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合防尘措施.doc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543596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综合防尘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煤矿综合防尘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煤矿综合防尘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综合防尘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矿井每年应制定综合防尘措施、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及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为夯实我矿综合防尘基础,进一步改善作业环境,减少粉尘危害,保护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我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巩固我矿综合防尘质量达标和优化防尘设施的管理工作,消除不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特编制措施如下:一、成立防尘组织机构组长:谢维彬副组长:余富海成员:王子华、岳希银一、具体措施:1、通风科负责编制专门防尘安全技术措施,按标准要求设置好防尘设施。机电等各部门都要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对粉尘防治工作负责。重点是:各部门必须管好、用好其管辖区内的防尘设施。2、井下各地点的防尘、防爆设施的设置、挪移、维修等工作由刘玉桥负责。各地点防尘设施的使用由其责任区队组负责,并附有看护责任。当各地点的防尘设施(如:供水管路及三通、喷头、闸阀、连接过道的软管等)需要更换或出现故障及其他原因致使防尘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负责使用的作业人员必须及时通知矿调度室或通风科。当供水水压、流量不稳定或水压、流量不符合要求时,由机电科刘玉桥负责调整水压和流量。井下各采掘、喷浆、巷修和其它作业地点供水防尘管路及其附属的闸阀、三通的延接和安设由机运科李龙海负责。井下所有地点的防尘设施由通风科定期进行巡回检查维护,采掘地点每圆班不少于一次,行人较少的巷道每星期不少于两次。粉尘防治责任区的划分(冲刷巷道的具体使用)各工作面(即进风侧20米和回风侧120米范围内)和各掘进工作面从局扇往里的煤尘清洗工作,由施工单位负责定期进行洗(扫)尘,由各采掘队队长负责,施工单位将煤尘管理和洗尘安全措施编入作业规程中,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减少和降低产尘量。二、掘进放炮的防尘措施掘进放炮后的粉尘浓度可超过1000毫克立方米,而且几小时后仍然有数十毫克之多,整个巷道都充满浓烟粉尘。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才能得到理想防尘效果。(1)使用水炮泥。用装满水的柱形塑料袋当炮泥,放炮时借助于爆破冲击力使水散成雾状起到降尘作用,并可消除爆破火焰,提高爆破安全性。水炮泥用不燃性塑料制成,水袋有自动封口性能,袋中注满水后不会流出。袋内水压应高于外界空气压力。水炮泥填入炮眼以后,外部应用粘土炮泥封住,这是一项防尘和预防放炮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的极重要的措施。(2)放炮喷雾。以压缩空气作动力,使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通过各种形状的喷射器喷吹成水雾射向工作面爆破空间内降尘。喷射器可以有鸭嘴形或圆锥形的,使用的风压为0506兆帕,水压为03兆帕,鸭嘴形喷射器有效射程56米,其他喷射器可达10米。放炮前,将喷射器悬挂在巷道两帮,距工作面迎头810米高2米左右,喷嘴对着迎头并接通风水管。放炮时,在远处打开风水阀门形成强有力的水雾射流,封住工作面的炮烟粉尘。(3)水幕净化。用若干喷嘴在离工作面约30米左右处设置一个水幕,以过滤从工作面排出的炮烟和粉尘。喷嘴口偏向工作面,随工作面前移10米而向前挪动一次,水幕降尘率可达50。(4)放炮前后冲洗岩帮或煤帮。这样可减少放炮引起的粉尘飞扬。煤巷掘进时,放炮前后在工作面20米范围内必须洒水消尘。5、掘进打眼的防尘措施,掘进工作面打眼的防尘有三种:(1)风钻湿式凿岩。将压力水经过风钻和钻杆中心孔送到炮眼底部,把岩粉从炮眼中湿润并冲洗出来达到防尘目的。湿式凿岩可使粉尘从1000毫克立方米以上降低到10毫克立方米左右。按供水方式分,有侧式供水和中心供水两种。中心供水是在风钻的中心装有水针,水针前端插入钎尾的中心孔,后端通过弯头与供水管相连。凿岩时,水通过水针和钎尾中心孔进入炮眼。水压应低于风压01015兆帕,防止机膛进水。侧式供水是从风钻机头的侧面直接向钎尾供水,凿岩时打开水阀,压力水从供水管进入供水套,经过橡胶密封圈的水孔和钎尾侧孔流入钎杆中心水孔直达炮眼内。侧式供水的优点是减少漏风,压风不致进入炮眼,提高了风钻活塞冲击力和湿润粉尘的能力。(3)湿式电钻同侧式湿式凿岩一样,用水冲洗孔内粉尘,达到降尘目的。其它地点主要运输斜井、各甩车场以及入风石门的除尘、洗尘工作按各自工作范围由井口机电队负责。3、防止沉积岩尘参与爆炸措施:井巷中沉积粉尘重新飞扬起来,很容易使巷道空间的浮游粉尘浓度达到爆炸界限而发生或扩展爆炸,常常造成区域性或全矿性特大恶性事故。因此,经常处理井巷沉积粉尘是预防矿井重大灾害的极为重要的工作。常用以下几种处理措施:(1)清扫法。把沉积在巷道帮顶、支架和设备表面上的煤尘清扫干净,将扫落的煤尘集中起来运出。(2)冲洗法。用水把巷道帮顶和支架上的沉积煤尘冲洗到底板上,并使之保持潮湿,然后再将底板上的煤尘清除出去。这种方法能够将沉积煤尘清除得比较干净,而且简单易行,因此在煤矿中长期得到普遍应用。冲洗工作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间隔时间的长短根据煤尘沉积的快慢来决定。在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回采或准备巷道以及煤尘集中飞扬地点的下风侧,要经常反复冲洗,才能保持无煤尘堆积的良好工作环境。(3)防爆水袋吊挂要求:防爆水袋应设置在直线巷道,水袋棚于巷道交叉口转弯处得距离保持50-70m,与风门的距离大于25m,于工作面的距离应保持60-200m,水棚排距为1.2-3.0m。三、冲尘各单位要严格按照综合防尘齐抓共管责任制,认真落实。各作业地点要设置防尘管理责任综合牌板,规格要统一,内容要齐全,责任要明确,奖罚要到位。严格冲尘制度,缩短冲尘周期,杜绝煤尘超限。井下大巷及70运输平巷、每周冲尘一次;掘进工作面掌子头50米范围内每次放炮前后都必须洒水灭尘。四、净化水幕的管理1、水幕安设位置要符合标准要求,井下大巷及70运输平巷100米各安设一道;掘进面20米、50米各安设一道。2、水幕悬挂方式是喷嘴迎向风流方向,且能覆盖巷道全断面。3、架间水幕应满足数量要求:4、各转载点喷雾(掘进面)或自动水幕,主要进、回风巷应安装水动自动净化水幕,一次性安装,经检查验收合格后,由使用单位维护和管理。5、所有净化水幕的安装、维护、管理都是有施工单位负责。五、粉尘检测与个体防护1、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要求,对粉尘二氧化硅含量进行采样、化验,由此确定粉尘超标的浓度起点。由通风科负责。2、按规定工序采样、称重、分析;制表上报粉尘浓度数据,由通风科负责。3、按照规定配备足够数量且经培训合格的测尘人员,每个采区至少1人。4、井下每个测尘点的粉尘浓度每月至少测定2次,采掘工作面每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连续粉尘测定;粉尘浓度分布每半年测定1次,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每半年测定1次。5、按劳动保护要求给接尘人员发放个体防护用品。6、对于采煤工作面粉尘浓度大时,实施浅孔注水和使用二次负压降尘设施,有通风科提供,使用单位负责实施和管理。六、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1、矿井的两翼、相邻的巷道、相邻工作面间,必须用水棚或岩粉棚隔开。2、及时清除巷道中的浮煤,清扫或冲洗沉积煤尘。3、定期对主要大巷刷浆。4、每周至少检查1次煤尘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水量或岩粉量及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要求。5、工作面隔爆水槽棚:水槽棚设置由通风科提供,由断面大小来决定架数,并有说明牌板。距面60m200m范围。6、掘进工作面隔爆水槽棚:水槽棚设置由通风科提供,由断面大小来决定架数,并有说明牌板。隔爆水槽棚距迎头60m200m范围。七、隔爆水棚的管理制度各主要和辅助隔爆水棚日常维护有责任区单位负责,施工单位负责隔爆水棚的移动和维护。初次安装和收尾回收有通风队负责,安装后进行移交,由通风科负责,移交双方领导签字。1、初次安装必须按照标准进行安装,确保棚架数量、水袋数量、水量充足以及隔爆牌板内容清晰可查。2、每次移动必须吊挂牢固,高度一致,间距均匀,棚间距必须在1.23米之内。3、辅助隔爆水棚(采掘工作面)棚区总长度不得少于20米;主要隔爆水棚(主要进回风巷)棚区总长度不得少于40米。4、总装水量:采掘工作面每平方200升,富裕量10。主要巷道隔爆水棚每平方400升,富裕量15。5、安设位置。采掘工作面首排水棚距工作面60200米,水棚应安设在直线巷道内,距弯道或交岔口距离应保持在5075米。6、定期清理水袋内外附着的尘泥,保证水袋内水质清净。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