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级体育游戏.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532555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六年级体育游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五六年级体育游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五六年级体育游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击鼓 一、游戏准备: 鼓四个,鼓槌四 根,标竿20根。布置如图1一2: 二、游戏方法: 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四队。发令后各队排头持鼓糙从起点跑出,绕过第一标竿返回击一下鼓,紧接着马上又绕过第二标竿返回击二下鼓,依次类推。最后击完五下鼓后跑回起点把鼓槌传递给下一个人,自己退于队尾。下一个人做,方法同前,一直进行到最后一人为止,先完成的队为优胜。三、游戏规则:做错者必须返回起点重做。四、教法建议: 1教师要鼓励游戏者顽强奋斗,为集体争取荣誉。2教育游戏者动脑筋安排本队出场顺序。3.要求游戏者正确对待胜负,自觉遵守规则。4跑的距离和标志多少可视对象决定。1-3赶鸭子一、游戏准备:在地上划一个圆圈(代表池塘, 大小视人多少而定),准备长竹竿一根,如图1-3二、游戏方法: 选一人当赶鸭人,其他人都当小鸭子。游戏开始,赶鸭人手持长竹竿,竿的另一头触地,来回奔跑追赶“鸭子”,“鸭子”可以在圈内跑动躲闪,也可以从竿上面跳过去,谁要是触竿就算失误。当赶鸭人突然举竿在头上转几下时,“鸭子”必须马上出圈沿池塘跑一圈才能返回,最后出来一个为失误。失误者换成赶鸭人,游戏重新开始。 三、游戏规则: 1、持竿者的竿头必须触地,违者触及人为无效。 2、鸭子因躲闪跑出圈外为失误。四、教法建议: 1、赶鸭人比较吃力,如果累了就可以举竿,和动作迟缓者互换角色。 2、教育持竿者不得用力抡竿,以免造成伤害事故。 1-5梅花斗艳一、游戏准备:小沙包10只,场地布置如图1-5:二、游戏方法: 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队成斜纵队于起点线后。发令后,各队排头朝前跑出,来到梅花图案中圈,拿起五只小沙包,在其周围外的五个小圈中各放一只,然后迅速返回拍及第二个队员,自己退到队尾。接着本队的第二个队员来到梅花图案把小沙包收拢放回中圈,如此一开一收往返接力。最后先完成的队为优胜。 三、游戏规则:包放出圈外为失误,须重放。四、教法建议: 1、教师先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经过练习后再进行比赛。 2、各队队员的比赛次序可由各队自行安排。 3、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选用。1-8跑城一、游戏准备:在地上划一个50公分的小圆圈,再分成四格,相对格里各放一枚不同颜色的小物件(如沙包、棋子、三毛球等),在离它58米远的两头各划一个直径为2米的大圆圈,如图1-8:二、游戏方法:游戏由六人参加,每队三人,两人站于圈内相对而立手拉手,一侧臂上举,一侧臂下举,当城门,另一人背对小圆圈,一脚踩格。发令后,迅速跑到自己的城门钻跨过去,再折回小圈,沿逆时针方向移动一格棋子,如此连续快速进行,一旦使自己的棋子移进对方所在的格内,即可得分,接着轮换下一人做,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1、做城门的不能散架,否则重做。 2、棋子压线,需要重新摆好再跑。四、教法建议: 1、教师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经过练习,再进行比赛。 2、人多可分几个队进行比赛。 3、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选用。1-10:转炉炼钢一、游戏准备:在地上划二个大圆圈,30米外再划一条终点线。如图1-10: 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队入圈后一半人手拉手围成圈当“转炉”;另一半人分别坐在两人拉手之间,双臂伸开搭在左右两边的队员肩上当“矿石”。 游戏开始,转炉按逆时针方向转圈走,并唱歌,当裁判员宣布:“出钢了”各圈立即开一个豁口,转炉内的“矿石”变成“钢水”由豁口向外朝30米外的终点线跑去,哪队“钢水”先跑到终点为胜。接着各队互换角色再进行游戏。 三、游戏规则:1、转炉不得散架。 2、不得抢跑。四、教法建议:此游戏适合中学生做,小学生做时如果抬不动同伴,可让同伴单脚搁在手上转圈。1-12爆破一、 游戏准备:在地上划一个直径为2米的圆圈,外面分散竖放3至5只腰鼓。鼓一根。如图1一12。二、游戏方法:游戏以5至6人为宜,通过猜拳选一人当守卫者,其他人都当爆破手进圈。游戏开始,任出一人手持鼓槌为奔跑者,分别在5只腰鼓上各敲三下如让守卫者追拍顺利返回圈,就算爆破成功,可得一分。一旦被拍及则和守卫者互换角色。接着换下一人进行,最后以得分多者为胜。 三、游戏规则:未完成任务前不得返圈。四、教法建议:1、通过游戏培养机敏勇敢的品质,学英雄做英雄。 2、教育游戏者要快速、果断、勇敢。 3、如果守卫者三次没有追上爆破者,可换一守卫者,以免过累。 1-14抢圈追逃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上划一条起点线,起点线前 2米划一个10 X 25米的长方形,作追拍区。再在追拍区前8米处划三个直径为一米的圆圈。如图114。 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分别排成一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后。裁判发令后,各队第一人迅速向前跑去,抢占圆圈,未抢得者为追者,退回追柏区。接着,占圈的三人争取通过追拍区返回队伍。如果追者未拍到任何一人,那么占圈者分别为本队夺得一分,而追者倒扣一分;如三人中有一人被拍到,则被追者无分,追者得一分,其余二人各得一分。接着,其他人依次进行,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追逃过程中不能越出追拍区。四、 教法建议:1提示游戏者冲过追拍区要机智、快速、果断; 2游戏者可用假动作使追拍者判断错误;3适于小学中高年级选用。117翻饼接力一、游戏准备:场地布置如图217,准备四把羽毛球拍和四只飞盘。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队,各排纵队于起点线后,发令后排头手持羽毛拍(代表锅人 拍上托一只飞盘(代表饼)迅速朝前跑出,依次进入圆圈各翻饼一次,再绕过小红旗返回,传递给下一个人,自己退于队尾。下一个人做,方法同前,一直进行到最后一人为止,先完成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1、不得用手去扶讲。 2翻饼落地,必须捡起重做。四、教法建议:1、此游戏非常欢乐有趣,但开始时学生因未掌握翻饼技术容易落地; 2、比赛之前应给学生练习翻饼机会。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3、适合小学中高年级选用。1-18登陆演习(跑)一、游戏准备:在地上划一平行线为起跑线,距线前2030米处并排放若干个跳箱,彼此间隔3一百米。红旗若干面。如图1一18: 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个队(每队810人),成纵队于起跑线后,各队队长持红旗于排头。听到裁判发今后,立即跑向跳箱处,迅速设法都站到跳箱上并摇动红旗,以最先完成的队为优胜。 三、游设规则:只要有一人未上箱或挤掉下来,就算失误。四、教法建议:1、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体力好的先上去,然后把体力差的同伴拉上箱,只有团结协作才能赢得胜利。 2、开始时可先做低箱,然后逐步加高,增大难度。 3、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初中选用。122前仆后继(跑)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上划一螺旋式跑道,里外划上起点线。见图1一22。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在内外起点线上各站。一组。教师发令后,每组第一人沿跑道向前跑,两人相逢后猜拳,胜者继续前进,败者退下,败组的下一人立即由起点线出发,与胜者相逢再猜拳。如此进行,以先到达对方起点线的组为胜。 三、游戏规则:1败者立即躲开,不得阻挡胜者。2猜拳结束后,败方的下一人方可出发。四、教法建议;1也可采取单足跳、双足跳或竞走的方式。2适合小学中高年级选用。1-23跑中抛接。一、 游戏准备:场地上划一条起跑线,在线前12一15米的地方拴一根1.5一2米高的横绳。 二、 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数队,面对横绳排成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每队第一人手拿一个排球。如图123。游戏开始,各队排头手持排球向横绳跑去,到绳子前面时,双手把球从绳上抛过去,立刻从绳底下跑过去把自己抛的球接住,然后快速跑回本队,把球交给第二人,自己回到队尾,第二人照同样方法做。如此依次进行,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1球从绳底下过去不算,要重新抛接。 2途中掉了球在掉处拾起重跑。 3抛起的球不能落地,否则重抛。 4跑回后必须递球给同伴,不许扔球。 四、教法建议:考虑游戏者的对象,决定跑的距离,相应减小或增大难度。如运球跑等。1-25跑垒记分一、 游戏准备:在场上划一个边长1520米的正方形,在正方形的四角各划一个直径1.5米的圆圈作为垒。如图125。 二、 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每队再报数排定号次,排成纵队分别站在两条对角线上。裁判发出“预备”口令时,各队第一人站在本垒内。喊“开始”时立即向同一方向跑,依次通过各垒再回到本垒。最先跑完四个垒的得四分,其余依次记3、 2、1分。同时到的可并列计分。各队第一人跑完后第二人再跑,直到全队跑完为止。最后以各队得分多少评定名次。 三、游戏规则:跑时必须依次通过各垒。漏踏垒的不计分。四、教法建议:1、教师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经过练习再进行正式比赛。2、此游戏还可以采用接力方法进行,超人时必须从外侧跑过去,不得妨碍他人的跑进。 3、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初中选用。1-27高高抛快快跑一、游戏准备:排球或足球一个,场地划法见图1一27所示: 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甲队推选一人持球站在小圆圈内为抛球者,乙队推选一名同学站在大圆圈附近为接球者。游戏开始,抛球者将球尽高地向上抛起,并必须使球落在大圆圈内。当抛球者抛球时,站在起跑线上的甲队全部队员急速跑到终点线并折回跑到原处。同时,站在圈外的接球者进入圈内接球,并立即将球抛传给本队离自己最近的一名队员。这个队员接球后立即运球进入小圆圈,然后用球投击还没来得及跑回线上的任何一名甲队的队员,掷中一人即得一分。之后双方交换,游戏重新开始。 三、游戏规则:1乙队队员若不能掷中甲队队员,则甲队做跑者,但乙队需换一名接球者。 2抛球人若将球抛出圈外,(直径7米)对方即可得一分。3乙队运球到小圆圈后,甲队没有人跑回起跑线得二分;如果没人未跑回半安全区又得一分,若能掷中甲队再得一分。若掷不中则甲队得一分。乙队运球到小圆圈前,甲队已全部跑回线上,甲队得二分。 4只能投击对方腹部以下,违者算失误。四、教法建议:1、教师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通过练习再进行比赛。 2提示游戏者要机警快速,并注意安全。1-29顺线追拍(跑)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上划一个6X6米的正方形场地,并将各边中点和顶点连接成一线。如图1一29所示: 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一组8人,前人分别站在一角地点,其中三人为逃者,一人为追拍者。比赛口令发出后,追拍者可随意沿任何一线追拍其他三人,而逃者也可沿任何一线逃跑。但是,逃者和追者都不可从一线中途返回,要改变跑的方向时,必须在两线交接处才能进行。追者在一条线上拍及到逃者身体为胜。两人交换后,游戏重新开始。 三、游戏规则: 1、无比赛口令,判无效。 2、追者不得用力推打逃者,更不可用脚绊踢对方,违者取消游戏资格。 3、逃者离开线,判被捉住。四、教法建议: 1、该游戏运动量较大,不要扩大场地尺寸。小学低年级选用该游戏时,可适当缩小场地。 2、小学中年级和中年级以上学生选用该游戏时,男女应分开。 3、适合小学中年级以上选用。1-30蚂蚁搬家(跑)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中间划一条中线,距离中线两侧15米处各划一条平行于中线的直线,并在两直线处各划三个同样大小,同样间离的圆圈,每个圈放一只球(顺序是篮、足、垒球)。如图1一30 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同的两组,各队第一人如图示站在比赛位置。 比赛口令发出后,两游戏者前跑,将篮球拾起后夹在一臂腋下,再将足球拾起后夹在同一臂肘部,最后用另一手拾起垒球回跑,并把球放在另一侧的三个圈内。接着空手跑回本场内拾起对方放置的三只球。游戏奔跑不息,拾球、放球不止,至六只球在同一侧场内地圈中。追上者得一分,如此依次进行,最后以得分多者为胜。 三、游戏规则: 1、无比赛口令,判无效。 2、球掉地,应就地拾起后才能继续游戏。 3、三只球安置的位置不能颠倒,否则判对方胜。 4、六只球同时放在一侧圈内时,判追上者为胜。四、教法建议: 1、不要使用石块或铁球。 2、小学一二年级选用应缩小场地尺寸,球改用大、中、小皮球。 3、该游戏运动量很大,不宜扩大场地。 4、适合小学和中学选用。1-31解脱接力(跑)一、游戏准备:选篮球场一块,准备两根70厘米长的绳子,每根绳两端各扎一个圈结,分别放置在中线两侧地上。如图1一31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各派一人站在同一端线两侧,余下的学生各成一路纵队站在另一端线后方。 比赛口令发出后,两排头跑到中线处,两大拇指套入绳端圆圈内握好,左(右)腿从左(右)臂外侧插入绳后,接着右(左)手将绳从头上绕至背后并抽出右(左)腿。绳子放回原位后跑到对面端线,与同伴手拉手(异侧手勾握)左腿或右腿跨越过手,接着右(左)腿抽出,并接替原来人的任务。原来人跑回起点,与第二人击掌后,至队尾休息。第二人接到击掌信号后,做同样动作。如此依次进行,先做完的队为胜。三、游戏规则:1、无比赛口令或击掌信号,判无效。 2、按规定顺序,动作规范。四、教法建议:1、游戏时,男女生要分开。 2、适合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选用。1-33胯下抓棒(跑)一、游戏准备:篮球场一块。一条端线为起点线,另一条端线为终点,并在终点线和中线两侧各划一个1米直径的圆圈,按图133所示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成一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后方。比赛口令发出后,两排头人背向前方做后退步至中线圆内站好,转体后两手握住体操棒两端,左右腿依次穿越成体后握棒。接着两腿依场退出,棒放回原位后,跑至终点圆内做胯下抓棒。棒放回位后,跑回起点,与接替者击掌后,至队尾休息。游戏依次进行,最后先完成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 1无比赛口令和击掌信号,判无效。 2握棒手不能脱手,违者重做。四、教法建议: 1教师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经过练习再进行游戏。 2游戏者的腰臂要充分活动开。 3适合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选用。1-35:挂环比赛(跑)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上竖两根木棍(高3米左右)中间栓一绳子。绳子挂上铁钧(长短两种,长2短3为一组,按组数准备铁钩)备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的环五个为一组(按组数准备环圈) 在架子旁边挂一张奥运会五环旗帜图。距架前7-10米处划一起跑线。如图1一35。 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10一 15人分成 23个组,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裁判发令后, 各队排头迅速跑到架前,拾起环圈捺在铁钩上,然后跑回本队拍第二人的手,第二人向前跑去挂上第二个环,如此依次进行,直到五个环都挂好,看哪一队挂得快、挂得对(指环圈颜色)为胜。然后,下一队继续游戏,最后,以累计胜的多少排列名次。 三、游戏规则:1听到开始口今时才能跑。2必须按奥运会旗帜的颜色排列,挂错者为失败。四、教法建议:1事先画好奥运会旗帜,让游戏者记清楚颜色和顺序。 2低年级学生可采取二人手拉手跑去挂环圈,可以互相商量,纠正。 3高年级学生允许自由 组队,搭配力量争取胜利。 4适合小学中高年级选用。1- 38四角跑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上划一个边长16米的正方形,中间划四个直径0。5米的圆圈,小旗4面。如图: 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队,分别站在一面小旗下。教师鸣笛后,各队第一人按逆时针方向跑四个角,跑回最后一个角时,进入场内,用脚踏一下距自己最近的圆圈,就算到达终点,以先后到达的顺序记分(第一4分、第二3分、第三2分、第四1分) 然后各组第二人进行游戏,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1必须绕过四个角,违者算犯规,不计分。 2超越对方时,必须从右侧跑。 3跑时不得踩线或进入场内。四、教法建议:1要对游戏者提出要求,各队跑的顺序可由学生自行安排,以调动游戏者的积极性。2教师要提醒游戏者注意安全。3此游戏适合小学中年级以上选用。1- 39追持球的人(跑)一、游戏准备:篮球场一块(或排球场)篮球(或排球)一个,如图 1一39。 二、游戏方法:游戏者分散在场地内四周做追者,选一个游戏者持球站在场内。教师发令后,所有的追者都去追拍持球人,持球尽量设法闪躲跑,紧急时持球人可把球传递给场上的任何。追者,这时追者立即改变追拍的目标,追新的持球人。如持球人被拍中,就与追着交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最后以持球时间最长的人为胜。 三、游戏规则:1持球人球传出手,被拍无效。 2球传目标必须明确,对方必须接住,球只能传不能抛,否则犯规。3在规定的场内活动,不能出界。四、教法建议:1传球方法应事先规定好(如双手胸前传球、或双手头上、肩下传球)2人多时,可分组在两个场地进行。3适合小学高年级以上选用。1-40钻四门(跑)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上划两条间距10米的平行线,一为起点线,一为终点线。如图140所示: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各队选出4个人站在终点线,相互拉手高举作城门。教师发令后,各队手拉手迅速向前跑,接近城门时,教师发出“进东门,出西门”(或简称东进西出)的口令。各队必须按照教师的口令穿城而过,然后再跑回起点线站好,按规定要求做得快,队伍又整齐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1进城门,出城门,必须遵照裁判规定,不得乱闯,违者重做。 2进出城门不能扶拉。 3各队跑时不得松手,否则算犯规。四、教法建议:1教师发出“东进、西出”口令后,还可增加“进北门,出南门”口令,这时各队排头需等排尾出城后,方可第二次进城门。2教师应照顾做城门的同学,在全队做完一遍后。另换人做城门。3适合小学中高年级选用。1-41修筑铁路(跑)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上划一条起跑线,线前5米处并排4面小旗(视队数而定)间距2一3米。在小旗前25米处各放一个实心球,体操捧若干。如图1-41所示: 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队,每人手拿一根体操棒,站在起跑线后,裁判发令后,各队第一人持体操棒跑到小旗前,将体操棒放在地上当“枕木”或“铁轨”,然后迅速向前跑,绕过实心球跑回本队,拍第二人的手后站到队尾;第二人跑过小旗将体操棒同前人一样参加架路,跑回拍第三人的手。如此依次进行,最后以铁路筑成得又快、又整齐、又好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1筑好的“铁路”像铁路,乱放和不像铁路者算失误。 2后一人需与前一人击掌后才能跑。四、教法建议:1铁路筑法不作具体规定,让游戏者自行施计和施工。2铁路筑成后,也可让游戏者成纵队,左手搭肩,右手握前者的右肘,从起跑线起跑,排头跑到红旗处拿起红旗举起前进。其余队员右手模仿车轮转动,通过铁路线绕过实心球跑回起点。先回到起点,队伍整齐者为胜。1-44:看谁先跑到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上划两条相距15-20米的平行线,中间并排划2-4个长2米、宽1米的长方形格,彼此间距2米,在两条起跑线前1米处对正方格各竖一面小旗(实心球或其他物品)。如图1-44所示: 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4队,分别成纵队站在两条起跑线后。裁判发令后,各队第一人从小旗右侧向前跑通过方格,绕过对面的小旗,跑回占据左侧的方格,以先后到次序得4、3、2、1分。然后退回队尾。第二人听发令后再继续进行,如此依次进行,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1发令前不得踩线或抢跑。 2如两人同时进入方格,按所得名次记同样分。 3如碰倒小旗,必须在原地放好才能继续跑。 4最后积分相等,名次可并列。四、教法建议:1按游戏队形站好,先找两同学试做,同时讲解规则及注意事项, 然后各队练习一次再开始比赛。 2结合“右侧通行”的规则,可进行交通规则的教育。3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可让游戏者自行安排跑的顺序。 4跑的距离和圈数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情况决定。5适合小学中高年级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