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548069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沪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 说一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基数(即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角度认识10以内的数 。2初步养成对个数进行正确规范的口头表达的习惯。【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场景数数。学会表达、学会沟通,了解同学、熟悉环境是学习生活的必须。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场景,能较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场景,能较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15的认识1、认识“1”(1)说说教室里的“1”师:看一看,我们教室里那些物品只有一件?(2)用代替物学具表示“1”师:教室里有一只三角柜(讲台、投影仪)可以怎样表示出来?(可以用一片双色片、一根小棒、一个三角形表示)。那么,现在老师手中的一盒粉笔又可以怎样表示?(3)请学生说说一片双色片还可以表示什么?师:凡是只有一件物品的,我们都可以用一片双色片来表示,也可以用(根据学生的实际举例)表示。(4)用抽象的符号表示“1”师:一只三角柜,除了用刚才我们讨论的用学具或图形表示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学生能讲的就让学生讲,学生讲不出的教师告诉学生:可以用中国数词“一”来表示,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1”来表示(板书)。)(5)讨论:数字“1”可以代表什么?(6)讨论:“1”像什么?教学:像根小棒1、1、1。(7)小结师:表示一件物品的方法有好几种,(举例),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小胖教室里哪些物品只有一件?怎样表示呢?同桌相互说一说,交流汇报。2、25的认识(1)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桌上、讲台上以及教室里物体的个数。(2)想一想:可以怎样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用数字又怎样表示?用学具怎样表示?(3)小组交流。(4)讨论:数字“2”可以代表什么?数字“3”可以代表什么?(5)讨论:2、3、4、5分别像什么?教学:像只鸭子2、2、2; 耳朵耳朵3、3、3; 像面小旗4、4、4; 秤钩秤钩5、5、5。(6)小结师:不管有几件物品,还可以用中国数词或阿拉伯数字“几”来表示,我们都可以用几个学具表示。 (二)610的认识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小胖教室”情景图中的信息。2、每个小朋友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说说怎样表示它的数量。并用学具来摆一摆。3、小组交流。4、小组交流:数字“6、7、8、9、10”分别可以代表什么?5、讨论:6、7、8、9、10分别像什么? 教学:像个哨子6、6、6; 像把镰刀7、7、7; 像个葫芦8、8、8; 6字倒写9,9,9;1加0,10、10、10。4、交流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题: 数一数(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连一连,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2、 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过程与方法】 “指着数”物体的个数,“听着数”听到声音的次数,记录下来。豪感,增强学习自信心,鞭策自己学习。教学重点: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方式记录数字。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双色片。教学过程:一、 数一数,连一连1、观察,书有几本?铅笔有几支?2、你是怎样数的?3、数好后怎样和上面的数字连起来?生:数出来是几,先把这些相同的铅笔圈在一起,再和数字连起来。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一起来认识阿拉伯数字,中国数词,小圆片。【民族精神教育】介绍数字的起源,古代计数的方法,感受我国数学家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习自信心,鞭策自己学习4、学生自主完成其他物品的数一数,连一连。反馈交流。师板书110的数字。二、 指着数1、 观察铅笔图,我们可以怎样数?师示范指着一个一个数。学生模仿。2、 书本指着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依次指着数,不容易漏数。3、 防止漏数你还有什么好办法?数过的物体上做记号4、学生完成下面六张图的数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数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尝试同时用中国数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三、 听着数(一)引入师: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敏。我来击掌,请你说出你听到了几次掌声。教师击掌,学生回答。师:再来一次。教师击掌,学生回答。师:小朋友们都听的很仔细,接下来我们学习听着数。板书:听着数。(二)游戏1、 击鼓:教师击鼓,学生记录,学生汇报2、 敲三角铃:(小组代表敲)其余学生记录3、 拍手:一生拍手,其余学生汇报,全班核对4、 按照一定的规律拍手,如先4再3共7下等。(三)生生互动,做练习以小组形式或者同桌之间自己相互练习“听着数”。三、总结:今天我们不仅进一步掌握了用记号计数的方法,还学会了如何来指着数,听着数。课题: 分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 2、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知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过程与方法】 掷双色片,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教学重点: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教学难点:掷双色片,并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并用阿拉伯数字纪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双色片。 复习2个5是10,10是2个5。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这里有两个双色片,它们的一面是蓝色,一面是红色,现在把这两个双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掷一下,你们猜猜看,掷出的结果会是怎样的?生:(两个都是红色;两个都是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师:那么请你们拿出两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出示课题:掷双色片)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一)知道数的分拆,并能用数字记录;学生汇报掷的结果,教师板书:(1) (2) (3) 问:还有其他的情况吗?师:我们还可以把这几种情况用数字记录下来。指着黑板问: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呢?(1和1;0和2;2和0)师:通过双色片我们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种不同的情况。那么你能用双色片摆一摆3的分拆吗? (学生操作,汇报结果。师板书,生模仿记录。)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会用双色片摆出3的分拆,还能自己进行记录。现在书上有6种数的分拆,你能根据红蓝片的个数进行记录吗?书上14页练习9/ (学生完成练习,汇报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也可以说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和几是几。(二)掷双色片,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师:刚才我们通过掷双色片和双色片的摆放知道了数的不同分拆。现在每个人拿出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 (学生动手操作)汇报:几个红片,几个蓝片板书: (1) (2) (3) (4) (5) (6)生完成书上的练习2。师: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掷了5个双色片,知道可以掷出6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哪些结果经常出现,那些结果很少出现呢?请你们自己再掷几次,然后把掷的结果记在书上。问:你发现了什么?(生:1和6出现的情况较少等)同一种颜色出现的较少,而两种颜色都有的情况比较多。问: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等你们以后长大就会知道,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三、总结交流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课题: 几个与第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意义。 2、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按数的顺序进行编号。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说一说、涂一涂、翻一番,正确区分基数和序数,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分。教学难点:序数的有序性,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双色片。教学过程:游戏引入:1、说左伸左手,说右伸右手。帮助学生分清左右。我们今天要用这个本领学习新的知识。2、出示停车场情景图。你能不能介绍下停车场里有什么车子?3、小兔欢欢问我们:“一共有几辆车?”和老师从左往右数,再和老师从右往左数。1、 欢欢和乐乐都带来了自己的问题,你能回答他们吗?2、 同桌两人一人问,一人答,然后再交换。3、 出示题3,带来了更难的问题,你能不能回答上来?一、 出示情景图,揭示意义:1、 出示图1: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排队买冰淇淋) 板书:买冰淇淋2、 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排队?小巧排在第几个?小丁丁呢?小亚呢?3、还有4个小朋友,他们分别排在第几个?(生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几个和第几个。板书:几个和第几个二、 继续情景,学习几个和第几个:1、 出示图2: 师:小巧买了冰淇淋,边吃边走,啊,真好吃!这时小胖踏着滑板车也来了,他一看:呀,这么多人,我得想个办法。于是,他踏着滑板,悄悄地滑到了小亚的前面。现在排队的一共有个?谁排在第一个?小胖插在第几个? 还有几个小朋友呢?请你像我一样来写一写。(生写,汇报)【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秩序,注意公共安全的意识。你认为小胖这样做对吗?他后面的小朋友满意吗?【民族精神教育】做文明的上海人,敬重长辈,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如果你是排队的小朋友,你会对小胖说什么?小朋友们也是这样说的,小胖被小朋友们说的不好意思了,他红着脸排到了队伍的最后。2、 出示图3: 师:这时,小丁丁也买到了冰淇淋。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排队?小胖排在第几个?请你给他们写一写。(生写)三、 摆一摆,继续几个和第几个:1、 摆5个红色圆片排成一排或一列,把第2个翻成蓝色。A B C D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老师应该怎样说?2、 摆7个红片排成一排,从左边起第4个翻成蓝色。3、 师生合作摆8个红色圆片排成一排,把右边数起第3个翻成蓝色。把右边数起3个翻成蓝色。(辨析)四、 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课题: 比一比(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知道“一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 对“比较”的结果能够说理,并能够说出多、少、一样多,多了几个,少了几个。 3根据长度和个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两两配对和数数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重点:用两两配对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对“比较”的结果能够说理,并能够说出多、少、一样多,多了几个,少了几个。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师:星期天的早上,我们的小伙伴约好去公园玩碰碰车。他们来到了碰碰车的场地(出示主题图)问:请你们仔细观察,说说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观察主题图后交流(车不够:又6个小朋友,只有5辆车;已经4个小朋友有坐在车子里了,还有一辆车空着,可是有2个小朋友从后面跑来;)师:刚才有的小朋友用数数的方法知道了车比人少,也有的小朋友用一个小朋友对一辆车的方法比较知道了车比人少,这种方法称为“一一对应”。【民族精神教育】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果你遇到了会怎么办呢?生:(略)师:今天我们就要用数数或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二、动手实践 体验方法师:根据图1学说3句话。 (要求说三句话:说说比的是哪两样物体?用什么方法比的?比的结果怎样?)生:交流(老师对学生语言组织进行指导)问:你们都会比较了吗?谁能说说用什么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生:交流四、联系实际 拓展提高1、出示7只手套和4个小朋友的图片问:看看谁来了?老师要给他们发手套,你们看老师准备的手套够不够? 四人一组讨论 上黑板演示怎么分?(注意:1人分一副手套,注意左右手的搭配)问:黑板上的小朋友分的合理吗?为什么?生:自由交流(每人有两只手必须是两只手套对一个小朋友,两只手套要一只左手一只右手)2、联系生活实际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和手套一样是2对应1的呢?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比较物体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呢?还知道了些什么?课题: 数射线【知识与技能】1、认识数轴的正半轴“数射线”。2、在数射线上标数、编故事。3、在数射线上比较数的大小。4、根据数射线填写相邻数。【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射线来标数、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重点:在数射线上标数、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难点:在数射线上比较数的大小,用不等式表示比较的结果。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直观感知1、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数射线它的名字 叫数射线,板书: 数射线0 1 2 3 4 5 6 7 8 9 10 齐读课题“数射线”观察数射线上有什么秘密?每格都一样,0是起点,从0往右数越数越大。2、判断,哪些是完整的数射线?用手势表示。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2) 0 1 2 3 4 5 6 7 8 (3) 1 2 3 4 5 6 7 8 9 10 (4) 0 2 4 6 8 10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数射线上每一个间隔都是相等的,数射线上不但要有起点“0”,还要有正方向(用箭头表示)。3、填相邻数什么是相邻数?解释相邻数的概念,教师示范完成例题,学生完成P19第一题。二、 初次探究(书本第19页第2 题)先说说,然后为数射线标数。1、小熊猫在数射线上是怎么跳的?(小熊猫从起点起向前跳,一格一跳。)2、小兔和小袋鼠是怎么跳的?(小兔从起点起向前跳,2格一跳。小袋鼠也是从起点起向前跳,3格一跳。)3、完成书本第19页第2 题三、深入探究(书本第 22页第4题)1、引导儿童看图讲故事。 如:小老鼠、小兔、小袋鼠比赛谁跳得远。它们都从起点起跳,小老鼠跳了1格,小兔跳了2格,小袋鼠跳了4格。小兔比小老鼠跳得远,小袋鼠比小老鼠跳得远,也比小兔跳得远。2、在数射线上比较数的大小。师:谁能将刚才比较的结果用数和符号来表示?(两只小动物比:小老鼠与小兔比,小老鼠比小兔跳得近,所以1 2,小兔比小老鼠跳得远,所以是2 1;小老鼠与小袋鼠比三只一起比:小老鼠跳得比小兔、小袋鼠近,所以是1 2,1 4;小兔跳得比小老鼠远,比小袋鼠也可以这样表示:小老鼠跳得比小兔近,小兔跳得比小袋鼠近,所以1 2 4;小袋鼠跳得比小兔远,小兔跳得比小老鼠远,所以4 2 1。五、发展新知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谁跳得最远。师:分组学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小兔: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老鼠:0 1 2 3 4 5 6 7 8 9 10小袋鼠:0 1 2 3 4 5 6 7 8 9 10 ( )跳得最远小结:本题在比较时,要注意小动物们的起跳点不同,所以不能光从跳到哪一点来判断。可以通过数格数的方法进行比较。(2) 小老鼠:0 1 2 3 4 5小兔: 0 2 4 6 8 10 小袋鼠:0 5 10 15 20 25 ( )跳得最远 小结:本题在比较时,虽然这三条数射线每格所表示的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小动物们的起跳点是相同的,因此只要根据它们终点落在的那点进行比较。而不能直接根据格数进行比较。六、小结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题: 分与合教学目标:1、能说出10以内各数一切分拆的可能性。2、掌握10以内数的分拆策略3、发展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4、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所有分拆。教学难点:能够一个不漏的找出所有的分拆方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双色片。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认识数楼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天色渐渐暗了,月亮公公爬上树梢,这有一幢大楼,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生:大楼有11层、每层有10扇窗,一些窗是亮的,一些窗是暗的。师:(出示表格)在表格中你看懂了什么?生:屋顶上标有10,10左边有一个亮着的灯泡,10右边有一个暗的灯泡。师:(出示表格以及大楼第11层)表格中的4和6分别表示什么?生:4代表有4个窗户是亮着灯的,6表示有6个窗户灯是关着的。师:(出示大楼的第10层)7的旁边一栏应该填几?(同桌悄悄话)用手势表示。师:这幢由数字建成的楼就叫做数楼,但这幢楼还缺了很多数就请你们把它填满,使它完工。汇报核对。师:小朋友真聪明,数楼已经建好了。二、探究10以内的数的分拆师:(出示5片双色片摆成一排)你们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情况?请你们小组合作,看看哪组摆得又对,又快,方法又多?各小组汇报。生:(我们将双色片一次翻一片)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出的方法和数学书的方法一样。请你们打开书翻到第24页,完成第2题并找找数楼中数的规律。生:(左边一列是依次小1,右边一列是依次大1)师:我们把分的方法来读一读。师:用这个方法就能又快又好的填写数楼了。师:四人小组完成右边这题,看看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生:(左边一列依次大1,右边一列依次小1)归纳:这两种方法都是建数楼的好方法,我们要这些方法来建数楼就不会遗漏了。三、 巩固师:这里有四幢数楼,为什么有的楼层多,有的楼层少呢?生:因为数楼屋顶的数不同。师:(出示题3第一题)你觉得应该拿出几片双色片?师归纳:我们就是根据楼顶的数来确定要放的圆片数。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来摆一摆建数楼,汇报核对。四、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啊?板书设计: 分与合0101001991281082377346645501019283746105564738291100课题: 加法(合并)教学目标: 1、通过合并引入加法,并通过计数求得结果。2、能说出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初步感知“两个加数位置交换,结果不变。”4、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图的意思,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5、通过合并、 添加等具体实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6、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用建构的思想来处理学习过程,以达到建构加法的目的。教学难点:探索加法交换律。教学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 引入1、 我们星期三去秋游了,我们去了哪里了呢?2、 现在我们要和小丁丁和小巧他们一起去逛动物园。二、 学习探究1、 出示主题图1,观察题意:师:他们来到了野生动物乐园,在草地上,他们看到了什么?生:2只大老虎和4只小老虎2、 师:你能不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呢?生:大老虎和小老虎一共有几只?有2只大老虎,有4只小老虎,一共有几只老虎?师:你会用算式来表示吗?生:2+4=6 (板书2+4=6)师:在这个加法算式中,除了一个我们熟悉的等号,还有哪个新的运算符号?“”叫加号 ,跟我读“加号”。像这样用加号连接得算式,我们叫它加法算式,谁来读这个加法算式?(2+4=6,跟他一起读)师: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谁再来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们知道 ,2只大老虎和4只小老虎合在一起得到了6只老虎,我们把2根小棒叠放在一起,就组成了加号。我们就更加清楚的感受到加法就是两部分合在一起。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加法。出示课题加法(合并)在加法算式中,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前面的叫“加数”,“”后面的叫“加数”,“”号后面的叫“和” 师:大家发现什么? 我们大家想一想,除了2只大老虎加4只小老虎,还能怎么算?(4只小老虎加2只大老虎)算式怎么表示?426我们可以先列大老虎加小老虎,也可以先列小老虎加大老虎,得到的总数是一样的。尝试练习师:在鸟类生活区,他们又看到了什么?请同桌两人先根据图说一说数学故事,再算一算。(同桌讨论)语言要求:有( ),有( ),一共有( )? 生:2只红鹦鹉3只绿鹦鹉,共有几只鹦鹉? 2+3=5或3+2=5三、 巩固练习1、 完成练习纸第一题,根据图,先说一说故事,再写一写算式。(引导学生观察每对算式,说说这些加法算式的异同点,得出加法交换律。)2、 加固练习请小朋友先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汇报,交流。3、 师归纳:看图计算时,先要看清每一类物体的个数,然后列出算式,在加法算式里,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完成练习纸第二题:找朋友。1+2=3 3+5=82+4=6 4+4=84+4=8 2+1=35+3=8 4+2=6又来了一个算式279,你能说一说它的朋友是谁吗?729四、 总结归纳: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呢?(认识了加法,还会交换加数的位置,列出两个加法算式)课题: 加法(添加)教学目标:1、用个数上的交换来表示添加的行为。 2、用加号表示添加,变换符号“+3”表示数量上增加了3个。 3、“添加”就是继续向前数。 4、培养学生看图表述的能力。5、通过添加等具体实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 6、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知道“添加”是“组合”之后加法的另一个实际含义教学难点:能明白“添加”就是继续向前数教学准备:小圆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师:星期天小丁丁、小巧和小亚来到儿童乐园玩电动车,仔细看看这副图,发生了什么故事,你会说吗?二、 传授新课 1、看图说故事师:你能不能把三副图用“原来有几人,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有几人?”这几句话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原来有3人,后来又了小胖1人,现在车上有4人)板书: 3 +1 4 原来 现在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摆摆小圆片。 (3和1合起来是4;3往前数1就是4,所以3+1=4)师:我们把这三副图写成这样的表达式,可以清楚的看到原来有3人,中间又添1人,现在是4人(在上面式子里补充板书)师:谁能把这几副图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生回答后师板书)板书:原来3 +1 4 3加1等于4 3 + 1 = 42、练一练(课本第25页/1)师:每人挑选1个表达式,说不同的故事,让其他同学猜结果。三、 游戏师: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乘车游戏。(教师组织一组同学演示课本第27页的场景,其他同学编故事,猜结果,写表达式。)(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表演和解说,让我们更了解这是以前,现在是这个,中间发生的是什么。四、 巩固练习: 练习部分P14,第一大题 让学生充分地说一说。五、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课题: 减法(求剩余)教学目标:1、结合“求剩余”、“求部分”的具体实例初步认识减法的含义。2、能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会根据实际情景,表达出结束状态、中间行为、初始状态的情节,并求出答案。4、会计算有关0的减法。5、结合“求剩余”的具体实例初步认识减法的含义。6、积累数学事实与数学活动经验。教学重点:结合“求剩余”的具体实例初步认识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结合“求剩余”的具体实例初步认识减法的含义。教学媒体:双色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讲故事引入,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是“取走、去掉”1、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编故事情节师:谁能看这3幅图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 1 4 3师:走掉一个人,就要从原来的数中“减去”一个人。我们用“减号”表示“减去”的意思。反馈: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可以用减法来解答?请小朋友用小圆片边摆边说。师:还用一个算式4 1 =3来表示,谁知道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问:谁能把这些题目也用减法算式来表示呢?2、 教学减法算式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4 1 = 3减号板书:被减数 减数 差 读作:4减1等于3。读:被减数减减数等于差。3、小结:像这样从原来的小朋友中走掉一个,问还剩多少可以列减法算式 计算。(板书课题:减法的认识)4、复习减法算式。小组交流:被减数是4的减法算式还有哪些,请你们写在题板上。并在小组里把这些减法算式读一读。二、 变式练习乘车游戏。1、探求初始状态:原来有几个?初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1)(投影出示图1)师: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是乘校车放学的,这是一号校车到某一站小朋友下车的情景,你能看懂吗?小组比一比,看谁得小故事讲得最棒。(2)师:图上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车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你是怎样想的? 用小圆片验证。师:对呀,把走掉的3个小朋友与剩下的4个小朋友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知道原来有7个小朋友。(3)列出减法算式: 73=42、 巩固练习。(投影出示图2、3)同桌交流,看图说故事,并可借助小圆片的摆放列出减法算式。3、 开放练习。(投影出示图4)师:这是4号校车,谁来看图给大家说故事?为什么现在不能直接看图说故事?你有什么好方法解决吗?小组讨论:看图说故事,并列出减法算式。三、总结。师:今天小朋友通过看图讲故事学习了一个新本领减法。你觉得今天自己得表现如何?谁的表现最棒呢?(学生畅所欲言)四、巩固练习课题: 减法(求部分)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列出有括号的加法算式。 2、会正确填写括号里的加数。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逆向思维能力,将具体的上升为抽象的概念。 4、经历学习过程,注重思考过程和方法,提高观察及解题能力。教学重点: 1、能正确理解图意并填写加数。 2、让学生充分的思考,说出各种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1、能正确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2、从不同的方法中提练出最快最简单的方法。教学媒体:双色片,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出示4颗红色星星,3颗黄色星星。 请你根据图,问个数学问题?(红色星星有4颗,黄色星星有3颗,一共有几颗?) 回答:437 复习加法2、还能问什么问题?有7颗星星,其中红星星有4颗,黄星星有几颗?(学生不太会问,同桌互相问问)回答:743(这里学生错误答案为437,他们知道黄星星有3颗,但无法用正确的数学算式表述清楚)出示课题:减法(求部分)复习减法名称等。3、还能不能再提个减法问题呢?有7颗星星,其中黄星星有3颗,红星星有几颗?回答:734二 尝试练习:1、出示:P29第一题 (1)师:谁能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有8个小朋友,男生有3人,女生有5人。) (2)谁来问数学问题? 男生有3人,女生有5人,一共有几人? 有8个小朋友,男生有3人,女生有几人? 有8个小朋友,女生有5人,男生有几人?2、练一练:书P29第二题,算一算 交流 核对。三 小组合作 , 交流方法: 1、小组合作:看书:P29第3题,要求是同桌2人,一人说一题,说出图的意思,列出减法算式 22、练习册四、总结:小朋友,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课题: 讲讲算算(二)教学目标:1、能说出减法运算在实际中的各种含义,如“剩下”、“去掉”、“取走”、“吃了”、“走了”等等。2、进一步加深对减法的理解。3、从生活中提出减法问题,做减法题,并将结果回到实际中去检验。4、经历学习过程,注重思考过程和方法,提高观察及解题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各种含义。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各种含义。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引入(创设过生日的情境,进入氛围)师:你知道今天是个什么特殊日子吗?今天是我们的好朋友小胖的生日。我们一起来和他过生日吧。1、揭示课题:小胖过生日。师:过生日的时候要唱什么歌?(生日快乐歌)齐唱: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放生日快乐的音乐)2、(出示主题图)师:看!小胖家真热闹呀!好多小朋友都来了。找一找,小胖在生日宴会上准备了些什么?邀请了哪些好朋友?(可乐、蛋糕、香蕉、气球)(小亚、小巧、小丁丁)(二) 探究(小组合作,在过生日的情境中找数学算式)1、砰!师: 哎呀!发生了什么事情?(气球爆了) 数一数,有几个气球爆掉了? (3个)(1)你能来讲个数学小故事吗?(原来有8只气球,3只破了,还剩下5只。)(2)列出算式:83=52、师:大家吃饱了东西,开始做游戏了。(1)独立思考,找找算式。师:现在生日宴会上又发生了许多变化,你能找到哪些数学故事?(2)小组合作,写出算式。师:把你想的数学故事和小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并把算式记录下来。(3)讲讲故事,全班交流。原来有6杯冰激凌,吃掉了3杯,还剩下3杯。 63=3原来有6根棒棒糖,吃掉了1根,还剩下5根。 61=5有7个杯子,倒下了1个,还有6个。 71=6原来有6个小朋友,走了5个,还剩下小胖1个人。 65=13、小结。(三)综合练习。1、师:小胖的生日过得真热闹呀!天色已晚,小伙伴们都回家了。小胖的数学作业还没有完成呢,他赶紧拿出来做作业。我们也来试一试,和小胖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好?51= 73= 71=62= 83= 72=92= 54= 61=99= 83= 72=2、看算式讲故事。师:拿出你的算式卡片,正确的填上答案,并看着算式说一个数学小故事。(1) 小组交流。(2) 全班交流。3、找一找教室里的数学。(四)全课总结。师:今天我们和小胖一起过了生日,还在他的生日宴会上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其实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只要小朋友们处处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课题: 加与减教学目标:1、加与减的关系,减是加的逆。2、通过看图说故事,实施数学交流。3、说故事,实施数学交流。4、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重点:1、加与减的关系,减是加的逆。 2、通过看图说故事,实施数学交流。教学难点:理解加与减的关系,减是加的逆。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双色片教学设计:(一)引入阶段:1、启发谈话,创设情境。小朋友在前两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图和算式编加法和减法的数学小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先比一比看谁编的小故事又准确又完整。(出示课本第34页第1题)2、四人小组交流,集体汇报。故事一:树上原来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小鸟,一共有8只小鸟。6+2=8故事二:树上原来有8只小鸟,飞走了2只小鸟,还剩6只小鸟。8-2=6(二)探究阶段:1、观察、比较加减法算式。(1)小朋友的故事讲的可真好听,你们还为数学故事列出了加减法的算式真不错!仔细观察刚才故事中的两个加减法算式,你发现其中有什么秘密吗? 都使用了2、6、8这3个数。2、6、8在加法算式中的位置不一样。加法算式中的和可以作为减法算式的被减数,而加法算式的加数可以作为减法算式的差或者减数。在原来的基础上添上东西我们可以用加法来算,在原来的基础上去掉东西我们可以用减法来算。(2)小结:对了在这里的两个加法和减法算式象这样的两个加减法算式(三)应用阶段:(1)出示两幅图讲故事、写算式。双色片翻一翻,书P32/2说一说,列算式(2)根据刚才学习的加减法的关系请你完成下面的填空。6+3=5+2=()5=9-3=7-2=()5=学生独立练习后全班质疑:刚才有两位小朋友填写了第3题我们来看看(3)+5=(8) (4)+5=(9)(8)-5=(3) (7)-5=(2)他们填的对吗?为什么呢?(第1组小朋友填的对,他是根据加减法的关系来填写的,第2个小朋友虽然填写的算是没有错,但他没有根据加减法法关系来填不符合题目的要求。)(3)小老师说的真好,根据加减法关系我们要把加法的和放在减法算式的被减数的位置上,比一比看谁填得的又对有快。(书第34页第3题) 2 +3=( ) 7 +1=( ) 2 +6=( ) 7 +3=( )( )-3=( ) ( )-1=( ) ( )-6=( ) ( )-3=( )3 +5=( ) 2 +7=( ) 6 +2=( ) 4 +5=( )( )-5=( ) ( )-7=( ) ( )-2=( ) ( )-5=( )(四)拓展阶段:师:请你做小老师在这张空白的纸上开展你想象画一幅能写出有关系的加减法算式的图。学生开展想象力可以自画字自编,也可以组成小组画好后请别的小朋友编。课题: 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P33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在数射线上建构加减法运算,并进一步体会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2、射线做加、减法3、学生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看数射线做加、减法。教学难点:看数射线做加、减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前2分钟: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 小兔 0 1 2 3 4 5师:谁能说说图意?(小兔子跳远,从零点起跳,1格一跳,跳了3格)2 3只小鹿 又跑来2只 现在有5只 原来 + 现在二 新授1揭示课题师:这是我们前几节学习的有关数射线和添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出示课题:看数射线做加、减法)2出示图1/1。(只有数射线,大的弧线和青蛙,以及方框)师:看看这幅图你能说说图意吗?(同桌讨论)(汇报)师:小青蛙现在跳到哪儿了,用一道算式来表示?为什么?(同桌讨论)生汇报并讲理由,共同归纳出一个正确的。师:(小结)0是原点,另一个加数就是起始点,+4就是往前跳4格,跳落点7就是加法运算3+4的结果,也就是3+4=7板书:原来在3前进了4来到了7,算式:3+4=73出示1/2。师:这幅图的图意你明白吗?小青蛙现在跳到几,你是怎样列式的?(同桌互说)生:生汇报。师补充板书:原来在4,前进了5,算式:4+5=94试一试(独立完成)题25师:从小青蛙跳的方向可以看出该用什么方法来做?它往前跳,说明增加了用“+”。那它往后跳呢? 往后说明是倒退了 应该用“-”6、出示青蛙往回跳的例题:123456798100青蛙出示 =小组互相探讨,小青蛙是怎么跳的?比较:小青蛙两次在数射线上跳,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讨论。独立完成3/2 反馈。小结:小青蛙在数射线上跳的箭头方向不同,所以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它们的列式也是不同的。小青蛙往前跳,越跳越大,所以用加法。小青蛙往回跳,越跳越小,所以应该用减法。7、试一试,独立完成4 挑两题 画一画 算一算。三 练习1出示图2/1师:比较一下,这幅数射线图与刚才的这几幅有什么不同?生:它是不完整的,下标只有0、3、4、9,其他的要我们自己补充的。师:那你能试一试吗?请你先在数射线上标数,然后根据图意列式计算。生:汇报:2+3=5,起始点是2,因为第一个加数是2,弧线跨了3格,所以“+3”。落点在5,2+3=5,弧线是从数字小的方向往大的方向跨的,说明增加了,所以用“+”计算。2师:在数射线上做加法很容易。 1234567981003、师:小老鼠和小青蛙还在争论不休,他们要请小朋友来帮他们解决,愿意吗?123456798100出示:小老鼠小青蛙46=10 他们都说这个算式是自己跳的,到底是谁跳的?还是请小朋友来作裁判。四 总结师:今天我们在小青蛙的帮助下,在数射线上做了加减法。课题: 10的游戏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与10有关的加减法。2、会从实例出发,求加数;会从实例出发求缺少的减数。3、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进行推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愉悦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和是10的加法;被减数是10的减法。教学难点:和是10的加法;被减数是10的减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双色片、计算条。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今天谁会赢”的游戏。请你们在课中开动小脑筋,成为这节课的大赢家!一、 过关游戏一:破译密码1、(媒体出示一扇门)师:看,我们到了智慧迷宫的门口,门上画了这样一幅图,你们能破解这幅图的奥秘,获得开门的密码吗?(提示:10片双色片)5 12 46 79 30 82、生可以利用手中的提示物小圆片摆一摆,算一算。(小组活动)反馈汇报。密码是:5、8、4、1、10、9、6、3、7、2。3、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些密码和谁有关?4、芝麻开门:(揭示课题:10的游戏)二、 过关游戏二:巧解数字谜1、 师:10的迷宫里蕴藏着许多10的秘密。看!迷宫的四面墙上各有一组题包。东墙上是这样一组题:10=2 10=4 10=6 10=8里该填几呢?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反馈: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你能做得这么快?把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吗?小结:这一组题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他们的和都是10。已知的一个加数从上往下一个比一个大2。在和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加数大了多少,另一个加数就要少多少。按照这个规律,里所填的这个未知的另一个加数就要根据从上往下的顺序一个比一个小2。在解答这些数字谜的时候,我们要仔细观察,试着先找到规律,再进行推算。板书: 10 = 2 大2 小2 10 = 4 大2 小210 = 6 大2 小2 10 = 8 2、 学生分小组活动:找规律,巧解10的迷宫里另外三面墙上的数字谜。(1)1=10 (2)10=0 (3)1=10 3=10 10=3 4=10 5=10 10=6 7=10 7=10 10=9 10=10反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3、小结:迷宫里四面墙上有四个题包,每一组题包里已知加数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数的规律,进行和是10的加法推算。三、 过关游戏三:智力大冲浪1、跳格子:从10开始,往后退7格。到了哪里?说说你是怎么退的。(出示书上p36/3)(多媒体教学平台)小结:起点是10,往后跳7格,着落点是在3。问:用算式怎样表示?生:退7格就是“7”,10-7= 32、小侦探:(出示书上P36/4)师:迷宫里10个小矮人的饮料,现在还剩下了8瓶,少了几瓶?列式。生:(1)10=8 (2)8=10 (3)108=师:10=8中指的是什么?对,是空瓶的个数。那么该怎样来解这道题呢?看谁想的办法又多又好。(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反馈:(1)、数一数的方法。(2)、用数的分拆的方法。(3)、借用双色片、计算条摆一摆。(4)、画数射线 小结:空瓶的个数就是108=2个。3、 巧做题包:师:同学们真聪明,淘气的小猴看你们帮小矮人算出了缺少的瓶子,很不服气,存心要考考小朋友,你们看,它藏起了这些算式中的一些数,你们知道它藏起的这些数分别是多少吗?10=610=710=810=9问:你是怎么想的?这一组题包里有着什么小秘密?小结:被减数都是10,差一个比一个大1,减数一个比一个小1。 4、你能再自己编几道这样的题吗? 10= 3,10= 4,10= 55、冲刺:(看谁做得又对有快)104= 101= 10=2 105= 108= 10=10106= 103= 10=4107= 100= 10=0按学生能力,自己选择方法。(可先做,再借助10个翻转片验证。也可以先借助10个翻转片摆一摆,再计算。)四、 拓展游戏:砰砰响(翻牌游戏)游戏规则:上下两排数字各为110,班中每位孩子上来翻一次牌,能配对成10的两位孩子结对,成为赢家。五、小结今天我们玩了10的游戏, 你们玩得高兴吗?在游戏中你有哪些收获?课题: 连加、连减教学目标:1、能通过实际生活中连续行为,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2、会交流生活中具有连续行为的情景。教学重点:正确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出示动物情境图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欣赏图片)你想和谁成为好朋友呢?(任选喜欢的小动物)你有几个好朋友了?交流:选猫的,2只白猫与3只黑猫 2+3=5只 选兔的,4只白兔与3只灰兔4+3=7只选狗的,1只黑狗、2只黄狗与3只灰狗,合起来一共是6只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