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措施.doc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548988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措施1号机组于2009年12月20日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目前没有影响机组安全的主要缺陷,同时为了承担社会责任向市内供热,也为了冬季设备系统安全,制定保证1号发电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技术措施如下:一、严格执行重大操作到位管理规定,重大操作管理人员要到岗到位。所有运行人员要关心厂生产活动、及时掌握生产信息,了解运行重大操作和检修的计划安排、主要危险点及控制方法。确保重大操作过程安全可控、在控。二、加强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种缺陷,提高设备、系统的健康水平。三、提高监盘质量,根据设备状况做好事故预想。四、做好两票的执行工作,保证操作无误,措施完善,确保安全生产。1、各种操作应严格按操作票执行,电气操作中对设备名称、位置、编号,必须认真进行核对,防止由于设备误停电造成重要辅机停运或设备损坏的重大事故。2、设备检修和消缺工作都应办理工作票,做检修措施时,应将运行设备(或系统)和检修设备(或系统)可靠隔离,相邻的带电部分应有明显的标志并向工作负责人交待清楚,防止工作中误碰运行设备而发生设备跳闸或人身触电事故。五、做好设备巡回检查工作,各岗位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时间、项目、内容及路线对所管辖的设备进行巡回检查,特殊情况需做特殊检查,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六、做好定期试验工作,必须遵守规定的内容、范围、周期、时间及的有关事项;全面提高集控运行人员的工作质量,使运行设备安全可靠地长期运行,保证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七、做好运行分析工作,查找差距,分析不足,制定措施,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和控制。八、消防系统及消防设施齐全好用。九、启动锅炉采用保持水位压火备用,带压防腐,定期进行锅炉扬火,做好启动采暖及防冻工作。十、加强制水制氢及汽水油监督。十一、合理调整和组织各值运行人员,协调好调试与运行机组的相互关系,在作好隔离、减少影响的同时,优先考虑保证运行机组的安全。十二、结合现场及生产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专业措施(一)锅炉专业措施1、锅炉燃烧煤质应接近设计煤种,进行煤质混烧时做好混配工作,A磨原煤斗上发热量高的煤种,燃料掌握好各煤斗上煤量,在晚负荷低谷期间B、C磨尽可能烧相对较好的煤。2、每天14时对等离子进行拉弧试验,确保等离子装置正常备用,低负荷燃烧不稳及时投入等离子稳燃,在确保燃烧工况良好的情况下方可退出等离子点火器运行,等离子点火器断弧操作须间隔3分钟以上,燃烧稳定后再停止下一个弧,运行时投等离子点火器时严禁将A磨由“正常模式”切至“等离子模式”,防止A磨保护动做跳闸。3、每周二白班对所有AB、BC、DE层油枪进行试投试验,保证油枪投运正常,系统无渗漏油现象。4、等离子加热油枪每月1、11、21日白班试投一次,保证正常备用,等离子加热器油枪停运后严密关闭油枪手动门;备用期间加热器旁路挡板开启,入、出口挡板关闭。5、锅炉辅机故障、燃烧工况不良时应及时投入等离子或油枪稳燃,在投入等离子或油枪稳燃时应注意炉膛负压没有正负大幅度快速摆动,没有出现燃烧恶化濒临灭火现象,以防锅炉爆燃。6、给煤机停止、断煤,磨煤机通风暖磨前必须投入消防蒸汽;制粉系统停止时一定待磨煤机内存粉抽净,电流降至空载电流(20A)后方可停止磨煤机,磨煤机停止3分钟停止消防蒸汽,磨出口门关闭消防蒸汽投入时注意磨煤机内压力上涨速度,防止消防蒸汽压力高造成磨防爆门动作,磨停止后仍应定期监视备用磨出口温度,磨出口温度快速上涨至80度,立即投入消防蒸汽。7、锅炉本体、脱硝吹灰器每日白班全面吹灰一次,吹灰时锅炉负荷应在220MW以上且燃烧稳定;预热器吹灰器每4小时投入一次;锅炉受热面积灰较大或受热面烟气(风)压差增大时增加吹灰次数。锅炉吹灰时应联系外委人员就地检查吹灰器运行良好,吹毕在退出位置且不内漏。8、锅炉减负荷至140160MW过程中,注意两台汽动给水泵再循环同时开启时给水流量扰动对省煤器入口流量和过热度的影响,防止省煤器入口流量保护动作,防止过热度过高造成垂直水冷壁超温。9、机组AGC或CCS投入增减负荷时注意燃料量、给水量与机组负荷相对应,防止偏差过大,影响主汽压力和过热度的变化。汽压和过热度变化大时应及时改变变压速率和进行过热度修正。10、单侧风机(送、引、一次)运行时根据风机出力带负荷,避免风机超出力运行(电流超过额定值),风机跳闸引起MFT动作;单侧一次风机运行时应保留三套制粉系统运行,加强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速监视,一次风俗应在30m/s左右;单侧送风机运行时,送风机出口风压应保持在0.4KPa以上。11、锅炉高负荷渣量大或增减负荷过程中,应注意捞渣机检查维护,防止渣量大造成钢带打滑发现不及时,碎渣机堵渣或跳闸不能及时发现而影响除渣系统正常投运;挤压头处积渣时应启动挤压装置将渣排掉,防止时间长渣冷却变硬造成冷灰斗棚渣。12、暖风器投入运行时加强疏水温度监视,锅炉增负荷时注意暖风器疏水调节阀跟踪灵敏,否则手动开大疏水调节阀;暖风器投云时疏水泵及疏水泵自动应好用。13、锅炉侧各疏水箱远传及就地液位计应指示准确,冷凝水箱液位高时启动疏水泵将水排走;锅炉转干态后开启启动疏水管路暖管手动门、电动门,保持启动疏水管路热备用,防止锅炉转湿态时造成疏水管路热冲击振动。14、正常情况下保持23台空压机运行,其余空压机投入自动或处于备用,空压机疏水自动应好用,储器罐疏水加热器投入好用,能够正常疏水,否则保持储器罐疏水门有一定开度防冻,压缩空气压力应在0.6MPa以上,防止现场气动阀门失灵。15、根据石子煤量多少及时进行石子煤排放,石子煤排放后定期清理,防止影响卫生或引起火灾。16、消防水应能够正常备用,预热器冲洗水试运后具备投入条件,预热器火灾报警、转子停转报警好用,预热器手动盘车手柄放在预热器主、辅电机处备用。17、锅炉油系统、燃烧器、等离子点火器、电气盘柜处应配备充足的手提灭火器,灭火器用后及时补齐。18、巡检人员每2小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图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班对锅炉本体进行2次检查。19、锅炉各岗人员应加强联系与汇报,操作或事故处理中应听从指挥,按事故处理原则处理发生的异常。(二)汽机专业措施1、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参数运行对于运行人员来说,控制好设备参数十分重要。机组运行中,一定要保证运行参数不超,大主机油压、真空等,小到油泵电流、出口压力,都应按照规程规定参数运行。目的就是要稳定运行,保证设备不损坏。2、抓好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工作试运阶段结束后,各值应加强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的锻炼,经常性的预想和演练,能够增强运行人员事故处理时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使运行人员遇事故不紧张,不害怕,及时冷静处理。3、认真制定预防事故措施并落实好(具体措施略)(三)电气专业措施1、有针性的做好设备巡回检查工作:(1)每班应至少2次对电气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对干式变的温度的声音应重点关注。检查中应对大负荷设备进行测温,包括设备接头,承载大电流的导体,都应用红外线测温仪进行温度测量,发现有温升超过正常值或温度超规定值时,应及时查找原因。(2)1号发电机励磁碳刷和滑环温度一直不正常,应每小时进行一次检查测量,做好记录。除测温外,还应检查碳刷是否有打火现象、碳刷长度是否不够、弹簧是否有折断、碳刷是否有跳动或严重破损,如有应及时联系检修处理。(3)巡回检查中应监视直流系统绝缘情况,发现有绝缘降低或直流接地情况应及时进行查找,避免发生直流系统多点接地。(4)每班接班前都应对继电保护装置状态及保护压板投入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厂用电快切装置工作正常且无报警信号,保证保护及自动装置能可靠动作。(5)对6千伏厂用备用电源及电动给水泵开关本体加强检查,正常应储能良好,综保装置工作正常,以使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2、有针性的做好定期试验工作:(1)每班应进行一次氢气纯度检测工作(在线纯度表正常后,应实时进行监视),发现纯度低于规定值时,应及时进行排污。(2)检查氢干燥器运行情况及冷却水投入情况,每班对氢干燥器放水一次,将氢气露点温度控制在0至25范围内。每班检查油水继电器内是否有油水,发现有油水时应及时排掉。(3)每两天进行一次柴油机启动试验,启动后检查电压、频率正常,油箱油位满足要求,运行5分钟停止。3、监盘发现有不正常情况时,应分析原因并积极进行处理。对于各电气回路参数应按其额定值进行监视,发现有电压、电流超过规定值时,都应进行原因查找和分析。4、对电气回路报警和光字牌信号应重点监视,及时查找原因,防止长时间参数越限或工作状态不正常而使保护动作跳闸。(四)化学专业措施1、在超滤膜压差高,反渗透出力不足严重影响化学制水能力的现有条件下,尽全力力制出质量合格除盐水。2、对缺陷消除及验收进行跟踪,对发现的缺陷及时联系消缺,保证化学制水系统设备安全稳定运行。3、加强汽水品质监督化验,汽水取样架在线监测仪表未投运的现有监测条件及监督手段对汽水品质跟踪监督,发现水汽异常及时汇报并通知调整。4、高混在线仪表均未投运,精处理设备运行情况无法进行实时监控,加强检查和维护。5、全力制氢,对影响制氢能力的设备缺陷及时联系消除,保证制氢设备、系统的正常运行。6、定期对现场运行油质进行跟踪监督,发现异常联系相关专业进行处理。7、加强入炉煤及入厂煤的化验准确性。运行部2009-12-25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