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547089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近鲁迅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广宗县实验小学 夏平平单元复习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感受鲁迅伟大人格。2、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3、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5、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鲁迅的了解。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最好能与运用结合起来。4、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教学准备:有关鲁迅视频、图片、文字资料教学流程:一、视频资料导入,了解鲁迅1. (出示视频资料)同学们,我国有这样一位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一”字他就是鲁迅先生。(齐背“资料袋”中的内容)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投身唤醒民众的大潮;他的一生,对专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批判;他坚持为闰土、孔乙己、女佣、车夫、青年代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鲁迅先生。今天,让我们怀着敬意,走近民族魂,走近鲁迅。(板书课题)【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对鲁迅先生形象的一个高度概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探究学习的动力。】二、复习指导一:从鲁迅文学作品中认识鲁迅少年闰土 复习少年闰土,完成下面题目: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觉得少年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2、理解下面这句话的含义: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分钟后比一比谁的回答最精彩)、【设计说明:此版块意在让学生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 复习指导二:透过人物描写了解鲁迅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 作描写、对比手法。 外貌描写跳读课文,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阅读,细心体会。(1) 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2)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3) 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1、思考:这三处外貌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都突出了一个字:“瘦”2、思考:文章还有哪些地方写到了鲁迅先生的“瘦”呢?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3、不同点: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因而人物形象比较“模糊” 。第二次是在近处观察,刻画得比较具体、细致,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观察更细致,鲁迅的形象也更加完整清晰。4、提升练习: 阅读对鲁迅先生的三次肖像描写的段落,回答下列问题:(1).这三段都是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但由于距离、光线明暗,状貌也就不一样。第一次作者是站在处,光线 ,而人物形象模糊,作者只作了 的描写,这是鲁迅先生外貌的景。第二次作者站在处,光线,因而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这是鲁迅先生外貌的 景。(2).这三次描写都抓住了鲁迅先生外貌的最突出的特点:_ 。(3).第二次有两处突出的细节描写:一是;一是。这些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的性格和的精神5、作者是怎样描写鲁迅外貌的?抓住特征 选好角度 表现性格6、 三次描写外貌是如何串联起来的?以“看书买书赠书”为线索而串联起来。7、 文中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些外貌描写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从这些外貌描写中我们更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力量。 语言描写 跳读课文,找出鲁迅的话语,透过这些言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1、 课文一面中随着我和鲁迅先生对话的深入,我的感情是怎样步步发展的?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a.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b. 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慈爱、幽默、风趣)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a. 鲁迅的鼻子真的是因为碰壁碰扁的吗?这句话怎么理解呢?(适当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b. 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幽默、风趣、乐观) 动作描写 1、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1)、本段中描写动作的词语( ) (2)、这个片段写了( )这件事,通过 ( ) 描写,表现了鲁迅( )2、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的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这段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对比手法跳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来表现鲁迅的精神品质的1、 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2、 一面中的对比体会 。3、 有的人中的对比体会。【设计说明:此版块意在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3、 复习指导三从众人的评价中纪念鲁迅。1、 鲁迅的侄女周晔这样说: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2、工人作者阿累这样说:正是他!憎恶黑暗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战士”,热烈地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一面”给了“我”极大鼓舞,使“我”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对我的关心、鼓励,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品质,这些都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3、 众多作家这样评价他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茅盾: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4、 领袖毛泽东这样评价他: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摘自毛泽东选集【设计说明:此版块意在让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从他人的评价中进一步了解鲁迅,感受他那独特的人格魅力。】4、 复习指导四从鲁迅的名言中学习鲁迅 课内阅读: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这句话形容对敌人绝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像牛一样俯首听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此句一语双关,体现了鲁迅的战斗精神启发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开创美好未来。3、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欣慰的纪念 这句话教育我们向鲁迅学习,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 这句话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时间如同生命一般宝贵。5、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蜂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这句话说明广泛阅读,博览群书的好处。课外拓展: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4、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5、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设计说明:此版块意在让学生通过日积月累,从鲁迅的名言中学习鲁迅。】五、拓展阅读野草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1.上文的体裁是A.旧体诗B散文诗C散文2.文中的“野草”是指A荒野中的杂草B象征普通百姓C旧的封建势力D一切革命者3.“地面”像征“地火”像征4.上文的中心是A.赞美野草,表达作者对腐朽势力的憎恶。B.赞美野草,表达作者甘愿牺牲一切的精神。C.以野草自喻,同时表达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祖国的人民的愿望。D.以野草自喻,同时对黑暗社会以猛烈的抨击。【设计说明:此版块意在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鲁迅的了解。积累与运用相结合。】六、总结提升 谈谈你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