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野外旅游露宿病.doc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6493868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谨防野外旅游露宿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谨防野外旅游露宿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谨防野外旅游露宿病有些旅游者在夏季旅游时,或贪图凉快,或追求情趣,往往喜欢在野外露宿。结果,第二天醒来不是头晕、头痛,就是腹痛、腹泻、四肢酸痛、周身不适。这是由于人体在睡眠时,整个机体睡于松弛状态,抗病能力下降。夜越深,气温越低,人体和外界的温差也就越大,再加上贼风侵袭,就容易引起以上症状。一阵阵凉风吹起地面上的尘土,被席地而睡的露宿者不知不觉地吸入口腔和肺部。睡眠中人体各器官活动减弱,免疫机能降低,尘土和空气中的细菌、病毒乘虚而入,会引起咽炎、扁桃体炎、气管炎。如果身体和地面仅隔着薄薄的凉席、塑料布,凉风与地表温气向上蒸腾的合作,常常会诱发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病。凉风阵阵吹在熟睡者的头面部,第二天早上有的人会感到偏头痛,甚至忽然口角歪斜,漏口水,一只眼睛闭不住。这是病毒侵犯了人体,发生了面神经麻痹。凉风若吹在没有盖被子的肚子上,引起腹痛、恶心、腹泻,这是因为腹部受凉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内细菌乘机大量繁殖导致了胃肠痉孪、急性肠胃病。微风中,一只只蚊子悄悄飞来,落在露宿者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吸吮他们的血,同时还可能把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肝炎的病原体传给被叮咬者。夜间活动的昆虫,不用说蛰刺,有时仅仅在皮肤上爬一下,也足以引起条索状或斑块状的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灼痛刺痒。除了这种皮炎这外,野外露宿者,还会被蛇蝎叮咬伤害,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预防野外露宿病,应搭个简易帐篷,以防寒露侵身;挂上蚊账或点上蚊香,以免蚊虫叮咬;烧堆篝炎以避毒蛇猛兽。露宿地点应选择干燥、避风、平坦之处。山上露宿时,最好选择东南坡,因为那里不仅避风,而且早上还能最早见到太阳。搭地铺时,可找些干草松枝当褥子,既防潮,又解乏。如被毒蛇咬伤,应立即用绳带在伤口上方缚扎,阻止毒素扩散,并尽快送医院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可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用口吮吸毒液(边吸边吐,并用清水漱口)。如有蛇药,可按说明外涂或口服。如被娱蚣、蝎子、毒蜂叮咬,可用肥皂水和淡石灰水冲洗,再涂上碱水或浓度为3%的氨水。如被毛虫蛰伤,贴块橡皮膏即可。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