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鸟的天堂》导学案.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537061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鸟的天堂》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四年级《鸟的天堂》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四年级《鸟的天堂》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鸟的天堂 课型:新授 主备: 时间: 学生姓名: 组名:【教师导语】“天堂”人们幻想中神圣而又美好的境地。可是同学们没有听说过“鸟的天堂”吧!那里水流清澈,树木葱郁,鸟儿成群,它们生活得无忧无虑,好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呀!同学们快展开你们双翅,飞到鸟的天堂里栖息半会儿,领略欣赏那恬静幽美的南国风光,感受大自然带给你的勃勃生机。【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小组探讨,学会本课4个会认字,7个会写字,正确读写“三支桨、纠正、逼近、不禁、应接不暇”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2、情感朗读,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3、反复阅读,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想象大榕树上众鸟纷飞壮观的景象;同时感受文中描写的人、鸟、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环保意识,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重点】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学习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和众鸟纷飞时的语句。【知识链接】鸟的天堂原名“鸟墩”, 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独木成林。婆娑的榕叶笼罩着20多亩的河面,树高约15米,榕树枝干上长着美髯般的气温根,着地后木质化,抽枝发叶,长成新枝干。新干上又长成新气生根,生生不已,变成一片根枝错综、扑朔迷离的榕树丛。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鸟的天堂利栖息着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灰麻鹤朝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它们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鸟的世界”。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有感而发,写出了脍炙(kui zh)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如今,“鸟的天堂”已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点,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自主学习】(一) 借助字典,读通课文,试着完成下列练习。1、熟读课文,并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红霞( )的颜色( )地看着( )的榕树( )的照耀( )地移动2、查字典,小组讨论,完成词语解释,并能使者选择其中几个词语说一说话。天堂: 南国:不可计数: 展示:留恋: 繁茂:应接不暇:3、按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展示裂缝颤动陆续留恋茂盛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 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 )不忍舍弃或离开。( )植物长得多而茁壮。( )清楚地摆出来让人欣赏,明显表现出来使人知道。( )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二)课前读文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各在什么时候去的? 分别见到了什么景物?请用“ ”在树上画出相关的句子。【合作探究】(一)、情感朗读、感受课文1、课文朗诵导航:鸟的天堂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要用赞叹的语气来读,朗读者朗读时是直接代表作者去看、去想、去抒情,要读得准确自如,分寸得当。要运用想象,展开联想,获取真实感受,丰富文字形象。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可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读出作者的赞美、喜爱之情。(二)、研读课文、交流感悟1、“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又是什么意思?2、课文中鸟的天堂指: 。3、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作者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找出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写下来。 4、作者再次来到“鸟的天堂”,又看到了什么?作者当时又有何感想?摘抄能表达作者想法的句子。 5、作者前后两次看到的景物有所不同,想法也发生了改变,那么什么原因使得两次所见不同呢? (三)、品读课文,想象画面1、仔细品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 、 。2、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提示:从榕树和附近的居民入手) 3、在“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两个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 4、欣赏课文,闭目回放画面内容。并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一句话,画上横线。【达标训练】一、读拼音,写词语。sn zh jingji zhng b jn zhng cho ( ) ( ) () ( )b jn po ki yn ji b xi () ( ) ( ) 二、多音字组词。泊b ( ) 缝 fng( ) 数sh( ) 盛shng( ) p( ) fng ( ) sh( ) chng( )三、缩句。1太阳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 2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 3我回头看见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四、创新能力迁移(一)、在备选的量词(这些词大都是从名词或动词借来作量词的)中,挑选最恰当的一个,不要重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备选词:A、片 B、缕 C、轮 D、弯 E、眼(1)一( )明月 (2)一( )新月 (3)一( )情思 (4)一( )痴情(5)一( )清泉(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 ch)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ng y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ng x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 hu)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在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2用“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3按文中内容填空。(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 ,而是_ 。(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对大榕树的称呼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4造句:应接不暇: 有的有的: 【课后反思】1、想想课文作者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把你认为好的句子摘抄下来。 2、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又有何感受?写一写。鲸(导学案)课题:鲸 课型:新授 主备: 时间: 学生姓名: 组名: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9个生字。正确读写“宽敞、哺乳动物、又矮又粗、判断、胎生”等词语。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3培养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课前预习1常规预习: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写认真读帖,书写能自主写好的生字;注理解生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梳理自己已经读懂的内容,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查搜集有关鲸的材料(摘抄一些或打印几张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2预习自测: 读拼音,写词语。dn wi kun chng gu l pi h x pn qan ( ) ( ) ( ) ( ) ( )qan shu pn dun yu c yu i( ) ( ) ( ) 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读音准确,语速适当,读出自己对语句的理解。3标出课文的自然段的序号,简单地概括出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探究学习11想一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2根据课文内容给下面的语句排列顺序,把序号写在前面的括号里。( )鲸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 )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鲸用肺呼吸,每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鲸很大,目前已知最大的成年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鲸的种类很多,可以分为两大类须鲸和齿鲸。( )鲸是哺乳动物,它的祖先生活在陆地上,后来为了适应海洋生活,慢慢地进化成鱼的样子。( )鲸是胎生的,它的寿命很长。探究学习21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作者为了向我们详细生动地介绍鲸的知识,运用了许多种说明方法:有用具体数字来说明的,这种方法叫“列数字”;有将鲸和其它动物相比较的,这种方法叫“作比较”;有通过比喻的形式来说明的,这种方法叫“打比方”;有通过举具体的事例来说明的,这种方法叫“举例子”想一想课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些方法,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一旁注明所运用的说明方法。2请你根据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设计几个问题让同学们来回答。3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海洋生活的?4鲸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5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请你根据鲸的生活习性,设计几个问题让同学们来回答。6填空:鲸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鲸的_、_、_和_等方面的知识。文中,作者运用了_、_、_、_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7、找出课文中所应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 拓展延伸小练笔: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刚学过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说明文,通俗、生动、准确地向老师、同学们介绍一种小动物。麋鹿导学案课题:麋鹿 课型:新授 主备: 时间: 学生姓名: 组名: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滩涂、敏捷、销声匿迹、输出、基金会、生涯”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3知道麋鹿是我国的一种珍稀动物,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必要性,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4体会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学习难点:体会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自主学习1、认读词语(注意:“哺”“泽”的读音;“涉”“沛”的写法) 姜子牙 哺育 沼泽 跋涉 繁殖 颠沛流离 觅 食 公爵 别墅 杀戮 厄运 销声匿迹2、听写生字3、我知道他们的意思:颠沛流离: 杀戮: 繁衍: 悄无声息: 销声匿迹: 我积累的好句子: 3、 这篇文章围绕麋鹿主要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 、 。细读课文,分别找出相应段落。 : , 4、本文在介绍麋鹿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找到了这些句子摘抄下来:打比方: 列数据: 作比较: 举例子: 合作学习:1.麋鹿是鹿科的一种。它外形很奇特: 、 、 、 ,俗称“四不像”。是我国古代神话小说 中姜子牙的坐骑。2、读第二至三自然段,思考“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麋鹿的外形很奇特?”选择一到两个特点为大家作详细介绍。3. 探究课文五至七自然段,完成表格。时间传奇经历感受3000多年前汉朝以后1865年1900年1967年1986年建议用上“销声匿迹”“惨遭厄运”“绝迹”“漂泊不定”“颠沛流离”“茁壮成长”等词语。【拓展提高】1、麋鹿的生活经历如此坎坷,这不得不提高我们对保护野生动物重要性的认识。除此之外,我还知道我国的珍稀野生动物有: 、 、 、 等。 2、让我们携起手来,还野生动物一个和谐家园。请设计一条标语来警示人们,唤起人们的意识: 3、将你所学到的关于麋鹿的知识介绍给家人。或制作动物卡片。(课后)爬上导学案课题:爬山 课型:新授 主备: 时间: 学生姓名: 组名: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词语“煮熟、燃起、灯火辉煌、智慧”等。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学会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重难点:深入体会理解父亲讲话的内容。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看拼音,写词语。zh sh nng sh chn shng zh xe ji zh hu ( ) ( ) ( ) ( ) ( )Mn tio s l dng hu hu hung( ) ( )2、我能理解下列词语征服:慢条斯理:自以为是:似懂非懂:若隐若现:一五一十: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4、思考:课文先写 ( ),后写( ),是按照()样的方式安排结构的。探究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父亲说的话打记号。说说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分别理解父亲三次说的话。并有感情的朗读。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但是爬山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2、想一想跟父亲爬山“我”学会了什么?拓展训练:你有和家人一起去锻炼的经历吗?那次的锻炼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小组内说说让大家一起感受。语言的魅力导学案课题:语言的魅力 课型:新授 主备: 时间: 学生姓名: 组名: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自然段。3、通过学习法国诗人让 .彼浩勒帮助盲人的故事,体会语言的魅力。学习重难点:1、 理解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 浓厚的感情色彩。2、 背诵并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预习检查:1、 朗读检查,抽个别学生读课文。2、 听写生字。3、理解词语浓厚:良辰美景:莺歌燕舞:姗姗:无动于衷:3、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1) 那蓝天百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能不叫人陶醉呢?(2) 当人们想到这个失明的老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5、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合作探究:1、 文中那句话有魅力?你从哪里能感受到这句话的魅力呢?2、 为什么添了“春天到了,可是”这几个字后,情况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拓展训练:1、 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1)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2)这富有诗意的语言,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2、 你能像让.彼浩勒那样用有魅力的语言,在水塘边,草坪边,教室里,电灯开关旁写一个提示牌吗?选择一项试一试。寓言两则导学案课题:寓言两则 课型:新授 主备: 时间: 学生姓名: 组名: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展开想象,续写结尾。3、 理解课文,懂得两则寓言所蕴含的时刻道理。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课文,懂得两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2、 续写一则寓言故事。导学过程;学习衔接:我们已学过一些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孔子学琴导学案课题:孔子学琴 课型:新授 主备: 时间: 学生姓名: 组名:学习目标:1. 学习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2.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3. 认识“痴,抑,纯,浸”4个生字,会写“倦,恳,溢,浸,抑,炉,纯“7个字,掌握”厌倦,曲谱,洋溢,沉浸,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语。学习重点学习默读课文,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体会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学习链接孔子,姓孔名丘,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致力于教育,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晚年整理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孔子的言论大都由他的学生收集在论语一书中。他的学说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 独立自学1. 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并默写生字。2. 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3. 我能理解词语体恤:抑扬:炉火纯青:戛然而止:3. 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 我还能提出的问题有:合作探究1.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说说体会到了什么。2. 学习课文第2至第6自然段。(1) 自读课文,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2) 默读课文,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说说你能体会到什么。(3) 我能有感情的读这些句子。(4)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师襄听琴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3.说说学习课文后自己受到的启发。拓展延伸我搜集到孔子的名言有: 自我检测1. 用横线画出下列词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沉浸(jin qin) 戛然而止(ga jia)体恤(xu xue)2. 连线毕恭毕敬 形容声音突然停止戛然而止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炉火纯青 运用得熟练自然运用自如 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3. 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毕恭毕敬( ) 厌倦( ) 诚恳( )端午节的由来导学案课题:端午节的由来 课型:新授 主备:顾敏俊 时间: 学生姓名: 组名: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2、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学习复述课文。3、认识“粽、檐、辅、措、巫、颂”6个生字,会写“佩、戴、措、施、疏、颂、驾、尸、俗”9个字,掌握”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尸体、习俗“等词语。学习重难点: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学会复述课文。导学过程:学习衔接: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生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爱,位为左徒、三 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后来遭到楚怀王的疏远。自主学习:1、 读拼音,写词语。w yn jng pi f do cu sh ( ) ( ) ( ) ( )W xin g sng sh t fng s( ) ( ) ( ) ( )2、 我会理解词语。忠诚:辅佐:悲愤;爱戴:诬陷:无中生有:谗言:流放:祭奠:祈祷:3、 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4、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5、 熟读课文,了解端午节的来历,然后填空。( )是端午节,这天人们要( )、( )、( )、( )等。这个农历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的,至今已有( )年的历史。合作探究 :1、 轻声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书中的语句概括。2、 默读36自然段,划出体现屈原忠诚爱国的句子读一读,把感受批注在书的边上。3、 这位爱国诗人为什么要投江自杀?4、 屈原投江后,百姓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5、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6 、小组内复述课文,拓展训练:你还知道中国哪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讲给大家听。达标训练: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爱戴辅佐诬陷 名望-流放 传颂 - 悲愤- 忠诚-2 形近字组词。措( ) 诬( ) 辅( ) 裹( )错( ) 巫( ) 铺 ( ) 衷( )3、 我会填。 严格 严肃 严峻 严重 严厉(1)( )把关 (2)态度( ) (3)形势( )(4) ( )打击 (5)要求( ) (6)问题( )西门豹导学案课题:西门豹 课型:新授 主备:顾敏俊 时间: 学生姓名: 组名:学习目标:1、 默读课文,弄清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一步一步地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2、 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课本剧。3、 会认“巫、乙、娶、歹、诲”5个生字。学习重难点: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一步一步地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 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正确认读生字词。巫婆、荒芜、开凿、灌溉、旱灾、娶、诲。2、 我会理解词语。自言自语:法事:伤天害理:为非作歹:3、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人物重点写了什么?你觉得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语概括)探究学习:1、默读课文,画出能体现西门豹巧妙地为民除害的词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西门豹是怎样一步一步揭穿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3、西门豹知道是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为什么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而是去参加河伯的婚礼呢?4、 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点。5、 演一演这个课本剧。拓展训练:如果是你,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达标训练:1、 我知道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潮湿- 炽热- 黝黑- 漂亮- 善良- 清澈- 肥沃- 热爱- 2、照样子,写句子。(1)主席台上坐着一位满头银丝的爷爷。(3) 小壁虎悲伤地说:“我的尾巴什么时候能长出来呀?”(4) 谁能不需要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呢?3 联系句意,说说下面几种脸色各表示什么含义。(1)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土色:(2) 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菜色:(3) 我的小妹妹有着红扑扑的小圆脸。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十分可爱。红扑扑:(4)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苍白:汤姆.索亚历险记导学案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课型:新授 主备:顾敏俊 时间: 学生姓名: 组名: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线素,理解汤姆是一个调皮、勇敢、善良、富有正义感的孩子。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善良、富于正义感的孩子。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课文。3辅导学生预习课文,指导学生自学生字学习衔接: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为首的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经历。如:他和野孩子夏克,各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竟施出诡计,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代替他工作,还自动奉上谢礼。后来和夏克逃到荒岛去,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教堂为他们举行丧礼,而他们却躲在教堂的钟楼上偷听。这些顽皮的举动,虽然不能给我们做模范,但是,他为了正义,毅然挺身出来作证人,拯救无辜的穆夫波特。并在顽皮之余,居然和夏克破获了一桩谋杀案,成为众人钦佩的小英雄。在汤姆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甚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聪明好动,富于同情心;他一心想要冲出现实环境的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在姨妈眼里,汤姆是个调皮捣蛋的顽童,可是姨妈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谋”给软化了。小说塑造的汤姆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克吐温在描写以汤姆为首的一群儿童时,并不是停留在人物的一般刻画上,而是按照儿童的天性发展,对儿童的心理方面作了较深层次的描述。自主学习:1、 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边读边思考:文章讲的是什么事?2、 我会理解词语。憔悴:轻蔑:九牛二虎之力:志同道合:毛骨悚然:不寒而栗:3、读课文,说说你认为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合作探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 汤姆和哈克贝利在坟场探险时发现了什么?他们决定怎样做?2、 汤姆在法场上是怎样作证的?他为什么要站出来作证?3、 汤姆和蓓姬在山洞遇到了怎样的危险?他们最后又是怎样脱险的?4、 汤姆为什么告诉人们罪犯乔躲在山洞里,要把乔就出来?5、 练习朗读。6、 说说你读了汤姆.索亚的故事后有什么感想。7、 简要复述课文。达标训练: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出()不( ) ( )( )悚然 不( )思( )不( )( )栗 难( )( )察 屏( )静( )2、 按要求改写句子。(1)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台独分子分裂祖国。(改成反问句)(2)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成陈述句)小狮子爱尔沙导学案课题:小狮子爱尔沙课型:新授 主备:顾敏俊 时间: 学生姓名: 组名:学习目标 思想教育: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我”和爱尔莎的亲密关系。 能力培养: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知识要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把小狮子爱尔莎交回大自然的原因,体会“我”在驯养的过程中对爱尔莎产生的浓厚的感情。自学检测:1、 比一比 ,再组词 肝( )饮( ) 钟( ) 洗( ) 汗( ) 吹( )冲( ) 泽( ) 选( ) 择( ) 原( ) 源( )2、我能理解词语扑腾乳牙垂头丧气宽恕九霄云外恋恋不舍2、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合作学习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我”和爱尔莎的那几件事?2、“我”在驯养小狮子爱尔莎时,发现它有哪些特点?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3、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看出“我”和爱尔莎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4、你赞成把爱尔莎送回大自然吗?说说理由。达标训练 1. 填字组成语。 ( )头丧气 四散( )逃 九( )云外 深( )情谊 和睦相( ) 2. 根据意思写词语。 (1)课文指把怒气抛到很远的地方,消失得无影无踪。( ) (2)形容失望的神情。( ) (3)相处得好,不争吵。( ) (4)形容舍不得离开。( ) 3. 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这部电影真叫人喜欢。 这部电影怎不叫人喜欢呢? (1)这小狮子真可爱,让我恋恋不舍。 _ (2)作为一个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_ 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花喜鹊和灰喜鹊喜欢站在高高的树枝上,不停地四处观望。一旦发现远方有鹰飞来,马上发出惊叫。花喜鹊报警的叫声是:“喳喳喳,灰喜鹊的报警声是:呱呱呱,连续惊叫三四声。一听到这声音,正在找食的小鸟们,马上飞走,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训练: (1)选词填空。 四处( ) 发出(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望( ) 安全( ) (3)花喜鹊和灰喜鹊报警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母亲的呼唤导学案课题:母亲的呼唤课型:新授 主备:顾敏俊 时间: 学生姓名: 组名: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母亲的呼唤”里包含的深深母爱。2.学会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情感,懂得“身在福中要知福”的道理。3. 认识“憔、悴、愚”3个生字,理解“憔悴不堪、声嘶力竭、愚笨”等词语。4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和“总分总”的叙述特点。自主学习:1、形近字组词愚( ) 呼( ) 幸( ) 视( ) 遇( ) 乎( ) 辛( ) 现( )2、我能理解词语憔悴不堪:声嘶力竭:愚笨:3、 正确、通顺的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事?合作学习1、 默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母亲的呼唤”,每次在什么地方,是在什么前提下发生的,妈妈每一次呼唤“我”,“我”分别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完成下列表格次序地点发生的事件我的感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母亲的呼唤”里包含着什么?达标训练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亲切的()()的画面温暖的()天真的()()的笑容温馨的()()的回忆散乱的()灿烂的()二、先按课文填空,再做后面的练习。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常常带我去公园玩儿。她喜欢躲在大树的后面,和我捉迷藏。看我找不到,便小蓉小蓉地呼唤我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我总是可以看到她()的笑容便()她温暖的怀抱那温馨的一刻,是我幼年生活中最()的回忆。1.这段话主要讲2.联系上下文,说说“温暖”和“温馨”的意思有什么不同。3.给文中没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温暖()喜欢()慈祥()米芾学书导学案课题:米芾学书课型:新授 主备:顾敏俊 时间: 学生姓名: 组名:学习目标1.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米芾是怎样学好书法的。学习米芾勤奋好学的精神。 2.了解学好书法的窍门。3.会认“琢、枉”等2个生字学习衔接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宋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任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官。因举止“颠狂”,又称“米颠”。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行、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俊迈豪放;画山水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画史上有“米家山”、“米氏云山”、“米派”之称。也作梅松兰菊等花卉画,晚年并画人物。著有书史画史等。“造诣”,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1、私塾先生是怎样教米芾学写字的?2、秀才又是怎样教米芾学写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