,可以写成:测试用例=输入数据+输出数据这个是式子还表明,每一个完整的测试用例不仅包含有被测程序的输入数据,而且还包括用这组数据执行被测数据之后的预期的输出结果。每次测试,都要把实测的结果与期望结果做比较,若不相符,就表明程序可能存在错误。黑盒测试就是根据被测程序功能来进行测试,所以也称为功能测试。用黑盒法涉及测试用例,有四种常用技术;等价分类法,边界值分析法,决策表法和因果图法。整个测试基于需求文档,看是否能满足需求文档中所有需求。黑盒测试要求测试者在测试时不能使用与被测系统内部结构相关的知识或经验,适用于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测试。3.2测试进度安排3.2.1标示符:01 进度安排: A:4月20日 B:测试的内容:系统管理员能否正常登陆 C:目的: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进行管理正常登陆条件:硬件:有奔腾以上处理器、512兆内存,计算机(含键盘、鼠标等),打印机等外围设备。 操作系统:WindowsXp系统 软件:VB、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人员: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小组1组所有成员测试资料:用户的信息测试培训:培训内容:使用用户登录模块 受训人员:使用者 培训人员: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小组1组所有成员3.2.2标示符02进度安排:A:4月25日 B:测试的内容:新信息能否正常记录 C: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进行新信息管理正常登陆。条件: 硬件:有奔腾以上处理器、512兆内存操作系统:WindowsXp系统 软件:VB、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人员: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小组1组所有成员测试资料:用户的信息测试培训:培训内容:使用添加模块 受训人员:信息管理员 培训人员: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小组1组所有成员3.2.3标示符03进度安排:A:5月1日B:测试的内容:学生的成绩能否成功录入C:目的: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进行学生的成绩能否成功录入。条件:硬件:有奔腾以上处理器、512兆内存配置的计算机。 ,软件:VB、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人员: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小组1组所有成员测试资料:用户的信息测试培训:培训内容:使用学生成绩录入模块受训人员:信息管理员培训人员: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小组1组所有成员3.2.4标示符03进度安排:A:5月5日 B:测试内容:学生相关信息能否正常修改 C: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进行学生信息的正常修改。条件:硬件:有奔腾以上处理器、512兆内存操作系统:WindowsXp系统 软件:VB、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人员: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小组1组所有成员测试资料:用户的信息测试培训:培训内容:使用学生信息(成绩和基本信息)修改模块 受训人员:信息管理员 培训人员: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小组1组所有成员3.2.5标示符04进度安排:A:5月10日 B:测试的内容:添加的信息能否正常进行学生查询 C:目的: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进行学生信息查询。条件:硬件:有奔腾以上处理器、512兆内存 操作系统:WindowsXp系统 软件:VB、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人员: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小组1组所有成员测试资料:用户信息测试培训:培训内容:使用学生信息查询模块 受训人员:信息管理员 培训人员: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小组1组所有成员3.2.6标示符05进度安排:A:5月15日B:测试内容:负载测试C:目的:测试正常情况下系统性能和用户数目之间的关系查看在多个用户同时本系统是否正常3.3等价分类法3.3.1说明在本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在信息录入部分采用等价分类法。等价分类属于黑盒测试法的一种,黑盒测试的优点比较简单,不需要了解程序内部的代码及实现,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且是基于软件开发文档,也能知道软件实现了文档中的哪些功能,在做软件自动化测试是比较方便。黑盒测试法的缺点是覆盖率较低,自动化测试的复用性较低。3.3.2教师信息部分1、编号:必须有,系统自动编号,三位2、姓名:必须有,要求为不超过5个汉字且可为英文 3、所在系:必须有,具体系别因各学校具体情况而定 4、登录密码:必须有,长度为6位09阿拉伯数字,且6位数不可相同且不能为连续6位注: 教师信息由管理员录入系统 教师登录时输入编号及密码,若密码及编号信息输入正确,则提示登录系统成功,若无法登录进入系统,则提示提示密码不正确请重新登录输入域:编号 姓名 所在系 登录密码输出域:是否录入/登录成功输入有效等价类编号无效等价类编号编号必须有(自动编号)1空8姓名必须有2空9不超过5个汉字3大于五个汉字10英文4非汉字11所在系必须有(具体系别因各学校具体情况而定)5空12登录密码长度为6位09阿拉伯数字6空136位数不相同且不能连续76位数相同14测试用例:编号姓名所在系登录密码 是否录入/登录成功空张三三系123456(连续6位)失败001张三三系131415成功001张三三系空失败002张三三系1111111(6位相同)失败003空三系131415失败004张三四五六七三系131415失败005BOA三系131415成功006李四空131415失败007王五三系131415成功3.3.3学生信息部分1、学号:必须有,且为11位数,前4位为入学时间,后4位为系别与专业号,最后3位为班级号及学号 2、姓名:必须有,要求为不超过5个汉字3、性别 :必须有,为“男”或“女”4、年龄 :2位数,在1880间5、所在系:必须有,具体系别要求视各学校具体情况而定6、登录密码:必须有,长度为6位09阿拉伯数字,且6位数不可相同且不能为连续6位 注: 学生信息由各教师录入系统,学生可凭学号及密码登录系统查询自己的信息 学生登录时输入学号及密码,若密码及学号信息输入正确,则提示登录系统成功,若无法登录进入系统,则提示提示密码不正确请重新登录输入域:学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所在系 登录密码输出域:是否录入/登录成功输入有效等价类编号无效等价类编号学号11位数1不足11位15前4位为入学时间2后4位为系别及专业号3大于11位16最后3位为班级号及学号4姓名必须有5空17不超过5个汉字6大于5个汉字18非汉字性别男7空19女8年龄2位数9不足或大于2位201880之间10小18或大于8021所在系必须有(具体系别因各学校具体情况而定)11空22登录密码长度为6位09阿拉伯数字12不足或大于6位236位数不相同136位相同246位数不连续146位连续25测试用例: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系登录密码是否录入/登录成功空张三男22三系131415失败20090805109张三四五六七女22三系131415失败20090805109张三空22三系131415失败20090805109张三男17三系131415失败20090805109张三女22空131415失败20090805109张三男22三系123456失败20090805109张三女22三系1111111失败20090805109张三男81三系131415失败20090805109ABC女22三系131415失败200908050109张三男22三系131415失败20090109张三女22三系131415失败20090805109张三男22三系131415成功3.3.4课程信息部分1、课程编号:必须有,系统自动编号,3位2、课程名:必须有,由中英文及各种字符组成,字符长度不限 3、授课教师:必须有,要求为不超过5个汉字,可为英文4、系别:必须有,具体系别要求视各学校具体情况而定注:课程信息由系统管理员录入系统,学生和教师可登录查询相关信息输入域:课程编号 课程名 授课教师 系别输出域:是否录入登录成功输入有效等价类编号无效等价类编号课程编号必须有(系统自动编号)1空9课程名必须有2空10中英文及各种字符组成3长度不限4授课教师必须有5空11不超过5个汉字6大于5位中文12英文7系别必须有(具体系别因各学校具体情况而定)8空13测试用例:课程编号课程名授课教师系别是否录入成功空软件测试张三三系失败001空张三三系失败002软件测试张三四五六七三系失败003软件测试张三空失败004软件测试BOA三系成功005软件测试李四三系成功3.3.5学生成绩信息1、学号:必须有,且为11位数,前4位为入学时间,后4位为系别及专业号,最后3位为班级号及学号 2、姓名:必须有,要求为不超过5个汉字3、课程编号:必须有,系统自动编号,3位 4、课程名:必须有,由中英文及各种字符组成,字符长度不限5、平时成绩:必须有,0100之间6、实验成绩:0100之间,可以为空 7、课程设计:0100之间,可以为空8、期末总成绩:必须有,0100之间注:学生成绩信息由各教师录入系统并进行相关管理,学生可凭学号及密码登录系统查询自己的信息输入域:学号 姓名 课程编号 课程名 平时成绩 实验成绩 期末总成绩 输出域:是否录入成功输入有效等价类编号无效等价类编号学号11位数1大于11位19前4位为入学时间2后4位为系别及专业号3不足11位20最后3位为班级号及学号4姓名必须有5空21不超过5个汉字6大于5个汉字22非汉字23课程编号必须有(系统自动编号)7空24课程名必须有8空25中英文及各种字符组成926长度不限19平时成绩必须有11空270100之间12大于10028实验成绩可为空13大于100290100之间14课程设计可为空15大于100300100之间16期末总成绩必须有17空310100之间18大于10032测试用例:学号姓名课程编号课程名平时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设计期末总成绩是否录入成功空张三001软件测试808090失败200908050109张三002软件测试808090失败2009080109张三003软件测试808090失败20090805109空004软件测试808090失败20090805109张三四五六七005软件测试808090失败20090805109ABC006软件测试808090失败20090805109李四空软件测试808090失败20090805109李四007空808090失败20090805109李四008软件测试1018090失败20090805109王五009软件测试8010190失败20090805109王五010软件测试8010190失败20090805109王五011软件测试8080101失败20090805109宝儿012软件测试8080100成功3.4路径分析法3.4.1控制流程图设当输入的学生帐号正确时为T1,否则为-T1设当输入的密码正确时为T2,否则为-T2BNCNAD开始输入管理员帐号输入管理员密码账号是否正确进入系统操作 结束EGY密码是否正确HYF 由上面的控制流程图可以得到下面的控制流图DBC开始A结束ER1R2根据上面环形复杂的计算结果,有3基本独立路径path1:A-B-C-D-Epath2:A-B-A-B-C-D-Epath3:A-B-C-D-C-D-E计算圈复杂度:给定流图G的圈复杂度V(G),定义为V(G)=E-N+2,E是流图中边的数量,N是流图中结点的数量 V(G)=8-7+2=3对上面的路径测试选取测试用例测试用例通过路径覆盖条件预期输出结果学生学号登陆密码20090805109131415ABCDET1,T2录入成功200908050109131415ABGABCDEF-T1, T2录入失败20090805109666666ABCDHCDEFT1,-T2录入失败3.4.2测试用例教师登录模块测试用例输入预期输出结果教师编号登录密码TC1001131415登录成功TC2002123456登录失败TC30003131415登录失败TC4004131415登录成功TC5005131415登录成功TC6006131415登录成功TC7007131415登录成功TC8008131415登录成功TC9009131415登录成功TC10010131415登录成功学生信息录入模块用例编号输入预期输出结果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系1200908050109张三男一录入失败220090805109空女18二录入失败320090805109张三四五六七男19三录入失败420090805109李四空20四录入失败520090805109小蔡男17五录入失败620090805109张三男22空录入失败720090805109皮皮女81七录入失败820090805109ABC男24三录入失败92009080509小杨女25三录入失败1020090805109宝儿女81三录入成功第4章 评价准则4.1范围所选择的测试用例基本上能够检查到所有合法与不合法的输入。其局限性在于对于例如家庭地址等字段,无法检查其语义的有效性。测试用例所能接受的范围仅限于小型的数据管理,有些功能的使用还不够完善,有待于改进4.2准则 1.所有的测试都应该能追溯到用户需求。2.应该在测试开始之前制定出测试计划。3.把Pareto原理应用于软件测试。4.测试应该从“小规模”开始,逐步进行到“大规模”测试。5. 穷举测试时不可能的。6.为了达到最佳测试的测试效果,应该由独立的第三方来从事测试工作4.3数据整理 输入的测试数据基本上能够满足测试的预期的要求,整个的数据处理基本可以达到预期的结果。测试基本通过。4.4对性能的规定4.4.1精度该软件对输入、输出数据,包括传输过程中的数据的精度无特定要求。4.4.2时间特性要求 响应时间: 1秒以内。 更新处理时间:1秒以内。 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 1秒以内。 计算时间:瞬间响应。4.4.3灵活性操作方式上的变化:要求开发的此软件系统在操作方式上的灵活性较好,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操作来进行同一目的的实现。运行环境的变化:要求开发的此软件可以较好地适应运行环境的变化,而不要只能在一种单一的运行环境中才可以生效进行相应的操作。要求至少可以在WindowsXP和Windows7的操作系统中都可运行操作。数据操作灵活性:要求在对数据操作上具有相应的灵活性。同其他软件的接口的变化:要求此软件可以适应其他软件接口。有效时限的变化:要求此软件的有效时限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相应增减。功能改进的变化:当日后功能根据用户实际需要而改进发生变化时,该软件也可适应这些变化而正常运行工作。4.4.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对待开发的软件系统,要求在数据管理能力上应做到:具备在优良的数据管理能力。首先,它拥有的良好的安全保密性可防止非法人员盗取数据或抹杀数据。其次,在此系统中对数据的操作管理上要求正确性极高,做到在编辑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在每执行一次操作时都非常小心谨慎,以免对数据错误操作。再次,要求此系统做到可防止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的过程当中因误操作而丢失数据。4.4.5故障处理要求在系统操作运行当中,对于忽然出现的软、硬件故障,可以做到数据的不丢失。当系统在运行时遇见不可恢复性错误时,也能保证数据库完好无损。4.5其他专门要求安全保密要求: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保密性,以防非法人员进行非法操作,或是以防操作人员进行错误操作而导致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使用方便要求:要求系统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以便于会使用基本Windows操作的非专业人员也可熟练使用此系统。可补充性要求: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补充性,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易读性要求:要求系统易读。可靠性要求:要求系统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第5章 总结通过本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计划报告的编写以及具体测试工作的进行我深刻体会到软件测试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在整个测试活动中只有各组员团结合作才能很好的完成整个测试活动。整个测试活动的良好展开除了有一个很好的测试计划以外还必须拥有众多的外部条件,如测试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测试时的硬件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