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X线检查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533497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规X线检查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常规X线检查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常规X线检查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规程 题目:透视操作规程编号:页码:附件:1适应症: 胸部各种疾病。肠梗阻、胃肠道穿孔。明显的骨折及脱位的诊断及复位。软组织内不透X线的异物及取出。透视导向活组织检查标本取出。输卵管、子宫造影。.2禁忌症:重度心衰、休克、极度衰竭体弱者。3程序:31仔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史及检查要求;要求病人摘除体外所戴的不透X光的物品。32病人站立/或卧位,注意X线防护,使用遮光器控制透视野。33检查应全面有系统地进行,可转动病人,进行多轴观察。胸透:自肺野上部开始向下至横膈,检查肋膈角,注意两侧横膈形态、轮廓和位置高低,比较两侧横膈的活动幅度。然后检查两侧肺门、纵隔、心脏和主动脉。透视过程中病人应连续地作深呼吸运动、观察肺组织的通气功能和横膈的运动幅度。转动病人于各种不同角度和位置下检查和观察病变的形态、范围、位置和分布情况。发现纵隔区肿块及检查纵隔淋巴结是否肿大在时,应作食管钡餐检查。怀疑肺底、少量胸腔积液,应行卧位透视。发现病变后,应先确定病变的部位,然后考虑病变的性质。应鉴别病变位于胸壁、纵隔、胸膜、肺或虽间胸膜上。定位于肺内哪一个肺叶、肺段。腹透:自横膈开始向下至骶尾部,主要解决2个重点问题:一是通过透视观察有无异常气体及液体积聚,例如气腹、胃肠道的胀气扩大及积液、液平面的变化情况、腹内包块影及较大的一些钙化影等;二是通过透视下扪诊,帮助确定气体在肠内抑或腹内,压痛点的定位及肠间隙加宽的实质(是肠壁增厚抑或是网膜增厚又或是腹液所致)。避孕环透视:观察盆腔内有否不透X光的节育环影,注意其形态、大小、位置。体内异物透视:根据临床病史,先了解病人所吞下异物的性质、大小、形状及时间,以及病人表现出的症状,采取不同的透视方法。如气管异物,食管异物或胃肠道内异物等。34透视结束后及时在病历上作记录,并以示意图表示病变范围。尽可能地作出透视结果或意见。4规程:(流程图) 阅读申请单-病人站立或卧位-全面有系统透视检查-记录-诊断/或建议。5注意事项:51危急、重病人的透视检查,必须有临床医师带急救药品陪同。52透视不能永远记录病变的影象,而且分辨率较低,有可能遗漏一些小病变,通常作为初步观察的方法。6定义:X线透视利用荧光屏幕显影的方法,或采用影像增强电视系统观察人体内脏的解剖形态、病理改变、人体器官的运动等。7指南:影像科技术操作常规、影像学诊断。8职责:医师、技师在透视检查全过程中,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熟练掌握机器性能、操作和维护程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9相关文件: 题目:摄片操作规程编号:页码:附件:1 适应症:凡具有天然对比和能造成人工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均适于摄片,如胸部疾病,各种心脏病,适急腹症(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误服不透光的异物、骨骼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的结石、胆道结石和五官科疾病。2 禁忌症:一般无禁忌症,但危重病人及大失血病人应先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摄片检查。3 程序:332摄影片上必需标记有:设备名称、患者姓名、X线编号、检查日期、体位英文缩写、左右侧标记及技术人员姓名拼音缩写或编号。1仔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史及检查要求。除去体部所有金属和不透X光的体外物。33根据患者体型,所投照的部位,选择曝光条件参数。(1)胸部摄片:常规为后前位站立片,特殊情况前后位或半卧位或卧位。摄片时应嘱咐患者深吸气、闭气,摄片。所照的胸片应根据病变的不同性质和范围,曝光的深、淡可分为A、B、C三级。A条件:常规条件,适用于一般性病变,病变的范围不大,曝光的深度,要求能看清第14胸椎,心脏后的肺纹理隐约可见。B条件:轻度加深曝光,适用于检查范围较大密度较高的病变,如较大的肺内肿块、肺不张、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心脏病和纵隔肿块。要求能看清楚心脏后的降主动脉和肺纹理。C条件:过度曝光,适用于检查大量胸膜增厚或胸腔积液、全肺不张、巨大的胸壁、肺或纵膈肿瘤。使用滤线器加深曝光。-肺内肿块、肺不张、纵隔肿块,以及需了解病变在侧位相的表现时,应加摄侧位片。-检查肺肿瘤、纵隔肿瘤、各种肺和纵隔的肿块、肺广泛性病变和大量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全肺不张时,尽可能作高仟伏摄影,也应注明A、B或C条件。-在后前位及侧位片上不易显示的或被遮盖的病变,如可疑空洞、较小的可疑病例灶、肺部球形病灶、前纵隔肿瘤,可加摄局部斜位片(点片)。胸膜肿瘤、包裹性积液和主动脉瘤、摄切线位局部片。-肺尖部病变,被锁骨和第一肋骨遮盖,后前位显示不满意时,加摄前弓位片。-可疑少量胸腔积液,肺底积液,诊断不明时可加摄侧卧位水平投照。此方法也可用于移动游离积液显示被遮盖的肺野,或显示肺内空洞,胸腔内空腔液平的范围。-疑有气管或大支气管内异物或新生物使其产生活瓣性阻塞时,可加摄呼气相摄片。(2)心脏摄片:摄片前常规先作透视,包括吞钡检查,观察肺部有无病变、肺血管改变,以及各房室大小、主动脉形态,以及主动脉弓、肺动脉段和肺门血管的搏动情况。将透视所见详细记录于会诊单上,并注明应该投照的位置。常用投照位置:后前立位、靶片距离2米,常规吞钡;左前斜位,60-70度;右前斜位,45度,吞钡;左侧位,吞钡。(3)腹部平片:通常指摄取包括全腹部在内的平片摄影。摄片前常规先作立位腹部透视、于会诊单上记录透视发现,然后依病变情况与会诊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投照方式。肠梗阻患者应摄立位及卧位片各一张,X线片必须足够大,摄片范围应包括两侧横膈、侧腹壁及肛门区,病情严重不能摄立位片者,摄侧卧位水平投照片。检查有无胃肠穿孔产生游向气体,引起气腹者,应摄立位片,投照中心应提高,包括两侧膈顶及下肺野。病情严重不能站立者可摄侧卧位水平投照,右侧腹在上。(3)尿路平片:摄影范围包括两侧肾区、输尿管及膀胱区。检查前日晚上服泻药。(4)胆囊平片:作俯卧位后前方向投照,摄片范围包括右侧横膈肝区,下缘包括髂脊,左侧包括腰椎。(5)骨骼摄片:摄片会诊单应填写清楚摄片部位,范围和投照体位。常规摄片为正位和侧位各一张,四肢摄片至少应包括一个关节。对骨骼较多侧位相互重迭之部位如跖跗骨、掌指骨和肋骨,通常摄正位和斜位片。头颅和五官等要求特殊投照位置者,应在摄片会诊单上注明。对外伤患者应注意受伤及压痛部位,压痛明显部位应仔细观察,必要时加照斜位或切线位。摄骶骨正位片者,常规应于摄片前排便或作清洁灌肠后摄片。34摄片的诊断方法首先判断X光片的质量是否合格,包括标记是否准确、投照部位、体位、中心线、曝光条件、照片的对比度、黑化度、影象的清晰度(如骨纹理及肺纹理清晰可见)。详细阅读临床申请单,了解患者的病情及临床体征及其有关化验等其他检查。全面观察照片上全部所见,养成良好地观片顺序,避免遗漏病灶。发现病变后应具体分析以下内容:病变的位置和分布;病变的数目;病变的形状;病变的边缘;病变的密度;病变周围组织的变化。书写X线报告:它应包括病人姓名、年龄、性别、X线片号及住院号;X线检查方法;应用X线术语描述各种重要所见,既要重点突出,简单明了,又要反应出鉴别诊断的内容,回答临床所需解决的问题;诊断最理想是提出明确的定位、定量、定性诊断,一时尚不能定诊者,可提示诊断为13个,主要怀疑者放在第一位,供临床诊断参考。35所有资料存入档案室。4 规程:(流程图)阅读申请单-患者换衣,摘掉金属物-胶片编号-体位-参数设定-摄片-洗片-阅片-诊断或建议-存档。5注意事项:51严重外伤生命垂危患者,应着重抢救。非迫切需要勿轻是决定摄片,尽量减少搬动。疑有脊柱骨折(尤其是颈椎骨折)患者,搬动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脱位。51危急、重病人的摄片检查,必须有临床医师带急救药品陪同。6定义:摄片是最基本的检查手段。利用X线的穿透性和对胶片的感光作用,通过投照受检部位在胶片上显影,称为摄片检查,其应用范围广,受检查部位的影象可永久保留有胶片上,供以后检查对照,或作科研资料保存。7指南:影像科技术操作常规、影像学诊断。8职责:医师、技师在检查全过程中,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断学习提高业务。9相关文件: 题目:支气管造影操作规程编号:页码:附件:1适应症:支气管扩张、肺不张、支气管肺癌等。2禁忌症: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热、肺TB进展期、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极度衰弱、对碘过敏者。3程序:31仔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史及检查要求。除去体部所有金属和不透X光的体外物。32造影前需摄胸部平片和做碘过敏试验。检查时行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检查日免早餐。患者痰多时,在术前做好体位排痰。造影前向病人详细解说造影步骤,解除精神顾虑,争取患者合作。34造影前半小时服可待因0.03克,鲁米那0.1克。做好造影用具及药物的准备。35检查步骤:用10%普鲁卡因喷喉表面麻醉。麻醉成功后电视透视监视下经鼻腔插管到隆突上约2CM处,固定导管。注入10%普鲁卡因2ML麻醉分叉部支气管,然后转动体位,左右分别注入1.5ML10%普鲁卡因麻醉左右侧支气管,沿导管注入造影剂,每侧约15ML。转动病人体位,使各叶段至5-6级支气管充盈,照左右斜位及正位片各一张。拔出导管,让病人作俯卧位,令病人轻咳、尽量不让碘油咳出。36检查后注意事项:平卧休息1-2小时;待咽部麻木感完全消失后方可进食。检查后24小时内禁服止咳剂。37诊断方法:见摄片操作常规之诊断要求。38所有资料存入挡案。4规程:(流程图)阅读申请单-摄胸部平片-做碘、普鲁卡因过敏试验-禁早餐-造影前服可待因等药-喷喉麻醉-经鼻腔插管-注入麻醉药、造影剂-转动体位-摄片-阅片-讨论-诊断-存档。5注意事项:51使用碘造影剂前,须询问有无碘过敏史及特异性反应,既使碘过敏阴性者,造影中仍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应加注意,有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停止造影。52支气管造影尽量不要同时在双侧进行,而以单侧为宜,更理想的是做肺叶选择性造影,但在婴幼儿最好不做。6 定义:支气管造影系将造影剂注入支气管腔内,使之显影,是诊断某些支气管和肺内疾病的检查方法。7 指南:影像科技术操作常规、影像学诊断。8 职责:医师、技师及护士人员在检查全过程中,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熟练掌握机器性能、操作和维护程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题目:食道吞钡操作规程编号:页码:附件:1 适应症:食管肿瘤、憩室、良性狭窄、炎症、静脉曲张、贲门失弛缓症、裂孔疝、食管异物等。或可籍食管受压情况观察纵隔肿块,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和左心房的改变。2 禁忌症:消化道大出血时应暂缓检查,程序:31仔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史及检查要求。除去体部所有金属和不透X光的体外物。32一般情况下,检查前无需准备,食后半小时即可检查。常用造影剂为70-100%钡糊,按病情及检查要求调成不同厚度,根据病员吞咽困难程度,给予不同厚度及剂量的钡剂。33检查应以透视为主,辅以适当的摄片。常规检查为立位,先作胸部透视。给予病员含一汤匙钡,于透视下嘱病员咽下钡剂。先在正位观察食管上段,随即转至左、右两斜位均作仔细检查,直至通过贲门进入胃内。观察食管的扩张、收缩和蠕动。轮廓是否光滑,粘膜是否规则。在透视过程中选择病变显示最好的位置摄片,摄片最好包括完全充盈相、中度充盈相和排空后粘膜相。显示病变引起食管狭窄的程度和范围,病变 的近端和远端的情况。在立位显示不满意时,应取卧位检查。检查食管下端和贲门部肿瘤,应取立位,胃泡充气对比下摄片,必要时可口服发泡制剂。34检查食管静脉曲张以卧位较好,应显示食管的粘膜,必要时作VALSALVA试验摄片。35检查食管异物时,对不透光的金属异物或骨片应先透视或摄侧位平片。作食管钡餐检查时,应吞服拌有棉花团的钡剂观察有无钡剂通过受阻,含钡的棉花受异物牵挂停留的现象。服开水后仍保留者更为确定。食管点片摄影宜用高毫安短时间的曝光,以免受心脏搏动的影响而使阴影不清晰。36诊断的方法:结合透视与摄片所见按“摄片操作常规之诊断”要求。37所有资料存入挡案。4规程:(流程图) 阅读申请单-根据病情,调好钡剂-胸透-含钡-吞钡-各种体位观察和摄片-阅片-讨论-诊断或建议-存挡。5 注意事项:51疑有食管穿孔或食管穿孔或食管瘘的患者,应使用碘油或有机碘溶液作检查。52有食管梗阻症状,食管失弛缓患者应禁食数小时后才作检查。53食管裂孔疝和贲门部肿瘤按胃肠钡餐检查处理。6定义:食管钡餐检查系将造影剂钡剂吞入食道腔内,使之显影,是诊断某些支气管和肺内疾病的检查方法。7指南:影像科技术操作常规、影像学诊断、实用放射学诊断。8职责:医师、技师及护士人员在检查全过程中,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熟练掌握机器性能、操作和维护程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题目:胃肠造影操作规程编号:页码:附件:1 适应症:用于检查胃、十二指肠、小肠、盲肠升结肠和阑尾的病变,如溃疡、肿瘤、炎症、先天性变异;腹膜的病变,如腹膜结核、肠粘连;腹部肿块,了解肿块与胃肠道的关系。2 禁忌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期间暂时不作检查,待出血停止(粪隐血试验阴性)2周后进行。肠梗阻发作时最好不作检查,必要时可用60-76%泛影葡胺4060%作检查。急性胃肠道穿孔和急性胃肠炎,在恢复前不作检查。3 程序:31仔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史及检查要求。告示病人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检查前禁食6小时以上。有幽门梗阻者,检查前应抽净胃液。检查3天不服含铋、镁、钙等高原子量药物。32造影剂一般采用160-180%W/V双重对比硫酸钡混悬剂。先服产气片,1-2分钟后,立位透视胸部和腹部。33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吞一中钡剂,透视观察钡剂通过食管及贲门,注意贲门扩张是否正常,有无钡剂分流;俯卧位显示胃窦和胃体部粘膜,摄片后,服钡剂100150ML,俯卧位下观察胃体和窦部充盈相;注意十二指肠球部充盈和收缩时的形态,有无变形、激惹、龛影等征象,其降部以俯卧位充盈相显示较好,仰卧位一般显示十二指肠圈。卧位检查完毕后,应再恢复立位检查,此时应再服较多钡剂(200ML)上观察钡剂通过贲门的情况、胃底胃泡形态,胃体、胃窦充盈后轮廓是否正常,胃壁是否柔软,有无龛影,充盈缺损、狭窄,胃的张力、蠕动、位置。十二指肠球和十二指肠圈的表现。使用压迫器显示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皱襞和龛影。全消化道钡餐检查:于上消化道常规检查后,再服100200ML的钡剂。每一小时每15分钟透视一次,以后每30分钟透视一次,直到钡剂充盈顺盲部。观察多少小肠有钡剂充盈,胃内残留钡剂多少;显影的小肠钡剂的分布情况,是否连贯,有否分节、分散等功能改变;有否扩张或狭窄的肠段,小肠的推动性是否良好,有无粘连、压痛;有无肿块扪及,肿块与肠道的关系,有无肠腔的充盈缺损等。小肠摄片至少有2-3张。继续观察回盲部,直至升结肠的情况。在小肠末端未排空,盲升结肠充盈较满意时摄片。注意阑尾区有无局限性压痛,有否分段,充盈缺损。34诊断方法:结合透视及摄片,按“摄片操作常规之诊断要求”。35所有资料存入挡案。4规程:(流程图) 阅读申请单-造影前准备-上消化道钡餐或全消化道钡餐-服钡-立位检查-卧位检查-吞钡-卧位检查-吞钡-立位检查-结合透视及摄片-诊断或建议。5注意事项:51就临床拟诊确定每位病人的检查计划,如滑动性食管裂孔疝应卧位或关低脚高位并增加腹压以显示疝囊。52多轴位、多体位观察,防止遗漏病变。各种造影方法综合运用。功能和形态并重。照片为主,透视为辅。6定义:胃肠造影是将造影剂吞入胃肠腔内,使之显影,借以观察胃肠腔的形态、蠕动等到,是诊断胃肠病变的检查方法。7指南:影像科技术操作常规、影像学诊断、实用放射诊断学。8职责:医师、技师及护士人员在检查全过程中,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熟练掌握机器性能、操作和维护程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题目:钡灌肠操作规程编号:页码:附件:1 适应症:结肠的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炎症和息肉等。2 禁忌症: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疑有结肠坏死、穿孔。刚作乙状结肠镜取过活组织检查者,不宜立即作钡剂灌肠检查,可隔数日后进行。肛门裂痛者宜暂缓检查。3 程序:31仔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史及检查要求。32造影前准备:检查前一日吃少渣打、半流质饮食,多饮水,饭后晚6点服泻剂;检查日禁食,以防胃肠道积气,并早晨肛内置开塞露一个,尽量排尽大便之后进行检查。33常规法:透视下缓慢注入钡剂,显示盲肠及回肠末端时(有时末端小肠不能充盈)的充盈像;排出钡剂后再观察粘膜皱壁情况并拍粘膜像;再注气观空气钡双重造影像。操作之中应充分得用患者体位帮助钡剂逆行,并避免触压以防肠痉挛;结肠肝曲、脾曲、乙状结肠、回盲部常因重叠需借助体位、多轴显示全貌,直肠与乙状结肠有时需侧位投照。双重对比法:视需要注入钡剂前10分钟肌肉注射654-2,10-20MG。插入肛管,取俯卧或左侧卧注入钡剂200250ML。摄乙状结肠局部片,取左后斜位或左侧位。转动体位,使钡剂沿降结肠、脾曲进入横结肠、取俯卧位或右侧卧位注入空气8001000ML。转滚体位数圈。使钡剂到达盲肠及分布均匀后摄片。取仰卧位、右侧卧水平、左侧卧水平投照,必要时加摄立位片或局部片。34诊断方法:结合透视及摄片,按“摄片操作常规之诊断要求”。35所有资料存入挡案。4规程:(流程图) 阅读申请单-造影前准备-稀钡剂-灌肠-卧位透视及摄片-排空后透视及摄片-诊断或建议。5注意事项:6定义:钡剂灌肠检查是通过肛门将造影剂灌入结肠腔内,使之显影,以诊断直肠及结肠疾病的检查方法。7指南:影像科技术操作常规、影像学诊断、实用放射诊断学。8职责:医师、技师及护士人员在检查全过程中,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熟练掌握机器性能、操作和维护程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题目:肠套叠复位操作规程编号:页码:附件:1适应症:11本法适用于肠套叠病变发生未超过24小时,一般情况良好者。12 2448小时者亦列为相当适应症,但要视病人有无严重中毒、休克及精神状态而定。2禁忌症:超过48小时者应特别慎重,以防因肠壁坏死而发生意外。超过72小时者一般列为禁忌症。3程序:31详细了解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验结果,临床初步诊断的结果和目的要求。32检查前准备:先行胸腹部透视或摄片检查,以了解有无小肠梗阻,肠腔胀气情况,软组织块,特别注意是否有肠坏死引起穿孔而使膈下产生游离气体及腹膜炎等。33诊断与复位:(1)空气灌肠法:病人采取仰卧水平位,将FOLEY氏管插入肛门后注入少量空气,此时可在气体衬托下显示出密度增高的半球形组织肿块影,该肿块影边缘光整并可随肠内气体压力改变其位置诊断即可成立。复位时注入空气压力万万不可突然加大,应缓慢逐渐加压,压力维持于814KPA,一时不能复位者可延长时间后重复进行,必要时可以手法按摩缓慢加压,或使用少量解痉药物,也可在全麻下进行。复位成功标志为空气进入小肠;肿块影于回盲部消失;患者安静入睡,腹部柔软。(2)稀钡灌肠法:用生理盐水调配稀释钡剂,浓度在10-15%为宜,病人采取仰卧水平位,将FOLEY氏管插入肛门,注入适量稀释钡剂,可见到套叠前端呈杯口状充盈缺损,钡剂通过受阻,此时缓慢加压见杯口状充盈缺损随肠内压力改变其位置诊断即可成立。复位时注入稀释钡剂应逐渐加压,维持一定压力,水柱压力于80120CM之间为宜,此时可见杯口状充盈缺损逐渐向回盲部移位。稀钡灌肠复位一次不成功者不家重复进行,必要时可用空气代替钡剂进行复位。复位成功标志为稀释钡剂进入小肠,充盈缺损区消失,患者安静,腹部柔软。4规程:(流程图) 特别注意适应症-空气或稀钡灌肠-透视下复位5注意事项:密切注意病情变化,观察有无肠穿孔,腹膜炎及复发。6定义:肠套叠灌肠检查是将空气或稀钡引入或注入结肠内,使之显影,肠套叠有其特有的X线征象,诊断可靠,通过灌入钡剂或注入空气还可达到复位治疗的目的。7指南:影像科技术操作常规、影像学诊断、实用放射诊断学。9 职责:医师、技师及护士人员在检查全过程中,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熟练掌握机器性能、操作和维护程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题目:T-管造影操作规程编号:页码:附件:1 适应症:11经胆道术后的引流“T”管内注入碘剂,以了解胆道内有无残留结石、胆道狭窄和扩张的程度及我锹氏括约肌的通畅情况。12检查瘘管和窦道;腮腺肿瘤、慢性腮腺炎,不明原因的腮腺肿大、腮腺瘘、腮腺管狭窄或结石等。2禁忌症:重度心衰、休克、极度衰竭体弱者。3程序:31详细了解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验结果,临床初步诊断的结果和目的要求。32所有摄片至少应有正侧位片,必要时加摄切线位片或斜位片,摄影片上必需标记有:设备名称、患者姓名、X线编号、检查日期、体位英文缩写、左右侧标记及技术人员姓名拼音缩写或编号。33造影前患者需除去体部所有金属和不透X光的体外物。34其它常用碘造影剂检查项目包含以下内容(1)“T”管胆道造影:造影剂以可供血管内注射的1530%泛影钠或胆影钠之类为佳。造影应于严格消毒下操作。夹住“T”管,用无菌生理盐水部洗胆道,然后注入造影剂约法1520ML左右。注射速度宜略慢,压力不宜过高,注入造影剂的用量以病员感到肝区有发胀感即可。注意避免将气泡注入。注完造影剂后立即摄片。先摄正位片,并立即作第二次造影摄斜位片。2次造影后应立即解除“T”管的阻断让造影剂经“T”管排出。等待观察造影结果,必要时可立即作第三次造影。造影结束后抽出残留的造影剂。(2)瘘管造影:用酒精消毒瘘管口,了解瘘管中的粗细和深度,选择合适的橡皮导管、塑料管或增头针插入瘘管内,尽可能插深,以免造影剂外溢。经导管口注入40%碘化油。调节病人体位,使瘘管腔能更好地充盈。透视及摄片,观察瘘管的形态、范围及其与体内器官的关系。瘘管与肠道相通者,应反复检查、了解与哪一组肠道相连。对复杂瘘管,造影前应与临床共同研究制定检查方案,必要时临床医师亦参加检查。(3)腮腺造影:消毒腮腺管开口部,用6号平针头插入管口,注入1.52ML碘油。注射完毕后,拭净口腔内碘油,立即摄片。需观察排空功能时,口含少量酸性食选择或药品,5分钟后摄片。正常人5分钟后导管内碘油巳排空。35诊断方法与要求:结合透视及摄片所见,按“摄片操作常规之诊断要求”。4规程:(流程图)(1)“T”管造影:泛影钠或胆影钠-消毒-夹管-水洗胆道-注入造影剂-摄片-解除“T”管-抽出残留的造影剂-讨论-诊断或建议。(2)瘘管造影:碘化油-消毒-插针-注入造影剂-摄片-诊断或建议。(3)腮腺造影:碘化油-消毒-插针-注入造影剂-摄片-诊断或建议。5注意事项:51在胆道有感染和出血情况下暂时不宜作“T”管造影。瘘管局部有急性炎症时应暂缓作瘘管造影。腮腺有急性炎症状时应暂缓检查。52危急、重病人的造影检查,必须有临床医师带急救药品陪同。6定义:造影检查是用碘油注入管道内,用以显示它们的位置、方向、深度、形态、范围,及其与内部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7指南:影像科技术操作常规、影像学诊断、实用放射诊断学。8职责:医师、技师及护士人员在检查全过程中,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熟练掌握机器性能、操作和维护程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题目:子宫输卵管造影操作规程编号:页码:附件:1适应症:不孕症;生殖道畸形;子宫不正常出血的原因,如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绝育手术后了解输卵管情况;各种与生殖器官相通的瘘管。2 禁忌症:生殖道或盆腔急性炎症,严重全身性疾患及对碘过敏者。3程序:31详细了解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验结果,临床初步诊断的结果和目的要求。32造影时间应在月经净止后第410天内进行。造影前作好口服法碘过敏试验。33常规摄片为正位片,必要时加摄斜位片,摄影片上必需标记有:设备名称、患者姓名、X线编号、检查日期、体位英文缩写、左右侧标记及技术人员姓名拼音缩写或编号。34造影前患者需除去体部所有金属和不透X光的体外物。部洗阴道,排空小便,作外阴消毒,放置套管。35造影剂一般采用40%碘化油,约10ML,经导管内缓慢注入。于透视下观察子宫及两侧输卵管充盈满意后,停止注射造影剂,并立即摄点片。常规摄正位片,如子宫屈曲明显、输卵管与子宫有重迭或宫腔有充盈缺损,应加摄斜位片。输卵管显影者,常规于24小时后摄片,观察碘油在盆腔内弥散情况。造影时发现有碘油进入血管者,应留察24小时。36亦可采用30%泛影葡胺作造影剂,用量一般约为20ML,造影前作碘过敏试验。造影方法同上,但不需摄24小时片。造影剂进入血管者不必留察。缺点为此造影剂刺激性较大,病人常有腹痛等刺激症状,但无需特殊处理。37诊断方法与要求:结合透视及摄片所见,按“摄片操作常规之诊断要求”。38所有资料存入挡案。4规程:(流程图)碘过敏试验-局部消毒-放置套管-注入碘化油或泛影葡胺-摄片-诊断-归挡。5注意事项:造影前3天及造影后2周内应避免性交。6定义:将造影剂经子宫颈口注入,以显示子宫颈管、子宫腔入两侧输卵管的位置、大小、和内膜的情况。7指南:影像科技术操作常规、影像学诊断、实用放射诊断学。8职责:医师、技师及护士人员在检查全过程中,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熟练掌握机器性能、操作和维护程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题目:泌尿系造影操作规程编号:页码:附件:1适应症:泌尿系统,尤其是肾脏的病变,如肿瘤、炎症病变(包括结核)、结石、外伤、尿路梗阻、先天性畸形、肾性高血压、腹膜后及盆腔肿块等。2禁忌症:碘过敏及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肾功能不良、严重心、肝功能障碍者,急性尿路感染。3程序:31详细了解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验结果,临床初步诊断的结果和目的要求。32造影前作碘过敏试验。禁服重金属药物3天。检查前一日晚上服泻药,当日早晨禁食和控制饮水,造影前1-2小时清洁灌肠。33行腹部透视,摄取全尿路平片。所有摄影片上必需标记有:设备名称、患者姓名、X线编号、检查日期、体位英文缩写、造影剂注入后时间、左右侧标记及技术人员姓名拼音缩写或编号。(1)静脉肾盂造影:常规法:静脉注射6076%泛影葡胺2040ML,于1020秒内注射完毕。常规使用腹部压迫带,于注完造影后710分钟摄两侧肾区片;1520分钟摄第二张肾区片;如肾功能正常,两侧肾盂肾盏显影及充盈满意,则在2530分钟时可解除压迫带摄全尿路片(包括两肾、输尿管及膀胱)。如肾功能较差,有肾盂积水,应延长时间至4060分钟,再摄两侧肾区片。待两侧肾盂肾盏尽可能显示较好后,最迟延时至120分钟,解除压迫带摄全尿路片。如需了解有无肾下垂者,全尿路片应作立位摄影。发现两肾区有较多气体或粪影干扰时,应及时加摄体层摄影。静脉滴注法:主要用于显示全尿路,尤其是输尿管的全长。按每分斤体重注射2ML 6076%泛影葡胺计算,加入等量的5%葡萄糖生理盐水,通常总量约为200250ML,于10分钟内滴注完毕。患者无须预先禁水,造影时腹部不必加压。老年人及心脏病患者滴注速度宜放慢。尿闭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禁忌症。造影结束后,嘱病员稍作休息,暂不排尿。对膀胱显示不满意时,或有可疑膀胱病变者,可加摄膀胱区局部片。造影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员对药物的反应及压迫带是否过紧或过松,及时采取措施,对反应严重者及时向医师反映。(2)逆行肾盂造影:经膀胱镜将输尿管导管插入肾盂,然后注入造影剂;造影剂采用15%泛影钠,对碘过敏者可采用12.5%溴化钠,一般注入810ML,至患者略感腰部有酸胀为止,并立即摄正位片,必要时加摄斜位或侧位片;检查肾盂阴性结石或肿瘤时,可采用空气作造影。阅片后,显示病变满意后拔除插管。(3)膀胱造影:利用导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内,逆行注入造影剂,可用1015%的泛影葡胺,一般150-200ML;造影剂不应过浓或过多,有时可酌量减少造影剂再注入空气作双重对比。常规摄正位及左、右斜位片;检查结束后,嘱病员排尿,多饮水。(4)尿道造影:方法同膀胱造影,当膀胱完全充盈,病人觉下腹胀及开始有排尿感时,抽出导尿管、于排尿的同时摄片。一般采取斜位,使整个尿道显示。造影结束后多饮水及排尿。34诊断方法与要求:结合透视及摄片所见,按“摄片操作常规之诊断要求”。35所有资料存入挡案。4规程:(流程图)(1)静脉肾盂造影:碘过敏试验-禁食-清洁灌肠-泛影葡胺-静脉注射-分别于7至30分钟不同时间段摄片-阅片讨论-诊断-存挡。(2)逆行肾盂造影:碘过敏试验-清洁灌肠-稀释泛影钠等-膀胱插管至肾盂-从导管注入造影剂或空气-摄片-阅片讨论-诊断-存挡。(3)膀胱、尿道造影:同上,仅将导管插入膀胱即可。5注意事项:尿道狭窄、严重血尿、泌尿系感染、膀胱大出血者禁做逆行造影。6 定义:静脉注射碘造影剂经肾脏排泄,或逆行造影通过从尿道插入导管,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可使两侧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显影,观察尿路的解剖结构及分泌功能。7指南:影像科技术操作常规、影像学诊断、实用放射诊断学。8职责:医师、技师及护士人员在检查全过程中,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熟练掌握机器性能、操作和维护程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题目: 碘造影剂过敏及其处理编号:页码:附件:1 使用含碘造影剂前,须询明有无碘过敏史及特异性反应,有碘过敏史者禁忌碘造影,无过敏史或过敏史不明者应行碘过敏试验。2碘过敏试验:口服法:多用于支气管造影检查。检查前2天开始口服10%碘化钠或钾液5ML,每日3次,共2日,观察反应。 静脉注射法:多用于静脉注射造影剂的各种造影。于检查前以造影剂1ML静脉注射,严密观察,5分钟后如无反应方可注射造影剂。试验用药和造影用药必须是同一品种,亦可于静脉注射造影时先注射造影剂1ML,严密观察12分钟,若无反应,继续注入造影剂。在作碘过敏注射试验和注射碘造影剂时以及造影检查过程中,应备妥急救药品和器材,并有医护人员在旁守候。3反应可疑者,应慎重考虑处理,过敏试验阴性,造影中仍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应加注意。有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停止造影。4碘过敏及其处理:有过敏反应时,应立即通知经治医师。严重者请临床医师共同抢救,同时迅速采取如下措施:41轻度及中度反应:声嘶、呛咳、头昏、胸闷、恶心、呕吐、荨麻疹等,应立即停止注射,严密观察病情发展,面罩吸氧,肾上腺素1mg 皮下注射,或异丙嗪25mg 肌注,或苯海拉明25mg 肌注。42重度反应:气喘、呼吸困难者应立即给氧。极度呼吸困难者可作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或气管切开术,迅速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 ,静脉注射琥珀氢化可的松100mg 或地塞米松10mg ,继以静滴氢化可的松100200mg (加入葡萄糖液内),有抽搐时,静注安定510mg ,有大量泡沫痰或粉红色痰等肺水肿表现时,可静注稀释的酚妥拉明10mg ,阿托品12mg ,氨茶碱0.25g 或速尿2040mg 。脸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次、心率快速、血压下降者应予抗休克措施:给氧、静脉输液,必要时加升压药如间羟胺、多巴胺去氧肾上腺素,50%葡萄糖液100ml, 加葡萄酸钙1g 静注。呼吸心跳停止:处理应及时作人工呼吸、心内注射肾上腺素0.51mg 。如患者极度不安或惊厥,可静注安定10mg 或苯巴比妥钠0.1g ,或2.5%硫喷妥钠,待抽搐停止即停止注射,慎防过量。5放射科应有专柜放置急救药品和器材,如氧气筒,电除颤器、气管内加压装置。急救药品如:抗过敏药(非那根、地塞米松、10%葡萄糖酸钙),抗休克药(去甲肾上腺素、盐酸肾上腺素、新福林),抗心衰药(杜冷丁、吗啡、氨茶碱、速尿),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西地兰、阿托品),止血药(止血敏、安络血)以及心三联(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盐酸肾上腺素),呼三联(阿拉明、回苏灵、洛贝林)等都要准备齐全。急救药物器材,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补充、更新。6 预防措施:选用毒性较低的造影剂。造影剂内加其他药物如右旋糖酐,可防止或减少反应。对过敏体质患者可预先口服泼尼松1020mg .常规X线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一)透视:其常作为其它X线检查的辅助检查,如可转动患者体位改变方向进行观察;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如心大血管搏动,膈运动及胃肠蠕动等。但在透视中的影像对比度及清晰度较差,分辨率较低,有可能遗漏一些小病变,比X线片中所见者要差。透视不能客观记录病变的影像也是一个缺点,而且透视结果不能作为法律依据。由此我们建议临床医生尽可能的以X线片为主,透视为辅。(二)摄片适应症:凡具有天然对比和能造成人工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均适于摄片,如胸部疾病,各种心脏病,急腹症(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误服不透光的异物、骨骼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的结石、胆道结石和五官科疾病。禁忌症:一般无禁忌症,但危重病人及大失血病人应先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摄片检查。注意事项:摄片是影像学最基本的检查手段。其分辨率和敏感性明显高于透视,应用范围广,受检查部位的影像可永久保留有胶片上,供以后检查对照,或作科研资料保存。严重外伤生命垂危患者,应着重抢救。非迫切需要勿轻是决定摄片,尽量减少搬动。疑有脊柱骨折(尤其是颈椎骨折)患者,临床医师必须陪同并指导搬动。危急、重病人的摄片检查,必须有临床医师陪同。(1)胸部:建议对于特殊人群(如45岁以上)体检时应加摄胸片,以免漏诊。 临床病人透视+全胸正位(后前位)片。若放射医师发现异常情况,可申请加照特殊体位或特殊条件曝光片。(2)心脏摄片:摄片前常规先作透视,观察主动脉弓、肺动脉段和肺门血管的搏动情况,包括吞钡检查。常用投照位置:后前立位+左侧位。左前斜位观察右心房。右前斜位观察左心房。(3)腹部平片:摄片前常规先作立位腹部透视,然后依病变情况与会诊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投照方式。肠梗阻:摄全腹部立位+卧位片(共两张),病情严重不能摄立位片者,摄侧卧位水平投照片。胃肠穿孔:摄片一张。一般摄立位片,包括两侧膈顶及下肺野。病情严重不能站立者可摄侧卧位水平投照,右侧腹在上。(3)尿路平片:摄片一张,范围包括两侧肾区、输尿管及膀胱区。检查前日晚上服泻药;或作清洁灌肠。发现阳性征象时,加摄侧位片,以鉴别钙化或其它。(4)胆囊平片:摄片一张,发现阳性征象时,加摄右侧位片。(5)骨骼摄片:摄片会诊单应填写清楚摄片部位,范围和投照体位。常规摄片为正位和侧位各一张,四肢摄片至少应包括一个关节。对骨骼较多侧位相互重迭之部位如跖跗骨、掌指骨和肋骨,通常摄正位和斜位片。头颅和五官等要求特殊投照位置者,应在摄片会诊单上注明。对外伤患者应注意受伤及压痛部位,压痛明显部位应仔细观察,必要时加照斜位或切线位。摄骶骨正位片者,常规应于摄片前排便或作清洁灌肠后摄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