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割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势在必行.doc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498731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割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势在必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焊割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势在必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焊割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势在必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焊割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势在必行近年来,焊割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焊割新技术不断出现。焊割的应用范围日趋扩大,使其不仅在各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而且在建设、交通、装潢、修理等行业中也得到普及,与之相应的是焊割作业人员的队伍也日益壮大。但令人痛惜的是,由焊割作业而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也明显增加,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为适应当前消防工作形势的需要,联系焊割作业火灾危险的特点。笔者认为,加强对焊割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是势在必行。一、焊割作业发生火灾的概率高1、可燃物、助燃物多。焊割作业中本身就需可燃易爆的气体(乙炔气体)和助燃气体(氧气)。而且在焊割的周围往往会有一些可燃的或易燃的物品堆放,如油污、油回丝、木材等。2、着火源多。焊接时产生的电弧和气焊气割时产生的火焰、火花均是高温热源,特别是焊渣易四处溅落,难以集中控制。同时,焊割时需要接触各种等级的带电设备、压力容器等一些不安全因素。3、作业场所危险性大。焊割往往要在高空或水下作业,或进入锅炉、船舱、容器、管道等狭小空间内作业,或到商场、工地、公共娱乐场所等大空间作业,一旦发生火灾,在小空间内易引起爆炸事故,在大空间内引起群死群伤恶果,特别是在营业中的公共场所内进行焊割作业尤为危险。二、焊割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多1、无证上岗。如河北唐山林西百货大楼特大火灾,还有河南洛阳东都商厦特大火灾,均是电焊工无证上岗酿成的。2、违章动焊。许多火灾爆炸事故都是因为在没有申请办理动火手续的情况下私自焊接,且不听劝阻,置若罔闻。还有,置规定和制度不顾,如上海立丰修船厂火灾和唐山林西百货大楼火灾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人为违章电焊作业导致的。3、焊割作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差。4、灭火处置能力差。如重庆长寿化工厂燃烧爆炸事故,同样,河南洛阳东都商厦火灾也是如此。三、焊割作业人员消防安全培训的作用大1、能充分体现消防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2000年上海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上海市消防条例中都明确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为上海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要确保各项防火工作目标的实现,为上海的经济建设构筑一流的消防安全环境,必须坚持依法治火的战略方针,加快健全城市消防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同时,更应看到,湖南、广东、福建等兄弟省、市在消防法颁布实施后,已组织焊割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为此,应尽快把焊割作业人员纳入消防安全培训的正常轨道,以充分体现出消防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2、能增强焊割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避免火灾的发生焊割作业属于特种作业范围,操作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规程和制度进行。但通过多年来焊割作业引发的火灾、爆炸典型案例的分析,从中发现绝大部分电焊火灾的发生都是由于焊割作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差,对焊割作业所具有的火灾危险性认识不足而导致的,如作业前缺乏认真检查,作业中违反操作规程,作业后对施工现场未作彻底清理等。3、能提高焊割作业人员的灭火处置能力,减少火灾的损失一般情况下,除了爆炸事故以外,电焊火灾往往起火时是小火,然后才慢慢烧大的,而且起火时,操作工大多数在现场作业,所以只要焊割作业人员稍微懂得一些灭火常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火势是完全可以得到及时控制的。正是由于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灭火处置能力,致使小火成大灾。四、焊割作业人员消防安全培训针对性强焊割作业的最大危险就是易引发火灾。然而,本市的焊割作业人员无论是持证上岗,还是无证上岗的都没有经过必要的消防安全培训。虽然自1978年起,上海市劳动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要求,负责对本市焊割等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但没有经公安消防部门培训后所颁发的上岗证。目前,上海市消防学校是全市唯一一家负责消防安全培训考核发证的单位,焊割作业人员应尽快纳入消防安全培训对象。同时,根据焊割工作的特点和作业人员中存在的问题,确定如下培训内容:1、消防法律法规教育;2、焊割作业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3、焊割作业安全技术及防火防爆教育;4、常用灭火设施、器材的正确操作使用;5、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处置和火灾扑救常识教育;6、典型火灾、爆炸案例分析。通过教育和培训,旨在切实加强焊割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灭火处置能力,为上海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作出贡献。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